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燕大北斗導航專案全體成員來說,哪怕負責電離層延遲修正建模的第一小組,也知道開發多路徑誤差抑制演算法的困難程度,否則絕不會這麼久都沒有突破進展。

以至於整個專案被海外媒體唱衰,不相信國內能研發出堪比gps的定位系統。

但現在他們卻聽到,徐銘表示已編寫出演算法程式。

且還是獨立完成。

任誰突然面對這樣一個訊息,都會說不出話來,難以判斷真實情況。

腦海中紛紛浮現出問號。

按理說徐銘作為總工程設計師孫稼棟院士,點名要求參與燕大北斗專案的人,縱使在信院才只有碩士研究生的學歷缺乏經驗,但在這種周例會上應該不會無的放矢。

畢竟科研是非常嚴謹的事情,絕不允許任何馬虎。

更不要說信口開河。

不過徐銘如今剛成數學界新星,又在國際數論會議上作為焦點被頂尖學者關注。

明顯是對理論數學更加擅長,和應用演算法關係不大。

會議室約摸沉默了快五秒鐘的時間,最終姚偉澤率先按耐不住,主動開口接起徐銘的話表達出自己的疑問。

“徐師弟。”

“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先是沉聲詢問句,緊隨其後語氣緩和苦口婆心。

“師兄明白你想幫忙,想盡快解決北斗衛星導航的城市峽谷定位漂移問題。”

“可這不是演算法課後的習題作業,需要長時間細緻的研究打磨才行,師弟既然在數論領域取得成績,那更應該專注理論數學繼續深耕。”

他這這番話倒不是有意排擠,完全以自己的視角給師弟合理的建議。

每個人學習的時間有限,同時去研究不同學科,必然會導致精力分散。

眼下明知道理論數學是條金光大道,那怎麼看都應該去專心研究才對。

徐銘將姚師兄的話悉數聽完,對此卻並未在意。

只能說天才之間亦有差距。

普通人永遠不知道,真正的天才會有多麼妖孽,自然也就想象不到。

然還沒等他開口應聲,旁邊的郭昊強,卻像是想到什麼突然提出不同看法。

“姚師兄。”

“之前我們參加奧運場館定位專案,徐師弟僅用一晚便編寫出曲率補償模型,成功解決掉鳥巢全鋼結構的訊號反射問題。”

“他在程式設計演算法的天賦,不比理論數學差。”

那天晚上徐銘獨自撰寫曲率補償模型,毫無疑問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為信院博士生,他首次被本科生打擊到,心中只剩下挫敗和無力感。

“小徐的程式設計演算法天賦確實不比數學差,當初也正是因為這點我才跑去數院挖的人。”許崇興這時淡然出聲對自己學生的話給予肯定。

“許教授。”

姚偉澤扭過頭講道:

“關於那篇無線通訊匯刊的論文,我也研究過,徐師弟確實很有演算法天賦。”

“但城市峽谷的衛星定位訊號漂移,難度可要比鳥巢的鋼結構反射高出太多了。”

坐在主座位置的黃運良教授,把幾人的話聽完,最終目光落在徐銘身上。

“程式設計演算法與數學本就是相輔相成,天賦和能力沒有什麼差別高低。”

表態這麼一句,然後丟擲新的話題。

“既然小徐已開發出多路徑誤差抑制演算法,那就先和大家講吓整個解決思路。”

“好的黃教授。”徐銘聞言點點頭。

話落。

當即認真講述起來。

“城市峽谷中衛星訊號經建築物多次折射,從而導致接收機定位漂移。”

“根據前期的測試資料,最大誤差可達到五十米。”

“在詳細研究後,我想到了源自計算機神經網路的深度學習概念,嘗試透過對這種不同路徑訊號產生的相位誤差進行學習估計和補償。”

“依靠物理模型和深度學習,建立端到端學習框架。”

“最終藉助這種多徑相位誤差學習,能夠對多徑引起的測距誤差進行補償,從而達到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

“對於這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利用載波相位殘差構建多路徑地相簿後,我想應能大幅度減少漂移,讓北斗在城市峽谷中依舊保持定位精準。”

徐銘雖然講的很快,但內容卻是十足乾貨,很快吸引在場所有人注意力。

且神情都無比認真。

如果說剛才大家都表示懷疑,不認為徐銘在參加完國際數論會議後,能夠編寫出多路徑誤差抑制演算法。

可現在卻是啞口無言,根本找不到反駁理由。

能夠加入到燕大北斗導航專案,主要負責演算法這塊內容的開發編寫。

誰也不是半桶水晃盪。

怎麼可能聽不出,徐銘這番話的含金量,在程式設計演算法上確實有著很高水準。

因此心裡面不由萌生出一個大膽念頭。

難道徐銘真完成了誤差抑制演算法?

