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大明:公主請自重,家父李景隆 青煙渺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如果李峰在此。
一定會大吃一驚。
在明初,道號為“御景”的修士,有且只有一位——
劉基,劉伯溫!
十二歲便中了秀才的神童,精通儒道、陰陽、風水,以一手出神入化的“奇門遁甲”,助朱元璋建立大明。
被譽為“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在官方記錄裡,洪武八年,他便病逝在家鄉青田。
可誰又能想到,這個名震千古的傳奇人物,竟赫然出現在皇宮大內紫禁城!
“呵呵呵呵……”
目光睿智的老道,咧嘴發出一陣輕笑:“陛下素來事務繁忙,日理萬機,今日為何有暇來見貧道?”
朱棣皺了皺眉:“您還在為這場靖難怪罪我嗎?”
“怪罪?呵呵。”
劉伯溫搖了搖頭,說道:“想當年,太祖讓貧道詐死,暗中輔佐建文....只可惜,他自己不爭氣吶。”
朱棣聞言,長嘆一聲:“奉天靖難,九死一生,南京城又有您老坐鎮,俺也沒料到會這麼快成功。”
一聽這話,劉伯溫撇了撇嘴:
“陛下謙虛了,當年貧道奉太祖之命,葑印天下龍脈……北平城的那一支,早就被道衍和尚給解了吧?”
咔嚓!
空氣呈現一片寂靜。
如果有第三人在場,一定會驚的下巴都合不上。
然而朱棣卻面不改色,只是露出讚許的目光,揹著手說道:
“先姜尚,後孫臏,五百年前諸葛亮,五百年後劉伯溫……果然,一切皆瞞不過您的法眼。”
“呵呵,陛下謬讚了。”劉伯溫笑了下,目光穿過皇帝身後的房門,直射蔚藍的蒼穹,感慨萬千:
“京師應天,乃貧道當年親自佈局之地,縱有千軍萬馬,幾年內也無法攻破…可貧道千算萬算,卻沒能算到李家那小子。”
“您只指李景隆?”朱棣微微愣了下:“俺也一直好奇,九江就在您眼皮子底下,您竟看不出他的動作?”
“不是他…”劉伯溫搖了搖頭:“是他兒子,李翰林!”
“李翰林?”朱棣怔了怔。
“沒錯,就是他。”劉伯溫苦笑道:“正因為與他因果甚深,李景隆的行蹤才無法捕捉。”
朱棣雙眸精光一閃,上前一步道:
“道衍和尚說他是護摩要儀,武當太虛說他可改變大明國運…如今,連您也發現這小子來歷不凡?”
劉伯溫聞言,頓了頓,嘆道:“果然,還是張真人技高一籌。”
朱棣滿臉疑惑:“此話何意?”
“道衍看錯了…”劉伯溫緩緩說道:
“從表面上看,李翰林是福星降世,也就是佛家口中的護摩要儀,可那只是外層的一抹掩飾....”
說著,鬚髮皆白的老道,目光轉向大明皇帝,認真的說道:
“貧道親自窺視過他的命運,但他的從前和未來,一片模糊!”
“什麼?”
朱棣終於變了臉色。
顯然,朝廷最強風水師的意思是:
李峰身上的玄色,未來不知是福是禍…也有可能,他會化作敵手刺來的那把刀!
沉默片刻。
朱棣冷酷的開口:
“若俺現在一刀殺了他,豈不是可以以絕後患!”
“不可。”
劉伯溫搖了搖頭:“就算你殺了李峰,還張峰、趙峰,此乃天數,非人力可以改變。”
朱棣臉色陰晴不定:“難道就沒有辦法了?”
“當然有。”劉伯溫說道:“此子數次入宮,貧道觀其面向,發現他表面貪財好色,圓滑世俗,骨子裡卻嫉惡如仇,心懷天下....所以,陛下只要心繫百姓,他便可以永遠為您所用!”
朱棣聞言,長舒一口氣,咧嘴笑道:
“那俺就放心了。”
看著信心十足的永樂大帝,劉伯溫微笑點頭:
“陛下有太祖風骨,這也是貧道願意坐鎮於此的原因……您此番前來,可是為了瘟疫一事?”
一聽這話,朱棣立刻收起笑意,嘆道:
“俺還以為您不管了呢…如今不光是應天,東南沿海也有了瘟疫,再加上北平城地龍翻身,俺這心裡,總是不踏實。”
劉伯溫聽聞此話,卻灑然一笑:
“陛下勿擾,正所謂一啄一飲,自是天數……瘟疫雖起,那李翰林卻獻出了‘牛痘術’,專門剋制痘瘡之毒!”
提及李峰。
朱棣神色立刻緩和了些:
“說起來,還真是多虧了這小子啊!不然俺還真不知該如何對付這場瘟疫....”
頓了頓,他看向眼前的傳奇道人,問道:
“其實俺還有個疑問,從風水上講,怎樣可以減少諸如瘟疫這樣的大災?”
“呵呵,陛下終於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了麼?”
劉伯溫輕笑一聲,目光再次轉向門外,望著連綿的瓊樓玉宇,目光復雜的吐出兩個字:
“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