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縣衙門。

這是一座標準化的建築,主體為三進三出,門戶威武朝南開,一對石獅子分擺兩邊。

臺階之上,大門左右,一邊豎鼓,一邊掛鐘,是謂“鳴冤鼓”。

一旦鼓響,官必升堂。

不過自有衙役把守,不許人胡亂衝撞,敲響鐘鼓。

大門進去,先是前堂,然後到正堂,繞過後面,則是後宅,縣令大人以及家眷住所。

另外還有牢獄、館舍、六房等公務場所連線在一起,形成一片建築群。

此際書房中,縣尊楊大人正眉頭緊鎖,望著手中的杯盞出神,杯內的茶水都已經涼了,還未喝上一口。

在他下首處,站立個身穿長袍的中年人,年約四旬餘,留三縷短鬚,面目清雅,乃是師爺張森。

張森為秀才出身,多次赴考鄉試,皆是不中。為謀生計,不得已投入楊大人門下,當個幕僚師爺。

常言有道:“金舉人、銀進士、窮秀才”。

從秀才到舉人,不折不扣的一道天塹。

一般人家,就算考中了秀才功名,但要是考不中舉人,就得另謀出路,或當塾師、或當賬房、或當西席,幕僚師爺已經算很好的工作了。

沒辦法,總得養家餬口。

有些人士,還會想著一邊工作,一邊存錢,等有了機會再戰考場。

然而讀書考功名這種事,脫產和不脫產差距極大,而且會越拉越大。

當投入工作時,事務繁忙,各般瑣碎,弄得焦頭爛額,心煩意燥,哪裡還能沉下心來讀書寫文章?

再加上年歲增長,各項機能衰退,中舉的機會越發渺茫,可望不可即。

所以說,當秀才們走出書房,到外面做事後,基本就等於宣告放棄了。

當初陳源花錢打點門路,要送陳晉進衙門辦差,說是練達人情世故,實則多多少少也有放棄的意思。

不過相比鄉試,院試的考試成本較為低廉,還可以去嘗試拼搏一二,能中個秀才的話,總歸是一項功名,謀生出路也要好得多。

張森自知中舉無望,他得楊大人賞識,深得器重,算是站穩了腳跟,故而轉變思路,開始積攢各類資源,為兒孫輩鋪路。

其心思玲瓏,善於察言觀色,此時看著臉色陰沉的楊大人,便不敢開口說話。

楊縣令抬起頭,開口問:“張師爺,你怎麼看?”

張森當然知道大人問的是什麼事。

茂縣為大縣,向來民生安定繁榮,不曾出過什麼大亂子。

能到這般富庶縣域來當主官的,自有出身來歷。

楊縣令單名“煜”,乃是天下八大名門之一、長州楊家的嫡系。其為二甲同進士出身,當年金榜名列六十八名。

雖然名次稍低些,但憑著家族支援,起步便是大縣的七品縣令。

這般起點,不知碾壓了多少同輩中人,稱得上前程似錦。

他正值年富力強的年紀,眼看任職將滿,故而想要更進一步。

這不僅僅是他的意願,更是整個宗族的期望。

宗族的勢力名望,需要維持向上,就得開枝散葉,就得人才輩出。

否則的話,當時代變遷,滄海桑田,莫說名門大族,便是皇室世家,都會隕落,化作歷史塵埃。

從縣令往上,自然便是府城了。

楊煜理想的目標,便是升遷知府。

當然理想是理想,其中難度不言而喻,目前來說,只算稍有眉目。

可偏偏在這骨節眼上,竟發生了一樁驚天大事:

趙主薄失蹤了!

所謂“失蹤”,多半便意味著死亡。

趙主薄出身信州趙家,雖然是旁支,但此番得遇良機,從主薄升遷為縣令。不出意外的話,不用兩年,即可從旁支晉升,重返嫡系族譜。

不料還是出了意外,一行人憑空消失,不見影蹤。

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這事是在哪兒發生的,也不知道是何時發生的。

事情原由,在於趙主薄家人等了兩三天後,不見約定好的音信,感到不對勁,立刻派遣快馬奔赴宜縣,到了衙門一問,這才知道趙主薄一行竟未赴任。

這一下,天塌了。

趕緊來茂縣找楊煜報案。

算起來,距離趙主薄赴任,都過去整整五天了。

接到報案後,茂縣和宜縣兩地衙門都派出了大量的捕快衙役,進行搜尋尋找,再加上趙家的人,分成了五、六支隊伍,沿途一路查辦。

迄今為止,還沒有什麼發現。

整個搜尋過程,估計會持續半月之久。

那都是後面的事了。

楊縣令惱火的是現在。

倒不是擔心趙主薄等人的安危,雖然同衙為官,但楊家與趙家之間向來沒甚交情來往,嚴格來說,屬於不同派系的。卻也談不上針鋒相對,總之算是虛與委蛇吧。

在茂縣衙門班子,趙主薄並不怎麼討人喜歡,太貪了,而且為人做事痕跡畢露。

說白了,就是吃相難看。

此番出事,不知有多少同僚暗中幸災樂禍。

但對於楊縣令,就不那麼好受了。

皆因趙主薄在這個時間點上出事,會嚴重影響政績考核,並導致之前所有的運作努力付之東流。

簡直可惡!

惱怒之餘,楊縣令又沉住氣息,思考對應之策,畢竟事情都發生了,總得解決。

所以現在要詢問幕僚師爺的建議意見。

其實當聽聞訊息時,師爺張森便開動腦筋,想了一夜。

出謀劃策,幫忙東家解決問題,是這一行當的立身之本,必須揣摩上意,慎之又慎。稍一不慎,便會被掃地出門。

而今跟著前程遠大的楊縣令,稱得上鐵飯碗,可千萬要端穩了,絕不能失去。

但見他眉頭皺起,苦思良久,忽地一拍大腿:“大人,有了。”

楊煜精神一振:“快說。”

“大人,此事因趙主薄升遷赴任而起,他們一行早上出城,除開些餞別應酬的時間,計算行程,不用一日,即可離開茂縣,進入到宜縣地界。也就是說,此案發生的地點根本不可能在咱們茂縣,那就不歸咱們衙門負責管轄的了。”

張師爺娓娓道來。

楊煜一聽,愁去喜來,哈哈一笑:“師爺說得對,正是如此。”

張師爺又道:“大人,我會立刻派人前去知會宋捕頭他們,吩咐他們查清楚些,確定案發地點不在咱們茂縣。”

楊煜手扶鬍鬚,含笑道:“理當如此。”

疑難解決,他心情大快:“師爺,聽聞城中有一位神算大師青松道長,你去把他請來,我有事詢問。”

“遵命。”

張森應令出門,去找青松道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