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小夥子,腫瘤醫學需要你
超級學霸:我的知網通未來 快樂大砍刀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米國人托馬斯高興壞了。
苦心佈局,耐心等待,終於迎來收穫。
早在許多天前,他就聽到風聲,說華國的沈周破解了高溫超導機制,華國上下秘而不宣,欲要搶佔先機,踔厲邁進。
而他們國家的上帝嚴選流浪漢彼得呢?
黎曼猜想噱頭好聽,沒什麼大用。
華國把兩大數學猜想的證明內容一公佈,就更是價值大跌,和垃圾桶裡的垃圾沒什麼區別。
他們好吃好喝好玩地養著彼得,天天給這玩意兒看戰爭片、看武器研發資料,就希望他能突然開竅,悟出個超高音速導彈或者隱形戰機來。
結果這傢伙呢?
——半個月前和金髮白皮大美妞親著嘴,忽然雙手抱頭嗷嗷大喊,嚎了整整一個小時,最後兩眼發直硬挺挺地倒在那裡,不喊也不叫了。
監護的人給他打緊急電話,說完蛋了,上帝之子要被上帝召喚上天堂了。
他罵一句那廢物東西也能上天堂,又不能真放任彼德去死,於是迫不得已缺席了重大會議,火急火燎地趕去皇后區檢視情況。
剛抵達莊園,就看見醫生們將彼德團團圍住,各個垂頭喪氣、束手無策,還有心大的,竟和邊上的泳裝美女調起了情。
廢物廢物,一群廢物。
他怒氣衝衝地下了車走過去,醫生護工們為他讓開一個缺口。
走近一看,彼得只穿大褲衩,屍體般躺在泳池邊上,頭髮溼漉漉黏在頭皮,面板髮青,像個死了有一會兒的水鬼,只是還沒能泡成巨人觀。
他蹲下與彼得對視。
彼得的眼睛眨也不眨,眼珠子動也不動。
盯了大半天,沒見有任何反應,問問周圍的醫生,都說彼得大抵的確是已經死了——
除了還有氣兒,與死了沒什麼區別。
他忍無可忍,正準備一腳把彼得踹水裡,這破落東西竟詐屍般直挺挺地坐了起來,一下子抓住他的西裝衣袖,把他的高定西裝抓出個潮溼的褶皺,然後說:
“上帝告訴我治癒癌症的辦法。”
很好。
造不出熱武器,能夠治癒癌症也很好,如果一項技術能夠治癒癌症,那麼它當然也能夠殺死更多的人。
在許可權範圍內,他給彼德所有需要的資源。
給實驗室,給研究助手。
給病人,也給健康的人。
米國多的是需要靠參加藥物實驗來維持基本生計的人,只要價錢給的足夠高,輕鬆就能吸引到一大批人來參加臨窗實驗。
彼得想要治癒癌症。
但他沒病,他的家人也都很健康,所以治癒癌症對他而言沒什麼意義,他想要的,是從中得到一種好用的生化武器。
出乎意料的是,彼得竟像是生化武器本身。
嘴上嚷嚷著是上帝的使者,上帝指引他治病救人,實際上參加臨床試驗的人有一個算一個,在他手上統統活不到兩天就死了。
最快的一個,上一秒剛捱了一針,下一秒就嗷嗷著嚥了氣。
就連腫瘤醫學的臨床醫生——這些人大多冷血麻木——都抱怨,自從彼得來了以後,病人死得太快,他們的實驗體都快不夠用了。
繼續這樣下去,為了米國醫學研究的良性發展,他們就不得不人為製造點兒實驗體出來了。
這托馬斯倒是不關心,他也不關心死人。
他只關心自己的目的能不能達到,以及……這件該死的、總是死人的事情是否能被嚴嚴地捂在罐子裡,不被洩露出去。
然而,越是擔心什麼就越是來什麼。
不知是哪一個“善良的好人”突然良心大發了,居然把彼得野蠻實驗,癌症二期、三期臨床實驗死亡率激增的事情披露給了媒體。
