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川藏鐵路遇難題
重回90年代,成就建築大亨 不不不不不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遇到問題了。”
年都還沒過完,李毅恆那邊打來電話。
重點專案,過年都不存在停工,更別說這種特殊地區,除非是天氣原因做不了,不然原則上是一鼓作氣把工程完成。
“安全?質量?有沒有人員傷亡?”
王安心裡咯噔一下。
現在的施工條件,越來越好,出問題那可不是小事。
“不是,施工線路和技術上的問題。”
“馬克斯那邊沒辦法解決?”
王安特地將他們從瑞士請過來,經驗方面稍微不足,但面對這種地形的理論知識,都非常豐富,畢竟阿爾卑斯山上建鐵路,也很難。
“他們也拿不定主意,問題很多,楊老...”
李毅恆頓了頓,語氣有些猶豫。
“你繼續說。”
“楊老他們的勘探隊伍,經驗不足,從林芝分往雅魯藏布江附近的支線線路,有17條區域性斷裂帶沒有發現,100餘條次級斷裂帶沒有發現,我們在進行基礎施工時,才發現,另外這邊的地震烈度達Ⅷ-Ⅸ度。”
“這是要改線路了?”王安抓著電話,眉頭緊皺。
“周圍的線路探察了一遍,要麼就要打隧道,但是地質專家看過之後,可能會發生巖爆,另外一片區域,更復雜,是雅魯藏布江溼地區,棄渣場生態復綠率達95%,如果走那邊,就會破壞生態。”
“行,我現在出發。”
這些問題,電話裡面說不清楚。
收拾好行李,王安叮囑了一下王偉。
“年後,先幫我去鵬城盯著,我需要去一趟川藏。”
“嗯,不然我就先把遊樂場的前期工作做完,後面到了魔都這邊,更順手。”
“行,你自己安排,我回來再說。”
......
從魔都直接飛往LS。
這種中小型的私人飛機,坐得王安還有點害怕,搖搖晃晃的。
“安娜,你和樸勝西那邊聯絡聯絡,讓他還是給我弄臺大型私人飛機。”
“好的,這幾天就把飛機開過來?”
“嗯,也行,你讓人把這臺飛機開回去,到時候讓機組把另外一臺停在LS。”
下飛機後,王安也是感嘆。
前世都不怕背鍋,現在有錢了,還怕死了。
趕往工地,現場已經停工。
大量的工人並沒有呆在工地。
冬季,這邊夜晚氣溫甚至會在零下30度,而且施工區的含氧量僅有平原的百分之50到60.
“把資料給我,先回城市。”
王安檢視了一下斷裂帶,根本無法施工。
一旦高原地區,稍微發生地震,火車沒有執行都還好說,一旦在路上執行,基本上沒有老天保佑,那就是車毀人亡。
路上,王安就一直在檢視資料。
“對了,通知楊老那邊,說線路必須改道。”
馬克斯明顯蒼老了很多,一個白人都側臉泛起高原紅,包括李毅恆,兩鬢已經徹底白了。
“這兩年辛苦了。”
李毅恆擺手笑笑:“做完這個專案,真要退休了,幹不動了,想到剛剛加入安信,我還能兩個專案來回跑,現在,一條鐵路,我只能呆上半個小時,就要吸氧。”
“老李,你要多鍛鍊鍛鍊,你看看我們幾個。”
馬克斯的中文已經非常流暢,基本算是半個本地人了。
“退休,來公司做技術指導,沒事就各個工地轉轉,弄臺私人飛機給你,你就看看,帶著阿姨到處旅旅遊。”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王安捨不得對方退休。
想想,老劉那邊的沿海風電專案,應該也要完工了。
回到市內。
第一時間就將資料傳回了安信。
電腦已經可以開始建模,雖然達不到測試結果的水平,但能夠分析結構力這些。
“王安。”
剛剛忙完工作,楊榮帶著兩個建設兵團的領導就趕來了。
“那邊....”
王安剛想問地下長城的事,一下反應過來了,楊榮眨眼示意。
“這邊怎麼了?電話裡面聽了個大概。”
他將資料遞了過去。
越細看,楊榮臉上的怒意越重。
“都是幹什麼吃的!這麼重要的事!能捅出這麼大的簍子。”
把手下一幫人罵得個狗血淋頭,罵完後繼續道。
“全部給我去寫檢討,降級的降級,處分的處分,去。”
王安笑了笑,換做以前他還看不明白,現在看得明白楊榮的意思,是一個好領導。
內部處分總比上面下處分的好,現在處分完了,上面追究也會輕一點。
“王安,這回你得想辦法幫忙解決問題啊。”
等人離開後,楊榮把王安拉到一邊道:“這幫兵,都不孬,犯了錯,確實有責任,但.....唉。”
他一時半會又找不到啥藉口,氣肯定是生氣,但是都是他的手背肉。
“我去現場看過了,不全是他們的問題,只能說經驗不足,裝置也不夠先進,辦法我已經試了,讓公司設計部門測試,可行的話,問題不算大,但是建築成本會增加不少,後期的運營維護,成本也會增加。”
王安拿出煙,讓楊榮別那麼擔心。
“經驗不足?具體是什麼問題?說來聽聽,到時候我也好解釋。”
楊榮深吸一口道。
“凍土的原因,施工前表層的凍土沒有清理,這段路和落差地形不一樣,需要加固一下地形,但是,勘探的時候,沒有挖開表層,裝置被欺騙了,也算是經驗不足。”
“這種地形勘探不是那種地基勘探,不可能打那麼深的洞,主要是掃描地形,沒想到凍土之下,都是斷裂層。”
“也算是經驗的積累,畢竟我們對於這邊的探索,是第一次。”
青藏鐵路屬於北線,而川藏是從中到南,地勢更高,地形也更復雜。
楊榮聽明白了:“凡事都有第一次,以後勘探肯定會更加嚴苛。”
說到這裡,王安提醒道。
“地下長城我不知道具體位置,但也要對周邊的地形進行嚴格的勘探。”
“是,這提醒了我。”楊榮立刻反應過來。
“雖然整個基地進行了加固,但我們現在的手段和大自然災害相比,還是差距甚大。”
“線路的問題,你打算怎麼解決?”
楊榮讓人拿來衛星電話,準備和地下長城那邊通話,問了一嘴。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