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哪門子的衣錦還鄉?不知道的,還以為陳晉考到了功名呢。”
大塘鄉,周家。
周明正在烤著火,嘴裡惱怒地嘟囔道。
作為鄉上的兩名“老童生”,在鄉民們的心目中,總不可避免地拿兩者比較。
與此同時,也在不斷地進行猜測,要看哪一個人先考到秀才,甚至有無聊好事者下了賭注。
當諸多言語說法傳到耳朵裡,自然而然使得性情變化,產生了比較的心理。
這人吶,一旦開始比較,就會變得不平衡了。
何況周明本身心胸便不甚寬闊。
邊上傳來父親周里正的話:“明兒,到了三月你去考試,只要考中,你就是真正的衣錦還鄉。”
其有心要激發兒子的鬥志,到了考場上,發揮出色的話,即可壓過陳晉一頭。
周明一握拳頭:“爹,這次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
馬車回到陳家門外,石奇峰跳下車,伸手撩開車簾子,請陳晉下車。
這一幕正被出來迎接的陳源父子等人看到,不禁目瞪口呆。
若是旁人,會下意識地認為馬車是租的,而石奇峰為車伕,做些禮數不足為奇。
可陳志去過以前的青山武館,現在的青山劍鋪,知曉石奇峰身份。
“小郎不是說借居在那裡的嗎?怎地現在看來,反而成為了主家?”
陳晉下車來,先打了招呼,再介紹道:“這位是石師傅,我邀請他來家中做客,一起過年。”
諸人按下心頭疑惑,紛紛問好。
石奇峰出身武林,一向習慣獨來獨往,而且性情沉鬱孤僻,甚少面對這般家居日常場景。
此刻面對陳家中人,不可失了禮數,連忙擠出些笑容來。
不過他表情生硬,加上獨臂,渾身散發出一股生人勿進的氣息,看起來,那笑容顯得瘮人。
小女孩陳敏就趕緊躲到孃親蘇素身後去了。
見狀,石奇峰頓感頭疼。
他來陳家做客,是為了打好關係,故而有討好之意,若是把人嚇到,豈不是弄巧成拙了?
養了數月的傷,陳源已經好得差不多,可以正常行走了。不過重活依然能免則免,還得小心注意些。
在這個家中,其畢竟是名份上的一家之主,連忙請石奇峰進門,又趕緊讓渾家燒水,準備泡茶待客。
馬車趕入庭院,開始開啟車廂卸貨,大半車的年貨,吃的喝的用的,一應俱全。
瞧見這麼多東西,諸人無不睜大了眼睛,陳源忍不住問:“小郎,你在城裡到底幹了什麼營生,竟如此發跡了?”
陳晉回答:“石師傅的武館改成了鐵匠鋪,手藝精湛,打響了名頭,買賣做得很好。”
聞言陳源父子更是疑惑:人家鐵匠鋪的生意,與你何干?
石奇峰見狀,適時解釋道:“鐵匠鋪的事情,多得先生的指點和支援,才能開張起來,所以賺到的錢,先生當拿大頭。”
聽到這話,陳源父子面面相覷,內心更感震驚:難道陳晉給石奇峰灌了迷魂湯不成?連生意收成都拱手相送了。
陳晉笑道:“不說那些了,來搭把手,將東西搬進屋子裡。”
“哦,好。”
眾人反應過來,七手八腳的,將諸多年貨抬走。
不管如何,今年的年,一定過得挺肥。
其中的重劍,由石奇峰提了,搬進到陳晉的東屋。
他跟隨陳晉前來做客,過年,住宿安排,自也是在東屋這邊的客房。
陳晉又搬下一口大木箱,輕輕拍了拍:“大伯,志哥兒,這裡裝的,都是我完整謄寫下來的經義書籍,有三部五十八本,全部在這了。”
陳源快步上前,開啟,拿起一本,翻開來看,見上面字型端正,一行行的密密麻麻,清清楚楚,如同原版無異,頓時激動起來:“小郎,辛苦你了。這些書籍,當為咱們陳家的傳家之寶。”
說著,雙眼不禁溼潤。
心裡想著,要是以前家裡能有這一箱子書,自己用功苦讀的話,或許也能去考功名。
只可惜年華已逝,再想來讀,早力不從心。
目光一轉,落在兒子陳志身上,再一看,看到孫女陳敏,不禁長長一嘆。
陳志夫妻至今只生養了個女兒,家業香火,何以為繼?
這些寶貴的書,又給誰看?
陳晉似乎瞧破了他的心思,說道:“大伯,小敏雖然為女孩,無法去考功名,但平常時候,也可以教她讀書寫字的。既可開智,也能明理,不是壞事。”
陳源強作笑顏:“小郎說的是……對了,你把書都搬了回來,是要準備留在家裡長住,備考嗎?”
陳晉搖搖頭:“過完年後,我便進城,畢竟考場便設在城中,不用來回跑。”
“那這書?”
“我一邊看,一邊抄,一邊記,已經記得差不多。”
聞言,陳源精神一振,聽自家侄子的意思,這屆院試,頗有信心呀。
當真是好事。
為人做事,若沒了信心,便難以成事。
陳晉話題一轉:“老叔有沒有寄信回來?”
陳源嘆口氣:“音信全無,不知他怎麼樣了。”
陳晉安慰道:“老叔為人機智,行事穩重,應該不會有事。只是山長路遠,難以傳遞音信出來。況且現在衙門也不再募兵了,或許戰事已經完結,老叔正在回鄉的路上呢。”
陳源點點頭:“但願如此。”
吃過晚飯,陳晉把陳志叫來書房,要將《六氣正位法》入門版教給他。
陳志根骨平庸,讀不進書,也不想學武,最大的志願是做行商買賣,賺大錢。
不過一直以來,礙於本錢和路子問題,只能呆在家裡跟著父親下田種地。
聽說是門養生功,他便提不起興趣。
可當陳晉在耳邊密語幾句後,陳志頓時精神一振,雙眼放光,認認真真地跟著學起來。
以他的條件狀況,很難練得成火候,但掌握相關竅門後,用來養身健體,固本培元總是可以的。
相比老叔陳潭,對於陳志,陳晉還得直接上手,手把手地教過一番才行。
至於後面會練成什麼樣,需要靠他自悟、自覺,以及自我努力才行。
陳晉盡了授藝之義,別的方面,難以面面俱到。
做個調查,到底要不要跟上潮流,改個長長場書名呀,真得不吸量呀,苦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