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開啟了第二輪的攻勢。

漢軍和黃巾都在各自的位置上,一個攻城,一個守城。

與此同時,千名水性好的黃巾士卒已脫去皮甲,腰間繫著粗麻繩,繩索另一端牢牢綁在北岸之前釘好的木樁上。

他們手中握著破除尖木樁的工具,眼神緊張地望著南岸。

那裡的漢軍弓弩手正嚴陣以待,箭簇在陽光下閃著寒光。

“舉盾!”

【叮,項燕楚魂技能,效果一發動,統帥+2,武力+1,基礎統帥98,基礎武力90,統帥上升至100,武力上升至91】

項燕一聲令下,數十名士卒扛著寬大的門板衝入渠水,將門板舉過頭頂,形成一道臨時的防護屏障。

緊隨其後,那千名水性好計程車卒躍入水中,藉著門板的掩護,小心翼翼地向水下的尖木樁游去。

【叮,朱儁·漢威技能發動】

【漢威:漢威:昭昭大漢,武威天下,需心懷漢室、身負國之重任者,方可覺醒,不同人覺醒其技能效果不同

效果一:統帥大軍時,統帥+2

效果二:受命清剿叛軍時,統帥額外+1

效果三:大漢軍威,作戰時,提高自身軍隊計程車氣、戰力、提力...】

【叮,朱儁·漢威技能效果一、效果二、效果三發動,統帥+2+1,基礎統帥95,統帥上升至98,並提高自身軍隊計程車氣、戰力、提力...】

“放箭!”

南岸的朱儁見狀,立刻下令反擊。

箭雨如飛蝗般射向水面,卻被門板擋下大半。

少數箭矢穿透門板縫隙,射中水下的黃巾士卒,激起陣陣血花。

但更多的人還是衝到了尖木樁附近,揮舞手中工具奮力砍伐那些在渠裡的尖木樁。

為了分散漢軍的注意力,項燕又下令:“左翼五千人,強攻南岸堤岸!右翼五千人也是強攻登灘”

五千名黃巾士卒立刻吶喊著衝向群裡,在水中,試圖攀爬堤岸。

南岸的漢軍不得不分兵迎擊,箭雨的密度頓時減弱了不少。

水下的黃巾士卒趁機加快了速度。

他們腰繫繩索,即便被水流衝得搖晃不定,也能及時穩住身形。

手中工具在木樁上,發出沉悶的響聲,木屑與水花一同飛濺。

“再加把勁!”一名黃巾小校嘶吼著,手中的刀已經卷刃,卻依舊不肯停歇。

與此同時,北岸的浮橋與木筏也在快速搭建中。

數十根粗壯的樹幹被並排捆在一起,上面鋪上門板,形成簡易的浮橋。

木筏則更為簡陋,只是將幾根樹幹捆在一起,卻也能承載數名士卒。

“第一隊浮橋,推進!”

項燕看著水下的尖木樁已被拆除大半,果斷下令。

數百名黃巾士卒推著浮橋,緩緩向南岸移動。

浮橋在水面上搖晃不定,卻始終保持著前進的方向。

南岸的朱儁見狀,眉頭緊鎖。

他沒想到項燕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想出應對之策,而且部署得如此周密。

“攻弩手放!”朱儁再次高聲下令。

【叮,皇甫嵩・技能發動】

【漢威:昭昭大漢,武威天下,需心懷漢室、身負國之重任者,方可覺醒,不同人覺醒其技能效果不同。

效果一:平亂,統帥軍隊討伐叛軍時,統帥+3,若副帥或者與同僚一起領軍時,自身統帥額外+1。

效果二:整軍如鐵,麾下軍隊軍紀嚴明,即使陷入劣勢也不易潰散。

訓練士兵時,效果提升25%,新兵成長速度加快,可提前1個月形成戰鬥力。

效果三:料敵先機,戰前偵查時,自身智力+3,有機率識破敵方埋伏、偽陣等計謀(視雙方基礎統帥,差的越高,識破率越高)。

效果四:安內攘外,處理政務時,自身政治+2,地方治安提升10%,流民歸附速度加快。】

【叮,皇甫嵩・漢威技能效果一發動,統帥+3+1,基礎統帥98,統帥上升至101】

皇甫嵩不愧是“漢末三傑”之首,基礎統帥便已高達98,技能發動後,其統帥更是突破百點。

他立於城頭,目光如炬,望著陽渠水面上不斷逼近的黃巾浮橋,沉聲下令:“弓箭、弩機、大型弩機,齊射!”

隨著這道命令下達,城牆上瞬間響起一片機括運轉之聲。

密集的箭矢如暴雨般射向渡渠的黃巾士卒,弩機發射的短矢穿透力極強,即便黃巾士兵舉著盾牌,也難以完全抵擋。

更令人膽寒的是大型弩機,那粗壯的弩箭帶著呼嘯之聲,輕易便能穿透數層盾牌,將浮橋上的黃巾士卒連人帶盾釘在木頭上。

浮橋上的黃巾士兵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慘叫聲此起彼伏。

但在項燕的嚴令下,他們依舊咬牙向前推進,不斷有人倒下,又不斷有人填補空缺。

“令雲梯搭載各浮橋上,固定住,再用繩索綁住木樁,用木板放在浮橋的空缺上!”

項燕在北岸高聲下令,試圖儘快完善浮橋,讓更多計程車兵能夠順利登上南岸。

“項燕將軍真乃用兵如神,不愧是楚國項家後裔!”

張角三兄弟在一旁讚揚道,眼中滿是欽佩。

“大賢良師謬讚了。”

項燕謙虛地回禮,目光卻始終緊盯著戰場,不敢有絲毫鬆懈。

南岸的朱儁看著不斷逼近的浮橋,再次高聲下令:

“槍兵準備!待敵靠近,立刻反擊!”

漢軍的槍兵們握緊長槍,眼神中充滿了堅毅。

他們知道,接下來的戰鬥將更加殘酷,每一寸土地的爭奪都將付出血的代價。

雙方在陽渠水面上展開了殊死搏鬥。

黃巾士卒憑藉著人數優勢,一波又一波地衝向南岸.

而漢軍則依託有利地形和精良裝備,頑強地抵抗著。

皇甫嵩在城牆上不斷調整部署,指揮若定,漢軍計程車氣始終高昂。

經過一天的廝殺,陽渠上已是屍橫遍野,血水染紅了一小段的陽渠。

第一天的戰鬥,黃巾就死傷了八千人,而官軍也付出了死傷四千人的慘重代價。

夜幕降臨,雙方暫時停止了進攻。

陽渠兩岸一片寂靜,只剩下傷者的哀嚎和風吹過水麵的嗚咽聲。

皇甫嵩站在城頭,望著對岸的黃巾大營,眉頭緊鎖。

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接下來的戰鬥將會更加艱難。

而項燕也在北岸總結著當天的戰鬥經驗,籌劃著第二天的進攻策略。

陽渠之戰,註定還會有更多的鮮血灑在這片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