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聽過了三絕老人的出差成果,順著話頭把武王爺的致意和邀請詳談之意帶到,三絕老人聽罷:“明天你再過來幫我把上呈大帝的奏本整理完善下,後天你隨我一起去拜訪武王爺!”
三絕老人帶著趙晶一路走向武王爺的書房,雙方見過禮各自安坐。
武王爺拉開了話頭:“盧老近來一路奔忙,幸苦之餘,一切可好!?”
三絕老人回話“託王爺之福!一切還順順當當!進呈大帝的奏本初稿已帶來了,請王爺過目看看還有什麼不妥當!”
武王接過趙晶遞過來的奏本,一邊看一邊說,“不錯!如此我朝的官銜制可在大學畢業後完美的銜接上科考取士,也免了禮部吏部那群木頭疙瘩每次開科取士的煩惱。這份教育計劃才真正做到了野無遺才。”
又問:“盧老!按照計劃,是不是禮部吏部均要派官員掛職大學?”
三絕老人:“王爺過獎了!不過大學要辦的好就必須保持其純粹性學術性,官員掛職不妥當,倒是後續高等研究院再掛職不遲。”
武王爺:“嗯!盧老所言的高等研究院又是什麼樣一個組織機構?”
三絕回曰:“王爺請看後面的附屬計劃部分,有皇家高等研究院的組織結構和學院功能。連帶整體的教育籌備計劃由趙晶向王爺介紹!”
武王爺側目回顧趙晶笑道:“想不到小趙晶心思玲瓏到如此地步!你追本溯源的詳細和我說說!”
靜了一靜心神,趙晶連忙道:“豈敢當王爺謬讚!就目前的漢武王朝教育體系而言,民間底層多半是官學和私塾並舉,官學既是貧家子弟向學的唯一途徑,也是一應優秀學子晉升為官員之前的一個重要必經階段。然此組織的方法和效率使得我朝學的是傳統六經,取士偏文科,從政的能力尚有不全面之處,且長久以來軍方的人才充實一直是一個大問題,軍方中下層幹部選拔必經於卒伍,能力則有,但所選幹部系統性訓練不足。”
喝了一口茶又接著說:“這個雖說是幾個教育機構的籌備計劃,不如說是針對漢武王朝教育體系的改革方案之一。在我的思路中,漢武王朝的教育體系應該規模化、職業化、專業化加終身化,先說何謂規模化?只到67省省府顯然是不夠的,完整的規模化要達到我朝各地州府縣鄉一級才算實現了一部分,另一部分構成則是教育學科規模化以及教育適齡段規模化。學科規模應該天文地理、政武同舉、丹器陣符無所不包;教育適齡段則應孩童三歲起,只要有需求,終其一生乃至飛昇均能提供合適的教育。”
“其次職業化則是兩個部分,一是教授隊伍職業化;二是學子所學應用門類也應一定程度上形成職業化,畢竟學有所成則是要每一個人都要面臨的選擇安身立命的職業,在學訓期間就開始有意識的貫徹這個思維,有助於人才應用的效率。”
“專業化則是譬如我師父就是專業化人才,走的是精研陣道才獲得今天的成就。”
三絕老人聞言笑罵:“你小子別拿我開涮!”
武王爺聽罷也笑了起來“的確是這樣!”
趙晶接著繼續說道:“專業化是貫徹教育機構初級、中級、高階乃至頂級的學科門類細分,還是舉剛才我師父的例子,專才向上,到絕頂。我師父現在處於合體期,要達到大乘期,需要我師父找尋到自己獨有的道,這個道需要精研,需要積累,需要吃通悟透,需要發前人所未能發才有可能跨越,發現了方向還要走得通,走通了還要走成坦途大道直至圓滿,才能渡劫飛昇。往下,從學語兒童期表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天賦,一項上手極快,另一項則表現平平,這就需要教育機構有針對性的專業化引導和教學。”
“終身化教育和接受終身化教育,在我師傅身上能完整的體現出來,終身化教育是指要有機構來承擔這樣的職責,原本這一部分的職責一是形成的各大門派自己承擔,二是修士自我自覺的修行動能產生的行為。這其中既有終身化教育的特性,又有接受終身化教育的特點。畢竟我輩修士的終極目標就是渡劫飛昇。我現在終身化教育的思路就是要把原來門派化、個人自覺化的職責定義到新的教育機構裡。在這個新的教育機構裡,我稱之為:漢武皇家高等研究院,研究院提供一切便利條件於學員,讓有志於此的各類修士能盡情的探索研究所有新的可能性。研究院其實本身和現有的官方機構有所重疊也不怕,至於取捨,我認為按照我朝大帝的英明和武王爺的睿智會有決斷。”
趙晶言罷定睛看著對面武王爺和師傅三絕老人。
武王接到:“很有見地!很深刻!我聽你師傅說你覺醒了前世宿慧,心中猶不敢信,聽聞今日所言,無謬矣!盧老門下有此佳弟子,夫復何求焉!?”
三絕老人此時也面發紅光,點頭連連。“吾派慘遭滅門,飄零良久收得趙晶與王強在門下,後幸得王爺收留,乃不至於如秋風野草漂流零落。十多年來,不敢奢望能光大門派,只求恢復元陣宗宗門,以求列祖列宗能有饗血食足矣!今有望超宗越祖,趙晶吾已指定為宗主,將來能折騰到什麼地步,全看他與王強的造化,我現在也就只是盡一盡為師為門派長老的義務罷了!趙晶你也應時時刻刻不忘武王爺大恩,元陣宗不滅,復興有望,多有賴武王爺庇佑與鼎力支援!如有希望中的來日,宗門光復後門派大典中應完整記錄和宣講武王於元陣宗之大德!”
趙晶聞言道:“晶不敢稍忘!必尊師傅之令!”心中暗暗向師傅老頭豎起了大拇指,這馬屁拍的水平超越了合體期修士的水準,可以渡馬屁劫矣!
武王面上精神抖擻,只覺如飲仙釀,如痴如醉。嘴裡卻不停道:“盧老謬讚矣,吾何敢當之!”
師徒間完美的配合,目的均已達到,一場融洽的有建設性的會談,最終賓主盡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