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儒家論語
兩界:從嶗山道士鎮殺詭異 影子與鏡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經過七七四十九日的講道,分身靈魂帶著蘇黎所期望的領悟逐一回歸至本體。
此時,一位仙官小吏恭敬地來到蘇黎面前,拱手行禮道:“歡迎天尊駕臨大聖府。”
蘇黎微微頷首回應。
若換作他人入住大聖府,難免會引起諸多非議。然而,蘇黎曾師從孫悟空,且在孫悟空消失後,他成為了惟一有資格居住於此的人。
當然,玉皇大帝的真正意圖遠不止於此,更重要的是希望蘇黎能有機會接觸到蟠桃。
這算是孫悟空從五行山下解脫後所獲得的一項特權,每當蟠桃成熟時,他都有資格挑選一些桃子品嚐。然而,在他真正成佛之後,卻未曾行使過這一權利。
小吏將一盤熟透的蟠桃呈上,恭敬地說道:“天尊,請品嚐。”
雖然蟠桃對此時的蘇黎已沒有太大的作用,但看到它後,蘇黎還是忍不住產生了食慾。
連吃了三四枚之後,他不禁讚歎這是他所吃過的最美味的桃子,甚至是最好的水果。隨後,蘇黎低下頭,凝視著手中的桃核,陷入了沉思。
“陛下將我安排在這裡,不會是為了讓我幫他照料桃子吧?”蘇黎疑惑地問道。
他對此事並不反感,因為蘇黎現在正需要透過不斷孕育新生來體會責任。
“關於陛下的事情,我不敢妄加揣測。但如果天尊覺得無聊的話,可以隨我一起去看看大聖爺爺的收藏。”小吏伸出手,熱情地邀請道。
“帶我去看看吧。”蘇黎沒有拒絕。
與此同時,那枚蟠桃果核已經悄然融入了他的血肉之中。在蘇黎以責任之心催生之下,果核迅速在他體內汲取養分,生根發芽。
大量的生命力被灌輸進果核之中,甚至讓蘇黎的臉色都變得蒼白起來。
“若要將這枚蟠桃果核完全催熟,至少需要耗盡一個天仙的全部生命力。難怪王母娘娘這麼多年來從未考慮過多種植幾顆,或許是因為土地肥力也無法支援它們存活。話說,桃樹是否能夠透過扦插的方式成活呢?”
想到這裡,蘇黎從自己身上切下一塊血肉。這塊血肉迅速吸取周圍的養分,不斷膨脹。不久,蘇黎臉色微變,因為他發現這塊分裂出的血肉竟然產生了自己的意識。
但隨即,他便利用類似於蜂群生育的方式,將這種意識統一了起來。
這種方法比身外化身更為實用。身外化身的實力取決於蘇黎注入的法力多少,而這種透過扦插方式產生的分身,則只需補充生命力,就能擁有本體的全部實力和法力。
至於生命力的補充來源,蘇黎的目光落在了自己手掌心中正在不斷膨脹的桃核上。
正當蘇黎沉浸在對自身能力的探索中時,前方引路的小吏突然在一座庫房前停下了腳步。他說道:“到了,這裡就是大聖存放自己收藏的地方。”
蘇黎頓時來了興趣,對大聖的收藏充滿了好奇。他推開庫房的大門,只見裡面擺滿了各種書籍,包括佛經、道經、儒傳等。
這裡的書籍都是講述道理的,如《論語》、《道德經》和《華嚴經》等,沒有一本是關於修煉的。
在角落處,還整整齊齊地疊放著一件錦斕袈裟,或許它是這座庫房中唯一的寶物。
“大聖就只留下了這些東西?”蘇黎好奇地問道。
“大聖成佛後,很少在天庭居住。當然,他也坐不住靈山。大多數時候,他都在凡間行走。”小吏解釋道。
蘇黎聞言,不禁想起了自己與孫悟空初次見面的情景。他似乎每當夜幕降臨,都會分出化身,為群妖講道。
想到孫悟空已經隕落,蘇黎不禁嘆了口氣,正準備轉身離去。然而,他的眼角餘光恰好瞥見案牘之上的一本書正在散發著耀眼的金光。
小吏順著他的視線望去,不禁露出疑惑的神情,問道:“天尊,您怎麼了?”
