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讓見,是根本進不去!”

朱高熾放下奏摺,一臉無奈。

“現在皇宮周圍全是老爹的人,連我自己都被擋在門外,你們更別想了。”

聽到這話,揚士奇三人頓時互看一眼,心裡更慌了。

難不成皇帝真出問題了?

“殿下,那漢王守京到底是啥意思?是不是……不太穩當?”

朱高熾嘆了口氣:“邊軍都北上了,京城也不能空著啊。”

“老二本事不差,留下來我放心。”

這話聽著含糊,其實也是在做戲。

要是自家人都看不出來,那戲演給誰看?

三人還想問什麼,朱高熾趕緊轉移話題。

“說點正事,北伐的錢準備得咋樣了?”

“戶部目前不到一千萬兩。”

聽完,朱高熾眉頭直皺。

現在邊關要打仗,大明又剛從一輪大戰中緩過來,國庫早就吃緊了。

“這錢不夠!必須想辦法籌!”

“可……真的沒銀子了啊。”

揚士奇苦著臉。

朱高熾低頭沉思片刻,突然抬頭:“如果……把永樂大典停了呢?”

三人頓時一愣。

“停了永樂大典,錢是夠了……不過這事兒……”

還沒說完,朱高熾一揮手。

“那就停!銀子先轉去戶部!”

他心裡已經做好了決斷。

你不是玩我嗎老爹?好,那我也不慣著你了!

現在是我監國,我想怎麼搞就怎麼搞!

以前不敢,那是怕你發火,現在你忙著修仙,我怕你個毛線?

再說真要翻臉,你敢砍我?我兒子朱瞻墡可不是吃素的。

“可殿下……這永樂大典可是皇上定的專案……”

“我知道。”朱高熾神色平靜,“可眼下邊關吃緊,不得不權衡。”

“這筆銀子是出征經費,務必賬目清楚,一分都不能亂花!”

他一臉嚴肅地交代道。

朱棣:你這小子,膽子真是肥了……

永樂大典停了的訊息,很快就在京城傳開了。

畢竟這事根本瞞不住,傳出去以後,大臣們又是一陣心慌。

最近這些天的事兒太多,太密,感覺一顆心剛壓下去就又吊起來了。

永樂大典是啥?那可是朱棣的命根子,之前太子想都不敢想,現在居然說停就停。

這意思就明顯了,太子這是準備接手皇權了!

甚至可能都不用“準備”這一步,朝堂裡大半官員本來就是太子派的。

剩下那些沒站隊的官員,一個個現在也都急得不行。

眼下表面上是太子接手了朝政,形勢看似穩定,但卻又整出個“讓漢王留守京城”的騷操作。

想倒向太子吧,又怕漢王忽然來個背刺。

這可不是杞人憂天,全朝誰不知道漢王以前的想法?

當年叫他去就藩,他推三阻四就是不走,誰不明白他心裡裝的什麼?

所以這會兒看著,好像漢王勝算也不小?

但偏偏太子那邊又顯得胸有成竹,搞得人更拿不準了。

於是,中立派官員一個個急得頭皮發麻,站錯邊就不是丟官那麼簡單,可能連命都保不住。

他們慌,漢王趙王的手下也懵。

這些人之前還以為兩王快完蛋了,畢竟太子強勢接權、皇上不出面,這局面看起來就是大權旁落。

可太子突然又安排漢王留京,這不就是放話了嗎?還有機會!

於是這些手下一個個找上門來,明裡暗裡試探,問要不要幹一票大的,啥時候動手比較合適。

但讓他們更懵的是......漢王和趙王的態度,壓根不像要摻和的樣子!

這……什麼情況?

不是說要幹翻太子嗎?怎麼突然又全當沒事人了?

……

漢王府內。

趙王鬱悶地倒了一杯茶,重重嘆了口氣。

“二哥,你說這叫什麼事啊?我那幫手下都在等我發話,我上哪知道怎麼辦?”

漢王靠椅子上一癱,無奈道:“你嘆什麼氣?該頭疼的是我。”

“朝裡誰不知道我漢王以前的想法?結果現在聽說我管京城,手底下的人一個個興奮得跟打了雞血似的。”

“我理解他們,畢竟真要動手,成了就是飛黃騰達。”

“但問題是......老子現在想的是修仙,不是登基!”

“要不是老爺子讓我配合點,我都懶得摻和這攤事。”

“修仙多爽,整天窩在丹房裡誰也別打擾我。”

說著,他重重一拍大腿:“誰來煩我,我跟誰急!”

趙王有些遲疑:“那咱們不理那些手下了?他們可是把命都交給你了。”

“所以我才頭疼啊。”漢王嘆了口氣,“但你記住,真動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那接下來咋辦?”

漢王眼睛一眯:“你別管別的,關鍵是......搞好和瞻墡的關係!這才是咱倆的翻身機會!”

“可老爺子不是說......”

“唉,你還真信他?”漢王撇嘴冷笑。

“他說得多了,之前還說‘世子多病,汝當勉力’,現在看看瞻墡都快成仙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仙法終歸是老爺子給的,我們也算是偷學來的。”

“所以這事除外,其他事你隨便搞,有事我兜著。”

“朱瞻基那小子這次也跟著去,你可以從他那邊下手。”

趙王點了點頭,算是明白了。

……

與此同時,另一頭。

朝中幾個重量級老臣的府上,來了一位神秘客人。

老臣們見了這人,居然一口一個“殿下”,顯然來頭不小。

“趙王北上,漢王留京?”

“是的,太子的命令。”

那人聽完輕哼一聲:“太子?哼哼。”

他明顯一副不屑神情,在他眼裡,朱高熾就是個窩囊廢,還沒腦子。

現在局勢都快定了,還敢讓漢王留在身邊,不是自己找死?

他倒是巴不得太子多犯點錯,犯得越多,他機會越大。

“朱棣呢?他不管這事?”

“這些都是太子定的,陛下沒露面。”

“哼,看樣子是真的撐不住了。”

這人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喜意。

“那殿下接下來如何行事?”

“急什麼,先看戲。對了,把這訊息送去瓦剌,順便給點‘刺激’。”

“是!”

說罷,他又問了朝局的變化,當聽到“永樂大典被停了”時,他直接笑出聲來。

“朱棣啊朱棣,打了一輩子仗,最後養出一群廢物兒子,真是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