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權掌一郡,廣積糧,緩稱王
三國:邊城小吏,開局截胡貂蟬 朝陽阿東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廬江之亂很快平定,蔣欽率三千軍進駐,數日後,秦羽在周泰護衛下走進郡城。
讓他有些意外的是大街上擠滿了前來迎接的百姓,他看了看旁邊幾名郡府官員:“不會是諸君安排的吧?”
“當然不是。”其中一人連忙道,“府君在本郡聲望本就極高,百姓自然對您大為期待。”
其實陸康本身也是能吏,治政能力也不差,對百姓也甚好。
但無奈沒法跟秦羽這掛逼比。
秦羽有丹泉城這樣顯赫的業績,老百姓自然會擁戴支援。如果不是丹泉城實在容納不下,估計全廬江的人都想跑過去。
秦羽在百姓們的夾道歡呼中不停點頭致意,短短一段路走了好半晌才到郡府。
至堂上坐下,廬江眾官吏均來參見新太守,蔣欽將李術等人帶了上來。昨晚李術驚慌之下欲逃出城外,被周異帶人截住,將密謀的一干人全部供了出來,除了鄭徐盡數在此。
秦羽審問過後,也不多說,揮手令蔣欽將之全數牽出滿門抄斬。
古代一人謀逆,牽連滿門是常態,心慈手軟只會引來更多野心家。
罰罪過後,就是賞功,周異父子上前參見。
秦羽向周異勉勵了兩句,就看向少年周瑜。
“周瑜(公瑾)
武:72.
統:92.
智:93.
政:83.
魅:91.”
秦羽看得目光發亮,不愧是周瑜,明明還未成年,這五圍就已經這麼高了,再過幾年肯定還得增長。
話說孫策跟周瑜兩人都是年紀輕輕就嶄露頭角,孫策死的時候好像只有二十五歲,周瑜也只有三十多歲。兩兄弟真是天妒英才的典型了。
他微笑道:“我常聽人說‘曲有誤、周郎顧’,今日一見,果然是一表人才,少年英傑。公瑾,你可願意跟我做事?”
周瑜怔了怔,頓時猶豫了一下,全然不理父親連使眼色,拱手道:“回府君,周瑜年紀尚幼,學業未成,恐怕無力擔當重任。”
秦羽點了點頭,周瑜跟孫策親如兄弟,看來暫時還收服不了。不過也不用著急,孫策起兵還有五年時間,他還能飛了不成。
另外,秦羽雖然也挺欣賞這些名將謀士,也想盡量收服他們,但絕不至於擺出太殷勤的架勢。
勉勵了周瑜幾句,給了周家一大筆糧食和財帛做獎勵,又徵辟周瑜的從兄周令為主薄。
打發走一行人,文吏換上厚厚一疊公文,陸康北上數月,緊接著又身負重傷,郡裡已積下大批事務。
秦羽看了幾眼,沉吟了一下道:“將這些政務交至丹泉宏學館,讓他們試著處理。”
劉曄魯肅兩人在宏學館呆了十多天了,他也想去看看效果了。
文吏抱著文書去後,秦羽看著誠惶誠恐的郡中官吏,先是安撫了一下,接著直接讓黃吉擔任郡丞,蔣欽任都尉,陳遠負責整個廬江郡的治安工作。
鄭徐李術等人要造他的反也是正常,是人都知道他肯定要提拔自己人,現在正好直接上位。
郡治他改到丹泉,這也早在眾人意料之中。事實上丹泉城的發展已經遠勝過廬江郡治舒縣,唯一的劣勢就是太過偏遠,太靠向汝南。
短短時間,秦羽將廬江郡軍政大權徹底掌控,他雖然說話從容和氣,但堂中官吏沒一個敢大聲出氣的。
兩年來他雖然只是縣令,但執掌十餘萬人,早形成了上位者氣質。
“府君,鄭徐雖誅,其弟鄭寶在巢湖聚眾為禍,若是放任不管必會禍亂百姓。”一人拱手道。
秦羽點了點頭,他對鄭徐這名字不熟,巢湖鄭寶倒是隱約記得。魯肅投孫權之前,甚至還想過去投這傢伙。可見歷史上這人早已不是盜匪那麼簡單,估計已發展成了割據一方的小勢力。
……
數日後,
秦羽帶著魯肅,劉曄二人出發,與蔣欽統率的三千軍會合,向巢湖而去。
來到巢湖邊時,秦羽笑著向二人道:“子敬、子揚,我沒讓你們去做政務,實是因為覺得你們兩人的才幹,不適合做區區案牘之事。子敬胸有甲兵,子揚腹有良謀,今天我就給你們出一道初出茅廬的考校題目,你們覺得要平定這鄭寶,用什麼方法最好?”