見小吏似乎並未察覺到那抹光芒,蘇黎淡然一笑,道:“無妨,我打算在此處閱讀一會兒書籍,你先退下吧。”
待小吏離開後,蘇黎輕輕拿起那本書,發現正是一本《論語》。儒家經典他也曾涉獵,甚至比對佛教經典的研讀還要深入。然而,他已透過立願開悟,如今已將佛教經典融會貫通,達到了佛教中的菩薩境界。相比之下,儒家的書籍他已許久未曾翻閱。
他輕輕摩挲著書頁,用神識細細探查,卻並未發現其有何特異之處。這本書並非孔子弟子親手抄錄,而是凡間極為常見的印刷本。確切來說,孫悟空所收藏的大部分書籍都是此類印刷本。
然而,書上那抹金光卻分明昭示著它並非凡品。
蘇黎未能找到其中的奧秘,便翻開第一頁,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讀至“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他如今的境界極高,這並非指修為上的精進,而是心境上的昇華。再次接觸這些曾經學過的思想,他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許多新的感悟。
儒家思想的完善並非一蹴而就,其核心不過五個字:仁、義、禮、智、信。而孔子所強調的,歸根結底只有兩個字:仁者愛人、克己復禮。前者是道德上的準則,後者則是行為上的規範。
蘇黎放下書本,經過取精華去糟粕的篩選後,他又萌生了讀書的念頭。自皇都淪陷以來,他已很少再翻閱書籍。
正當他準備拿起另一本書時,手中的《論語》再次大放金光,裡面的字跡瞬間消失,隨後又顯現出一行嶄新的字跡。
“孔言成仁,孟道取義,董仲舒倡天人感應,程朱氏講理之說,陽明氏論心之旨,張載實學,孰勝?”
蘇黎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本書似乎在探討各位大儒的理論究竟誰更勝一籌?
面對這一提問,他並未急於作答,而是先後翻閱了《論語》、孟子的著作、董仲舒的學說、程朱理學、王陽明的心學以及儒家實學的相關書籍。
對於儒家經典,蘇黎最為熟悉的當屬孔子與孟子,前者主張仁,後者強調義,這一點無需贅述。
董仲舒最為人所知的事蹟是罷黜百家,但鮮有人知的是他還提出了天人感應之說,認為自然萬物同類相通,能夠相互感應,這頗有些道家莊周夢蝶、蝶夢莊周的意境。由此延伸,便有了牽一髮而動全身、春風未動蟬先覺的哲理。
蘇黎閉目沉思,猛然間領悟到這正是董仲舒所承擔的責任。在幻想的場景中,他已與董仲舒交鋒。自己的所有招式都被董仲舒完美預判,彷彿天心即我心,連蘇黎所承擔的責任也被對方所洞悉。
“若天人感應,你我彼此不分,那也就無貧窮貴賤之分。你敢自稱大天尊嗎?”在幻象中,蘇黎一拳將董仲舒擊敗。
隨後,蘇黎又轉而研讀程朱理學的書籍。
宋明理學,其實質更接近禪學,而非直接源於五經。它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且理本善,將善賦予人便成為本性,將善賦予社會則成為禮。
若無法收斂私慾的擴張,便會偏離天道,不僅無法成為聖人,還可能迷失於世間。因此,需要修養、歸返並伸展上天賦予的本性,即存天理、滅人慾。
“理也可解釋為道,然而大道無情,無善無惡。這一理論實則專為帝皇而設,用以約束其行為。它雖可稱為哲學,但更確切地說,是政治哲學。”蘇黎心中暗自思量。
蘇黎再次閉上眼睛,周圍十幾個老者並未對他發起攻擊,只是在他耳畔喋喋不休。他逐一出手,將他們一一擊敗。
其中,朱熹稍顯棘手,他運用格物致知的方法,深入探究蘇黎的能力,並幾度發現了破解之道。然而,最終還是被蘇黎以三拳擊敗。
這一次,蘇黎的收穫並不算豐富,主要是因為程朱理學與他的觀念相差甚遠,他無法與之產生共鳴,更無法深入理解他們的思想。
隨後,蘇黎翻開了記載王陽明心學的書籍。
“知行合一,致良知。”
“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
蘇黎口中不斷念叨著這些話語,心中卻暗自思量:“知行合一,即將道德與行為相統一。這道理雖然淺顯易懂,但實踐起來卻並非易事。若心中存善,而外界卻逼迫你為惡,又該如何應對呢?沒有時勢的助推,世間又能有幾個朱元璋能堅守本心呢?”
