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加爾東河畔的繁華與教皇宮建築工程
稱霸法蘭西從百年戰爭開始 熱心腸的白貓探員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瞧啊,尼姆城內,那原本的港口剛剛修繕停當。
新鋪就的木板,散發出馥郁的木香,碼頭上的繩索,被整理得井井有條,嶄新的旗幟在海風之中烈烈作響。
似是在向世人宣告著它的新生。
然而,新的駁船位卻仍在施工。
那些工匠們,汗流浹背,手中的工具上下飛舞,一錘一鑿間,滿是對未來的期許。
儘管西邊的蒙彼利埃港與東邊的馬賽港,皆是法國南岸舉足輕重的大港口。
可這座新生的港口,卻也毫不遜色。
碼頭之上,工人皆赤裸著上身,他們扛著沉重的貨物,腳步匆匆,在碼頭間來回穿梭。
地中海的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著岸邊,激起層層白色浪花。
在尼姆城的港口,每日都有幾十艘平底駁船和小型帆船往來其間。
這些船隻滿載著貨物,有的來自遠方,主要帶來的是羊毛、礦石等原材料。
有的駛向遠方,將本地出產的紡織品、金屬製品運往各地。
這熱鬧非凡的景象,主要得益於尼姆城規模宏大的美第奇羊毛紡織工坊。
在北義大利,羊毛工坊星羅棋佈,早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體系。
但在法蘭西南部地區,美第奇羊毛紡織工坊可是第一家頗具規模的紡織工坊。
法蘭西南部部分地區,氣候宜人,溫和的氣溫、充沛的降水,為綿羊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當地產出的羊毛質地優良,以往,許多都要長途運往北義大利販賣。
加爾東河從賽文山脈起源,全長130公里。
在尼姆城段,河面寬達四十米,河水悠悠流淌,最後穿尼姆城而過,匯入羅納河,最終奔騰進入地中海。
而原本羅馬時期修建的大道交通網,基礎良好,稍稍修繕就能投入使用。
尼姆城憑藉著加爾東河便利的水運條件和羅馬大道的交通優勢,佔據了絕佳的地理位置,就此開啟了本地紡織業的大門。
工坊出產的斜紋布,憑藉緊密的織線、耐磨透氣的特性,以及精美華麗的染色工藝,一經問世便備受青睞,暢銷於地中海沿岸城市。
甚至遠在北非的馬林蘇丹國(今摩洛哥地區)蘇丹阿布・哈桑,在見到這精美的斜紋布後,也不禁讚歎:
“此布之精美,如沙漠中的清泉,潤澤了我眼中的荒蕪。”
這家工坊的工人待遇頗為優厚,工人們一年能賺二十弗洛林。
雖說與佛羅倫薩的同行相比,這薪水不算高。
然而考慮到法國南部尼姆地區較低的生活成本,這待遇可是極為不錯。
加之周邊地區戰火、硝煙、廢墟、流民、殘垣斷壁、哭喊與哀號交織。
衝突、廝殺、烽火、焦土,一片狼藉。
在這滿目瘡痍之中,尼姆城的安寧顯得格外醒目。
城牆、街道、市集秩序井然,工坊、店鋪、民居安然無恙。
工坊裡的這份工作,就意味著穩定的收入、安全的生活,意味著薪水、食物、住所的保障。
也意味著在亂世中擁有一處可以安身立命的港灣。
其珍貴程度,無需多言,人人皆知。
然而,這家工坊有著許多讓人不解的地方。
細心之人會發現除了少數從佛羅倫薩來的熟練工匠,這裡大部分都是女工。
紡紗這類工作,確實需要長時間保持高度集中,女工們憑藉著與生俱來的耐心,做得得心應手。
可像梳毛,織布、染色、縮絨這些工序,不僅需要技巧,還考驗體力。
外人絞盡腦汁,也實在難以想象這家工坊究竟是如何有條不紊地運轉的。
更令人稱奇的是,工坊的工人來源頗為獨特。
他們都是領主的侍從,從當地居民中精挑細選、層層攤派而來。
只有本地已成年、各方面表現都出類拔萃的公民家庭女性成員,才有機會踏入這座工坊的大門。
在封建時代,領主將土地分給領民耕種,家中女眷服勞役,居然還給出豐厚的報酬。
實際上,這家羊毛工坊雖薪水不錯,但與當地的鐵匠、皮匠、木匠等工坊相比,仍有差距。
那些工坊從事的皆是重體力勞動,只有男工,最低薪水一年也能達到四十弗洛林。
且工人全是被選派的尼姆公民和佛羅倫薩來的熟練工匠。
這些工坊更為奇特,它們本就在尼姆城內,卻還要用木牆與其他區域隔開。
並且全都緊鄰加爾東河,都配有巨大的水輪。
尼姆港口的一家小酒館內,燭光搖曳,酒香四溢。
一位名叫盧卡的熱那亞吟遊詩人,身著色彩斑斕的長袍,頭戴一頂插著羽毛的軟帽,正端著一杯麥酒,滿臉疑惑地對旁邊的人說:
“真讓人捉摸不透,那些尼姆女人怎麼能扛得住這些繁重的活兒呢?”
