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我就是比較聽勸
聽勸的我成為了科研大佬 小雪花到來的季節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那就是兩人為之奮鬥的是同一個專案-空天戰略平臺。
像這樣父子,甚至全家都從事科研的現象,還並不罕見。
而夏國的發展和強大,就是靠這些質樸奉獻的民眾,才得以達到今天的成就。
王兵所在組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個例。
模組化製造與組裝,是廖院長和趙專家聯合負責。
他們已經收到多個分組的反饋,此刻正在開會研討問題出現在哪。
作為行業的專家,兩人經驗豐富,見解獨到,很快就了確定了三個方向:
1、材料應力釋放問題
這不僅時AJS-3部件組,其他主體結構件和零件,都面臨同樣問題。
空天母艦用的是一種特殊的超高強度複合材料。
這個材料是錢老按照周宇晨列的具體元素,分子式,以及化學鍵型別,晶體結構等來完成的。
它的密度很低,但強度極高,同時具備極佳的熱膨脹係數控制效能。
專門是為了適應“盤古空天母艦”在高空極端條件下專門設計的。
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
在機床加工過程中,複合材料內部的殘餘應力會因切削和加熱而發生重新分佈,導致部件表面產生微小的變形。
科研無小事。
這種變形即使在微米級,也會破壞整個部件組的裝配精度,影響母艦整體的氣動效能和高空穩定性。
要解決材料應力與加工誤差的問題,就的結合材料科學、加工技術和實時監控技術進行綜合最佳化。
“這個好辦,用熱處理,在加工前對材料進行低溫退火或應力釋放處理,使內部應力均勻分佈,減少加工過程中釋放引起的變形。”
“接著在使用等離子體技術,對材料表面進行微觀調節,進一步最佳化材料表面效能和應力分佈。”
“我覺得就能處理。”
廖院長說完,又補充道:“我還落了1項。”
“加工後可以表面修復與增強,鐳射重熔技術,或者元件上塗覆一層具有高強度、高耐熱性的奈米材料塗層,超聲波對錶面進行微振動處理。”
專家趙凱點頭:“老廖你說的對。”
“這樣第二個方向的麻煩也完成了,其實問題就只剩一個了。”
“那就是機床微振。”
空天母艦的很多零件尺寸極小且複雜,機床刀具在高速運轉時產生的微振動被放大,導致加工表面不夠光滑,甚至形成微裂紋。
這些微裂紋在母艦飛行過程中可能會成為應力集中點,降低部件的壽命。
但哪怕是使用帶有振動感測器和自適應控制功能的智慧刀具。
實時監測並調整加工引數,減小振動幅度,最後的結果也未達到預期。
“我們等會就去試試,調整機床切削的引數。”
“同時最佳化加工的環境,我就不信不行!”
兩位泰斗級的人物,其實平時很少自己親手做事,更多的是指導。
但現在不同了,別說是他們,放眼夏國。
面對周宇晨,誰都是弟弟,無論多大年紀和職位。
如此天才的科研大佬,很多時候,都親歷親為。
他們有什麼資格還紙上談兵,光指手劃腳。
本著給周總工減壓,不讓領導操心的原則。
兩位負責人開始了馬不停蹄的嘗試過程。
這種敬業,高效的精神,深深刻在了每個夏國人骨子裡。
周宇晨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他看小組團隊都沒找自己,就以為事情都很順利。
因此就把社媒的教育事業撿了起來。
雖然是副業,但重要性同樣不容忽視。
透過【周宇晨的科技課】,很多人已經受益,並開始捷報頻傳。
這些都反饋在他B站和豆音的賬號下。
“男神,多虧你的物理學課,我已經成功考進清化大學。”
“每週三堂不夠用啊,能不能每天都更新。”
安排!
【叮~】
【檢測到主人採納合理建議,獎勵1.5點】
【現在總聽勸值為145點】
周宇晨決定變成一天一堂課,每晚6點更新,工作量雖然大。
但是他有人工智慧小志做助理,可以事半功倍,省下很多工作量。
線上課堂下週也開始,暫定每月一次,當然不是誰都能來。
初期開放的還是中科院,以及科研隊伍中,需要進修和提高的人員。
由各個高校,科研所推薦,再複審一遍,最後交他決定。
人數控制在40名以內,這樣可以保證教學質量,以及大家都有被提問和表達的時間。
趁著現在有時間,周宇晨又把自己的鬥音和圍脖都開啟。
自從實名,以本來身份對外後。
他的粉絲量,訪問量以及評論數,就一躍成為夏國,乃至全世界的number1。
不但國人激動,就連歪果仁都慕名跑來留言互動。
“hi,suchen,canusharetechnologywiththewords?”
