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時之後。

10月28日,中午,倫敦海軍部。

“格羅寧根那邊的最新訊息還沒傳回來麼?你們收買的那些尼德蘭人到底靠不靠譜!”

眼看要到飯點了,海軍大臣沃頓.斯賓塞想起上午等的一個情報還沒回音,不由把相關情報負責人員喊來,當面又確認了一遍。

面對責難,默裡.修特中校謹慎地回應:“大臣閣下,很抱歉讓您久等了,我們之前在尼德蘭發展的那些民間飛行愛好者都很靠譜。

他們技術過硬,政治上也心向我大布列顛尼亞主導的世界秩序,這次應該只是意外事件,可能是天氣不好,飛機出了故障……我們發現飛機沒有返航後,已經立刻派人調查並再次補充偵查了。”

默裡.修特中校隸屬於海軍情報部部長托馬斯.傑克遜少將麾下,在nid內部分管航空偵查處。

他還是創始人,航空偵查處就是由他本人在1912年籌建的,所以在該領域,沒有人比他更元老了。

因為這個時代此前不存在空戰,修特中校當然也不會往“飛機被擊落”這個方向想,自然而然就用氣象失事來解釋。

沃頓聽了他的權威解釋,也只能認了:“讓他們抓緊時間,補充偵查一有結果就通知我!帝國馬上要有大行動,確認一下敵人的主力戰艦有多少在港,多少在外面瞎晃悠,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是!大臣!”默裡.修特連忙應承。

沃頓事多,也懶得等了,便先去食堂用午餐。

……

到了食堂之後,沃頓打好飯菜,隨便掃了一眼,剛好看到海峽艦隊參謀長霍勒斯.胡德少將也在吃飯,他就徑直走過去,坐在他斜對面。

沃頓是個大胖子,跟人坐正對面或者旁邊都會嫌擠,所以他跟下屬吃飯從來都是坐斜對面的。

胡德少將這次就是來倫敦彙報海峽艦隊戰備情況、並作戰前最後請示的。

看到大臣閣下走來,他就連忙起身,等沃頓落座後他才重新坐下。

“黑斯廷斯中將準備得怎麼樣了?他的那幾艘戰列艦,全都能出動麼?”沃頓吃了一大口炸魚,一邊咀嚼一邊嘟囔著問。

“隨時可以出擊,請閣下放心。不過君權級的‘復仇號’從開戰後一直在換裝主炮,如今剛剛換好。但對應的火控系統還沒有磨合,一些觀瞄儀器還是適配舊火炮的,要強行出擊的話就得憑藉炮術軍官的經驗自行微調,效率會比較低。

同級的‘胡德號’之前已經退役,開戰後臨時復役,不過並沒有進行任何現代化改裝,需要的話也可以立刻出擊,已經做了緊急補給和維護。

其餘兩艘更先進的主力戰艦,狀態一直保持得很好,包括可畏級的‘莊嚴號’和‘女王號’。之前您要求海峽艦隊準備接應比利金陸軍撤退時,它們就已經做好了啟航準備,只是比利金人沒撐到我們前去接應……”

比利金陸軍已經在一天前被全殲了,但胡德少將直到此刻還不忘一有機會就解釋:比利金軍隊的滅亡,不能怪海峽艦隊救援不及時,而是他們自己太弱,這麼點時間都沒撐住。

沃頓大臣是前天通知海峽艦隊準備接應的,結果一天之後比利金人就團滅了,這還接應個屁啊!

沃頓當然也知道屬下們想盡量推卸責任,不過水至清則無魚,他也懶得計較,當下只是一擺手:

“行了,已經過去的事情就別說了!我們要趕緊向前看!好在讓黑斯廷斯將軍做的那些出擊準備也不算白費。雖然比利金陸軍已經滅亡,但皇家海軍的面子不能因此掃地!我們必須立刻報復!

昨天知道比利金陸軍滅亡後,我就緊急聯絡了法蘭克人,聯絡了霞飛將軍,讓他們的陸軍從敦刻爾克、德潘訥一帶集結重兵,全力東進,奪取尼奧波特和奧斯坦德!比利金人是在奧斯坦德全滅的,所以我們必須拿回奧斯坦德,證明勝利女神仍然站在帝國這一邊!

