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荒廢了時間,時間便把我荒廢了。——莎士比亞《暴風雨》

-----------------

卡洛現在已經擁有十多個年輕貌美的女奴隸,其中已有五人懷有身孕。

在這個動盪的年代,戰亂、衝突、壓迫、饑荒以及各種災害肆虐,致使無數人被迫淪為奴隸。

在眾多封建王國中,除了英格蘭那片蠻荒之地,絕大多數國家都已廢除了奴隸制度。

然而,這些奴隸往往會被共和國的富人們買走。

男奴隸和日耳曼女人通常被驅使從事繁重的體力勞作。

至於其他種族的女人,大多被充作女僕,或是供人玩樂。

其中那些容貌姣好且運氣不錯的,倒有機會生下富人的子嗣,藉此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

在共和國,富人普遍擁有眾多女奴隸。

由於天主教一夫一妻制度的影響,這些女奴隸所生的孩子既沒有繼承權,也不具備公民權,只能成為自由民。

不過,自由民的境遇相較於奴隸,確實要好上許多。

卡洛並不想玩弄他人,將惡意施加於更弱者身上,在他看來既無聊又令人憤慨。

因此,他給予自己的女奴隸們極為優渥的生活條件。

然而,每當回想起殺死羅貝爾時,對方那一番瘋言瘋語,又讓他覺得自己的做法問心無愧。

那時,羅貝爾已經被折磨的更加癲狂,乾裂嘴唇咧開,發出一陣怪笑:

“哈!哈!哈!你知道為什麼其他法蘭西貴族總難逃脫絕嗣的命運,唯獨我們卡佩家族人丁如此興旺?

一代又一代,子嗣繁多?

聽好,這可是古老的秘密。

我們卡佩家族,世代為巫師家族,有各種關於提升生育的秘藥,我告訴你啊,我告訴你配方,你轉頭看我一下啊。”

卡洛聽聞,頭卻不抬。

羅貝爾越發激動起來:

“天殺的,你聽好了,我只說一次!秘藥的配方是……”

……

“秘藥還不是最關鍵的,這是獨傳的,是王室獨有的。

聖日耳曼昂萊城堡的地下墓室,全都是歷代國王的情婦啊,不,那不是情婦,就是國王們的生育工具而已……”

他的聲音越來越大,近乎嘶吼,臉上的肌肉因激動而扭曲。

“生出來的孩子都會逼著王后們認是自己的,哈哈哈,不同意的王后,都會死於非命的,不然你以為為什麼法蘭西的王后很多都是那麼年輕。”

羅貝爾笑得前仰後合。

“本來這些都會隨著,卡佩直系查理四世死的時候消失,是我,是我為瓦盧瓦的腓力發現這個秘密的……”

卡洛終於看向羅貝爾,但是面無表情的樣子讓羅貝爾格外憤怒。

“該死的,你不要用一種無所謂的表情看著我,我說的都是真的。

不然,你以為為什麼阿基坦的埃莉諾放著好端端的法蘭西王后不做,要嫁給那個沒毛的英格蘭國王?

埃莉諾可是阿基坦女公爵,路易七世就是這麼回報她的。

哈哈,你認為為什麼,納瓦拉的胡安娜放著好好的‘美男子’腓力四世不要,偏生要跟聖殿騎士團的團長偷情?

胡安娜可是納瓦拉女王,香檳女伯爵,是她把納瓦拉和香檳帶給法蘭西王室,腓力四世就是這麼對她的。”

……

羅貝爾或許真的瘋了,又或許所言不虛。

對於他提及的藥劑,卡洛連嘗試的念頭都不敢有,鬼知道那玩意到底是什麼。

他說的這些事,真假難辨。

但有一點確鑿無疑,卡佩家族相較其他貴族,人丁興旺程度著實超乎尋常。

只是腓力四世,還有他那三個都當上國王的成年兒子,竟讓卡佩直系絕嗣,實在令人懷疑是否有“聖殿騎士團”的詛咒作祟。

而冊封出王室的卡佩支系,卻漸如其他貴族家族一般,會因無男性繼承人而正常絕嗣。

就拿那不勒斯王室來說,現任女王不正是因既無叔叔,亦無兄弟,才得以讓她爺爺將王位傳給她的嗎?

