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發車前,就該如此備貨
年代:從50年代開始 正經胖哥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孫雪峰下午三點就從家裡出發來到車站。
他只是餐車小工,八點前到崗就不算遲到。
之所以來這麼早,是因為唐根生。
孫雪峰家裡是京城鐵路局老職工,他父親是跑西北線的乘務員,退休讓孫雪峰接了班。
上次下班回家,說起了餐車小唐大廚和王福林王廚師的事情。
畢竟這件事讓孫雪峰意外受益,成了餐車燜米飯的專項負責人。
孫父專門找人去打聽了小唐廚師的事。
當晚就把兒子從被窩裡拉出來,醉醺醺的告訴他,以後絕對不能再喊‘小唐廚師’,人前人後都不行,得把‘小’字吞肚子裡。
孫父跟孫雪峰說這是一個機會。
好好表現爭取給唐大廚當車廚學徒。
要是能拜唐大廚為師,以後在鐵路京局就能讓他徹底放心了。
孫雪峰有股子機靈勁兒。
而且,他確實也有些崇拜唐根生。
要不然,怎麼會一回家就興致勃勃的講唐大廚和王廚師的事情呢。
只不過腦瓜子一時沒轉過來,忘了拜師這茬兒。
主要也是唐根生年紀不大,現代意識薰陶的他並沒有覺得自己安排個專人負責專項事情是一種拉攏和示意。
唐根生18歲,孫雪峰也16了。
小兩歲的大徒弟,會不會跟自己搶師孃呢?
唐根生沒想過,孫雪峰也沒那個意識。
可老孫父親則不然。
想的比兩個當事人多的多。
孫東才兄弟六個,三個活到了建國,都是鐵路上的老職工,黨員骨幹。
孫雪峰的六叔孫東進讀過書,有文化,提拔也快,現在大小是個實權小領導。
打聽點內部訊息輕而易舉。
所以孫東才知道唐根生的一些連他本人都不知道的情況。
像是千金買馬骨,像是已經遞交上去的發明創造獎……
唐根生在鐵路系統註定會大放異彩,功成名就。
微末之際拜師學藝和等以後再抱大腿,性質完全不同。
孫雪峰接了自己的班,工作穩定,旱澇保收,是‘鐵飯碗’不假。
可兒子才多大,即便是在鐵路系統範圍內,誰還不想個望子成龍,節節高升呢。
鐵骨錚錚孫東才,為了兒子也會生出些許小心思。
於是孫雪峰提前被打發來了。
小夥子上餐車也沒閒著,照著唐根生的爐灶和用具就是一通忙活。
孫雪峰自己都考慮好了,甭管唐大廚看不看得到,他就默默表現,主打一個持久以恆。
唐大廚的大徒弟,他孫猴子當定了。
李苗苗和唐根生前後腳進了車站。
腳踏車都挨著停在了一處。
“唐餐車長,恭喜呀。”
李苗苗小跑著追上唐根生,笑顏如花的說道。
看似不經意,卻把捋著的麻花辮垂到了胸前,小姑娘心思昭然若揭。
昨個兒堂哥來家裡吃飯,聊到了唐根生。
李苗苗豎著耳朵聽了個準兒。
唐根生現在分家單過,有兩間房,還有個十來平的小院子,是個鬧中取靜的好環境。
最後笑著打趣說那小子就差找個好媳婦成家過小日子,這人生就算圓滿了。
二伯拍他後腦勺,笑罵他多大點的人就張嘴人生閉嘴人生,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李苗苗的小春心,盪漾了。
不夠年齡呀。
但可以先處著。
“同喜,同喜。”
“啊?”
“大米飯湯的工作,以後咱還要繼續搞下去,以後就是你的專職工作了。”
“真的?太好啦!”
列車送餐服務員一共三名,每天幾小時一趟推著裝滿飯盒的餐車在列車車廂中穿行。
“讓一讓!勞駕,讓一讓!”
她們每天都要喊幾千遍上萬遍。
李苗苗有了專職工作,就能從推餐車中解放一大半出來。
簡直不要太美好。
而且待在餐車裡,也有更多機會跟唐大廚朝夕相處嘛。
唐根生回到工作崗位,立刻馬不停蹄的忙碌起來。
列車發車前,餐車組的準備工作尤其多。
蒸汽列車,餐車是燒煤的,首先就要檢查煤球的數量儲備,其次是廚房的裝置檢查與清潔。
最最最關鍵的,還要列清單,製作小炒和兩頓飯的選單,然後交給後勤部門去提貨。
以前都是發車當天提前四到五個小時籌備。
唐根生覺得效率不行,之前他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這次他成為餐車一把手了,這種模式以後就要改一改。
把選單製作這個專案,放到返程到站之前,時間充分利用,還能減緩提貨後勤隊伍的壓力。
“海米燒茄子,漕溜魚片,醬爆雞丁……”
“燕鮑翅這次多來一箱,上次點的人比較多……”
“內務部有批條,發車後有19份幹部餐……甲魚多加15斤。”
“油燜大蝦也要上,幹部餐一份兩隻,提……50只。九寸平盤一份12個,訂10份的量。”
“六瓶伏特加,兩箱蓮花白……汾酒不夠,要多加兩……三箱吧。”
“再備上一箱茅臺。”
“米麵這些,都要上浮三分之一,防止出現上次返程的意外……”
唐根生和廚師何大明、劉學軍三人商議選單,王福林遲到了。
唐根生掐著點,等過了五分鐘後便不再等他。
“那個,香菸是不是不太夠?”
何大明突然提議。
唐根生頭都不抬,隨口接了話茬:“那就再多加兩條。”
“這種多來一條。”
“這個,還有這個,我看也得加點。”
何大明和劉學軍指著列表的香菸類,分析著。
唐根生從善如流,手中鋼筆輕巧落下,填上了大家都滿意的數字。
最後,在第二排中華香菸的位置,把‘1’改成了‘4’。
“確實得加一點,這群幹部們吶,可一個個都是老煙槍……”
劉學軍感慨著做了個總結。
去掉沒有來的王福林,廚師劉學軍年齡和工作時間都是最大的。
三個廚子此刻心照不宣。
眨眼之間便釐定了這一趟對於香菸供給問題的默契。
文化圈裡的人不差錢,但餐車組更喜歡這種能拉組團幹部的機會。
物資可以上浮的肆意妄為些。
乘客造的猛,備貨時才能要的多。
雖然載幹部出行的機會並不難得,可憑票供應的政策如火如荼,哪個老煙槍不稀罕提前存點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