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展是最先回到京師的,衛展這邊要善後的事比李矩那邊輕鬆。
衛展在解決了叛軍後,就可回京。
但李矩那邊雖然擊退了青州軍、徐州軍,但還要在各地佈防,防範敵軍。
在青州、徐州方向,李矩更是親自部署了三道防線。
故而,在衛展回京一個月後,李矩才得以返京。
返京的李矩,臉色很差,累的了。
…
李琅府上,前堂!
衛展、李矩、劉輿三人齊聚。
今日是李矩返京的爹第二天,李琅還特意給李矩留了休息的時間。
李矩昨天也簡單向李琅敘述了一下兗州防線的情況。
今日來聚,李矩則是更為詳細的說了說。
此時,李琅已經聽完了李矩的彙報,沉默多時,全都是在想李矩的部署如何。
李矩說的很詳細,更是自己畫了一張圖。
以及各地的地形。
雖然李琅沒有實際到地方,但有此地圖,也可以讓李琅清楚的得知當地情況。
李矩部署很嚴密,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李琅邊看邊想,許久方才抬頭。
頷首道:“可以,有羊儼在前坐鎮,我也放心。”
羊儼的能力也是一步一步被鍛鍊增進的,畢竟在此之前羊儼的能力側重是在內政方面。
只是羊儼的性格穩重,慢慢的就也具備了一定的帶兵能力。
而且性穩,不說可以坐鎮一方獨當一面的,但也不差。
羊儼並非一人坐鎮兗州,還有姜獻、劉琨、李玧、李驤輔佐,諸葛詮不在。
諸葛詮跟著李矩返回了京師。
諸葛詮李琅也是給他定了官職,就是之前和劉輿幾人商量後決定的那個官職。
在此之前,李琅還給了諸葛詮一個爵位,關外侯,沒食邑,只是空有爵位的虛名。
就算是這樣,也已經很不錯了。
諸葛詮雖然官居兗州刺史,但並未被封侯,其父爵位,諸葛詮是承襲了不錯,但在司馬倫政變成功奪權後,為了拉攏周圍各州的官員。
故而,諸葛詮被司馬倫封為大郡的縣侯,而且食邑也被增至萬戶。
還是一萬八千戶,直線逼近兩萬戶,這個食邑哪怕在當時也是很高的。
但在司馬倫被李琅、司馬冏和司馬穎三人合力推翻後,諸葛詮的爵位又被三人給廢了。
但主導這一決定的人是司馬冏和司馬穎,而非李琅。
所以,諸葛詮現在是沒爵位的,李琅重新給他爵位,雖然低,但畢竟是以朝廷名義敕封的。
意義不同。
諸葛詮沒有不滿,相反還真高興。
特別是在諸葛詮得知李琅還納了妹子諸葛婉,便更沒意見了。
有了妹子這層關係,他和李琅之間的聯絡就更牢靠了,若非如此,諸葛詮也不會這麼放心。
肯定又要四處找人跑著詢問如何和李琅拉近關係了。
現在諸葛詮則是在家歇著。
沒了擔憂,諸葛詮瞬間從緊繃狀態進入放鬆狀態,整個人很疲憊,只想休息,什麼事都不想做。
不過今天諸葛詮還是有件事要做,那就是拜訪李琅送禮。
但諸葛詮想的是下午去拜訪,正好,李琅上午也沒時間。
…
時間分秒流逝!