僅僅如此也就罷了。
畢竟患癌的人本身也活不了太久,死亡率高可以理解為實驗激進、風險高,接受了臨床試驗就是接受了高風險,怪不了別人。
但那個煞筆,居然把健康人接受人體實驗並接連慘死的事情也給說了出去。
草菅人命,駭人聽聞。
就算是在米國,這也是個足以引起軒然大波的大新聞了。
媒體揭發後,更有許多人在網際網路上分享了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報名參加了高價藥物實驗,並在實驗過程中暴斃身亡的故事。
這些故事不論真假,都吸引了大批米國群眾的關注與熱議。
一時間,民眾們對彼得的質疑聲居高不下,許多人跑去白宮網站下留言,要求徹查此事。
上方追責下來,要他給個說法。
彼得不好動,因為高層還指望他的腦子能夠靈光一現,給米國抽中個世紀大獎。
但托馬斯可就太好動了。
選擇有二,要麼他從下屬中挑選出來一個替罪羊,安排替罪羊“畏罪自殺”了結此事,然後調職下放遠離權力中心。
要麼他自己一力承擔此事,承認是管理上存在漏洞,然後引咎辭職,遠離權力中心。
讓他遠離權力中心,還不如讓他死。
他差點就衝動地拿槍把彼得突突了,再突突死一圈人,最後怒而自殺。
誰知就當他選了個夜黑風高的好時候,在書房裡一邊擦槍一邊琢磨著如何才能殺他的個爽的時候,下屬傳來了好訊息——
沈周的科研成果到手了。
高溫超導機制,由他們的兩個情報源幾乎是一前一後發來,內容一模一樣,看著專業性極強,可信度極高。
收到訊息,托馬斯立即就不想殺人了。
當夜他就召集了五、六位米國頂尖的物理學教授,把論文交給他們過目。
幾個聰明老頭們剛看文章的前兩行就大驚失色,忙問這東西是從哪兒來的,越往下看,老頭們的臉色就越是凝重。
最後他們要走了這份檔案,說要仔細研究研究,最遲一週內給他結果。
就是這一週,輿論持續發酵,民意沸騰,他的政敵藉著這個機會瘋狂攻擊他,想把他從現在的位置上拉下來,好換上自己人。
他有牌在手,淡定自若,一點兒也不懼那些攻擊。
同樣是在這一週,彼得接連禍害了上百個人後,終於從上帝那兒得到了救人的聖經——
利用mRNA病毒基因編輯技術,成功研製出可用於多種癌症的腫瘤疫苗,這種疫苗稍加改進便可運用於臨床治療,將癌症像慢性病那樣控制起來。
非晚期患者用藥後可正常生活與普通人無異,晚期患者的生存時間也能夠延長五至十年。
高溫超導和癌症特效藥,雙喜臨門。
如果加上內部聽證會上埃裡森那張滑稽可笑的臉,就是三喜臨門。
癌症特效藥與特效疫苗的訊息一經公佈,就成功堵上了悠悠眾口。
科學的進步總伴隨著犧牲,與能拯救成千上萬人的特效藥比起來,那幾個枉死的倒黴鬼就不算什麼了。
人們停下了口誅筆伐,真心實意地奉彼得為神的使者,米國各大教堂甚至開始籌備購入新的雕像——
彼得的雕像,將它放在受難耶穌的旁邊。
彼得名聲大噪,而托馬斯成功度過危機,攫取到更多的權力。
他出手凌厲,首先給埃裡森捏造了個罪名,並暗箱操作,讓法官將其判往最臭名遠昭的同性戀監獄,隨後更是組建了兩個科研小組。
一個專攻生化,旨在改造彼得的救世良藥,使之變為殺滅性武器;一個鑽研高溫超導,利用從沈周那裡得來的論文,搶先將這項突破運用到軍事上。
兩者都需要長期投入才能取得回報。
好在托馬斯如今深受上層信任,擁有的許可權足夠高,而等他做出這兩個東西來——
米國總統的位置,就是他的了!
