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生手掌凌空一抬,奚驥就再拜不下去。

“無需如此多禮。”徐永生言道。

奚驥以為徐永生的意思是他還沒有透過考核,一時間反而躍躍欲試。

不過,最初的高興之後,他又轉頭看向一旁李老翁。

李老翁笑著說道:“不用顧慮老朽,這是天賜良機,你可一定要好好表現把握住才是。”

他反而有些擔心另一方面。

老者曾聽人提及關中帝京居不易,想來河洛東都也是差不多情形,奚驥即便能成功入讀東都學宮,經濟上恐怕吃不消。

他沒有兒女子孫,難得同這個少年投緣,因此心中頗為關心。

眼前宅子又燒了,自己的積蓄都在裡面,不知道能否從中搶救出一點?

李老翁心中憂慮,但面上仍然是連連鼓勵奚驥:“你管好自己就行,不用操心老朽。”

望著眼前因為徐永生救火及時好歹沒變成廢墟的大宅,老者嘆息:“這裡,看來終是不需要人守著了。”

新當家人早就不維護這處私學,經過一場大火更不會翻修重建,最終結果多半是徹底賣掉這片地。

奚驥倒沒有憂慮去了東都的生活問題:“李翁您從前不是給我講過,武者自有很多進項,從不用擔心花銷麼?我一定用心,儘快出人頭地,到時候接您一起去東都!”

李老翁笑著搖頭:“都說了不用顧慮老朽,老朽要去彭州給主人家交待。”

雖說守宅不利,但畢竟行兇者是兩個已經入了品的武者。

更關鍵的是,和眼前這位徐先生牽扯上一點關係,徐先生又帶走了奚驥,主人家那邊聽說了徐先生的身份背景,多半不會追究難為他一個老頭子,說不定還會反過來安撫他。

一念至此,李老翁對面前的徐永生更是感激。

大宅這邊善後的事情交給李老翁和灌口縣尉,徐永生則帶著奚驥去了一趟灌口城裡。

既然已經露了身份行藏,徐永生便沒有揚長而去。

拜訪過灌口縣令後,算是正式將事情手尾交代清楚的同時,徐永生也幫奚驥將路引相關事處理妥當。

至於對方留他多盤桓,徐永生以時間為由,自是婉拒。

從灌口縣出來,徐永生二人也不入彭州城,而是一路南下,前往馬揚就職的眉州。

趕路同時,徐永生便傳授奚驥明德刀。

原則上,學宮諸般絕學,身為講師也不得私授。

唯有這路明德刀例外,除了給初入學宮外院的“提前班”學生們打基礎外,這門刀法本就有學前考察的用處,幫助行走在外地的學宮正式師生甄別有潛力的幼苗。

事實證明,徐永生沒有看走眼。

這個外號馬駒子的少年,是個出眾天才,因為此前或這或那的原因,險些被埋沒在田間地頭。

不過幾天功夫,當徐永生帶著他踏足眉州地界時,對方眼看著明德刀已經略微有點入門的跡象了。

並且,相較於他野馬駒一般的作風,其人和徐永生一樣,修持明德刀,除了武夫血氣外,更養出一絲儒家浩然氣。

考慮到時間緣故,這一絲儒家浩然氣已經相當可觀。

“考核透過。”徐永生沒有吊對方胃口,直接公佈結果。

奚驥立馬先是歡呼一聲,然後又連忙收斂,依著李老翁教的禮節,恭敬向徐永生道謝:“小子無狀,得有今日,全拜先生教導點撥所賜。”

“先生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將來如有成就,更多在你自身。”

徐永生問道:“純武夫修行與儒家修行路線,你都能走得通,自己是如何想的?”

以奚驥的出身,走純武夫路線他只能入讀尉、器、牧三學,走儒家武道修行路線,自然是另一回事。

只是觀奚驥性格和過往作風,徐永生方才提前問一句他真實想法。

“先生,我想修習儒家武學。”奚驥聽徐永生問起,不假思索答道。

他尚不知純武夫路線的學生只能入尉、器、牧三學,但有自己的考慮:

“我此前學武不成,李翁就希望我跟他讀書,將來能有另一番前途。

如今既然讀儒家典籍也能練武,那我就想走這條路,也不浪費先前李翁教導我那一番功夫。”

雖然奚驥脾氣急愛熱鬧,但這幾天跟著徐永生,確實經人開蒙,識文斷字,背得出不少儒家典籍。

兩人一路走下來,這少年如今頗有些像是他書童的模樣。

那位李老翁,留下灌口縣幫主人家打理看守曾經充當私學的舊宅,其人文字上的水平,當個私塾老師,還真是綽綽有餘,奚驥經他開蒙教導,並非目不識丁之輩。

聽得這少年想要選擇儒家路線,徐永生便進一步介紹相關情況。

奚驥得知儒家修行需要眾多天材地寶配合各種歷練和典儀祭禮時,頓時面露難色。

不過,在聽說武夫修行容易走火入魔以及相關五相五氣所需的歷練後,他頓時又重新堅定自己走儒家修行路線的主意。

“走火入魔我不怕。”奚驥小聲嘟囔道:“意氣、煞氣、正氣、精氣的歷練也都罷了,但我不喜歡念氣的歷練。”