再說李琅那邊,李琅已經和三個親信談完了,東、南兩個方向前線情況李琅皆知。
劉輿來,則是有其他事。
衛展和李矩彙報完,立馬就讓他倆回去休息了,留下劉輿則是要商議論功封賞之事。
這件事,對李琅來說很頭疼。
有劉輿就能輕鬆不少,因為頭疼的是劉輿。
除了對李矩、衛展二人的任命,還有其他人。
凡是立功,不論大小,不論身份如何,都要商議。
從大到小。
先難後易。
只要那幾個功大的人確定了官職,其他人就好辦多了。
他們功勞次之,無需考慮多麼高的官職任命。
底層那些士卒按當初許諾的好處給與即可。
中上層也好辦,適當的升官即可。
此外,李琅還會從中下層將士中找出能力可行的人提拔,可重用之。
將領李琅還是更想從中下層提拔,不想直接用那些世家子弟。
…
李琅、劉輿二人為此事硬是商量到午後方才商定下來。
衛展升任中書檯,李矩升任鎮東將軍。
具體的職務就是衛展主管內政,李矩則是個有戰事時才能派上用場的將軍。
徵鎮安平,在李琅這裡沒改變。
依舊是四徵將軍最大,其實李琅這麼安排也是合理的,因為李琅現在的基本盤並不穩,還需要征戰四方。
在這個時候,自然要以四徵將軍為最高,鎮次之。
衛展人在中書,這個職位雖不如上三公、三公之類的,
但這個位置主要是親近皇帝…額,雖然李琅不是皇帝。
但也確實可以起到一個監管皇帝的角色,對於現階段的李琅來說還是有用的。
不止是中書,另外兩個親近皇帝的行省中的官職,也都能幫李琅起到一個監管皇帝的角色。
這對衛展來說是很不錯的。
衛展在得到這份任命詔書時就意識到,李琅把他放在這個位置上,必然是想讓他監視皇帝。
…
李琅在和劉輿商定了各層功勞的功臣的任命後,劉輿才離開。
劉輿離開後,不等李琅休息多長時間,諸葛詮就帶著東西登門拜訪了。
諸葛詮手上可用錢財不多,所以帶的東西也稍有寒磣,但這個寒磣僅限於對比王衍、羊玄之、樂廣等人。
對比其他人還是很好的。
“見過大將軍。”
諸葛詮見到李琅後,便趕緊躬身施禮,姿態擺的很低。
給足了李琅尊重。
其實諸葛詮也確實尊李琅,雖然李琅算是他妹夫,但諸葛詮也不敢輕視。
李琅是諸葛婉,同時更是大將軍,掌內外諸軍事。
光是大將軍這一個官職就不差了,就足以讓諸葛詮畏懼了。
“免了,德林你我同為一家人,無需如此,先坐。”
諸葛詮對李琅有禮儀,李琅亦是給予一定尊重,還提了諸葛婉。
“謝大將軍。”
李琅知道諸葛詮找自己要做什麼,無非就是要和自己拉近拉近關係嘛。
事實證明,也確實是這樣。
諸葛詮就是想要拉近關係,本來諸葛詮還有點怕李琅不顧諸葛婉這段情。
但在見到李琅主動提起諸葛婉了,顯然是有意和諸葛詮…不,準確說應該是和琅琊諸葛氏親近。
諸葛詮並不清楚妹子和李琅的關係好不好,他現在能看到的就是李琅想拉攏諸葛氏。
“近幾日婉兒也常和我提起你,現在你已歸來,我也可安心了。”
“勞大將軍掛念了。”
諸葛詮在試李琅的態度,相應的,李琅也向諸葛詮透露出了自己和諸葛婉感情不錯。
無疑,李琅此舉是在安撫諸葛詮。
二人都不傻,諸葛詮只是能力差些罷了。
這些言外之意的話雙方都能聽出來。
諸葛詮沒多停,因為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透過李琅三言兩語,諸葛詮就可以肯定,自己在京師是安全的。
只要妹子諸葛婉和李琅不鬧崩,那他就可以安享晚年了。
只是,這樣還不穩。
最好是諸葛婉能有個李琅的兒女,不管是兒女都可以。
需要和李琅間的關係更牢靠一些。
要兒、女也正是為此。
但這種事諸葛詮也沒法說,諸葛詮不敢對李琅說,又見不到妹子,而且就算是見到了也不好明說。
諸葛詮也只能在心裡想想。
諸葛詮走後,李琅那邊也沒什麼事了。
就在書房看書了。
…
時間來到第二天。
朝會過後,司馬衷對功臣的任命下達。
首當其衝接收到詔書的就是衛展和李矩二人。
…
下朝,衛展在接到任命後,便立即去找中書的人詳細詢問了所需職責。
李矩那邊就沒什麼事了,雖然有加官,但具體職責不具體。
你歇著就行了,除此之外,李矩和衛展二人爵位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五百戶食邑。
食邑是真給,但二人封地所在的縣食邑也到了上限。
若是再更加食邑的話,李琅就要給他們換一換封地了,現在這個封地畢竟不是什麼多大的縣。
…
李矩閒,得到詔書後依舊是在家該幹嘛幹嘛。
另一邊,對羊儼、劉琨、李驤、姜獻、李珩、李玧等還在兩州前線幾人的任命的詔書也送去了。
但此時詔書還在路上,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送到。
這些事都不算大,詔書到位後,他們即可按照李琅給他們分配的職責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對於他們這批人,有的人李琅是重用,依舊留在前線坐鎮,有的則是把他們調回京師。
再行其他安排。
……
詔書經過多段接力,方才趕到兗州和荊州兩地。
數日後!
