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世界。

看著光幕上娓娓道來關於漢武帝的功績,眾人齊齊譁然。

“陛下您快看,我大漢遠逐匈奴於漠北,我們打贏了!”

尚且還是少年的霍去病顧不得宮庭禮儀,指著蒼穹的光幕,激動的大喊道。

“朕看到了!”

劉徹微微點頭,胸膛中滿是激動,表面卻絲毫不顯。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一眾大臣們互相對視一眼,紛紛朝劉徹道喜。

劉徹才剛剛決定要主動向匈奴出兵,眾臣大多持反對意見。

但光幕一出,他們哪怕再反對也沒用了。

“陛下,末將願為先鋒,出擊匈奴,揚我大漢聲威!”

衛青站了出來,為劉徹助威。

“陛下,我也要出擊匈奴。”

霍去病也迫不及待的表態。

“哈哈,好,待光幕盤點完畢,再議出兵匈奴之事。”

軍心可用,劉徹心情大好。

“上蒼所盤點帝皇之排名,並不看私德,而是看功績?”

看完前兩個皇帝的盤點,唐太宗李世民心生明悟,喃喃道。

就像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可是一大黑點。

但光幕照樣將劉徹排為第二位,只因其功績大於過錯。

這樣一來,他李世民是不是也能上榜,掩蓋他殺兄囚父的過錯呢?

【恭喜漢武帝劉徹位列華夏十大傑出帝皇第二,獎勵:‘仙氣’一道、‘諸天令’一枚、〈武經〉一部、‘九州堪輿圖’一份、〈華夏五千年史〉一部、高產良種‘紅薯’、‘土豆’各十萬斤。】

“咦,第二名的獎勵跟第一名一樣嗎?”

“如此看來,莫非前三甲是同樣的獎勵,還是說前十名都相同?”

“十有八九。”

“也不知咱們的陛下能否上榜!”

看到上蒼賜予劉徹的獎勵,諸多歷史平行世界的人們再次討論了起來。

【十大傑出帝皇第三位:唐太宗李世民!】

“是陛下,陛下上榜了。”

“老臣恭喜陛下。”

“哈哈,俺老程之前說什麼來著,陛下肯定上榜。”

“嘿,知節你什麼時候說過,我怎麼沒聽到?”

隨著第三名的出現,大明宮裡的眾臣徹底沸騰了,程咬金、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齊齊朝著李世民道賀。

“能排到第三,朕知足了。”

見到自己上榜,李世民心滿意足的說道。

“陛下,臣以為如今上蒼顯靈,未來已不可估量。”

就在這時,魏徵站了出來,開口說道:“就如秦始皇和漢武帝,他們獲得了上蒼的賞賜,秦朝還會二世而亡嗎,漢朝還會分東西兩漢嗎?”

“哦?玄成你的意思是?”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問道。

“陛下,上蒼所嘉獎的陛下是未來的陛下,而非現在的陛下。”

魏徵指著天上的光幕,說道:“若陛下因此而沾沾自喜,怕是.....”

後面的話他沒說完,但在場眾人都聽懂了他的意思。

“這倒也是,朕明白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臉色恢復了平靜。

是啊,魏徵說的有道理,若是因此而沾沾自喜,怕是根本就做不到未來的高度。

若是如此,那上蒼的獎勵對大唐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陛下,臣不知這光幕從何而來,又有何目的,可祂竟能連線不同的時空,對過去未來的歷代皇帝進行盤點,甚至發放豐富的獎勵,怕是所謀甚大,陛下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接著,房玄齡站了出來,神情嚴肅的說道。

“房卿所言...不無道理。”

李世民瞳孔猛地一縮,站了起來,心裡掀起驚濤駭浪。

是啊,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誰知這光幕背後到底是何居心,意欲何為?

【李世民,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早年被封為秦王,天策上將,單論軍事才能,可排在歷代皇帝之首。】

【毫不誇張的說,大唐立國,李世民有一半的功勞。】

還不待李世民君臣們商議出對策,就見蒼穹之上的光幕再次開始了盤點,他們只好偃旗息鼓,先看完光幕的盤點再說。

大秦、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大隋等唐朝之前的人,全都好奇的盯著光幕。

尤其是隋文帝楊堅,已年過半百的他,看著光幕上所述的兩個名字,心裡大驚。

李淵...這不是他的外甥麼?還是說重名?