一旁,一位來自圖盧茲的羊毛商人,名叫阿爾貝託,他身著厚實的羊毛外套,脖子上圍著一條精緻的絲巾:
“這事真是奇怪,我經商多年,走南闖北,卻從未聽聞服勞役幹活還能得到如此豐厚報酬的。”
這時,一個來自里昂的水手,名叫讓,湊了過來:
“你們是有所不知,那加爾東河上還有不少燈塔、望樓和圍堰,男爵計程車兵戒備森嚴,根本不讓我們的船靠近。”
一位揹著行囊的旅客,名叫古馳奧,眼睛裡閃爍著渴望的光芒:
“這尼姆的工坊待遇真好啊,我都心動了,我也想去做工,你們可知道哪裡招人嗎?”
阿爾貝託輕蔑地笑了笑,撇了撇嘴:
“你就別痴心妄想了,尼姆的工坊,除了尼姆的公民家庭,其他人毫無可能。
就憑你一個外來的,還想進那工坊,簡直是白日做夢。”
……
第二天,幾個昨晚在酒館喝得酩酊大醉的旅客,心中那股不服氣的勁兒還沒消。
那個叫古馳奧的,滿臉通紅,腳步踉蹌,卻帶著眾人晃晃悠悠地來到羊毛工坊外鬧事。
“喊你們管事的出來!”古馳奧揮舞著手臂,扯著嗓子喊。
“憑什麼?難道我們連女子都不如?”一個身材魁梧,名叫加斯帕爾的漢子,滿臉漲得通紅,憤怒地咆哮著。
“就是,我們做個最底層的梳毛工總可以吧。”另一個瘦高個,名叫雅克,也跟著叫嚷,邊喊還一邊激動地跳腳。
就在他們吵吵嚷嚷、鬧得不可開交之時。
一隊由十人組成的尼姆公民衛隊,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匆匆趕來。
只見這些衛隊成員,個個頭戴鋥亮的金屬盔帽,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瞬間就讓這些酒鬼醒了酒。
最令人震撼的是,他們胸前那閃亮的,竟是一整塊金屬打造的胸甲,每個人腰間還佩著鋒利的長劍。
要知道,在當時,許多貴族戰士還身著鎖子甲,就算是最富裕的佛羅倫薩,也難以做到讓公民武裝人人都穿上板甲衣。
如此強大的武力威懾,誰敢輕易滋事?
為首的隊長,名叫富科,他皺著眉頭,掃視眾人,厲聲喝道:
“都給我閉嘴,再敢鬧事,就把你們統統抓起來!”
旁邊的副隊長也跟著呵斥:
“看你們都是生面孔,這次就放你們一馬,趕緊滾吧。下次再讓我看到你們在這裡鬧事,可就沒這麼好解決了。”
看到這陣仗,那些外來者頓時嚇得臉色煞白,雙腿發軟,只能灰溜溜地離開。
不過,尼姆城的繁華令這些外來者難以割捨。
古馳奧在城裡四處遊逛,發現許多城外有不少零散的手工業匠人開的店鋪。
比如,石匠、鞋匠、皮帶匠、鞍具匠、陶工、屠夫、麵包師、釀酒師、裁縫等等。
很多都在招收只管食宿的學徒。
古馳奧站在一家鞋匠鋪前,望著裡面忙碌的身影,心中燃起一絲希望。
“雖然沒有辦法進入城內做工,但能當個學徒,也能在這安定下來。”
他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行囊,走進了鞋匠鋪。
-----------------
尼姆競技場,斑駁的石牆歷經歲月摩挲,在暖融融的日光下,散發出陳舊卻獨特的氣息。
卡洛身著黑藍色板甲,沉重的靴子踏在臺階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他扛著巨劍,一步一步登上競技場最高的臺階,站定後,他雙手撐在巨劍上,俯瞰著競技場中央那片空曠寂寥的場地。
場地上,幾縷微風拂過,揚起些許塵土,又緩緩落下。
他深邃的眼眸緊緊盯著那裡,腦海中思緒萬千,過往的廝殺、未來的謀劃,如走馬燈般在他心頭閃現。
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洛倫佐身著一襲看似普通實則材質上乘的黑色長袍,領口和袖口精緻的金線花紋在陽光的親吻下,閃爍著細碎而華貴的光芒。
他腳步匆忙,眼神急切,遠遠地就朝著卡洛喊:
“卡洛!卡洛!可算找到你了!”
