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袁紹的倚仗
三國:無雙呂布,我代董卓做權臣 惟餘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洛陽城詭異地安靜了三天。
西園軍的驚變彷彿只是一場幻影,聲勢浩大,卻落於沉寂。
預想中呂奉先的雷霆震怒、血腥清洗並未到來。這反常的平靜,發酵出種種猜測。
新任司空楊彪端坐府邸書房,捋著鬍鬚,有些不解:
“奇怪,發生如此大事,呂奉先竟然沒有反擊?”
自他而下,許多楊氏門生則暗中對呂布漸生鄙夷:
“呂布此子不過邊鄙匹夫,驟得高位,便露了怯懦本相!
張楊剛剛統帥西園軍,便發生如此大的變故,他卻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當真是色厲內荏,外強中乾,徒惹人笑爾!”
洛陽中下層官吏與市井百姓間,類似的議論更是甚囂塵上。
茶肆酒坊裡,壓低的聲音滿是失望與不屑:“原以為是個狠角色,敢殺董卓敢闖宮門……嘿,結果呢?自家大將被人做掉了,連個響動都沒有!”
“怕是那點幷州兵,根本壓不住西園軍那幾萬大爺!硬氣不起來了唄!”
官員的不屑,百姓的失望,如同無形的蛛網,悄然籠罩著呂布的聲名。
然而,長樂宮內,何蕊卻是另一番心境。
她面帶愁緒,向貂蟬說道:“蟬兒,你說……他到底要做什麼?本宮勸他莫要大動干戈,是對是錯?他不會因此怪我吧?畢竟,死的是他手下大將,他肯定不甘心吧!可本宮只是怕……只怕他一旦動手,便又是一場大亂啊!”
那雙美目深處,是對失控局勢的深深恐懼。
太尉劉虞同樣眉頭緊鎖。
他站在府邸庭院的梧桐樹下,望著北宮方向,嘆息連連:
“奉先啊,奉先,我知你心中不忿,但你千萬別做的太過啊!否則,怕是要天下大亂了!”
他憂的是大漢的江山社稷。
他兩人知曉呂布的安排,他們試圖勸說呂布注意報復的分寸,卻終歸無法真正約束呂布,所以,分外憂心。
袁府深處,氣氛也極為凝重。
袁隗枯坐書案後,案上攤開的,正是他親筆所書,請求召開朝會、並提議為呂布“獻璽之功”加封厚賞的奏章副本。
這已是第三封被何太后原封不動退回的奏章。
他明白,這後面一定是呂布的意思。
袁隗手指在玉製筆架上緩緩摩挲,眼神幽深。
“獻璽之功……開府之權……老夫連這等臺階都給他了,他竟然還不滿意?他到底要什麼?”
袁隗喃喃自語,心中泛起了濃濃的寒意。
呂布的沉默,不是退讓,更像一張緩緩拉開的硬弓,弓弦緊繃,箭鏃的寒光已然鎖定了獵物。
袁紹坐在下首,面色沉靜,唯有緊抿的唇線表明,他心中也不像他表現的那般鎮定。
刺殺北軍、西園軍統帥的指令,正是他親自下達。
雖未能盡全功,但除掉了西園軍的張楊,並藉此收攏了部分西園軍軍權。
在袁氏其他人看來,已是斷去呂布一臂的漂亮戰績,足以證明袁紹當機立斷的魄力。
袁紹心中對呂布的報復,也有所準備。
但隨著時間流逝,呂布的沉默卻出乎他的預料,也讓他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袁氏將呂布視為己方掌權的最大阻礙,正是因此,他們也更加了解呂布。
雖然不知道呂布是為什麼沉默,但他們都明白,呂布絕不是傳言中的懦弱之輩,他一定在醞釀著更猛烈的報復。
“叔父,”袁紹終於開口,打破了壓抑的寂靜,“呂布絕非甘於忍辱之輩,此時的沉默不過是為了醞釀更大的反撲。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他原本對自己現在手下掌控的力量很自信,此時卻也有些動搖,開始考慮如果真的不敵呂布,要做出何等妥協或行動。
袁隗、袁基等人都是默默點頭。
死寂般的三天一晃而過。
這三天,呂布當然並未閒著。
他如同蟄伏於淵的怒龍,將全部心力都投入了對北軍、西園軍這兩支軍隊的梳理與再造之中。
軍營裡,肅殺之氣取代了往日的散漫喧囂。
呂布的身影出現在每一個角落。他看著新提拔的那些軍官,一步步收攏著原本散去編制計程車卒,將他們重新整編成新的什伍。
隨著新的編制重新成型,一張以呂布意志為核心的權力網路,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鋪設開來。
更深刻的變化也發生在普通士兵之中。
呂布除了為軍官們講解新的軍功制度,然後讓他們傳達給普通士卒。
他更是在操練間隙,將士卒們聚集在校場之上。
自己親自為他們講述西漢時期大漢軍隊的盛況,以及兩漢之間軍隊、士兵之間的不同。
為他們講述這數百年來,大漢軍隊中的變化,以及逐漸衰落的緣由。
西漢時期,衛、霍遠征漠北的盛況令人讚歎。
趙破奴等人出身卑賤,靠著軍功一步步成為國家棟梁,封侯拜將令人憧憬。
“一漢當五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情,聽起來就讓人熱血沸騰。
但到了東漢,到了他們現在這個時代,漢軍卻已然衰敗不堪。
邊關異族反叛不休,朝廷多次出征,卻收效甚微。
大漢內部同樣叛亂不斷,盜匪遍地,將士們與他們生死相搏,最終功勳卻被人貪墨。
呂布掰開揉碎了向士兵們講述著其中的道理。
呂布講述著西漢時期漢軍們忠君愛國、建功立業的理想。
他不求這些士兵短時間內就真能醒悟這種理想,他只是為他們在心中埋下一粒種子。
待到時機成熟,這顆種子自然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當然,呂布向他們說這些,最重要的目的,還是用來針對士族。
呂布向他們點明瞭他們現在無法像西漢時期一般升遷的原因——士族靠著人脈關係,已經提前將本該是他們的升遷通道完全佔據。
不僅如此,在他們的家鄉,或者就是他們自己,他們的土地、鄉鄰乃至子嗣,也都被士族們佔為己有。
拋開士族們展現出來的虛偽表象,本質就是如此。
經過呂布點撥,士兵們頓時恍然大悟,仔細一想,可不正是像呂布所言。
士族們平時說的再好聽,看起來再和善,但他們實際做出來的事情,可不正是霸佔了原本屬於他們的利益嗎?
一時之間,士兵們群情激憤。
呂布見此,心中大定,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
“軍心可用,明日發兵!”
呂布如此向張遼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