這周的內部會議上,有個軍方的傻蛋居然妄圖質疑他,說米國的經費開支應該更多地運用於軍事,而不是科研。
他只用一件事就堵上了那傻蛋的嘴。
今年年初,華國研製出了一種效能極佳的高溫超導材料,併成功應用在了軍事工業上。
前段時間米國在太平洋海域一核潛艇群電子裝置集體癱瘓事件,就被懷疑是華國運用新型電磁脈衝武器進行了打擊。
高效、快捷、隱蔽,與之相比,米國的電磁脈衝武器簡直就像是過家家的玩具一般。
米國軍方將這項技術的落後歸結為材料不行,他們試圖誘騙華國一名參與了該材料研發的博士生提供更多資料,沒想到那博士生警惕性極強,死活不上當。
小半年過去,這件事已成為米國軍方不願提及的隱痛,而他托馬斯,恰好得到了那項工業的關鍵資訊——
這還要感謝他在華國國內的那位線人,送來了高溫超導機制的同時,還附送了這個小小的贈品。
同時獅子大開口,讓打五百萬的米元過去。
可真敢想。
最後他只給了五百萬華夏幣過去,畢竟保持飢餓的狗才是好狗,才能繼續為他所用。
總之在會議上,他剛一甩出這張手牌,軍方代表立馬就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別太短視。”他這樣勸那位軍方代表,“等米國的科研工作者們在高溫超導機制上取得突破,像這種超導材料,要多少有多少。”
軍方代表無話可說了。
他獲得了更高的活動經費,他離成功更近了一步,他要……
秋風沉醉的夜晚,米國人托馬斯坐在馬哈頓大廈頂層高階餐廳的最佳觀景位,隔著一扇落地玻璃,馬哈頓繁華的夜景如同星河垂落在大地,從他腳下鋪陳開去。
托馬斯墨藍深邃的眼睛裡閃爍著野性的光芒——他要當米國總統!
華國,燕京大學校園內。
清晨,空氣微涼,鳥鳴啾啾,固體物理與工業技術應用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迎來了一群特殊的訪客。
國家腫瘤醫療專家組成員從魔都前來拜訪,指名道姓要見沈周。
沈周不在,沈周在宿舍睡大覺。
孫教授一連三通電話,才將他從滋生懶惰的罪惡溫床中喚醒,聽說有一群白衣天使專程過來找他,他半點都沒有耽擱,早飯沒吃就一路奔到了實驗室。
到地方一看,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有一群禿頭老大爺。
雖然形象不符,但老大爺也同樣值得敬重,沈周不敢怠慢,客客氣氣地問找他有什麼事兒。
他是想不到能有什麼事兒。
腫瘤醫學與凝聚態物理學跨度太大,硬讓他說的話,醫療用奈米機器人可能是一個。
“小沈同志啊,我想你也有所耳聞,上週米國宣佈他們在腫瘤醫療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研製出了一種可以治癒大部分種類癌症的特效藥。”
實驗樓窗明几淨的會議室內,專家組組長程教授眉目慈善的臉上帶著幾分淡淡的惆悵。
“聽說了,而且效果似乎很好。”沈周說。
不像黎曼猜想那次一樣扯個高大上的概念吹牛逼,這次米國在腫瘤醫學上取得的進展是實打實的,國外無數癌症治癒的病例做不了假。
“是啊。”程教授嘆氣,“現在國內的癌症患者,擠破了頭都要往米國去,一些經灰色渠道引進的特效藥,更是被炒到了天價。”
為什麼是灰色渠道?
那當然是因為米國又搞起了對華技術封鎖那一套。想從正軌渠道引進?可以。上百億的引進費用先交了再說。
而米國的政治友好國家,則無需支付這筆費用。
“如今國際形勢惡化,開放交流的和諧環境已經成為過去式,米國對我國的敵意,更是在近些年達到了最高峰。”
“而越是這樣,我們華國就越不能在科技上落後於對方。這、正是我們專家組成立的原因。”
程教授蒼老的聲音中蘊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堅定力量,但從他略顯疲憊的神態中可以看出——
他們肩上的擔子,真的很重。
對於治病救人的醫學工作者,沈周向來有著發自肺腑的敬意。
“你們辛苦了。”他由衷道,“為了華國和華國的百姓,請你們務必要攻克癌症的難關。”
沈周滿懷期盼,程教授的臉上卻露出一種很複雜的神色——有些尷尬、有些為難、還有些不好意思。
專家組其他成員的臉上,也是類似的表情。
怎麼了,他說錯話了嗎?
沈周一臉懵逼,沉思半晌無果後,求助地看向身旁作陪的孫教授。
孫教授把臉撇過去,假裝在看窗外的小鳥。
……這老頭,就這還好意思給人當導師呢,真是半點不負責任,難怪林不凡會深陷美女蛇毒窩,現在想來,都是孫教授的錯。
指望不上,他就不指望了。
沈周看向程教授,真誠地說:“倘若我剛才的話有冒犯到您的地方……”
“不不不,沒有冒犯,沒有冒犯。”程教授連連擺手,語氣竟帶著點兒誠惶誠恐,“是這樣的,小沈同志,我們這次來,實在是有求於你。”
“您說,我一定幫忙。”沈周道。
“既然這樣,那我就直說了。”程教授深吸一口氣,緩慢道來,“是這樣的,我希望你能加入我們的專家組。”
加入專家組,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嗎?
