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網格小組(日萬第二更!大佬們!求月
重生香江:從糖水鋪到實業帝國 三十二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下午三點,觀塘食品廠主車間旁的休息區。
臨時搭建的簡易臺子上,放著裝滿現金的金屬箱。
陳秉文、凌佩儀、高振海、鍾強等人站在臺上。
臺下,黑壓壓站滿了人。
除了生產線執行必備的人員沒來以外,其餘員工都聚集到了這裡,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期待。
“各位兄弟姐妹!”陳秉文走到臺前,聲音洪亮帶著笑意,“過去一段時間,大家辛苦了!”
他環視全場,目光掃過一張張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維園年宵,我們一戰成名!
瓶裝糖水,我們攻堅克難!
新加坡訂單,我們如期交付!
產能,我們從日產幾千瓶,一路突破到六萬一千瓶!”
“這一切,靠的是什麼?”
陳秉文大聲說道:“靠的是在座每一位的汗水、智慧和拼搏!是你們沒日沒夜的堅守,是你們精益求精的追求,是你們一次又一次突破極限的勇氣!”
“我陳秉文,在這裡,代表陳記食品有限公司,向大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熱烈的掌聲瞬間響起,經久不息。
“我說過,在陳記,付出必有回報!幹得好,就能多拿錢!”
陳秉文指著身後的現金箱:“今天,就是兌現承諾的日子!之前一段時間的績效獎金,現在,一次性全部發放到位!”
“哇!”
“太好了!”
“真的發錢啊!”
臺下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凌佩儀拿起名單,開始念名字和金額。
“原料處理承包中心,林阿珍組!小組總獎金一千七百五十元!
阿珍,作為組長,獎金三百五十元!
組員阿英、阿萍、阿麗、阿秀,各三百五十元!”
阿珍帶著組員激動地跑上臺,從凌佩儀手中接過厚厚一迭鈔票。
“謝謝陳老闆!謝謝凌總監!”阿珍的聲音帶著哽咽。
“瓶裝線灌裝組領班,張強!獎金兩百八十元!”
“輔料熬煮組,陳桂芬!獎金兩百二十元!”
“品控,王明生!獎金兩百元!”
……
一個個名字被念出,一份份獎金被髮放。
員工們依次上臺,從凌佩儀或高振海手中接過屬於自己的那份獎勵。
有人激動地數著鈔票,有人緊緊攥著錢,眼眶泛紅,有人興奮地和同伴分享喜悅。
整個休息區充滿了歡聲笑語和濃濃的成就感。
“研發中心,周教授團隊!”凌佩儀的聲音再次響起。
周教授帶著他的博士生和技術員走上臺。
“周教授團隊,攻克熱灌裝工藝瓶頸,為瓶裝糖水專案立下汗馬功勞!
團隊總獎金一萬五千元!”
陳秉文親自將一個厚厚的信封遞給周教授:“周教授,這是您的五千元專項獎勵!”
接著,他又將兩個稍薄些的信封遞給兩位博士生:“劉博士、張博士,這是你們每人兩千元的獎勵!”
最後,陳秉文將一迭現金分發給幾位技術員和工人:“感謝各位的辛勤付出!”
臺下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這一次,掌聲中帶著對知識和技術由衷的敬意!
周教授拿著厚厚的信封,一向沉穩的臉上也難掩激動:“謝謝陳生!
陳生既提供場所,又提供裝置和研發資金,這是對我們科研工作的最大認可!
陳生能將科研真正落地,讓研究成果變成街知巷聞的產品,實在是難得!
多少人空有理論,卻無平臺支援。
陳生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場所和資金,更可貴的是這份信任,這份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商品、服務大眾的決心和魄力!
這筆獎勵,不僅是財富上的嘉獎,更是對我們整個團隊心血的巨大肯定!
多謝陳生,多謝大家!我們定當繼續奮力鑽研,為陳記食品的發展貢獻所學!”
技術員和工人們也激動不已,他們從未想過,搞技術、做實驗也能拿到這麼豐厚的獎金!
獎金髮放持續了近一個小時。
當最後一份獎金髮放完畢,臺下再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發達啦!”
“大封利是!”
“多謝老闆!加錢萬歲!”