姚偉澤更是心中大驚,整個人陷入思索狀。

消化徐銘所講內容的同時,口中暗自重複低喃,彷彿有什麼迷障被衝開。

眼睛顯得越來越亮。

“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學習……”

大概十多秒的時間過去,他突然抬起視線,望向徐銘驚呼詢問句。

“徐師弟。”

“你對深度學習概念也有研究?”

深度學習概念最早源於三十多年前,在教育心理學領域被首次提出。

直到前年才正式命名和突破。

由海外團隊提出深度信念網路及逐層訓練方法,其論文發表在《科學》學術期刊雜誌上。

徐銘正是研究了這篇論文,才想到把深度學習概念應用到多路徑誤差抑制問題上面。

編寫出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並藉助引數直覺能力訓練除錯引數。

面對姚偉澤的問題,他未作遲疑點頭給出肯定回答。

“先前研究過相關文獻資料。”

與此同時第二小組成員,臉上神情肉眼可見的變得激動興奮起來。

畢竟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關於多路徑誤差抑制,很有可能真的會出現突破。

這對整個北斗衛星導航專案都是好事。

許崇興也滿是意外之喜,本想著徐銘受邀去參加國際數論會議,眼看在國際數學界闖出名堂,只怕以後重心也會更加偏向理論數學。

說不定兩個學院聯合培養方案,都要名存實亡。

結果誰能想到,連七月份都沒過完,徐銘就給了他這麼大的一個驚喜。

念頭停留在這裡,忙忍不住追問起來。

“小徐。”

“你什麼時候開始研究這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的?”

“從上半年吧,過程中廢除了幾個方向,參加完國際數論會議回來才把引數除錯好。”徐銘想了想如實回答。

姚偉澤聞言失聲道:“徐師弟不用考慮報告內容嗎?”

“多尺度解析篩法的動態最佳化,我早就有了想法直接進行報告就行。”

伴隨著徐銘的話音落下,大家再次張大嘴巴,表情完全怔住不知該說什麼好。

被全球數論領域頂尖專家認可,重新引起數論界各類猜想難題關注度的報告,在徐銘口中竟如此輕描淡寫。

不知道能讓多少數論學者哭暈過去。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已然不單是鴻溝。

會議進行到這裡,大家哪還按耐的住,只想趕緊看到這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

對此徐銘倒沒有賣關子,當即便直接在會議室內演示起演算法程式程式碼。

以往為了避免影響大家的工作,周例會召開的時間基本不會超過一個小時,可今天不知不覺就來到上午十點。

好在包括黃運良個許崇興兩位教授在內,大家臉上都洋溢著欣喜之色。

儼然對徐銘的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非常看好。

最終黃運良不再耽誤時間,率先拍板決定立刻啟動燕大的四級驗證機制,確保此演算法的可靠性並進一步最佳化。

“孫總設計師,已經問詢過幾次演算法情況。”

“眼下國際輿論對我們不利,確實不能再耽誤,從今天開始便著手驗證。”

“爭取儘快能向上面彙報好訊息。”

“讓海外媒體知道,咱們北斗導航系統是靠譜的。”

國內選擇搭建自家的衛星定位系統,毫無疑問要和全球知名的gps分庭抗禮。

除滿足自身需求外,還關係到海外其他國家的訂單。

自然要展現出北斗導航的優勢,讓海外媒體找不到藉口抹黑詆譭。

大家把黃教授的話全部聽完,心裡不由湧現出鬥志昂揚的情緒,沒任何停頓便斬釘截鐵給出保證。

“我們一定用最短時間完成任務。”

就這樣。

接下來的時間,黃運良和許崇興兩位教授,親自帶領第二小組進入模擬暗室展開驗證。

……

根據燕大的四級驗證機制,首先便是在理科樓搭建出北斗訊號模擬暗室,能夠生成城市峽谷和電離層爆場景。

徐銘作為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開發者,同樣擔任起測試驗證任務。

儘管他對自己的演算法充滿信心,但實際驗證究竟能達到一個怎麼樣的資料,卻暫時還屬於未知數,要說沒有半點好奇心那絕對是假的。

“開始構建數字孿生場景……”