徐永生:“即便不修持武夫念氣,不走武夫修行路線,人未來一生中,也難免遇到抉擇和割捨的時候。”

奚驥欲言又止,但最終沒有說話,跟著徐永生默默而行。

他雖不言,但徐永生大致知道其心中所念所想。

一方面,這孩子孑然一身,除了可能還顧念李老翁之外,沒什麼可失去的,敢打敢拼,一身膽氣和反骨。

但另一方面,反過來說,正因為過往童年裡失去的太多,所以更格外珍惜手裡現有的一些東西。

一些本就稀少的東西,於是也就分外不想捨棄。

這樣的心思,難說好與不好,還要看他將來發展和自我把持。

將相關資訊告知奚驥後,徐永生不會干涉對方選擇。

透過考核,奚驥沒有打算帶著徐永生的信件孤身上路前往東都學宮外院報到,而是想要繼續跟著徐永生給他當書童。

雖然略有些影響腳程速度,但眼下已經到了眉州,徐永生預計返回東都的時候走水路乘船出川,於是也就不介意奚驥跟在身邊。

二人一路抵達眉州城。

可惜徐郎君這次出門沒看黃曆。

繼越青雲、謝初然後,他又被人鴿了。

這回,是他來拜訪探望的眉州司法參軍馬揚。

司法參軍,掌一州刑名事。

在這個有妖魔的世界裡,除了捕賊緝盜外,如有妖魔作亂,馬揚也是牽頭處理的那個人。

同他早先在東都幹鎮魔衛都尉和洛陽縣尉時的差事基本相同,正是老本行。

一般而言,他最主要的職責範圍在眉州州城內外。

但有時候碰見下面縣裡實在有解決不了的事情,馬揚也會帶隊去支援。

司法參軍解決不了,那就再邀司兵參軍帶兵過去。

還不行,劍南這片地方,就要直接報嘉州郡王邵樂水那邊了。

這次徐永生抵達眉州城,恰好遇見下面一個縣裡出了亂子,馬揚帶隊前去處置。

他也知道徐永生即將到來,因此專門留了信,請託眉州刺史轉交徐永生。

既然光明正大訪友來了眉州,徐永生自然也要拜訪眉州刺史。

對方是右鎮魔衛大將軍任君行的老下屬,有這份香火情在,馬揚來這裡當司法參軍行事自然方便,而徐永生來訪,當然也拜會對方。

共用一頓飯後,徐永生提出自己此行時間有限,不如他索性去下面縣裡見馬揚。

如果馬揚案子有什麼疑難,他順手相助。

換個修文國子監的講師說這話,無疑是亂彈琴。

但一個武學宮的六品武魁講師這麼講,自然是巨大助力,可以更快平亂結案。

因為任大將軍的香火情,眉州刺史也沒有什麼顧忌顏面、影響的想法,當即謝過徐永生。

徐永生將奚驥留在眉州城裡,自己獨自南下,前往眉州南部的青神縣。

這裡地處眉州、陵州、嘉州三州交界之地,依山傍水,地理環境複雜。

但反過來,山明水秀,風景怡人。

可惜馬參軍在這裡顧不上看風景。

他正帶人圍山搜捕。

徐永生是在山嶺間找到他的。

“難得你千里迢迢過來,我卻分身乏術沒法招待你。”馬揚連連搖頭。

徐永生:“很棘手?”

馬揚:“人不難對付,就是搜山費時費力。”

徐永生:“我能幫上什麼忙?”

以二人交情,馬揚沒有多客套,略微沉吟後說道:“你能來幫把手,還真是幫我大忙了,不過不在這裡。”

他朝另一邊眺望:“青神縣北邊又出了一樁案子,已經有不少人失蹤,可能是妖魔作祟,我在縣南邊搜山,一時半會兒實在無暇分身,縣北那裡又怕有更多人失蹤,這趟真的辛苦你了。”

徐永生:“無妨,我去看看,不過這方面我畢竟比不得你,要是你這邊結束了,還是要勞你馬不停蹄也趕過去。”

馬揚:“這個自然。”

二人當即揮手作別,馬揚繼續在青神縣南辛苦搜山,徐永生則帶著馬揚給他安排的一個嚮導,往縣北一處鄉里趕去。

失蹤者,截止當前已超過二十人,都是進山後再不見回來。

徐永生不多言,直接進山尋找。

可惜一時半會兒也不得收穫。

天色漸晚,他繼續尋找。

山中人少事少,徐永生一邊自己尋找的同時,一邊等候午夜子時到來,虛幻的諦聽再次按時“上班”。

過了一段時間後,諦聽又飛回,可惜沒有帶回有關失蹤者的訊息。

但瀏覽諦聽圖上文字,徐永生難得一時間恍惚:

【姜彥攜白澤角,於青陽陵東,尋訪血霞苔。】

回過神來,徐永生視線掃視眼前山林。

他眼下在青陽陵西,和對方一山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