在這個時代,人丁興旺至關重要。

不論羅貝爾所言真假,這個時代的貴族、主教們,確實多為情慾,不顧教義,肆意放縱,有著眾多情婦。

卡洛與他們不同,他純粹為延續子嗣。

-----------------

1344年的春日,蒙彼利埃城中。

卡洛收回飄遠的思緒。

艾琳雖然稱卡洛為“會長”,實際上她是“影侍衛”的教頭兼隊長。

卡洛拆開信件,是他的艦隊司令巴巴內拉的急報:

“大人,塞爾達尼亞城堡已然淪陷。

阿拉貢國王‘講禮儀者’佩特羅,偕同海軍元帥貝爾納特,率約八十艘地中海戰船之艦隊。

麾下近萬阿拉貢將士,其中騎士超三千,正朝蒙彼利埃而來,不出五日,便將兵臨城下。”

卡洛將信放入懷中,旋即一言不發,雙腿輕輕一夾馬腹,“烏雲踏雪”長嘶一聲,揚起陣陣塵土,朝著王宮方向疾馳而去。

塞爾達尼亞是巴塞羅那的一個伯國,是馬略卡國王海梅三世的領地之一。

說起這場戰爭,卡洛是真的理解了,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外號這一回事。

“講禮儀者”這個外號真是大有講究,想出並且宣揚的當真是個“鬼才”。

佩特羅,年僅二十五歲,卻已然在權力的舞臺上攪弄風雲。

十七歲加冕之際,他便做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革新之舉。

他打破了由來已久的傳統,摒棄了由薩拉戈薩大主教主持加冕儀式的慣例,而是親手將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王冠戴在了自己的頭頂。

他昭告眾人,這是他所開創的全新王室儀典程式,是一種別具一格的“禮儀”。

1339年,時年十九歲的他,與納瓦拉聯姻之時。

為這場訂婚,他精心籌備,設計出一套極為繁複的流程。

婚禮當日,華美的服飾、珍饈佳餚、盛大的儀仗佇列,無一不在向世人展示著王室的威嚴與奢華。

將他口中所謂的“禮儀”風範,展現得淋漓盡致。

而近來跟馬略卡國王起的紛爭,把佩特羅那所謂的“禮儀”可算是展現到極致了。

堪稱登峰造極。

說起馬略卡與阿拉貢之間的恩怨情仇,那可真是由來已久,源遠流長。

六十餘年前,也就是1276年,那位威名赫赫的“征服者”海梅一世去世後,阿拉貢廣袤的領土被分封給了他的兩個兒子。

長子佩德羅三世繼承了阿拉貢王國、巴倫西亞王國以及巴塞羅那伯爵領地等。

次子海梅二世繼承了馬略卡王國、魯西永、塞爾達尼亞、蒙彼利埃、歐梅拉斯拉等地區。

這一安排全然遵循了“征服者”海梅一世的遺願。

他期望不同地區能由家族的不同分支進行統御,如此一來,便能更好地擴充家族在各地的影響力。

然而,到了1279年,那《佩皮尼昂條約》簽訂之時。

佩德羅三世卻以強硬的姿態逼迫自己的親弟弟,使得馬略卡王國無奈淪為自己的附屬國。

從那一刻起,兩國雖是親兄弟,又同屬巴塞羅那王朝,可仇恨的種子卻已埋下。

後來,因對西西里王國的政見和教廷指令不合,尤其是1282年那場舉世聞名的“西西里晚禱”事件,更是引發了諸多激烈的紛爭與衝突。

[原本德意志的霍亨斯陶芬家族曾長期統治著西西里王國。

可教皇烏爾班四世卻將這個王國的統治權冊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九世之弟、安茹伯爵查理。

(也就是後來的西西里王卡洛斯一世,並且他透過自己的妻子繼承了普羅旺斯)

這一冊封致使在1266年,查理憑藉武力從霍亨斯陶芬家族手中奪取了西西里王國。

而“西西里晚禱”事件發生在1282年復活節期間的義大利西西里島。

那是1282年3月30日,復活節星期一晚禱時分,在西西里島巴勒莫的聖神大教堂門外。

據說,當地居民正滿心歡喜地參加復活節慶祝活動。

可就在這時,一個名叫德魯埃的法國軍官,竟將一名已婚的年輕婦人從人群中粗暴地拉出。

並在眾目睽睽之下當眾侵犯了她。

婦人的丈夫隨後用刀襲擊並殺死了這名軍官。

法國軍士們企圖為德魯埃復仇,卻先被當地人全部殺害,一個不留。

衝突發生後,巴勒莫全市的教堂皆響起了晚禱的鐘聲。

這是一種訊號,起義迅速蔓延至整個西西里島。

在接下來的六個星期裡,島上數以千計的法籍居民被屠殺。

城市和鄉鎮紛紛宣佈獨立,法國人逃的逃、被殺的被殺。

而阿拉貢國王佩德羅三世趁機入侵西西里島。

但他的弟弟馬略卡國王海梅二世卻堅定地站在了教廷和法蘭西那邊,與他展開了一場持續了數年的戰爭。]