“心學建立在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的基礎上。然而,事實上,心之外的事物紛繁複雜。閉眼則世界消失,睜眼所見皆為自己心中所想。所謂‘一帆在動’,並非風動,也並非帆動,而是仁者心動。”
“可是,即便是溼婆這等強大的存在,如今不也遭到了封印嗎?溼婆知行合一,象神知行合一,天庭的大天尊也知性合一。你有心,別人也有心,難怪王陽明去世後,心學便徹底分裂了。”
蘇黎嘴上喃喃自語,額頭上已經佈滿了細密的汗珠。在他的想象中,自己正與王陽明激烈交鋒。他話說的輕鬆,但王陽明學說帶給他的壓力卻是最大的。
他的身體已經多處受傷。
儘管王陽明的實力遠不及他,但憑藉對自己行為的絕對掌控,他準確地捕捉到了蘇黎所露出的每一個破綻。
直到蘇黎暫時放棄了攻擊,想起了心學分裂的典故“天泉正道”,才終於找到了王陽明的破綻。
這個典故源於王陽明的兩位弟子對心學理論產生了不同的理解,雖然王陽明曾試圖調和,但最終心學還是走向了分裂。而蘇黎正是利用這一點,作為擊敗王陽明的突破口。
而是以心學核心的心字,知行合一確實沒有問題。但王陽明其餘觀點太過於注重心說,而心有沒有正確的評判標準,所以王陽明未死心學就有分裂跡象,他死後心學就徹底分裂。
擦了擦額頭上冒出的冷汗。
蘇黎長出一口氣。
儘管他沒有主動尋求和拓展責任,體內的法力也未見增長,但他卻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實力比過去強大了一大截。
蘇黎正在潛心修煉心境,他所經歷的這一過程,與孫悟空大鬧天宮後被鎮壓五百年、在監禁中反思的境遇頗為相似,只不過蘇黎是透過讀書與思考來精進自己。
他對於即將完成儒教實學學業的自己充滿了好奇。實學作為儒家學業的一個流派,強調學問必須有益於國事,注重經世致用。
在這次閉目修煉中,蘇黎的戰鬥異常輕鬆,但敵人卻如潮水般湧來,一眼望去似乎永無止境。他們的手段五花八門,涉及田制規劃、水利、漕運、賦稅等各個方面,甚至還包括大儒的投影,其中不乏王陽明的身影。
這些敵人雖然實力不強,但數量眾多,且都走在實學的道路上,他們未必都加入了實學,也未必瞭解實學,但都在實踐中探索著。
“因為不知道什麼是對的,所以只好都去嘗試一遍。”蘇黎心中暗自思量。
當他睜開眼睛時,並非因為他已經解決了所有想象中的敵人,而是因為他意識到,這些敵人他是無法全部解決的。
與此同時,那本原本空白的《論語》上已經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記錄著蘇黎在閱讀過程中的所思所想。
“你到底是什麼東西呢?”蘇黎重新拿起《論語》,心中充滿疑惑。
就在這一刻,他的身體彷彿被無限拉長,閃身之後,他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這裡有比世界還要巨大的螞蟻,有居住在樹葉上的文明,有不可名狀的怪物,有遺世獨立的劍客,還有傾國傾城的狐狸。當然這方世界最大的特點,還是它的顏色。
這方世界的顏色,彷彿被剝離一般,只有無盡的灰色。
而在世界的最中央,有一隻巨大的、正在沉睡的極盡絢麗的彩色蝴蝶。
“那是……”蘇黎心中已經猜到了它的身份,正準備飛過去一探究竟,卻被一雙柔嫩的小手輕輕按住。
“不要吵醒了莊周,這整個世界都處於他的夢中。一旦他被吵醒,這個世界也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