“absolutely!”
蘇晨又獲得了1.5分的聽勸值。
因為人數多,所有當他花了將近三個小時回覆完留言後。
【現在總聽勸值為225.5點】
不得不說,還是民眾的力量大啊!
而他開啟系面板後,自己的科研屬性也發生了變化。
【主人:周宇晨】
【身份:中科院雙院士,科研大佬】
【領悟力:539】
【創新力:512】
【實踐力:528.5】
果然是聽勸就變強啊!
從諫如流的周宇晨,把所有大家提的建議都列在了表格上。
然後製作出時間表來一一實現。
他雖然不像專案組成員那樣,每天不是在實驗室就在科研所內,完成小組任務。
但周宇晨也同樣忙的不可開交。
科技和教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這樣才能源源不斷有人才輸入,科研隊伍才會壯大。
第一次線下課,就定在中科院的多功能廳,並採用線上同步直播的方式。
夏國的安保,那絕對是滴水不漏,完全不用擔心。
“周總工,終於見到你本人了!”
這些人雖然不至於像追星的粉絲那般無腦,但是熾熱程度完全部輸娛樂圈。
“周總工,能在我的通訊書上籤個名嗎?”
“周總工,我覺得您本人,比照片和影片上帥多了。”
“周總工,求合照。”
“好想哭是則麼回事。”
有一個帶著金屬框眼睛的女生,更是控制不住地用手捂住嘴,眼裡波光流動。
“換我我也想哭。”
網上的直播間,評論區有人同步道:“誰看到科研界的大佬不激動啊。”
“可不是嘛,尤其是他還那麼帥,雅帥雅帥!”
“雖然去不了現場,但是能公開科研課,我覺得和去現場也沒什麼區別了。”
“有啊,那是能近距離看周總工,還有機會提問呢。”
“知足常樂吧,要啥腳踏車?”
“準備好本子和筆,周總工的課不容錯過。”
此時,媒體中心的後臺資料已經出來了。
還沒正式開始,3分鐘的功夫,觀看人數就達到了1.9億。
這資料,比夏國舉辦奧運會時還猛。
周宇晨完全不知道這些,他正被大家簇擁著,簽名的簽名,詢問的詢問。
眼看著時間要到了,主持人連忙擠開人群,招呼眾人回座準備。
這時候,科研理工人的有序和嚴謹,就體現出來了。
前一秒還在人聲鼎沸,下一秒就鴉雀無聲。
“各位同事,同學們,上午好。”
“我是周宇晨,歡迎來到我的講堂。”
本來還有一句話沒說,但雷鳴般的掌聲已經打斷了講話。
周宇晨只能微笑著等待,帶教室再次恢復安靜,他才繼續道:
“第一堂課,講的是科技突破與跨領域整合。”
“希望以此激發學員的創新思維與跨學科的合作意識。”
“就以我曾研發的1兆瓦鐳射武器為例。”
“下面誰願意站起來,概述一下鐳射產生、聚焦和能量傳輸的過程。”
“周總工,我!”
………………
講課的內容綱要,周宇晨已經提前和上頭說了。
這些科技現在可不保密了,因為對夏國來說是過去時。
周宇晨的專案進展,年底就能實現3兆瓦級的鐳射武器,截彈道導彈。
所以,理論和實物都可以講。
為的就是普及知識,提高全民的水平。
當然這肯定不是說聽了就懂,你之前沒基礎,完全不是幹這行的。
那麼就算是在現場聽,那也是如聽天書,一頭霧水。
至於說別國或者敵對勢力偷師,那也完全不再怕的。
先不說這個難度,就算是你知道理論,沒有整體配套的工業和材料突破,也只能乾瞪眼。
就算是百分之百學會,那在周宇晨的新技術下,也是無情碾壓。
可它的意義以及影響力,卻無法用金錢等來衡量。
其他各個大小村子,直接被這波操作震驚了。
那些本來就友好依靠的成員,直接照著抄作業,並臣服於夏國的慷慨和胸懷。
而處於競爭和微妙關係的大村,則是心裡拔涼拔涼的。
敢於公開?!
