第73章 眾目睽睽(日萬第一更!大佬們!求月
重生香江:從糖水鋪到實業帝國 三十二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吳思遠的示好陳秉文坦然接受:“吳生有心了!陳記上下一定捧場。”
“好!一言為定!”吳思遠笑容滿面答應著,隨即靠近陳秉文,聲音壓低說道:,“陳生,別看今天到場的發行公司和媒體記者一片好評,把《醉拳》誇上了天!
等真正坐下來談發行的時候,這些發行公司必定會.”
吳思遠做了個往下壓的手勢。
“他們現在捧得越高,到時候砍價的手就越狠。”吳思遠無奈道,“試映場和媒體報道只能造勢,但真金白銀掏錢的時候,他們心裡的算盤才清楚!
尤其是海外發行商,對港產片,向來是又愛又恨。
愛它的低成本高回報,壓它的議價空間。
陳生,你手裡那份日本和東南亞的獨家版權,在他們眼裡,恐怕會被壓到地板價。”
陳秉文看著吳思遠臉上並非是作偽的擔憂,心中瞭然。
這位在影壇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此刻流露出的,是對市場殘酷規則的深刻認知,以及對《醉拳》未來票房前景的深度不自信。
試映的熱鬧,媒體的讚譽,都是假的。
吳思遠心裡那桿秤,始終是偏向現實的。
他見過太多叫好不叫座的例子,港產功夫喜劇雖然賣座,但競爭激烈,觀眾口味也變化得快。
程龍雖然表現出色,但能否真正扛起票房大旗,他心裡一直在打鼓。
“吳生,”陳秉文語氣平靜,臉上帶著一絲淡然的微笑,彷彿早已洞悉吳思遠心中所想,“市場的反應,最終還是要觀眾用腳投票。
發行商壓價是常態,這是他們的生意經。不過.”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放映廳裡尚未散盡的人群,以及遠處被記者包圍的程龍,聲音沉穩而篤定:“我對《醉拳》有信心,對程龍更有信心。
這部電影,有股不一樣的東西。
它不僅僅是打鬥,更帶著一種.蓬勃的生命力和市井的煙火氣,這是能打動人的。”
他轉向吳思遠:“至於版權價格,吳生不必過於憂慮。
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自然有我的考量。
發行商壓價,無非是覺得風險在他們那邊。
但有時候,風險越大,回報也可能越高。
況且……”
陳秉文意味深長的笑了笑:“版權在我手裡,主動權就在我手裡。
賣不賣,什麼時候賣,賣給誰,甚至.怎麼賣,都不急於一時。
等電影真正上映,等市場給出最真實的反饋,再談也不遲。
我相信,到時候,地板價未必就是最終價。”
區區二十萬港幣,哪怕日本、東南亞版權爛手裡,陳秉文也虧的起。
這筆錢,對現在的陳記糖水來說,雖然不算小數目,但絕非傷筋動骨。
更何況陳記糖水在《醉拳》的廣告植入,其價值早已遠超這二十萬港幣!
當《醉拳》在港島乃掀起觀影熱潮時,“陳記糖水”作為程龍片中唯一具象化的慰藉品,將自然而然地分享這份人氣和好感。
觀眾會記住,那個打得精彩、笑得開懷的“醉拳小子”,打完架最愛喝的是陳記糖水!
這種文化符號的植入,其帶來的品牌認知度提升、好感度積累,是任何硬廣告都無法比擬的。
它潤物細無聲,卻深入人心。
當觀眾在街頭巷尾看到陳記糖水的招牌,或者在便利店冰櫃裡看到瓶裝產品時,腦海中很可能會不自覺地浮現出程龍暢飲的畫面和那句臺詞。
這種聯想,就是品牌最寶貴的資產。
至於那日本和東南亞的版權?
那是錦上添花,是意外之喜,是陳秉文順手佈下的一步閒棋。
成了,是巨大的額外收益;不成,也無傷大雅。
吳思遠聽著陳秉文這番話,看著他臉上那份超越年齡的沉穩和自信,心中多了幾分複雜情感。
他一方面覺得陳秉文有些過於樂觀,甚至帶著點年輕人的理想主義,對電影市場的殘酷和發行商的精明認識不足。
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認,陳秉文這份沉得住氣的姿態,以及那句“主動權在我手裡”,透露出雄厚的底氣和定力。
他沉默片刻,最終嘆了口氣,拍了拍陳秉文的肩膀:“陳生,你這份氣度,我是佩服的。
但願真如你所言吧!《醉拳》能一飛沖天,我們大家都能跟著沾光。
發行的事,我會盡力周旋,爭取個好價錢。
至於你那邊的版權你自己把握,只希望到時候,別虧得太狠就好。”
吳思遠的語氣裡,既有對陳秉文勇氣的欣賞,也帶著一絲過來人對後輩的提醒和隱隱的不看好。
陳秉文笑了笑,沒有再過多解釋。
這時,人群外圍一陣騷動,帶著標誌性陽光笑容的程龍從記者的重重包圍中“突圍”出來,陳秉文這邊走來。
“陳生!吳生!”程龍聲音洪亮地打著招呼。
吳思遠看到程龍,臉上立刻堆起笑容:“阿龍!好樣的!今天表現一流!
我看好你,這部電影一定成!”
他又拍了拍程龍的肩膀,對陳秉文點點頭,“陳生,你們年輕人聊,我去招呼下幾位老朋友。”
說完便知趣地走開了。
“陳老闆,剛才人多,都沒能好好跟您道謝!”程龍在陳秉文面前顯得很恭敬,語氣真誠,“《醉拳》能這麼快拍出來,還這麼順利試映,多虧您支援!”