當時卡洛讀到這方面史料,驚得瞪大了眼睛:

太離譜了吧,哪能這麼編啊!

巴勒莫可是西西里王國的首都。

就算這個德魯埃有什麼特殊癖好,壓根不把當地人放在眼裡。

也不至於蠢到在聖神大教堂裡,當著狂歡人群的面,對某個女人做出那種事啊!

行,就當這人蠢到極致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他就是愚蠢得超乎想象。

可難道法蘭西人全都是傻瓜嗎?

怎麼會不制止這傢伙?

好,就算這些法蘭西軍士都是無法無天的混賬。

但那西西里人就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女人當眾受辱?

如果那女人的丈夫能嚥下這口氣,又何必殺掉德魯埃?

要是咽不下這口氣,難道就眼睜睜看著德魯埃侮辱自己妻子,調動眾人的憤怒之後再動手?

好吧好吧,就當這一切都是真的。

反正記錄上說這些法蘭西軍士當場全被殺光了,死人也沒法開口給自己辯解。

就當西西里人真的遭受了這種痛苦。

可怎麼就這麼巧,巴勒莫所有教堂像是約定好了一樣,同時敲響晚禱的鐘聲,緊接著整個西西里就爆發了暴動起義。

而阿拉貢的佩特羅三世也正好在這個時候登陸,來為西西里人民主持公道。

史官們吶,你們編纂的不是歷史,是麥克白的女巫預言!

當真相被鎖進侯爵的保險箱,謊言就成了眾人傳唱的史詩!

甚至一度,馬略卡國王海梅二世因為戰敗,不得不承受痛失大片領地的悲慘事實。

佩德羅三世的種種所作所為,完全罔顧教廷的指令,教皇馬丁四世因此極為震怒,對他施以開除教籍、絕罰的嚴厲懲處。

更是在1284年,教皇馬丁四世昭告世界。

將阿拉貢王國的統治權授予法蘭西國王腓力三世(腓力三世是路易九世的長子)的兒子瓦盧瓦伯爵查理(即腓力六世的父親)。

並號召天主教國家起兵討伐阿拉貢的佩德羅三世。

在1284年到1285年的“阿拉貢十字軍”,海梅二世也一直站在教廷一邊對抗佩特羅三世。

再之後,法蘭西的十萬聯軍慘敗於阿拉貢,腓力三世也死於軍中。

雙方簽訂了合約,海梅二世也恢復了領地。

卡洛看著這些史料簡直瞳孔地震:

我去!

怪不得這一時期的教廷被後世稱為“阿維尼翁之囚。

教皇雖然總愛給別的貴族封頭銜當攪屎棍,但大多頂多是些小蝦米國家或者異教徒的王冠吧?

霍亨斯陶芬可是正經統治西西里的拉丁巨頭啊!

教皇這波操作直接把基督教世界核心王國送人了?

連當時的編年史家都在羊皮卷邊緣寫下“瀆神“二字。

更絕的是阿拉貢那事兒!

人家好好的基督徒國家,教皇轉頭就把王冠判給了法王他爹?

不對,那時候腓力六世還不是法王。

教皇還美其名曰十字軍?

合著拉丁兄弟鬩牆都能算聖戰了是吧?

幸虧阿拉貢硬剛贏了,不然腓力六世不得同時當法國和阿拉貢國王啊?“

教廷這波臉都被打腫了吧?

要是阿拉貢沒頂住,到了現在佛蘭德斯、英格蘭估計都得被教皇找個由頭髮動十字軍。

搞不好現在英國王位都得改姓瓦盧瓦了!

這教皇簡直是攪屎棍轉世啊!

不過,在最近四十多年裡,雙方一直相安無事,並且馬略卡始終恪守《塔拉斯孔條約》的約定,認真執行著附屬國對宗主國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