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生或死?
大秦:我隱世系統,你金榜爆光? 冰可樂配熱燒烤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半個月的光陰。
在天下洶洶的議論與搜尋中悄然流逝。
常青山,這座被天道金光聚焦、引動七國風雲的山脈,終於漸漸沉寂下來。
如同退潮後的沙灘,喧囂散去後,只留下狼藉的痕跡和無盡的失望。
秦軍大營。
王翦站在巨大的沙盤前,眉頭緊鎖,沙盤上,代表常青山的區域插滿了密密麻麻的小黑旗,每一面都代表著一支反覆搜尋過、又一無所獲的隊伍。
手中拿著最新的匯總竹簡,上面記錄著這半個月來所有搜尋行動的細節與結果。
懸崖平臺上的翠竹木屋,是唯一的“發現”。
秦軍的能工巧匠和隨軍的方士反覆檢查了這座木屋,得出的結論令人沮喪:材料只是普通的靈竹與古木,雖堅韌,卻並非神物。
結構精巧,但並無特殊符咒或陣法加持。
唯一特殊的,是它被建造在懸崖平臺上的方式過於完美,彷彿天然生成。
除此之外,再無任何線索。
沒有腳印,沒有氣息殘留,沒有書信,沒有修煉痕跡……陸淵這個人,連同他存在過的所有證據,彷彿隨著離去,徹底煙消雲散。
“上將軍,方圓百里,能搜的地方都搜了,能問的人都問了。”
“除了石村村民那日的證詞和這座空屋,再無絲毫關於‘陸淵’的痕跡。”蘇角的聲音帶著疲憊和挫敗。
“他就像……就像真的化作了山間的風,消失得無影無蹤。”
王翦沉默良久,將竹簡重重拍在案几上。
“傳令下去。”
“除留下三隊精銳(每隊百人),由你親自統領,繼續封鎖石村,並負責常青山區域日常巡弋警戒外,其餘各部……拔營,撤回驪山大營。”老將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諾!”蘇角領命,心中也鬆了口氣,這徒勞無功的搜尋,對士氣和國力都是巨大的消耗。
訊息傳出,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早已焦躁不耐的各國殘餘勢力、江湖人士,迅速撤離常青山區域,不再浪費時間。
魏國、燕國、齊國的密探首領,看著秦軍開始有序撤離,也只能無奈地發出撤退訊號。
花費巨大代價,損兵折將,最終只得到一座空屋和,這結果讓所有人都憋屈無比。
風暴的中心,似乎暫時平息了。
但所有人都明白,那個名為“陸淵”的神秘榜首,如同一根刺,深深扎進了這個時代的心臟。
而隨著搜尋陸淵的浪潮退去,天下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轉向了武力榜上其他那些熠熠生輝的名字。
榜首如神龍見首不見尾,榜眼和探花,卻是早已名垂青史、如雷貫耳的存在!
老子(李耳)!
道家始祖,紫氣東來三萬裡,道德真言鎮乾坤!評語何等恢弘!
天道賜福,玄都紫氣加身!
無數渴望超脫、追求長生的方士、隱修,如嗅到花蜜的蜂群,瘋狂湧向函谷關以西的流沙深處。
哪怕罡風如刀、黃沙漫天,是生命的禁區,也阻擋不了他們尋找“道祖”,祈求點化,甚至只是遠遠一睹聖顏的狂熱。
流沙邊緣,一時間人滿為患。
各種簡陋的營帳、苦修的草廬林立,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風景線。
可惜,八百里流沙如同天塹,紫氣浩渺卻不可及,李耳始終未曾現身,只留下無數傳說和望洋興嘆的尋道者。
孔子(孔丘)!
儒家至聖,周遊列國浩然氣,仁禮之劍定倫常!評語道盡了其精神偉力!
聖賢之器春秋筆的虛影,更讓天下儒生熱血沸騰!
魯地故境(現多為楚地),尤其是尼山附近,瞬間成了儒門聖地。
無數身著儒衫計程車子,無論老幼,不遠千里而來,匯聚於尼山腳下,對著孔丘草廬的方向長揖不起,誦讀《論語》,聲震四野。
渴望聆聽聖賢教誨,繼承那“定倫常”的仁禮之劍。
更有野心勃勃的諸侯派重臣,攜厚禮,試圖請動這位被天道認可的“武力”與“聖德”並重的至聖出山,擔任國師,以安邦定國,凝聚人心。
可惜。
孔丘的草廬始終緊閉,只有磅礴的浩然正氣偶爾沖霄而起,滌盪乾坤,彷彿在無聲地審視著這個紛亂的天下,思索著教化之路。
鬼谷子!
雖然名號對世人略顯陌生,但“縱橫捭闔掌中棋,乾坤莫測一局中”的評語,以及“天機盤(殘)”的獎勵,足以讓所有知曉“鬼谷”二字分量的頂尖謀士和隱秘勢力心驚肉跳。
雲夢山深處變得更加神秘莫測,無人敢輕易踏足。
各國君王和權臣心中,都對這個能教出蘇秦、張儀、孫臏、龐涓(蓋聶、衛莊暫時沒有爆露)等攪動天下風雲人物的隱世奇人,充滿了更深的忌憚和拉攏之心。
暗流……
在更深的層面湧動。
……
然而在秦國,乃至整個天下,引起最廣泛、最激烈、最不可思議議論的,並非以上幾位,而是——
白起!
殺神降世血海凝,長平一役鬼神驚!
第四名!已死的武安君白起!
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滔天的煞氣和血腥味,長平坑殺四十萬趙卒的陰影,至今籠罩在六國遺民的心頭。
他是大秦銳士曾經的軍魂,也是令六國膽寒的夢魘。
可所有人都知道,武安君白起,早在昭襄王時期,就被賜死於杜郵!
他的墳塋,就在咸陽郊外一處荒僻的亂葬崗中,據說連塊像樣的墓碑都沒有!
一個死人,如何上榜?
如何獲得天道賜福?猩紅如血的百年真元(蘊含殺伐煞氣)和“萬人屠”的兇兵之魄,又去了哪裡?
難不成……死人還能復活?!
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