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續有人購買風車,好運風車攤位的氣氛開始活躍起來。

李文東、蘇曉雅和羅大海三人分工合作,默契十足。

李文東負責招攬顧客和講解,蘇曉雅和羅大海則負責收錢和找零。

他們的攤位雖然不在最顯眼和人流最多的地方,可憑藉攤位上方那個巨大的紅色風車,源源不斷的吸引著來年宵市場購物的遊客。

“風車轉,好運來!”李文東響亮的吆喝聲在熱鬧的維多利亞公園年宵市場上空迴盪。

他們的攤位前,五彩繽紛的好運風車隨風旋轉,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孩子們被色彩斑斕的風車吸引,拉著父母的手嚷嚷著要買,而家長們則更鐘意“風車轉,好運來!”這個富有寓意的好彩頭。

“這個風車真好看,買一個帶回家,希望新的一年裡家人都能健康平安。”一位中年女子挑選了一個紅色的風車,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

“我要這個藍色的,我最喜歡藍色!”一個小男孩興奮地舉著風車,眼睛裡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隨著時間推移,攤位的生意越來越好,有的顧客甚至一次性買十幾二十幾個風車。

就這樣一直到中午十二點過,攤位前的顧客才少了一些。

“東哥,我們的風車恐怕不太夠了。”

李文東剛剛送走一位購買風車的顧客,蘇曉雅就把他拉到一邊,告訴他一個不是很好的訊息。

一上午時間,他一直在攤位前招呼顧客,沒注意擺在攤位後面風車的庫存情況。

聽了蘇曉雅的話,李文東不禁錯愕不已,“我們不是帶了六千個過來嗎?”

按照他的計劃,只要五天的年宵花市,能夠銷售出2萬個風車,就算是非常成功的了。

畢竟七十年代港島居民的購買力不能和九十年代後期比。

“我也有點不敢相信,可我剛才數了一下,確實只有四箱了。”

說著,蘇曉雅指著攤位後面堆放的紙箱向李文東示意。

李文東迅速走到攤位後面,檢視紙箱裡的風車庫存。

確實如蘇曉雅所說,早上帶來的十二箱風車,現在只剩下四箱了。

見到這種情形,李文東心中既驚訝又興奮,知道好運風車會有不錯的銷量,卻沒想到銷售情況會這麼好。

“我們需要趕緊補充庫存,否則下午的生意就沒法做了。”

李文東對蘇曉雅和羅大海說道。

“我馬上回家去取。”羅大海自告奮勇。

按照這樣的銷售速度,2萬個風車有可能兩天時間就會賣光。

如果那樣的話,五天的年宵市場將有三天時間無貨可賣。

現在不但是補貨的問題,還有繼續生產的問題。

“海哥,你僱一個小貨車,把家裡剩下的風車全部拉來。”

李文東迅速做出決定,“你回去的時候,順便請你母親幫我在漁村裡請十個阿姨,工錢一天100塊,從明天開始加班加點生產風車。”

事急從權,李文東只好拿出可觀的工資讓羅大海母親幫著在村裡請人。

羅大海點了點頭,立刻按照李文東的吩咐,朝公園外面跑去。

“曉雅,中午這陣大家都去吃飯了,人要少一些,你先在這裡頂一會,我去落實風車原料。”

“沒問題,我能應付。”

從錢箱裡數了1萬塊出來,李文東把錢裝好,直奔彌敦道的弘盛塑膠廠。

“阿東,今天又有生意要照顧我?”

一見到李文東,羅嘉榮就笑呵呵的迎過來。

“羅老闆,我需要三萬張彩色塑膠薄片。”

李文東沒時間和他客套,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沒問題,立刻安排!”

買好彩色塑膠薄片,李文東馬不停蹄的又去另外一家塑膠廠,買了足夠多的卡扣和風車杆。

這次他全部生產手持式風車,底座風車的木製底座加工起來時間較長,一天只能做幾十個,一時之間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落實好原料,李文東連忙趕回維多利亞公園年宵市場。

路上,他順便買了三份叉燒飯。

忙活了一上午,連午飯都沒時間吃。

剛才想著後續貨源和生產問題,忽略了午飯的問題,

現在問題解決了,李文東才感覺到肚子餓得咕咕叫。

回到攤位時,蘇曉雅正在熱情地招呼幾位顧客,她手腳麻利,一邊介紹風車,一邊收錢,顯得十分熟練。

“曉雅,我買了叉燒飯,忙完了趕快來吃飯。”

李文東把飯放好,和蘇曉雅一起招呼顧客。

等他們兩個輪換著吃過飯,羅大海也帶著小貨車回來了,車上裝滿了風車。

“海哥,給你準備了叉燒飯,你先吃飯。”

看著羅大海滿頭汗水趕回來,李文東連忙把叉燒飯遞給他。

“餓死我了!”

羅大海接過飯盒,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

一直等他吃完,羅大海才打著飽嗝說道,“你要請的阿姨,我老媽已經幫你找好了,都是做手工活的好手。”

“實在太好了,真是非常感謝!”

李文東聽到這個訊息,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有了這些阿姨的幫助,風車的生產問題就能得到解決,攤位的貨源也就有了保障。

“我老媽讓這些阿姨明天早上6點去你家集合。”

羅大海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

李文東點點頭,對羅大海說道:“明天早上我會準備好所有材料和工具,大家一到就能開始工作。”

接下來,他們繼續忙碌著招呼顧客,銷售風車。

不知不覺中,夜幕已經降臨。

維多利亞公園的年宵市場上燈光閃爍,人潮湧動。

好運風車攤位前依舊熱鬧非凡,顧客絡繹不絕。

李文東、蘇曉雅和羅大海三人雖然忙的腳不沾地,但看著風車一個個被買走,心中充滿了喜悅。

晚上八點,送走最後一位顧客,李文東他們三人才終於可以停下喘口氣。

抱著裝的滿滿的錢箱,李文東直接叫了輛計程車回漁村。

錢箱裡裝了兩三萬塊,這要是出點什麼意外,後悔都來不及。

回到漁村時,於秀蓮早已做好飯菜站在門口等他們。

進了屋沒等於秀蓮開口詢問,蘇曉雅就緊張兮兮的說道:“媽,快把門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