“環球金融中心等建築的3d鐳射點雲,成功轉化為電磁模型。”

“注入動態干擾,模擬黃浦江波浪,反射訊號時延抖動±50ns。”

……

北斗演算法實驗室模擬暗室,黃運良有條不紊,下達著各項指令。

作為主要執行者的姚偉澤等人,則集中注意力操作。

至於站在決策控制層螢幕前的徐銘,目光卻暫時投在周圍的環境中。

眼中流露出感興趣之色。

他還是頭一回來這裡,經過許崇興的介紹,才算有相對了解的認知。

整個模擬平臺,包括全鏈路數字孿生+硬體在環。

透過四層遞進測試,逼近真實太空和城市環境,由空間星座模擬器和城市環境模擬器,以及電離層干擾模擬器與終端運動模擬器。

隨著數字孿生城市場景生成完畢,進入到訊號物理模擬階段。

依靠直射訊號與反射訊號在暗室中迭加,透過公式生成干擾。

其中時延由機械臂控制反射板位置動態調整。

待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後,黃運良才扭頭把目光看向旁邊的徐銘下達指令。

“開始吧小徐,接入你的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進行演算法實時對抗。”

“好的黃教授。”徐銘點頭回答。

下秒立刻著手操作,將演算法接入進行動態糾偏。

值得一提的是,燕大衛星導航演算法模擬實驗室,不僅是技術驗證。

更是導航演算法的極限訓練場。

透過十二萬組苛刻場景測試,最大程度確定演算法的表現效果。

甚至總裝部前來評估後,認為此模擬實驗室,能夠將北斗測試周期縮短數倍。

大幅度節省經費。

為此學界曾流傳一句話,燕京大學的衛星演算法暗室不是實驗室,而是國產導航武器的淬火爐。

“整個流程為12個小時的壓力測試,具體資料如何要等晚上才能知曉。”

“怎麼樣?”

“對你的演算法有沒有信心?”

黃運良見到演算法測試步入正軌,暫時鬆了口氣,臉上堆出笑容和徐銘搭話。

徐銘把這句話聽進耳中,暫時停下手上動作,抬頭沉聲回應句。

“應該沒問題。”

“如果你的演算法能征服模擬實驗,等真到了城市實測那便是它的閱兵場。”許崇興這時也沒沉默跟在兩人後面特意補充上一句。

徐銘知道燕大的四級驗證機制,除模擬實驗室的十二個小時壓力測試外,還包括野外實地測試,以及在軌衛星資料對此和透過國內衛星導航定位檢測中心認證。

不過以模擬實驗室的測試強度和複雜,只要得出的定位精度資料達標。

基本便足以確定演算法可行。

另外三級驗證也就和走個過場差不多。

之後的時間,大家依舊不敢有絲毫鬆懈,全程緊盯著實驗室內各項裝置資料。

確保測試結果準確。

轉眼來到晚上。

在經歷了十二個小時的壓力測試後,眾人此刻都難掩激動和興奮。

迫切終的資料。

“各項數值如何?”

黃運良目光牢牢盯著姚偉澤,待其拿起列印出的測試結果報告後,立刻就脫口放聲追問起來。

聞言姚偉澤自是不敢有任何遲疑,忙垂下目光認真檢視上面的數值。

並直接大聲朗誦出來。

“靜態定位精度,水平0.21米,高程0.85米。”

“動態定位精度,水平0.65米,高程1.26米。”

“首次定位時候38秒。”

“多路徑抑制比20.3db。”

“訊號遮擋率達到百分之九十時,定位精度仍保持在0.8米左右。”

姚偉澤依次念著這些數值,到後面聲音都忍不住開始有些顫抖。

情緒完全被激動和振奮所包裹。

作為第二小組名義上組長,他們可不是首次進行衛星定位模擬模擬驗證。

但之前所得到的資料,全部都只能用四個字形容。

慘不忍睹。

靜態水平定位精度直接五米開外。

現在面對這樣的資料,心情怎麼可能不會好。

甚至不單單是他,黃運良和許崇興兩人,都不免被這個資料嚇了跳。

“我勒個乖乖,這個資料可是已經超過,gps對外公佈的定位精度。”