這說明夏國的科技已經超過他們至少一代。
本來就視周宇晨為偶像的馬斯殼,更是敏銳地捕捉到了資訊。
他搞科技出身,一路全是靠政府的關係才達到今天的高度。
後來更是花了3.2億刀支援懂王重當村長。
所以,馬斯殼特別清楚,這絕對不是一代科技的領先,而是至少二代,甚至三代。
莫不是夏國已經開始4兆瓦鐳射武器的研製了?
而且還在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
這讓他更加覺得危機四伏,畢竟面對強大的東方崛起。
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冷靜,有些偏激的人,可能會鋌而走險。
“這裡真的是不安全。”
“看來還得想辦法移民去火星。”
“我不想和瘋子在一個世界,什麼時候死得都不知道。”
本來只是吹吹牛,一心只想賺錢,獲得名利的馬斯殼。
這回嚴肅而認真地考慮起這個專案來了。
“莉莎。”
他叫來了女秘書:“你把我名下的資產都統計一下。”
“我要出售,換現金,投入普羅米修斯專案中。”
穿著黑色套裝的幹練莉莎,答應後,立刻著手去辦理。
馬斯殼的任何心血來潮,都是孤注一擲的絕決。
他之所以能成功,也就是憑藉這種破釜沉舟,完全不留後路的決心。
現在鋼鐵馬的身家突破6.8千億美刀,重新整理全球“最富”紀錄。
“我就不信,咋這麼多錢出去,我搞不定可控核聚變。”
“除非周宇晨不是人類,是來自來星球的高等文明。”
“我科研團隊的人也不差,達不到走出太陽系,但換個星球總可以吧。”
看他這麼瘋狂,有投資人和朋友也紛紛加入注資。
畢竟現在經濟沒有增長點,不能光靠呼籲多生孩子提升消費。
那麼太空探索,星際移民就是一個很好的噱頭。
圍繞著它,可以帶動很多產業鏈,材料,製造,通訊,醫療……
周宇晨沒想到自己竟然還能有如此影響。
他此時剛激情澎湃地講完第一堂課。
教室裡的直播已經結束,接下來是不對外的答疑和交流時間。
這都是給夏國,這些頂尖科研儲備人員開的小灶,內容當然保密。
民眾能看到的聽到的,總是被規定好,有限度範圍的。
開小灶的時間比公開課要長不少,具體的資訊,此處當然也不能透漏了。
結束後,已經是下午,科研員都從後門離開,有專車等候,把他們原路送回。
而預訂的媒體採訪時間也到了。
周宇晨從推開的會議室大門中,闊步走了出來。
記者們蜂擁而上,無數攝像機,燈光全都聚焦在他身上。
對這種環境,周宇晨還不習慣,忍不住眯了眯眼。
“燈光調暗,不許狂拍。”
各個臺的負責人,立刻吩咐員工道:“一切以周院士舒服為主。”
很快,燈光就變得舒服了。
總檯的記者王冰冰,自然是當仁不讓的先採訪。
她臉上掛著甜甜的笑道:“周院士您好。”
“我是總檯的冰冰,作為夏國科技的領軍人。”
“您一手締造了大功率鐳射武器,第七代戰機,八軸數控機床,可控核聚等多個專案。”
“請問周院士,你是怎麼研究出這麼多跨時代科技的?”
周宇晨淡然一笑,謙虛道:“我就是比較聽勸。”
啊啊啊啊啊~
王冰冰完全沒想到,會是這個答案,吃驚地發出了驚呼。
採訪經驗豐富的她是第一次失態,連忙現場補救:
“周院士果然是與眾不同,您有什麼話,對所有觀眾說嗎?”
這麼好的宣傳機會,能讓自己攢到聽勸值,從系統那裡兌換科技點。
周宇晨自然不能放過,他眼神真摯地看著鏡頭,語重心長道:
“歡迎大家踴躍到我的社媒賬號下提建議!”
“多多益善。”
“通常我每個幾個月就會看一遍,合情合理的都會採納。”
轟~
所有人都炸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