【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逼迫李淵退位,終於登上了皇帝寶座。】

李世民臉色一黑,眾臣也噤若寒蟬。

“啊,竟然這麼狠?”

大唐之前的世界,眾人全都被這句話給嚇了一跳,同時心裡也不由大為疑惑。

這李世民究竟有何等豐功偉績,才能在殺兄囚父之後,還能名列傑出帝皇榜第三?

“父親...大哥...這不是真的!”

隋煬帝世界,還沒起兵造反的李世民不由臉色一變,連忙解釋。

“哈哈,李世民竟然殺兄囚父,有朕年輕時的風範。”

而躲在江都醉生夢死的楊廣卻是瘋狂的大笑。

【李世民登基之後,因自知得位不正,是以不敢有絲毫懈怠,其在位期間,知人善任,用人唯賢,沿用並完善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科舉制等,開創貞觀盛世,可謂勵精圖治,政績斐然。】

【他常以隋煬帝楊廣亡國為戒,善於聽取諫言,自我警醒:‘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這句話也流傳千年,成為名人名言。】

“隋煬帝楊廣,那唐高祖果然是李淵!”

“等等,不對,朕怎麼會將皇位傳給廣兒而不是勇兒?”

“難道朕日後廢掉了太子?”

看到這裡,楊堅不由得滿臉驚恐。

不問可知,他的大隋二世而亡!

【除了政治方面的政績之外,李世民更為著名的是他的赫赫武功,他在位期間,對外開疆拓土,先後攻滅DTZ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使得大唐威名遠揚,更是被諸多外族共尊為‘天可汗’,享萬族朝拜。】

【所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便是形容貞觀年間,萬國使臣朝拜大唐天子,如九重天門似的宮殿大門迤邐開啟時的場景。】

【貞觀盛世,乃是大唐百年盛世的開端,李世民之前,漢文帝劉恆乃皇帝表率,但李世民之後,皇帝表率成了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上榜理由:蕩群寇,定江山,承隋制,修庶政,昭文德,化四方,令所行處,無所違之,空前曰貞觀,絕後天可汗;盛世氣象振古來,不絕後人念。】

【唐太宗李世民名列十大傑出帝皇榜第三名,實至名歸!】

“陛下,您看到了嗎,貞觀盛世乃我大唐百年盛世的開端,大唐威武!”

長孫無忌等人不由得熱淚滿眶。

“朕看到了,朕必然勵精圖治,不負皇帝表率之名!”

看完自己的一生功績之後,李世民除了興奮和驕傲,更多的是壓力。

或許這股壓力會一直鞭策著他,讓他做的比原本歷史還要更好。

“嘿嘿,百年盛世,那陛下的兒孫們豈不是也有機會上榜?”

“我大唐有兩位十大傑出帝皇,那可太好了。”

這時,程咬金突然開口,讓眾人更是雙眼一亮。

若是百年盛世之說為真,那還真得連出兩位有為之君。

“嗯?漢文帝劉恆?”

劉邦不由一愣,這名字好像似曾相識啊,難道是他的兒子代王劉恆?

這麼說來,大漢的下任皇帝並非太子劉盈,而是代王劉恆?

不僅劉邦想到這個問題,皇后呂雉也想到了,遠在封地大安的劉恆也想到了。

一時之間,漢高祖世界風起雲湧,人心浮動。

【恭喜唐太宗李世民位列華夏十大傑出帝皇第三,獎勵:‘仙氣’一道、‘諸天令’一枚、〈武經〉一部、‘九州堪輿圖’一份、〈華夏五千年史〉一部、高產良種‘紅薯’、‘土豆’各十萬斤。】

“果然,前三甲的獎勵一模一樣,就是不知道後面的七位獎勵會變成什麼。”

“希望朕也能上榜!”

隨著第三名的獎勵出爐,其餘世界沒有上榜的皇帝們全都生出急迫之情。

名額不多了,一共也只有十位皇帝,這就只剩七位了。

“砰!”

“啊,雉奴!”