卡洛聞聲轉過頭,洛倫佐跑到他面前,微微喘著粗氣,臉上卻洋溢著難以抑制的興奮:
“天大的好訊息!教皇陛下同意把教皇宮所有建築材料的生意全權交給你做!”
卡洛臉上滿是震驚與驚喜。
“你說什麼?再說一遍!”他的手指用力,似乎想要透過這種方式確認這不是一場虛幻的夢。
這件事的起因,還得從卡洛聽聞克萊蒙六世想要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教皇宮說起。
這座新教皇宮設計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一千五百萬弗洛林,預計耗時長達三十五年。
在任何一個時代,如此大規模的建築工程,都意味著豐厚的利潤。
更何況,這是拉丁世界最富有的人——克萊蒙六世要打造的一座最華麗、最奢華的宮殿群。
其中的利潤,簡直無法估量!
若是去當建築師,自然能大賺一筆,但卡洛的志向和精力都並不在此。
畢竟來到這中世紀,總不能帶著領民們去做包工頭。
那可就太辜負他的抱負了。
在土木工程裡,什麼角色最賺錢又最省事的?
當然是土石方大佬!
可這通常都是地頭蛇的買賣,卡洛要如何從當地領主手中搶到這樁生意?
說起來,其中的過程著實有趣。
教皇的權威源自上帝,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然而在這凡俗世間,阿維尼翁的領主之權卻歸屬於那不勒斯王室。
阿維尼翁當地石灰岩、橡木、松木資源豐富,可即便如此,購買這些原材料仍需花費不菲。
畢竟,教皇雖坐擁無盡財富與上帝的權威,但卻必須必所有人都得遵循這世間的規則。
對於教皇大人而言,金錢花費的多寡並不是首要考量因素。
最為關鍵的是如何提高教皇宮的建造效率。
原本這些大宗的原材料生意,理應落入那不勒斯王室的囊中。
但卡洛對其中的利益垂涎三尺,可又總不能發動戰爭去攻佔阿維尼翁吧。
於是,卡洛靜下心來,仔細研究了當地的地理和水文情況。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鑽研,他終於提出了一個讓所有建築師都瞠目結舌,繼而讚不絕口的方案——將羅納河與阿維尼翁的護城河暫時貫通。
這其中對於流速、寬度、角度以及著陸點的把控,堪稱精妙絕倫。
只需巧妙地控制羅納河上游的於澤斯,將木材與石材合理搭配。
稍加引導,這些建築材料便能順著水流,像訓練有素計程車兵一般,徑直抵達教皇宮的工地。
要知道,於澤斯的領主權利可被卡洛掌控著。
這可是幾乎接近無本的買賣。
教皇請來的建築師們仔細分析後,臉上滿是震驚與讚歎,不禁拍手叫好:
“查理爵士,此計簡直神了!
我們怎麼就沒想到呢!您這一番謀劃,真可謂是獨具匠心!
原本從阿爾卑斯山上採集石材木材,再透過陸路運輸,效率低得可憐。
一支百餘人的運輸隊伍,每日累死累活,牲畜嘶鳴不斷,卻只能運輸區區幾噸的材料。
而您這辦法,藉助水流的力量,一艘木筏便能輕鬆運載數噸,而且木筏拆了就是上好的木材,一趟下來,抵得上陸路運輸數十次。
原本需要數千人的運輸隊伍,如今只需百餘人操控木筏即可。
原本每日需要消耗數不清牲畜的草料,如今也能節省大半。
這節省的人力、畜力,簡直無法估量啊!
您這智慧,讓我等望塵莫及。
如此一來,原本預計三十五年的工期,至少能縮短五年,總花費也能減少百分之十。”
克萊蒙六世聽聞後也極為高興,原本還擔心有生之年看不到教皇宮建成,聽到這個方案,覺得只要活到七十歲就能親眼目睹了。
“這般非凡的智慧與果敢,正是上帝恩賜的明證。在查理身上,我看到了教廷前行的有力臂助,願主的光輝常伴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