“好啊。”

“小徐的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堪稱完美。”

黃運良深吸一口氣,在給出很高的一句評價後,立刻把視線聚焦在徐銘身上。

“簡直不可思議。”

“你竟能把演算法最佳化到這種程度,若換做第二小組全體成員去做這件事,恐怕都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他聽完徐銘對演算法的講解後,確實產生了信心,認為結合深度學習概念非常可行。

可萬萬沒想到,測試出來的定位精度資料,竟高的令人感到心驚。

要知道能最佳化到這種程度的演算法,需不斷除錯相關引數多次執行實驗才行。

結果徐銘卻做到了。

徐銘面對這樣的測試結果,雖早有所準備,心裡也不免為此高興。

至於面對黃運良教授的詢問,他想了想開口回答。

“我是根據海量的資料,快速判斷出引數產生微小變化對整個演算法效能的潛在影響方向,從而對引數進行相應的除錯最佳化。”

“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能有這種效果,也同樣超出我的預計。”

“看來你對數值較為敏感,確實適合編寫演算法。”黃運良點點頭若有所思。

話音才剛剛落下,隨即又同許崇興交流起來。

“老許。”

“你的眼光確實不錯,怪不得連孫總設計師都要主動讓小徐加入專案。”

“這個數院的牆角挖的好啊。”

“徐銘的天賦比較全面,整個燕大都無出其右。”許崇興笑容滿面毫不吝嗇自己的稱讚。

黃運良則搖頭補充。

“別說是燕大了,全國只怕都找不到第二個。”

他這話可半點毛病沒有,單拿徐銘在數論領域做出的貢獻都找不到能比的,更何況還在衛星定位程式設計演算法上有如此恐怖的天賦。

加上剛到二十的年輕歲數,放眼同齡人根本找不到能夠相比的人。

待喜悅氛圍在實驗室不斷蔓延,大家也沒忘記正事。

很快黃運良便安排起來。

“儘快通知衛星導航定位檢測中心的人員,來對我們的定位精度進行認證。”

“另外把情況彙報給孫總工程設計師,申請接入北斗實驗星原始觀測數值,當然實地測試還是需要開展的。”

“等我們對外公佈北斗的定位精度數值,不知道海外那些媒體會有什麼反應?”許崇興聽著黃運良的話腦海中浮現出不少畫面。

眼中頓時湧現出幾分期待。

以往提起衛星導航系統,大家只知道gps,為全球多個國家提供定位支援。

如今北斗取得突破性進展,且定位精度更高,屆時國際上肯定會出現不少趣事。

但無論如何狡辯抹黑,儼然都無法阻止北斗的崛起。

眼看時間已經不早,情緒逐漸平穩後,對演算法的模擬測試終於落入尾聲。

大家各自懷揣著激動的心情回去休息。

“徐師弟。”

“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行,居然獨自解決衛星定位的多路徑誤差抑制問題。”

回宿舍的路上,郭昊強和徐銘同行,表情中流露出的佩服相比以前又多上幾分。

“姚師兄他們前期準備的資料和演算法框架,可是為我節省了不少時間,否則肯定沒法這麼快就把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編寫出來。”

徐銘頗為認真的向郭昊強說起這件事,並未把全部功勞都一股腦攬到自己身上。

然話音才剛剛落下,視野中突然出現一道熟悉身影。

正是他口中的師兄姚偉澤。

說起來對於姚偉澤,徐銘感官還是不錯的,起碼對專案上的事足夠認真。

真心想為國產定位系統做出貢獻,實現自己的價值。

因此近前之後,徐銘主動打起招呼。

“姚師兄。”

“感謝師弟幫助咱們小組完成任務,以前我還是低估了師弟的實力和天賦。”

“現在看來我要向你學習的地方有很多。”姚偉澤真情實感如實表明自己態度。

對徐銘更是虛心求教。

以往他面對徐銘,僅將其當做理論數學領域的天才。

不認為能在北斗導航系統上有什麼貢獻。

結果今天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卻讓他知道天才為何被稱作天才。

況且徐銘進入專案的時間有限,中間還請假去參加了國際數論會議,結果這都能成功解決多路徑誤差抑制。

讓他不免有種挫敗感。

同時也發自內心,對徐銘的程式設計演算法水平佩服。

“作為第二小組成員,編寫多路徑誤差抑制演算法本就是我應該做的事。”