其中,最先得到詔書的人是在兗州的李玧和坐鎮荊州襄陽郡的李珩!
李琅對他們二人沒有多餘的任命,李玧繼續擔任陳留國國相,依舊負責糧食運送中樞。
主管對廩丘、梁父對徐州、青州方面的戰事。
但並不負責戰事。
最起碼是不會直接負責戰事,雖然現在青州軍和徐州軍都撤退了,但依舊需要駐軍在兗州。
也需要消耗一定數量的糧食,只是這些糧食消耗遠不如打仗時的。
…
這些人裡,李驤、姜獻、劉琨被調回京師任職。
有羊儼、李玧二人在兗州李琅就放心了。
兗州刺史現在還是諸葛詮,這個任命是暫時的,後續還需要持續糾正。
換而言之,現在的官職任命並非是確定下來後就不在變化的了,而是說不定哪天李琅就又要調動了。
李琅也是根據某個人到底合不合適而來回撥動,現在是大戰初平,兗州方面需要留下些和敵軍作戰過的人。
這些被調回的人,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回來,還需要時間。
交通不方便,時間全都耽誤在路上了。
…
與此同時,京師洛陽!
李琅穩坐京師,這期間,兗州、荊州接連大捷的好訊息也是不斷以洛陽、以司州為中心往外擴散。
現在豫州、幷州太原南部分地區,雍州全境,秦州部分地區已經全都知道這件事了。
當然,這也是李琅麾下人有意擴散出去的。
其中,出力最大的就是王衍,王衍影響力很大。
哪怕是在較為偏遠的秦州,也有人知道王衍的大名。
加上秦州刺史周處也是暗中推波助瀾,有意的讓秦州內各層人士都知此事。
不出意外,這個訊息在秦州的傳播速度很快。
周處現在年紀也大了些,精力大不如前不說,身體狀態也是遠不如隨李琅平定秦、涼叛亂之時了。
好在周處早年間身體素質強,而且個人勇武也不差,這才沒被邊疆的惡劣環境給打破身軀。
若非如此,此時的周處多半也要病倒了。
現在秦州能維持住現在的局勢而不倒,全是周處支撐起來了的。
秦州境內的其他人能力不咋地,也就在周處的帶領下和動員下才能做點有用的事。
秦州能步入正軌,全是周處之功。
但周處畢竟不是李琅的嫡系,二人關係不錯歸不錯,但李琅那時候也沒顧上週處,只是派人安撫了周處。
周處倒也不稀罕這些,從未派人問李琅索取過什麼。
起初,李琅確實沒顧上去關注周處、關注秦州的情況,只知道周處一直安穩,一直都沒做出什麼反抗自己的事。
…
在起兵推翻司馬倫時,周處被接受司馬倫的拉攏,這還可以理解。
後來李琅掌權,司馬越等人起兵,什麼冀州、青州、徐州、幷州、幽州接連反李琅,但是,唯獨秦州!
沒有一點動靜!