拿到獎勵的第一時間,李世民翻看了《華夏五千年史》,不由得一巴掌拍在御案上,臉色鐵青。

萬萬沒想到,所謂的百年盛世竟是這樣的盛世,他死之後由九子李治繼位,不僅弄出二聖臨朝,後面更是有武周代唐,還有唐玄宗前明後昏,更是炸裂。

李世民差點沒當場氣死。

自他之後,玄武門成了大唐皇位繼承製的血腥舞臺。

為了爭奪皇位,皇子、皇后甚至還有公主們,紛紛發動宮變。

玄武大舞臺,有夢你就來!

真是造孽啊!

【十大傑出帝皇第四位:明太祖朱元璋!】

“哈哈,咱終於上榜了!”

朱元璋站了起來,爽朗的大笑道。

“恭喜上位,賀喜上位。”

徐達、李善長等人齊齊興奮的道賀。

“恭喜父皇上榜。”

朱標等皇子們也滿臉喜色,齊齊道賀。

宋太祖世界。

趙匡胤面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上,下方的晉王趙光義和群臣面面相覷,不敢吭聲。

前三甲全都是他們之前的皇帝,但這個朱元璋,他們可沒聽說過。

“難道說,這朱元璋滅了我大宋?”

這是在場眾人心中的疑惑。

【縱觀華夏五千年,如朱元璋一般境遇者,唯他一人。】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貧苦農民出身,幼時曾給地主家做過放牛娃,後因饑荒活不下去,做過乞丐,當過和尚,於二十五歲加入起義軍,正式起兵反元!】

【隨後的十數年裡,朱元璋從小兵做起,一路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滅敵無數,終於在四十一歲那年,登基稱帝,年號洪武,建立大明王朝。】

【他不僅是第一個以農民身份登上皇位者,還是第一個以南伐北且成功一統天下的皇帝,正所謂‘開局一個碗、坐上金鑾殿’,他的經歷告訴世人,出身並不是那麼重要!】

“握草,光幕所說都是真的?”

朱元璋的事蹟一出,明朝之前的世界瞬間譁然。

眾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有人從乞丐一路做到皇帝,寫小說話本的都不敢這麼寫!

尤其是最為看重出身的秦漢、三國、兩晉和隋唐時期,人們更是無法想象,一個乞丐竟然也能當皇帝,這也太逆天了!

“哈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朱重八可以,我們也可以!”

不同於統治者的難以置信,陳勝吳廣、張角、黃巢等起義軍首領卻是信心倍增。

“明太祖朱元璋,確實厲害!”

“以他的功績,倒也實至名歸。”

秦始皇嬴政已經看完了《華夏五千年史》,對華夏曆史瞭如指掌。

看到第四名出現朱元璋的名字,他心裡默默的稱讚道。

“此人竟以乞丐之身坐上皇位,嘶,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李世民還沒看完《華夏五千年史》,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

和朱元璋的傳奇經歷相比,他曾引以為傲的‘天策上將’經歷,似乎有些拿不出手啊!

如果將他放到朱元璋的位置上,或者兩人調換身份,他還能登上皇位嗎?

別人能不能,這不好說,反正李世民自己感覺沒有信心。

“元朝,這又是哪個朝代,莫非是我大宋之後的朝代?”

趙匡胤等君臣面面相覷。

【朱元璋登基之後,繼續派兵北伐,一舉攻克元大都,將在華夏大地作威作福的異族趕出關外,結束了漢人作為四等賤民、朝不保夕的百年恥辱。】

“什麼,我漢人竟然是下等人,真是可惡啊!”

劉徹站了起來,雙目通紅的大吼一聲。

“難道我華夏大地竟會被異族佔據?”

這是元朝之前,各朝各代的人們的疑惑。

他們難以想象得到,未來的有一天,華夏竟然會被異族入侵,甚至沉淪百年之久。

“哼,這所謂的十大傑出帝皇排名,根本就不是上蒼所評,而是有漢人在背後主導!”

清聖祖世界,康麻子一腳踹翻了身前的御案,臉色鐵青的說道。

“簡直就是笑話,難道所謂的十大傑出帝皇排行要將我大清排除在外不成?”

清高宗世界,康麻子的孫子乾小四也是同樣的表情,滿臉不爽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