“另外我同樣有問題想向師兄請教。”徐銘保持著和煦笑容出聲回答。

不管怎麼說姚偉澤都已博士畢業,進入北斗衛星導航專案被提為教授,那基本是板上釘釘遲早的事。

就算在多路徑誤差抑制演算法中,未能找對方向致使進度停滯不前。

但在其他方面,依舊有著值得學習的地方。

他可不會這就自大到誰都看不起。

姚偉澤聽到徐銘這句話,表情明顯多出喜色,當即滿口把事答應下來。

“什麼請教不請教的,咱們互相交流就好。”

講完這些也沒過多逗留,同他們兩人講了聲,便分開朝自己住的地方走去。

郭昊強望向姚偉澤的背影,直到徹底消失在自己視野內方收回目光,

儘管剛才他並未參與到談話中,卻隱隱能感覺到對方的狀態和他之前頗為相似。

正是看到徐銘通宵完成曲率補償模型的樣子。

“要把心態放平才行啊!”

自顧自低喃句,隨後返回博士生宿舍所在的樓層。

……

接下來幾天。

針對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的驗證仍在進行,除接入試驗衛星原始觀測資料外,國內衛星導航定位檢測中心人員對定位精度進行了認證。

確定領先海外的gps定位系統。

至於實地測試環境,毫無疑問把目標放在了陸家嘴。

主要這裡有極端複雜的城市環境,其超高層建築叢集所帶來的挑戰,堪稱全球罕見的多路徑效應地獄場。

再加上金融區較高的電磁輻射強度,對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無疑是場考驗。

不過既然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透過模擬測試,倒也不用有太多擔心。

等這最後一級實地測試驗證機制完成,便代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演算法的圓滿成功。

就能正式面向外界宣佈,國產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在精度上領先gps。

但由於需先完成測試的前期準備工作,燕大衛星聯合技術實驗室,最終把時間安排在八月下旬的日期。

畢竟在眼下這種關鍵階段,任何事都要為燕京奧運會的開幕讓路。

進入八月份。

燕大的學生很多都選擇提前返校,雖沒法去現場觀看開幕式。

卻需要大量大學生志願者。

為此倪明傑和蔣旭以及朱志軒他們幾個,不知是不是私下商量好一起回到宿舍。

寢室幾個人再次見面,首先談論的話題,毫無疑問是關於國際數論會議的。

“你們看徐銘這張照片是不是很帥,尤其和臺下那些上年紀的學者放在一起,視覺衝擊力簡直太強了。”

倪明傑手裡拿著張青年報,指向頭版頭條最中間的照片向蔣旭和朱志軒詢問。

“有一說一確實帥,連我都要暫避鋒芒。”蔣旭接過報紙由衷給出評價。

倪明傑聞言瞥了眼笑道:“那你怕是要避一輩子。”

朱志軒則更關心另外一件事。

“銘哥。”

“網上說你要和陶哲軒搞學術競賽,看誰先在孿生素數猜想的問題上得到成果。”

“這事真的假的啊?”

“我好像也聽說這件事了,傳的有鼻子有眼。”蔣旭頓時來了興趣出聲附和。

只有倪明傑滿臉疑惑道:“孿生素數猜想很難嗎?”

“你知道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吧,孿生素數猜想就相當於是數論領域內的千禧難題。”

“我之前在論壇上有看過這樣一句話,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科學的皇冠是數論,而孿生素數猜想則是皇冠上的一顆耀眼明珠。”蔣旭見倪明傑點頭用自己的方式為其簡單科普。

前腳話音才剛剛落下,緊接著神情略顯嚮往的感慨。

“徐銘真要是能在孿生素數猜想上有突破,別管菲爾茲獎能不能拿到,數學界的知名獎項肯定不會顆粒無收。”

面對幾人針對此事的討論,徐銘也沒想到竟快傳到人盡皆知的地步。

當然對此他倒也沒有意隱瞞什麼,稍微組織下語言開口為幾人解釋。

“我們確實都想要證明孿生素數猜想,但最終結果如何暫時沒有定論。”