“老闆萬歲!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歡呼聲此起彼伏。
陳秉文看著臺下那一張張因激動的臉龐,心中感到無比欣慰。
這筆獎金,不僅是對過去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投資。
它買到的,是員工的忠誠,是團隊的凝聚力。
空氣中瀰漫著鈔票的油墨味和未散的亢奮餘熱。
工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摩挲著剛到手的獎勵,興奮地討論著晚餐加菜或是給家人添件新衣。
陳秉文微笑著看著這一切,片刻後,他輕輕拍了拍凌佩儀和高振海的肩膀,低聲交代了幾句。
在工人們還沉浸在收穫喜悅的氛圍裡時,他和幾位核心管理層,連同市場部骨幹們,悄然穿過喧鬧的人群,步入觀塘廠會議室。
會議室的門一關,門外的嘈雜像是蒙上了一層隔音棉,世界瞬間安靜下來。
長方形的會議桌旁,陳秉文坐在主位,左側是運營總監凌佩儀,右側是市場部新提拔的經理李明,旁邊坐著負責加盟體系的專員小陳和財務代表梁啟明。
高美玲坐在凌佩儀側後方,面前攤開筆記本,神情專注,儼然一副得力助手的模樣。
桌上攤著港島地圖、密密麻麻計程車多店分佈草圖。
“各位,”陳秉文放下手中的水杯,目光掃過眾人,“新加坡首戰告捷,產能瓶頸突破,陳記瓶裝糖水在港島和海外都站穩了腳跟。
但這只是開始。
下一步,我們要把根扎得更深,把網撒得更廣。
目標,就是遍佈港島大街小巷的兩萬多家士多店!”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圖上那些未被標記的居民區、屋邨角落。
“惠康是主動脈,但士多店才是真正深入社群、觸達每一個家庭的毛細血管!
打通它們,陳記才能真正成為港島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為隨手可得的國民品牌!”
李明立刻接話道:“陳生說得對!
士多店數量龐大,覆蓋極廣,單店銷量雖小,但聚沙成塔,總量驚人!
而且,士多店老闆多是街坊,顧客黏性高,口碑傳播快,是品牌下沉的黃金渠道!”
“但難點也很明顯。”凌佩儀冷靜地說道,“數量龐大、分佈零散、單店訂貨量小、配送成本高、店主普遍謹慎怕壓貨。
傳統的經銷商模式,面對如此分散的終端,效率低,成本高,店主積極性也難調動。”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模式。”陳秉文接過話頭,拿起昨晚擬定的那份標註著“網格小組”字樣計程車多店渠道擴張計劃。
他將計劃書攤開在桌上,手指點著核心部分:“網格小組模式!這就是我們開啟毛細血管的鑰匙!
核心思路很簡單:網格化管理、零風險鋪貨、即時結算、精準服務!”
陳秉文的目光掃過眾人,條理清晰地闡述:“將港九新界劃分為若干網格區域。
每個網格由一名經驗豐富的市場專員擔任網格組長,帶領兩名熟悉當地街情的網格員組成一個小組.”
隨著陳秉文的講解,凌佩儀等人很快搞清楚,“網格小組”模式的具體實施方式。
最後,陳秉文總結道:“這個模式的優勢在於,它徹底消除了士多店老闆的庫存風險和資金壓力!
他們只需要提供一小塊地方,就能零成本增加一個賺錢的產品線。
賣得好,他們賺差價;
賣不動,他們毫無損失。
而我們,則透過這種低門檻、高滲透的方式,將陳記糖水送進港島的每一個角落!”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隨即爆發出熱烈的議論。
“妙啊!零風險鋪貨,店主肯定願意試試!”李明興奮地拍了下桌子。
“賣完結算,現金支付,這對小店主吸引力太大了!”小陳也連連點頭。
“三天一結算,頻率高,店主能快速見到錢,積極性就起來了!”梁啟明從財務角度肯定了結算週期。
“網格化管理,責任到人,效率高!”凌佩儀立刻看到了執行層面的可行性,“陳生,我認為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很高,可以先確定幾個有代表性的區域,進行試點推廣。”
會議室裡熱烈的議論聲漸漸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陳秉文身上,等待著他拍板定案。
陳秉文環視眾人,點頭說道:“凌總監的建議很務實。
‘網格小組’模式雖好,但紙上談兵終覺淺,必須落地試水,才能見真章。”
他手指點在地圖上幾個區域:“首批試點,就定在深水埗北區、旺角彌敦道片區、油麻地廟街片區!
這三個區域,人口密集,士多店密度高,且覆蓋了居民區、商業街、夜市等不同消費場景,極具代表性。
李明,你立刻組織市場部,細化這三個網格的具體劃分,每個網格覆蓋30-50家士多店,確保邊界清晰,責任到人!”
“是!陳生!地圖和名單明天一早就能出來!”李明立刻應下。
“凌總監,”陳秉文轉向凌佩儀,“網格小組的組建是整個計劃的核心。
組長人選至關重要,必須是有經驗、懂街情、能扛事的骨幹。
從現有銷售團隊中選拔,或者對外招聘熟手!
薪資待遇要體現價值,底薪加提成,上不封頂!
網格員招聘傾向於本地街坊兼職,手腳麻利、溝通能力強是硬指標,日結工資加補貼,讓他們有幹勁!
招募和培訓,你親自抓,市場部負責實施,一週內,我要看到十支精幹的小組整裝待發!”
“明白!陳生!”凌佩儀立刻應道。
先更後改,謝謝大佬們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