他從旁邊的服務生托盤裡拿了兩瓶冰鎮的陳記椰汁西米露,遞了一瓶給陳秉文。
陳秉文笑著接過,擰開瓶蓋,象徵性地喝了一口:“是你自己演得好,袁導導得好。
謝我做什麼?”
“沒有您那二十萬資金支援,這部電影根本不可能這麼快成型。
還有”程龍撓了撓頭,感謝道,“這次拍片受傷,您還特意讓我好好休息養傷,耽誤了拍攝進度也沒催,吳生都說您是真仁義。
更別說如如果不是您的建議。”
說著,程龍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眼睛附近,雖然那裡還有一點淡淡的、新癒合的痕跡,但整個人的精氣神已完全不同了。
“舉手之勞,身體最重要。”陳秉文擺擺手,語氣隨意地問道:“《醉拳》這邊忙得差不多了,後期有吳生、袁導盯著。
接下來有什麼打算?準備趁熱打鐵再接新戲?”
程龍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了一下,隨即露出一絲淡淡的苦笑。
他環顧四周,壓低了聲音:“陳老闆,您知道的.我合約在羅維先生那裡。”
他頓了頓,聲音帶著些許鬱悶和自嘲:“《醉拳》這邊一拍完我估計,又得回羅老闆那邊報到了。
至於拍什麼.唉,羅老闆安排什麼就拍什麼唄。反正.”
程龍拿起手裡的陳記糖水瓶,無意識地摩挲著瓶身,神情略顯黯淡,帶著點認命的味道:
“我就是一個工具人嘛。
羅老闆把我租給吳生拍《醉拳》,現在《醉拳》快成了,我這工具也用完了,自然是要還回去,等著下次再被租給別人用咯。”
租字程龍說得格外重,陳秉文明顯能感受到他心裡的不甘和對現狀的不滿。
陳秉文靜靜地聽著,沒有表現出驚訝或同情,只是直視著程龍的眼睛,“工具?”
陳秉文的聲音不高,卻異常清晰,“阿龍,你是不是工具,從來不是別人說了算的。”
程龍微微一怔,看向陳秉文。
陳秉文舉起手中印著“陳記”標誌的糖水瓶,“一部好電影,就像一杯好糖水。
光有好的原料,好的廚師,是不夠的。
最重要的,是那份能直接抓住人心、讓人回味無窮的味道。
而這味道,靠的是廚師,也靠的是.那幾樣畫龍點睛、獨一無二的核心材料。”
他的目光再次定在程龍臉上:“羅老闆看重的,或許是你這身功夫底子,這身好力氣,覺得只要動作打得漂亮就行。
但吳生和我,在這部《醉拳》裡看到的,是你那撲面而來的生命力,那種把小人物演活的煙火氣,那種讓觀眾跟著你一起笑一起痛的真情實感。
這些東西,才是讓你和別人完全不同的核心材料!”
“工具可以被替代,但核心材料不行,是獨一無二的!”
陳秉文語氣加重,每一個字都像錘子敲在程龍心上,“你現在覺得是被租來租去,是因為你這份獨一無二的價值,還沒有被真正發現和充分釋放出來。
但《醉拳》之後,就完全不同了。”
陳秉文篤定地指了指已經散場、門口依舊熱鬧的方向,“等這部電影正式上映,所有的燈光、焦點、讚譽,最終都會匯聚到一個人身上。
那就是你,程龍!觀眾會記住你演活的那個黃飛鴻!
到那個時候,你就不僅僅是一個動作演員,你將是一個能扛票房、有巨大觀眾緣的真正明星!”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陳秉文看著程龍,鼓勵道,“《醉拳》只是開始。
你現在需要的,只是多一點耐心,再熬過一陣子風雨。
只要記住你這份獨一無二的價值,守住它,用好它,真正屬於你的舞臺,沒人能奪走。
羅老闆也不行。”
陳秉文的話瞬間驅散程龍心中的陰霾,讓他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一個能主宰自己命運、釋放全部潛能、光芒萬丈的未來。
他握著糖水瓶的手不自覺地用力,重重地點頭道,“陳生,我.明白了!
您的話,我都記住了!是金子總會發光!我會拼盡全力!決不讓您失望!也不會讓看好我的人失望!”
就在這時,有記者認出了他們倆,舉著相機興奮地跑過來:“陳老闆!阿龍!能一起合個影嗎?聊聊《醉拳》.”
陳秉文微微一笑,拍了拍程龍的肩膀,示意他該去面對聚光燈了。
程龍立刻調整好狀態,臉上重新揚起那極具感染力的笑容,“好啊!多謝捧場!”
“咔嚓!咔嚓!”
鎂光燈閃爍,映照著陳秉文平靜的微笑和程龍標誌性的陽光笑容。
兩人並肩而立,手中各自握著一瓶印有醒目“陳記”logo的瓶裝糖水程龍是楊枝甘露,陳秉文則是椰汁西米露。
“陳老闆,阿龍,看這邊!笑一笑!”
“兩位對《醉拳》票房有信心嗎?”
“陳老闆,以後會加大電影投資嗎?”
記者們七嘴八舌,問題如潮水般湧來。
陳秉文始終保持著得體的微笑,簡單回應了幾句場面話:“《醉拳》是部好電影,袁導和程龍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我相信觀眾會喜歡。
陳記很高興能參與其中,為港產電影盡一份力。”
他巧妙地將話題引回電影本身,並未過多談及商業合作細節。
程龍則面對鏡頭侃侃而談拍攝趣事和動作設計,不時舉起手中的楊枝甘露:“打完架飲碗陳記糖水,真繫好正!又解渴又回神!大家記得去試下!”
他自然的動作和話語,引得記者們又是一陣快門狂按。
合影結束,陳秉文與吳思遠、程龍等人簡單寒暄幾句,便告辭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