“陶哲軒是菲爾茲獎得主又怎麼樣,咱們兄弟肯定相信你能完成證明。”倪明傑接過話茬立刻補充一句。

旁邊朱志軒同樣猛地點頭。

“我也相信銘哥。”

在這種熱鬧和諧氛圍下,轉眼又是一週時間過去。

8月8日,週五,奧運開幕式當天。

下午倪明傑等人心情都比較亢奮,準備晚上去報告廳參加學校組織的集中觀看開幕式活動。

而徐銘則打算去接陳璐,前往鳥巢現場。

他輕車熟路來到經管女生宿舍樓下,沒多久便見梳了個斜馬尾的陳璐,邁著高挑步伐從樓梯處走下來,近前後能夠看到其臉上還特意畫了淡淡的妝容。

可以看出她對今天的重視。

“我們走吧。”

陳璐站在徐銘身旁輕聲說了句,兩隻手抬起來又重新放下去。

看得樓上窗戶處站著的孫敏婷,臉上表情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怎麼沒牽手啊?”

“絕好的機會居然錯過,虧我還特意貢獻出化妝品。”

“放心吧。”旁邊程歡卻是嘴角微微上揚安慰道:“人家就喜歡這種微妙的感覺。”

“如果徐學長真要成家,絕對會選擇陳璐的,畢竟那可是奧運會的開幕式門票啊。”

把室友的話悉數聽進耳中,孫敏婷頓時放鬆下來。

沒錯。

能一起去看奧運開幕式,什麼都不用說,所有情感便已然知曉。

否則那隻會是普通的電影票。

徐銘大大方方,認真打量陳璐幾眼才收回目光,但下秒眼角餘光便注意到窗戶處的身影。

於是隨口詢問道:

“你室友也提前回學校了?”

然這話傳到陳璐耳朵,卻不知突然想到什麼,忙挽起徐銘的胳膊催促著朝學校大門走去。

“嗯。”

“咱們趕緊過去,別耽誤進場時間。”

聞言徐銘考慮到這個普通演唱會確實不同,倒也沒去多想先前往鳥巢。

晚上八點。

鳥巢造型的體育場內,花燈燦爛流光溢彩。

可容納九萬多人的場館內座無虛席,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激動面容。

其中自然也包括徐銘和陳璐。

當場地上巨大卷軸緩緩拉開,全場人為之震撼,找不到該用什麼詞語表達。

再到後面以空中飛人的形式點燃奧運火把,整個開幕式徐銘能想到的只有四個字。

無與倫比。

面對這樣一場全程充斥視覺衝擊力的表演,直到他們兩人回到學校依舊還在回味,腦海中時不時閃過畫面。

徐銘把陳璐送回到宿舍樓下,並將福娃紀念週邊塞進對方手中。

正打算回宿舍撰寫博士開題報告,卻見陳璐突然撇過頭親吻在他臉頰上。

“今天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晚,謝謝你徐銘。”

“明天見。”

兩句話還沒說完,紅暈已經快爬到耳朵,接著迅速朝宿舍樓跑去。

望向陳璐的背影直到從視野消失,徐銘心中只覺有股異樣的感覺蔓延。

嘴角浮現出會心笑容,下秒轉身直奔數院。

路上卻是在思索明天的事。

他作為奧運核心場館無線定位系統,加權矩陣公式和曲率補償模型設計者,在奧運會正式使用驗證期間,肯定要過去看一眼保駕護航。

防止中間出現什麼突發情況,以免影響到比賽進行。

當然他本人並不擔心,對自己的加權矩陣公式和曲率補償模型胸有成竹。

但既然許崇興教授提到這件事,肯定要去辦的。

為此僅擱一晚上的時間,他又再次來到場館,不過是以專案工程人員身份進入系統控制區域。

徐銘到達地方推門進去後,很快便注意到不遠處許崇興教授的身影。

且旁邊還站著位老熟人。

正是之前奧組委評審組的負責人張乃同院士。

下秒忙加快腳上步伐,近前後主動同兩人打起招呼。

“許教授,張院士您好。”

“小徐你來的正巧,剛才我在和張院士聊起你。”許崇興看見徐銘的身影率先開口搭話。

張乃同聞言順勢把目光落在徐銘身上,剛開始就沒有吝嗇自己的稱讚。

“你的加權矩陣公式和曲率補償模型表現出色,大家都對場館內的定位服務讚不絕口,當初選擇你們燕大的方案是很正確的選擇。”