沈周更懵了,指指自己,問:“我嗎?”
“沒錯。”程教授肯定地點點頭,“儘管我們努力攻關,並與俄國專家進行了跨國合作,但進展依舊寥寥。”
“所以,我們希望你能夠加入我們,給我們帶來新的活力,幫助我們攻克這一難關!”
程教授看著沈周,語氣認真不像在開玩笑。
專家組的其他人也都期待地盯著沈周看,這些人隨便挑一個出來,出門在外都是眾星拱月般的大佬,到了這裡,竟都帶著些卑微地尋求沈周的幫助。
沈周受寵若驚,又覺得頗為荒誕。
“可我是做物理的啊。”他說,“我就知道生長材料、燒爐子,分析資料、算模型,我對生物醫學一竅不通啊。”
“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都不是物理,但你也把它們證明出來了不是嗎?”程教授用沈周以前的光輝事蹟舉例。
“這還是有點區別的。”沈周說。
“那能有什麼區別?”程教授笑,“都是跨學科,數學物理能跨,生物物理有什麼跨不得?其實腫瘤醫學和物理學還是有很多交叉的,你看核醫療就是一個。”
“呃。”沈周不敢接話。
生物學他不懂,腫瘤醫學他不懂,核醫療他就更不懂了。
“這真的還是有點區別的。”
最後,他只能這樣說。
沉默良久,程教授看向沈周的目光逐漸由期望轉為失望,他也知道這不能怪沈周,是他們暈頭漲腦、病急亂投醫了。
程教授苦笑:“讓你為難了,小沈。”
“不為難不為難。”沈周連忙說,“讓你們白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
話盡於此,程教授他們一語不發地又坐了會兒,就告辭離開了。
老大爺們出了實驗樓,步行走向停車場,陽光不知何時變得黯淡了,照在他們略顯佝僂的脊背上,將他們的影子拖得很長很長。
“唉……”沈周身側,孫教授忽然長嘆一聲。
“三年前我在一場學術交流會上見過程教授,和那時相比,他真是老了許多。”
“都三年了,是人都會老。”沈周說。
“你這小孩怎麼這麼煞風景?”孫教授瞪他,“我的意思是,程教授的壓力真的很大。”
“是啊,不然也不會找到我頭上來。”
一幫做腫瘤醫學的跑來求助他一個做物理的,不是頭腦發昏了,絕對做不出來這種事。
“孫教授?”沈周倏然皺眉。
“你那不滿的表情是怎麼回事?你那失望的眼神又是怎麼回事?難道我會因為被你莫名其妙地看幾眼,就能突然變成腫瘤學天才嗎?”
孫教授聞言收回視線。
“那倒不會。”他說。
只是沈周不經意間給他們帶來的奇蹟太多了,以至於他們下意識就認為,沈周什麼都會。
原來沈周真對腫瘤醫學一竅不通啊。
說到底,也就是一個凡人。
兩人正在大門外的臺階上並排站著,忽然身後響起陣清脆的腳步聲,錢媛鐵掌一揮就要鉗沈周的肩膀,被沈周迅速躲開。
“心情不錯啊?”他斜眼睨著錢媛。
“心情很一般。”錢媛笑嘻嘻說,“米國那邊研製出了癌症解藥,我們的壓力很大呀。”
她好像在幸災樂禍,又好像沒有。
“對了,我還聽說米國在超導材料領域也取得了突破,半年前你們與中島集團的合作專案,似乎也沒那麼先進了吧?”
真好意思說,資料不就是你洩露出去的。
“沈周,你不是破解高溫超導機制了嗎,這麼久還不對外宣佈?真虧你能憋得住。我看要不還是快點公佈吧,大家都等著你帶領華國科技躍進騰飛呢。”
“媛媛,別說了。”孫教授制止。
“我就說。”錢媛任性道,“再這樣下去,我真怕米國那邊先一步發現了高溫超導機制,到時候,你沈周可就不是歷史第一人了。”
“媛媛……”孫教授皺起眉。
“我告訴你吧,我說的是真的,米國那邊真的破解了高溫超導機制。”無視孫教授的警告,錢媛繼續說下去,“因為啊……”
“錢媛!”孫教授厲聲呵止。
奈何錢媛叛逆,根本不聽他的。
“因為啊,就是我讓人偷走了你的成果,發給了米國人。”錢媛嘻嘻直笑,惡魔低語,“你們完啦。”
“氣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