魯肅劉曄二人頓時都眼睛發亮,兩人本來還心中嘀咕,以為秦羽看不上他們。沒想到竟然一語道穿各自長處,言語中寄望甚深。不禁又是感激,又是欣喜。
劉曄想了想道:“鄭寶其勢未成,困守湖中。我軍只需分兵扼守各處要道,其眾自亂。”
魯肅搖頭道:“子揚之法太過遲緩,耗費時日軍力。敵弱我強何以至此?以在下看來,可帶著鄭徐首級,堂堂正正進軍,三日可破。”
秦羽點了點頭,又看向身後,招呼道:“公瑾,你怎麼看?”
雖然周瑜還沒正式跟隨他,但隨時帶出來還是沒問題的。
魯肅兩人見他將一個十五六歲的半大少年叫過來,不由大奇。
周瑜拱了拱手道:“回府君,瑜以為,兩位先生所言都有道理。若要穩妥可用劉君之策,要儘快平亂則用魯君之言。”
秦羽看著他道:“公瑾你自己如何說呢?”
周瑜微一沉吟,昂然道:“府君若問我,周瑜領一軍,半日內便可蕩平。”
魯肅等見他年紀雖小,但神情間流露出一股強大的自信,都不禁側目。
秦羽倒是對周瑜的能力一點不懷疑,雖然才十五歲,但統率已經爆高了。
但是蔣欽辛苦地練了半年兵,真要出兵怎麼也不可能讓一個毛頭小子壓在他頭上。
他笑了笑,正要說話,忽見湖中一隻船劃了過來,船上人遠遠喊道:“莫要放箭,吾是來降者!”
到了近前,只見船上幾個人遠遠地下拜,叫道:“鄭寶已死,我等願降,請府君恕我等之罪!”
眾人都被這變故驚得有些發怔,秦羽向那幾人盤問,原來鄭寶手下數百人中,絕大部分都是廬江本地人。聽說丹泉縣令升任太守,要來征討。頓時有人彼此聯絡,暴起發難,將鄭寶及其親信斬殺,斬了首級出來投降。
有認得鄭寶者見首級正是其人,秦羽便令蔣欽率軍前去接收。
沉吟了一下,回過頭來,只見魯肅劉曄拱手拜伏道:“府君神威,某等拜服!”
周瑜也不由得感嘆,說道:“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果不虛言。不戰而屈人之兵,方是兵家上乘。”
秦羽倒也沒料到結果竟然是這樣,在這幾人面前裝這個逼,倒是他始料未及的。
可見現在這時代,什麼都比不上讓老百姓吃飽。
鄭寶既平,廬江全境清明,幾處小盜賊望風而逃。秦羽拿出糧食賑濟災民,組織耕種。他擔任廬江郡太守後,整個廬江的田地都會受到加成。
十多天,他就接到了朝廷使者。
董卓遠在長安,拿這裡自然沒辦法,順水推舟冊封秦羽為廬江太守,也算是名正言順了。
除此之外,黃巾龔都劉闢等再度遣使前來,秦羽就許他們來降。
龔都眾一共五萬,大半是婦孺,能戰者只有數千人。秦羽將之安頓在丹泉以西,安置家園,分發糧食,這些人本就是走投無路的饑民,無不含淚下拜,哭聲震天。
龔都和劉闢兩人跪地久拜不起,都道:“今日得遇明主,願為帳前一小卒。”
秦羽將兩人扶起,撫慰了幾句,令其依舊統領舊部。
至此廬江目前有軍隊兩萬餘人,蔣欽所訓練五千餘,加上廬江原有七千,再加上龔都所帶來。但這只是明面上的軍隊,若真是打起仗來,秦羽隨時可以拉起十萬的大軍。
而此時,北方的局勢也越來越混亂。群雄混戰,多有互相兼併者。袁紹作為討董盟主,駐紮在冀州,由韓馥供給糧草,兩邊漸生嫌隙。袁術坐上南陽太守的位置,開始向穎川、汝南一帶擴張。
而以勇烈聞名的孫堅,也如歷史上一般,在和劉表部將黃祖的交戰中,中箭而死。
訊息傳來,秦羽不禁嘆了口氣。善泳者溺,太過仰仗自己的勇武,也往往會不得好下場。
孫堅如此,其子孫策也是如此。
孫策剛滿十六歲,引了父親舊部,去投袁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