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曠野與城牆上,早已堆滿了雙方士兵的屍身。

而守城的箭矢、滾石與金汁等物資在廝殺中急速消耗。

這場慘烈的攻防戰一直持續到次日黎明,黃巾大軍才在鳴金聲中緩緩退去。

此一戰,黃巾折損逾萬,官軍亦傷亡七千餘人,戰損比已逼近3:1。

自古以來,攻城方往往需投入數倍於守軍的兵力,而且攻城的傷亡比率更是懸殊,能打出1:1的戰損已屬罕見。

此時,陳留郡守府已被朝廷臨時徵用為軍議廳。

盧植端坐主位,聽著雍丘派來計程車兵稟報軍情,素來溫和的面容上怒意勃發:“供應七萬大軍的糧草竟只剩三分之一!

你們是如何守護糧倉的?

豈不知糧草乃士兵性命所繫?沒有糧草,難道要讓將士們空著肚子上陣嗎?”

廳內左右兩側的將領們皆是愁眉不展。

“當時你們可看清,是多少人、何人燒燬了糧倉?”曹操從旁沉聲發問。

那名士兵戰戰兢兢地回話:“大約五千到七千人,全是騎兵。

領頭的是誰不清楚,天黑看不清錦旗上的字號。”

他不敢有絲毫隱瞞,句句如實作答。

“回稟盧帥,當務之急是速奏陛下說明情況,懇請陛下繼續徵調糧草。”袁術在一旁進言。

“此言有理。”袁紹附和道,“同時應暫瞞糧草被毀之事,派人將剩餘糧草盡數運回陳留城。”

曹操補充道:“還需調整配給,單日縮減部分口糧,次日恢復正常。

若士兵問起,便託詞說是炊事不慎做少了,這樣才能撐到新糧到來。”

盧植聽到三人建言,沉吟片刻後分派任務:“只能如此。

運糧之事,本初,你與淳于瓊同去。

糧草籌集交由公路,孟德,軍中糧草配給便託付給你了。”

“遵令!”曹操三人齊聲應道。

盧植此舉頗有深意:籌糧需有深厚背景方能服眾且具號召力,四世三公的袁家無疑是最佳人選。

運糧則需排程能力與威望兼具,袁紹恰能勝任,故讓二人分掌籌糧與運糧,各司其職。

至於將糧草配給交予曹操,更是盧植的老成之見。

他深知曹操之才勝於袁氏兄弟。

糧草配給是樁耐心調和的細活。

出身世家望族的袁紹、袁術斷難屈尊與出身底層計程車卒和顏悅色地溝通,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軍心動亂。

在士兵心中,升官發財、吃飽肚子活下去,是最樸素也最堅定的基礎。

若告知他們要餓著肚子打仗,誰還會拼死效命?

屆時將士們餓得連力氣都沒有,何談禦敵?

這般居中排程,盡顯盧植的識人用人之明與戰場經驗的老道。

中軍大帳內,項燕滿面春風。

敵方糧草被毀,攻取陳留的關鍵已愈發清晰。

只需等到官軍徹底斷糧,便是攻破城池的絕佳時機。

【叮,范增·籌謀技能發動】

【籌謀:深思熟慮,算無遺策,不同人覺醒其技能效果不同

效果一:出謀劃策時,自身智力+2

效果二:可識破敵方1~2種基礎戰術(如“佯攻”“伏擊”),使己方免受其負面效果(如“混亂”“減速”),識破成功率隨自身基礎智力高於敵方基礎智力而提升

效果三:己方處於劣勢時,智力額外+1,壓制敵方主帥1點智力】

【叮,范增·籌謀技能效果一發動,基礎智力101,當前智力上升至103】

帳內氣氛正熱,范增卻上前諫言:“將軍,此刻歡慶為時尚早。

官軍必有應對之策,我等需提前佈置後續計劃。”

項燕收斂笑意,頷首示意:“先生請講。”

“糧草乃官軍命脈,他們定會從減糧、運糧、徵糧三方面應對。

減糧與徵糧非我軍能直接干預,但運糧環節,我們大可橫插一手。”

范增目光銳利說道,“雍丘糧倉雖被燒燬,殘餘糧秣必被運往陳留,需派人中途截擊,更關鍵的是潁川。”

“潁川?”項燕略感疑惑。

“正是。”

范增撫須解釋,“潁川地處中原腹地,是黃河與淮河之間的沖積平原,土壤肥沃,農業發達,實乃人口稠密、糧草豐足之地。

且其北接河內,東連陳留,南鄰汝南,西靠洛陽所在的河南尹,堪稱中原交通樞紐。

朝廷若要徵調新糧,十有八九會從潁川轉運。”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因此,當遣一軍埋伏於潁川郡境,一旦發現運糧隊便予以焚燬。”

“可潁川仍屬朝廷掌控,我軍入境易遭圍剿。”項羽蹙眉直言憂慮。

范增胸有成竹:“只需派出小股騎兵即可。

不求全殲,能拖延糧草運送的時間便可。

我軍小股部隊往來遊擊,神出鬼沒,定可無礙,而且現在波才渠帥,正在進攻潁川,到時將軍書信一封,波才渠帥到時定會支援一二”

項燕聽罷,眼中精光一閃:“先生妙計!便依此計行事!”

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兩人篤定的神色。

范增的籌謀如一張無形之網,正悄然向官軍的補給線鋪開。

“速召張牛角、褚飛燕兩位渠帥前來。”項燕對身旁親衛下令。

片刻後,帳簾被掀開,張牛角與褚飛燕大步而入,抱拳問道:“將軍喚我二人,有何差遣?”

“張渠帥、褚渠帥,眼下有一要務,需二位親往。”

項燕示意二人近前,隨後將潁川截擊運糧隊的計劃細細道出。

兩人聽完,眼中閃過一絲明悟,當即再次抱拳:“末將領命!”

說罷轉身離去,步履間帶著雷厲風行的果決。

至於截擊雍丘殘餘糧草的任務,項燕終究還是交給了龍且。

自家人用著更順手,也更能確保萬無一失。

軍令再度傳出,如密箭般飛向各營。

而此時的潁川郡,本就已是戰火紛飛之地。

正如范增所料,這片中原腹地因其戰略價值,早已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此前,皇甫嵩與朱儁已各領一軍,整合北軍五校、三河騎士及新募的精兵勇士共四萬餘人,合力圍剿潁川一帶的黃巾軍。

駐守潁川的黃巾渠帥則有波才、何儀、劉闢、黃邵、何曼等人,麾下合計六萬大軍。

雙方戰力可謂旗鼓相當:朝廷軍雖有孫堅這頭“江東猛虎”壓陣,其悍勇足以壓制黃巾武將。

但黃巾軍在兵力上佔優,六萬將士如潮水般湧來,足以抵消沒有的武將優勢。

潁川大地上,一場勢均力敵的廝殺早已拉開序幕,但是天枰依然傾向於漢軍。

就在項燕與盧植等人對峙時,在平原郡的劉明,接受到了朝廷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