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新科士子普查黃冊和魚鱗冊
我,朱標,大明第一狠人 山河長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此次恩科大榜,正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李善長之類的人,想辦法將人送來的,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那些人都上榜了。
胡惟庸之類的這些人,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沒有來參與的可謂是虧大了。
當然,那些官員也只能是偷偷地抱怨,不敢讓胡惟庸知道,否則等待他們的就是報復了。
胡惟庸也對他們好言相勸,只要事情成了,還怕子孫沒有地位嗎?
到時候一個個都是功臣,都能封王封侯,子孫後代也都世襲罔替。
怕個什麼。
現在就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不讓錦衣衛抓住把柄,等著前線藍玉斷糧後,帶回來的訊息。
卻不知道朱標再次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
國子監太學院。
大殿的空地上,站著近千上榜的南北士子。
他們一個個都翹首以盼,想一睹當今太子的真容。
朱標在宋濂等人的擁簇下,慢慢地來到了講臺之上。
士子們整整齊齊地跪下行禮。
“參見太子殿下!”
“平身!”
士子們抬起頭,看到了這個和他們年紀差不多的太子。
威嚴無比,氣象宏大,高高在下,格外耀眼。
他們現在也只是剛入門庭,都還擁有一股強烈的報國之心。
神態舉止格外注重端正,現在一片肅靜。
就等著太子訓話了。
朱標看著這些士子,心裡也很高興。
這些人和他年齡差不多,如果他們能力出眾,不出事的話,可能會一直陪著他在朝中做事。
這種感覺十分的巧妙,一個是剛穿越來的太子,一些是剛考上功名的新官。
這是一種很好的開始。
朱標向前走了兩步,興奮地說道。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本宮在這裡先祝賀各位金榜題名!
我大明創業不易,時至今日仍然在抵禦外敵,長久的戰亂使得我們難以休養生息。
現在的大明,剛剛恢復生產不久,可謂百業待興,比起北宋朝時期還要窮上許多。
而就在這種艱難時刻,居然還出現了空印案這樣的事情,駙馬都尉貪汙,鉅奸丞相楊憲等重大的朝廷汙點。
實在令人痛心,令百姓心寒。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急需要一些能人幹吏,來正一正這些歪風,抓一抓一些不良習氣。
陛下成立錦衣衛,原本也是這個目的,可從外部威懾還是遠遠不夠。
還需要每個部門,每個人都行得正,才能是一片祥和的官場。
才能讓百姓擁戴,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才能天下太平,國家強盛。
所以大明朝首開恩科,希望大家以後無論到那個部門,都能夠為強盛大明出一份力,要記住朝廷對大家的培養。
如今大明外敵當前,依然願意花諸多俸祿資源來供養大家,就是希望你們能夠成為大明未來的希望。
你們和我一樣年輕,年輕人都當有幹勁。
千萬不能被一些老的腐朽的東西所帶偏了。
咱們這一次科考之中,就有人敢於指出朝廷弊端,敢於直諫,朝廷需要這樣的人。
希望大家都能真心實意效忠大明。
希望大家保持著入朝為官的本心,保持著這份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聖賢之心。
另外,如果大家有任何困難,可以找我,也可以找錦衣衛,一定會為大家一個公道的。”
說到這裡,下面士子激動地鼓掌,現場響起陣陣掌聲。
這些人多數都是寒門子弟,多多少少都受到過一些不公平待遇。
現在遇到了如此善良的太子,他們無比的高興。
太子看上去還親切無比,又年齡相當,簡直就是人間知己。
這讓他們對太子格外信任。
加上太子是這次科考的主考官,太子的提拔和賞識之恩,亦是無以為報。
只能用以後的行動,報答太子今日的恩情。
朱標本來也不是善於演講之人,只是說些肺腑之言而已。
他看著下面這些人,有些已經熱淚盈眶了。
他知道,他們是聽進去了。
朱標也希望,這些人這第一次恩科的人,以後能夠陪著他一直共事下去。
他接著說道:“好了,接下來本宮就將對大家的工作進行安排!
由於大家都是讀聖賢書出來的,沒有實際接觸過具體的工作。
所以對於許多事務的程式法規等,都不太瞭解,因此,本朝特設新科士子實習週期。
這個實習週期,就是讓你們到各個部門去學習,朝廷發放一定的實習俸祿。
實習期間,表現好的可以留下轉正任職,如果有不合適的,可以申請調崗,連續調崗兩次都不合格的,那可能就真的只會讀書了,這種人只能遣送回原籍,去寫地方誌。
現在第一批實習的只有上甲的一百二十人。
他們將在六部九卿各部門輪崗,最終由本宮根據表現確定到哪個部門任職。
其餘的幾百人,暫時不在朝中實習,你們將深入民間,去到大明的各個州郡去做兩件大事。
一是黃冊,統計普查大明各州縣人口;
二是魚鱗冊,統計丈量大明各州縣山林等土地面積,糧產,水利,等各種情況。
這兩件大事無比重要,你們做好了之後,也是功勞極大,升遷機會並不比上甲的人差。
待會兒由宋濂先生為大家分組,每一組去一個地方,由當地的錦衣衛負責接待。
繼續保證資料的真實準確。
到了地方之後,不受地方官員的管轄,一切所需皆由錦衣衛安排。”
聽到這種安排,許多士子對於前朝的科舉都瞭解,這種辦法還是頭一次。
有些家庭條件優越的自然有些不願,但又不敢言。
而那些寒門出身計程車子,就知道太子這樣安排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這簡直就相當於欽差,直接受朝廷保護,這樣丈量出來統計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正準確的。
他們都覺得太子英明。
朱標在臺上也注意看他們的表情和服飾,大致能分出家庭條件。
他對宋濂說道:“將家庭條件優越的安排去偏遠的地方,將寒門出身計程車子,安排去富庶的地方。
只要他們能出色完成任務回來,那就是好樣的了。”
宋濂點頭稱是。
在這裡面,鐵鉉聽完太子的話,以及太子對這些新科士子的安排,他對於太子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
他認為大明的過錯在於皇帝,朱元璋顯然有最大的責任。
而這個太子,無論是才德還是手段都十分過人,他將來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君王。
因此,鐵鉉的反骨變成了正骨,他要好好去深入民間,去了解了解真實的大明。
朱標雖然一直在講話,他也在注意觀察鐵鉉,發現了他神情的變化。
朱標心中有數。
“鐵鉉,你有能力就讓我看到吧,不經過磨鍊的才子,難成大器,加油吧!”
就在這時,系統音提示“新科士子,就乾重活,還讓別人心有期望,頗像畫大餅,整人比較狠,增壽一年。”
朱標沒有想到這也能增壽,他也是呵呵地笑了。
他知道這個政策一出,一定會動到許多人的蛋糕。
有些人該露出水面了。
....
中書省胡惟庸府,百官們再也靜不下來了,紛紛前來商量對策。
這次重新普查登記黃冊和魚鱗冊,就是動到他們的根據地了。
胡惟庸自己也無法冷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