“謝謝張院士您的認可。”徐銘滿臉謙遜回答。

“聽說你在北斗專案表現同樣出色?”張乃同臉上堆滿笑容又丟擲新的話題。

而徐銘聽到這句話,可沒忘記還是對方,向孫稼棟院士舉薦他進入北斗衛星導航專案。

眼下遇到自然要表示感謝。

“謝謝張院士舉薦,不然我可參與不了這種專案。”

“你擅長的定位程式設計演算法,在北斗導航專案中倒也稱得上專業對口,剛好孫總工程設計師提到人員,我就順嘴講起你在奧運場館上的表現。”

“現在看來我又做對了。”張乃同都快笑出了褶子心情前所未有的高興。

這時許崇興也不再繼續保持沉默,當即接過話茬跟在後面補充上一句。

“此次在多路徑誤差抑制演算法上面,徐銘可以說是幫了很大的忙。”

“大幅度縮短整個專案的週期。”

“並且馬上要在魔都進行的實地城市測試,孫總工程設計師也會到現場關注。”

“聽到這個訊息我也是非常驚喜,徐銘對於程式設計演算法的理解確實很強。”張乃同點頭附和著許崇興的話表示。

他作為無線通訊領域國內頂尖專家,在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專案上兼任相關技術顧問。

對最新情況自然瞭解的比較清楚,

況且因為這件事,孫稼棟院士還特意給他打去電話。

感謝當初他推薦徐銘。

接下來的時間,徐銘倒沒有過多參與交流,畢竟他可還記得自己的任務。

隨即認真檢查無線定位系統模型的執行情況,確定資料正常沒有異常數值出現。

如此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奧運會順利進行,這也標誌著燕大資訊與工程學部,基於無線wifi的定位系統模型方案取得圓滿成功。

這對於整個專案組的成員來講,都相當於長鬆口氣。

畢竟這要是在關鍵時候掉鏈子出現問題,奧運組委會評審成員和燕大方面,都多少會受到些影響被問責。

好在期間張乃同院士透露一個訊息,表示奧運結束後將舉行頒獎儀式。

表彰為打造數字奧運做出突出貢獻的技術工作者。

雖說這種獎項對徐銘現在而言,確實稱不上多麼重要規格多高。

但誰又會嫌棄獲得的榮譽多。

再說還有獎金。

……

光陰似箭轉眼即逝。

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多路徑誤差抑制演算法,正式在魔都金融中心展開測試。

包括徐銘姚偉澤在內的第二小組成員,全部從燕京趕到了魔都之外,專案的總工程設計師孫稼棟院士,同樣親臨現場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孫院士。”

“所有準備工作都已完成,隨時可以測試。”

“開始吧。”孫稼棟坐在臨時控制室內下達指令。

早就準備好的定位訊號接收車輛,頓時圍繞那些超高建築群進行行駛。

徐銘雖是首次參與這種實地測試,但對於自己的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充滿信心,尤其在透過了燕大的模擬壓力驗證測試之後。

於是全程他都集中注意力,關注演算法實時補償情況。

“這裡除了有大量超高建築群之外,外表的玻璃幕牆更是會導致衛星訊號,發生鏡面反射而非漫反射。”

“從而形成強多路徑干擾。”

“另外江面和移動車輛金屬表面,也會產生時變多路徑誤差。”

“需要我們的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來實時補償保證定位的精準度。”

“陸家嘴的環境和超高建築群,確實是全球罕見的多路徑地獄場。”孫稼棟牢牢盯著螢幕中的資料,對黃運良的話點頭認可的同時,然後又話鋒一轉道:“但只要我們的北斗度過這道坎,便標誌著國產導航技術從能用,到敢在頂級戰場用的歷史性跨越。”

“我相信小徐的演算法,和你們燕大的模擬模擬暗室。”

講到最後一句時不忘扭頭看向徐銘。

而值得一提的是,現場關注這場測試的人員,除總工程設計師孫稼棟院士之外,還包括空間技術研究院的人。

他們同為北斗導航專案成員,相比較實驗室模擬出來的定位精度資料。

則更傾向於用真實數值說話,所以整個測試全程除懷著期待的心情外,同樣夾雜對演算法不小的擔憂和顧慮。

……

今天萬字更新,試著看能不能拿到日萬徽章,希望有月票的支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