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一日不見,甚是想念。”

又見到了閻莊,李弘彷彿看見了狄胖胖在向他招手,很是開心。

“臣拜見殿下。”對於太子的親近,閻莊頗有點受寵若驚。

十年前他為父守孝完後,曾擔任了江王李元祥王友一職,見識過大唐藩王的貪婪跋扈。

與他親愛的太子殿下相比,江王簡直不是人。

“今日暫無旁事,不知當時可得閒啊。”

閻莊當然得閒,就算原本沒空,現在也一定有空了。

自從兩年半前被安排到東宮,又在今年年中太子隨帝后幸九成宮時被任命為東宮宮城副留守,那時,他就明白自己的定位了。

這不是李弘和閻莊的第一次交談了。

閻莊初以父閻立德蔭入仕,後隨父遠征高麗,立下軍功,還在相州幹了六七年的州司馬,後來才被提拔進東宮。稱得上一句履歷豐富、見多識廣了。

在今日之前,兩人聊天的範圍天南海北,地理、風俗、軍旅……不作侷限,所涉龐雜。

這既是李弘的多番鋪墊,也因為閻莊頗有見識,他的確能在與閻莊的交談中有所收穫。

而今日的話題李弘也早已經找好了——刑法。

“五年前,聖人曾言天德施生,遂親自臨問在京繫囚應流死者,每日將二十人過,多所原宥,有不盡者,聖人令本宮錄之。”

那時還是龍朔三年,李弘十二歲,同年他還在“精心”編撰《瑤山玉彩》呢。

可這並不耽誤李弘以此為引子——“我雖未見過太宗皇帝,但於國史之中,卻也能一見太宗皇帝英姿,昔日太宗皇帝曾令有司,再三複核死囚,以免出現人死無法伸冤之事。”

“可是,以我曾經錄事的經驗來看,所能面對的只有卷宗。”說到這裡,李弘圖窮匕見,“我聽說,有擅長此道的官員,即便只從卷宗之上,如有不妥,亦也能發現蛛絲馬跡,當時知不知曉這樣的能人?”

李弘想的是,閻立本曾經盛讚狄仁傑為滄海遺珠,發現了這麼一個大才,他有沒有可能會同自己的子侄說上一說呢?

說完,李弘期待著閻莊的回答。

但很可惜,閻莊只是搖了搖頭。

李弘是有些失望,不過他原本就做好了此項心理準備,倒不至於將情緒寫在臉上。

正在他準備換個話題時,忽聽閻莊說道:“殿下,臣見識淺薄,但臣之叔父見多識廣,昔日還曾擔任河南道黜陟使,必然知曉殿下所求的能人。”

東邊不亮西邊亮,李弘沒想到閻莊竟會主動提起去詢問閻立本。

這自然正合他意。

見狀,李弘立刻道謝:“有勞當時費心了,替我謝過閻相公問好。”

閻莊忙回答道:“臣身為東宮屬官,為殿下分憂,何足掛齒?且刑罰涉及民生,人身死難復,殿下所慮,乃是心憂民生之舉,臣自當竭盡全力。”

聽到閻莊的誇讚,又想到自己的私心,李弘忽然有那麼一點臉紅。

不過他旋即想到,將能力出眾的狄仁傑提前放到更高的位置上,無疑於國於民更有利,也就坦然受之了。

之後,李弘又與閻莊聊了好一會兒才作別,並回到休息的光天殿去滿懷期待地等著他的狄胖胖。

次日,閻莊便來到了李弘的面前,交給了李弘幾個名字和簡要的履歷。

李弘接過一看,排在首位的,也是官職最高的,乃是大理寺丞韋友元,一個李弘沒有聽過的名字,而在最後,官職最低的,李弘終於看到了那個名字。

以明經舉,先任汴州判佐,後遷幷州法曹的狄仁傑狄懷英。

李弘強忍著興奮,指著狄仁傑的名字問道:“當時,狄懷英官職最低,但在明宰心中卻能與大理寺丞並列,想必他一定有非凡的才能吧!”

閻莊聽了大為震驚。

並稱讚道:“殿下果然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來了,狄懷英確有大才。”

他原本還有一點點擔心太子殿下沒聽過狄仁傑的名字,會懷疑自己叔侄二人藉此機會推薦門生故吏呢!

李弘笑道:“願聞其詳。”

於是乎,閻莊便把昨天才從他叔父那裡聽的故事又複述了一遍。

說起閻立本擔任的黜陟使,就不得不提到唐朝的地方制度了。

一切,都要從“廢史立牧,可得一方安定”開始。

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地方叛亂層出不窮,為了削弱地方的戰爭潛力,漢時的州郡縣三級行政體系發逐漸發展變成了州縣兩級,這時的州已經等同於郡了,相當於直接把後世省一級的行政體系拿掉了。

此法分割了地方勢力,避免地方做大,卻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或者說是自大一統以來就出現的老問題——貞觀十四年,大唐已經有了三百六十個州了,光是記刺史的名字就是件難事,根本管不過來。

對此,唐太宗的做法將天下分成十個道,道並沒有固定的職官,只在需要的時候由皇帝親自挑選朝中大員擔任某某道黜陟大使,去各道問人疾苦,黜陟官吏。

因黜陟大使是臨時所設,用完就撤,所以沒有讓地方勢力藉此做大的風險。

到了本朝,上一次皇帝派出黜陟大使的時間又是熟悉的龍朔三年,閻立本便是在此次擔任了黜陟使。

閻立本發現狄仁傑的故事並不複雜——

他作為黜陟使抵達汴州,有小吏告狄仁傑犯罪,但在閻立本的查證之下,狄仁傑不僅無罪,還德才兼備。

那時的閻立本絕想不到那個被他稱為滄海遺珠的年輕人,能給大唐帶來多大的影響——歷史上,狄仁傑活著的時候成功勸諫武則天立下李姓太子,死後,參與復辟唐朝的“神龍政變”的張柬之、敬暉等人,都曾得到過狄仁傑的舉薦。

閻莊隨後又提起了狄仁傑在幷州法曹任上的作為,將狄仁傑誇得說不定本人來了都得臉紅的程度。

李弘笑呵呵地看著這一幕,不把狄仁傑誇地天上地下絕無僅有,他怎麼好到二聖面前去求著把狄仁傑調來東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