李琅不確定司馬越有沒有派人去拉攏他,但李琅後面在剿滅了幷州的司馬騰後,也覺得秦州周處對自己的幫助很大。
那時李琅就想著要去安撫周處,但周處卻是主動派人來見李琅,向李琅彙報情況。
後續也是不少派人主動覲見李琅,向李琅轉述了關於益州和梁州以及部分涼州境內的訊息。
也包括協助雍州的羊桓購買戰馬。
現在,李琅雙線取勝,周處向自己不斷示好,李琅覺得也有必要正式向周處致謝。
雖然李琅嘴上說致謝,但其實就是要給予周處一些好處,不論是升官,加官、增爵等等方面。
周處接受,即是暗中表態他願意聽李琅的話。
反之,李琅就要好好斟酌一下和周處的關係了。
這不,李琅是說幹就幹,在想到這方面後,在第二天,李琅就派人去秦州找周處了。
其目的就是想要知道周處對自己的態度和意見。
但這還需要時間。
在等兗州、秦州方向回信時,李琅在京師也沒閒著,京內各官員,也都在不斷派人來拜訪李琅。
一是示好。
二是拉近關係。
這些人裡就屬羊玄之跑的最勤快。
羊玄之是有意和李琅說再把女兒王惠風嫁給李琅,苦於難以啟齒。
不知如何開口。
來來回回的跑,硬是沒決定是否要講。
今日羊玄之又來了,也是無功而返。
未能說出口,羊玄之在向李琅告別離開後,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諸葛詮。
諸葛詮在返京後就整日瀟灑,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管,只想吃好喝好。
就因為有個好妹子是李琅的妾,只是妾便已經這樣了。
羊玄之看著羨慕極了。
…
諸葛詮和羊玄之本就認識,路上碰面也是說了幾句。
無意間提起了諸葛婉,羊玄之也透露出自己的焦慮。
羊玄之雖然沒說因何焦慮,但諸葛詮卻是來了一句:“我現在每日閒暇,整日休閒,煩惱不在,隨我去喝酒聽曲,也解解心中憂愁。”
諸葛詮此言一出,更讓羊玄之心中難受。
他本就因為諸葛詮的妹子是諸葛婉而感到心中不滿。
聞此言,心中憂愁非但沒有消減,反而倍增。
也是引得羊玄之當即就嘆了口氣:“唉~”
諸葛詮還在不識趣的非要拉著羊玄之去飲酒尋歡。
“我沒心情,德林你且去吧,我就先回了。”
諸葛詮這時方才看出羊玄之神態不對,便不再強求,轉而獨自去飲酒尋歡了。
諸葛詮也有結伴的人,就是柳泉嘛!
他倆年齡沒差幾歲。
羊玄之也知道和諸葛詮結伴尋歡的人是柳泉,激的羊玄之回了家就讓女兒羊獻容多去李琅家走動。
羊獻容頗為疑惑道:“父親,現在大將軍不是已經開始重用您了嘛?為何還要常去走動?”
“你別管了,大將軍心有謀劃,我雖與夫人有親,卻也不是多近,還應有更深關係才是。”
此言更是聽得羊獻容雲霧環繞,不知父親羊玄之究竟想讓自己幹什麼。
之前羊獻容經常走動時,還是因為…李琅初掌權,羊玄之尋求庇護時。
雖然不理解,但羊獻容還是選擇按父親的意思做了。
…
第二天!
羊獻容就登門拜訪了李琅。
同時,羊玄之還是目送女兒進的李琅府。
羊獻容來,是直接求見的羊平君。
二人也是多日不見,今日一見,甚是親近。
羊平君為長輩,也是彰顯了長輩的風範,以長輩的口吻,拉著羊獻容噓寒問暖。
問東問西,話裡話外全都透露著滿滿的關心。
李琅不在家,李琅上朝未歸,羊玄之下朝就回了家。
李琅則是在皇宮溜了一圈。
等李琅回家時,羊獻容已經走了。
…
“夫君,獻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