霞飛一開始行動遲緩,還說他們的重炮沒有及時拉上來。不過我已經向他保證,不用指望他們那點拖拖拉拉的陸炮了,皇家海軍會在這場戰役中全程提供火力支援!所以霞飛最後答應,只要我們展開炮擊,他們就立刻投入全力步兵進攻!

至於‘復仇號’火控沒改造完這種小事,無所謂的。這次是去執行對岸炮擊,轟那些固定靶,要什麼精密火控!”

胡德少將聽後,這才知道大臣閣下為何在聽說比利金軍隊覆滅後,讓艦隊又保持戰備狀態、在港內待命了一天,而不是立刻就報復。

原來他需要聯絡法軍、海陸協同作戰。這裡面的協調工作肯定很複雜,為此多耽誤一兩天也完全正常。

而且,在胡德少將看來,耽誤一兩天也沒什麼關係,反正皇家海軍天下無敵,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

於是他就主動請命道:“那麼,我們需要立刻出擊麼?既然霞飛將軍那邊都說好了。”

沃頓大臣卻是人老精鬼老靈,事到臨頭還在等:“不急!昨天我讓人派了偵察機去威廉港等地檢視情況,還讓基爾港的間諜傳回訊息,驗證一下德瑪尼亞人的主力艦隊各自位置。

基爾港那邊已經回信了,昨天白天戰列艦都還在港內。不過威廉港和埃姆登的偵察機還沒回來,我已經又派了一批,等確認訊息後就出擊,不差那麼一點時間。”

胡德少將:“其實,只要基爾港的船都在,剩下的敵人也沒多大威脅……”

沃頓大臣瞪了他一眼:“小心無大錯!”

因為要等情報,沃頓這頓飯吃得很慢,吃完後還多要了一杯干邑白蘭地慢慢咪著,並點起哈瓦那雪茄一根接一根地等著。

胡德少將也只能忍受大臣閣下的二手菸,直到過了飯點,管食堂的也沒膽過來催促大臣。

也不知過了多久,航空偵查處的默裡中校和電訊偵查處的奧利弗上校突然聯袂而來,一進食堂就朝著沃頓大臣快步跑來。

“大臣閣下,上午剛剛補充偵查的情況送回來了,發現德瑪尼亞人的幾艘主力高速戰巡不在港裡!”

沃頓大臣和胡德少將聞言,不由心中一緊。

他倆都不約而同想到了同一個問題:德瑪尼亞人的戰巡出動了?那他們的目標是哪裡?難道他們能未卜先知、知道皇家海軍要對尼奧波特和奧斯坦德執行炮擊作戰,所以過來攔截麼?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種事情實在太匪夷所思,畢竟皇家海軍這邊都還沒正式出擊呢。

多虧沃頓大臣足夠老奸巨猾,他立刻想到了另外兩個潛在關鍵證據,於是雷厲風行地確認道:

“今天白天,有沒有發現敵軍出海艦隊打破無線電靜默?其次,能不能確認敵艦消失的時間點,他們是昨晚啟航離港的,還是更早之前就離港了?你們航空偵查處,是每天都迫近敵港航拍的嗎?”

在場幾人都是懂行的,所以立刻就聽懂沃頓為什麼擔心這幾個點了。

艦隊出海之後,為了避免暴露自己行蹤,一般都會保持無線電靜默,然後把電臺調到“只接收”狀態。這樣他們就無法回覆母港請示,只能被動地接收命令。

如果後方要給出海的艦隊釋出新任務新命令,就必須用無電線密碼電報,不可能有別的通訊方式。

而佈列顛尼亞海軍早在8月20號,也就是整整兩個多月前,就透過打撈到一艘德瑪尼亞被擊沉潛艇、繳獲其密碼本,破譯了敵人的海軍密碼。

只要敵人的海軍部透過無線電通知已經出海的艦隊新作戰任務,皇家海軍就必然能截獲和破譯!

而沃頓大臣的這個提問,也很快得到了正面回答。默裡中校率先彙報道:“我們並不是每天都航拍偵查的,因為不一定每天都有機會,也要避免那些中立國飛行員因為行動太頻繁而暴露。

不過,考慮到敵艦一般都會趁夜偷偷出港,很少會大白天出港,所以敵人至少是昨天前半夜就出港了,也可能是前天前半夜或者更早。因為白天出港的話,我們陸上的間諜也有可能遠眺發現其動向。夜間出港就是為了避免地面間諜迫近偵查的,這是希佩爾的一貫做法。”

默裡說完後,沃頓只是微微點頭,算是認可了其分析,然後又默默轉向奧利弗。

奧利弗上校也連忙答道:“無線電監聽部門,昨晚監聽到了幾條威廉港發出的電報,剛剛才破譯完。顯示‘望希佩爾自行選擇目標,執行原騷擾方案。另,我方潛伏在雅茅斯的間諜,發現該港今日有一支大規模商船隊離崗,暫無有價值目標’。”

聽完奧利弗上校轉述的電文,另外三人相視一眼,沃頓和胡德少將都從對方眼神中看出了對方的態度。

胡德少將便試探著給領導當嘴替:“大臣閣下,依您之見……恐怕希佩爾就算出港了,應該也出港有一陣子了,不會是得知比利金沿海的近況後才倉促出港的。

眾所周知,艦隊啟航需要的準備時間很久,至少要一兩天。如果敵人是在比利金戰役出結果之後,才想到要出港,肯定來不及。而且對方出海後,其母港傳送的指令電報,也並未提及其他事情,只是讓他們自擇襲擊目標。

從電文分析來看,希佩爾應該是早就籌劃了一場對帝國東部海岸諸多港口中的某一處執行炮擊的奇襲作戰。但敵人潛伏在我本土的間諜,潛入了港口,觀察了港內船隊變動等情況,建議他們放棄雅茅斯這個目標,讓希佩爾自選備用目標——只可惜,我們不知道這個備用目標是哪兒。”

沃頓滿意地點點頭,也對胡德少將的說法流露出幾絲嘉許之意。

這個下屬的想法,跟自己一樣。

一言以蔽之,希佩爾的消失,應該是“早有預謀”的,所以不可能是為了眼面前的臨時突發事件。

希佩爾已經提前出海了,他在海上,就算想接收新任務,也必須聽無線電。而只要希佩爾能聽到無線電,皇家海軍就也能截獲到並且破譯。現在始終沒收到這樣的命令,說明敵人後方指揮部並沒有給出這樣的任務。

這一切裡面,其實還是有一點微微的漏洞的——如果沃頓大臣等人能知道、希佩爾偏偏一反常態,是在今天天快亮的時候才出海的,那麼沃頓大臣等人或許還有一絲絲可能性想到:

“希佩爾完全可以在陸上肉身接受完新命令,然後才出海,可以全程不用收無線電報傳送的任務指令”。

但問題就在於,沃頓大臣等人不可能知道希佩爾是今早天亮前剛走的——因為能確認“今早天亮前敵艦還在港內”的那架偵察機已經被擊落了,飛行員被魯路修凌空槍斃了。

所以這最後萬分之一絲絲的猜疑也被堵死了。

沃頓大臣思索了很久,最終正式下達了兩條命令:

“讓黑斯廷斯中將,立刻帶領海峽艦隊主力,在今天天黑後立刻秘密出港,前往尼奧波特和奧斯坦德,對德軍發起全力炮擊!配合法軍一舉奪回那兩個城鎮!

另外,讓戴維.貝蒂少將,帶領快速戰巡分隊,南下往雅茅斯及以北主要我國東岸重要港口巡邏設伏,並且派出本土偵察機,對著東岸200公里內的範圍拉網搜尋。

一旦發現希佩爾的戰巡艦隊,就讓貝蒂的主力全部撲過去,爭取重創甚至殲滅敵軍!”

沃頓的思路很明確:面對未知的威脅,他要兵分兩路,一路攻,一路守,低速的前無畏艦,去執行對岸炮擊。

高速的戰巡分隊,防禦敵人可能的對本土奇襲。

歷史上,希佩爾這次就是去炮擊了雅茅斯,但他做得很隱秘,沒被佈列顛尼亞人掌管高速戰巡分隊的貝蒂逮到。

但這一世,希佩爾沒打算去雅茅斯了,他就把逼真到不能再逼真的炮擊雅茅斯廢案拿出來,故意漏了一星半點蛛絲馬跡,虛晃一槍把貝蒂引到偏北的戰場,遠離比利金海岸。

——

ps:又是四千字大章了,今天就不拆章了……新書期這樣猛猛更,昨天都七千多字了。

主要是敵人的計劃、情報分析、如何中計,這些也得寫,不然直接寫開打,就太假了。

大家別嫌水,我寫書肯定是要突出陰謀計策的。如果只是攀科技造武器就取得優勢,那種寫法誰都會寫。

新書期求評論、求追更、求收藏、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