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入蜀
三國:曹家浪子,龍佑華夏 參天小白菜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洛陽皇宮的太極殿內,雕樑畫棟之間,鎏金燭臺上的燭光搖曳不定,與青銅獸首香爐中嫋嫋升起的青煙相互交織,使得殿內的氣氛愈發凝重壓抑。
“諸愛卿,近年來,蜀國頻繁侵擾我邊境,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不僅如此,蜀國還在邊境屯兵積糧,意圖進一步侵犯我大魏疆土。”
“若任由其發展,必將成為我曹魏的心腹大患。朕決定御駕親征,兵分三路,從祁山險道進軍蜀地,一舉蕩平蜀國,結束這多年的戰亂,實現天下統一!”
此令一出,殿內瞬間炸開了鍋。
群臣們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有的面露驚訝之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的則暗自搖頭,憂心忡忡。
太傅諸葛瑾顫顫巍巍地出列,拱手諫道:“主公,祁山乃天下第一險地,山路崎嶇,狹窄難行,易守難攻。”
“蜀軍必定在各處要道設防,且山林茂密,易藏伏兵。我軍長途跋涉,糧草轉運艱難,後勤補給難以保障。”
“主公親征,實在太過危險,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懇請主公三思啊!”
曹囧目光如電,直視諸葛瑾:“諸葛太傅,我明白此次出征困難重重,但我們若一味退縮,蜀國只會愈發囂張。”
“我肩負著興復魏室、統一天下的重任,怎能畏懼艱險?此次出征,不僅是為了曹魏的江山社稷,更是為了天下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我心意已決,不容更改!”見曹囧態度如此堅決,群臣們只得紛紛閉口,不再多言。
隨後,曹囧開始有條不紊地部署作戰計劃。
他任命諸葛恪和甄溫分別率領一路大軍,與自己一同踏上這場充滿挑戰的征程。
曹囧親率的中軍,乃是曹魏軍隊中的精銳之師。
三萬將士身著厚重的玄鐵鎧甲,鎧甲上的鱗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彷彿一層堅不可摧的護盾。
他們手持長槍大戟,槍尖和戟刃上寒光凜冽,讓人不寒而慄。
曹囧騎著名為“赤焰”的黑色寶馬,此馬高大威猛,渾身散發著一股王者之氣。
它的鬃毛如同火焰般飛揚,四蹄生風,嘶鳴聲震徹雲霄。
曹囧身披鑲嵌著紅寶石的黃金鎧甲,外罩猩紅披風,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宛如一團燃燒的火焰。
腰間懸掛著削鐵如泥的青釭劍,劍鞘上鑲嵌著珍貴的寶石,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身旁一眾將領,如張郃之子張雄、徐晃之侄徐勇等,各個威風凜凜,騎著高頭大馬,緊緊跟隨在曹囧身後。
當大軍行至祁山腳下,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祁山連綿數百里,高聳入雲,山峰陡峭如刀削,怪石嶙峋,彷彿是大自然刻意雕琢而成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山間雲霧繚繞,如夢似幻,卻又透著一股神秘莫測的氣息。
一條狹窄的山路蜿蜒而上,僅能容一人一馬透過,一側是陡峭的懸崖,懸崖上怪石突兀,隨時可能滾落;另一側則是深不見底的溝壑,溝壑中雲霧瀰漫,隱隱傳來潺潺的流水聲,讓人望而生畏。
曹囧勒住韁繩,抬頭望著祁山,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志。
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將領們,大聲喊道:“將士們!祁山雖險,卻擋不住我們前進的步伐。在我大魏銳旅面前,它不過是一座微不足道的小土丘!”
“為了大魏的榮耀,為了天下的太平,衝啊!”
大軍沿著崎嶇的山路緩緩前行。
山路溼滑泥濘,馬蹄時常陷入泥坑,發出“撲哧撲哧”的聲響,士兵們只能艱難地一步一步向前挪動。
行至山腰,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
狂風如同猛獸一般咆哮著,裹挾著碎石從山上滾落,猶如雨點般砸向行軍隊伍。
不少士兵躲避不及,被砸傷倒地,慘叫聲不絕於耳。
曹囧迅速下令:“盾牌手在前,護住隊伍!工兵隊立即清理道路!”
在曹囧的指揮下,大軍艱難地抵禦著狂風,繼續前進。
沒走出多遠,前方山路突然中斷,一道深谷橫亙眼前。
深谷兩側懸崖峭壁,谷底水流湍急,轟鳴聲震耳欲聾。
曹囧沉思片刻,下令:“立即砍伐樹木,搭建橋樑!”
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有的砍伐樹木,有的搬運木材,經過幾個時辰的努力,一座簡易的木橋終於搭建完成。
然而,就在大軍準備過橋時,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
雨水如注,使得木橋變得溼滑無比,給行軍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曹囧親自在橋頭指揮,鼓勵士兵們小心前行:“大家不要慌,一步一步來,穩住重心!”
在曹囧的指揮下,大軍安全透過了木橋。
由於祁山地勢險要,氣候多變,時而狂風暴雨,時而大霧瀰漫。
士兵們的鎧甲被雨水浸透,寒冷刺骨,不少人還染上了風寒。
曹囧見狀,立即下令讓軍醫為生病計程車兵診治,並分發禦寒衣物,鼓舞士氣:“將士們,這點困難算不了什麼!”
“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等我們平定了蜀國,大家都能衣錦還鄉!”
在曹囧的關懷與鼓舞下,將士們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鬥志,一步一步向著蜀地邁進。
經過七日的艱苦行軍,曹囧的中軍終於成功穿越祁山險道,進入蜀地的武都郡邊界。
剛進入蜀地不久,便有探馬來報,前方不遠處的隘口有蜀軍駐守。
曹囧立即下令大軍停止前進,親自帶領一隊精銳騎兵前往探查。
他觀察到蜀軍防禦工事堅固,正面強攻難以取勝,於是心生一計。
他命令一部分士兵在隘口前佯裝進攻,擂鼓吶喊,吸引蜀軍注意力;自己則率領主力繞到蜀軍後方,發動突襲。
在前後夾擊之下,蜀軍防線瞬間崩潰,曹囧順利拿下隘口,繼續向漢中推進。
當大軍行至漢中城郊,遭遇了蜀軍的頑強抵抗。
蜀軍依託有利地形,在城外設定了大量的鹿角、拒馬等障礙物,並在城牆上佈置了強弩手和投石車。
曹囧指揮大軍發起多次衝鋒,但都被蜀軍擊退,損失慘重。
曹囧並沒有氣餒,他仔細觀察蜀軍的防禦部署,發現蜀軍的左翼防守相對薄弱。
於是,他調整作戰策略,集中兵力攻打蜀軍的左翼。
在激烈的戰鬥中,曹囧身先士卒,揮舞著青釭劍,衝入敵陣,斬殺蜀軍無數。
在他的帶領下,魏軍士氣大振,終於突破了蜀軍的防線,成功佔領漢中城。
諸葛恪率領的左軍,肩負著奇襲陰平關的重任。
這一路軍隊輕裝簡從,行動迅速。
諸葛恪身著銀色魚鱗甲,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宛如一片銀色的海洋。
頭戴雙鳳朝陽盔,盔上的雙鳳栩栩如生,彷彿隨時都會展翅高飛。
騎著一匹雪白的戰馬,猶如戰神下凡,英姿颯爽。
左軍所走的路線,比曹囧的中軍更為艱險。
這條小路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鮮為人知。
道路兩旁荊棘叢生,尖銳的荊棘劃破了士兵們的衣衫,鮮血直流。
由於小路狹窄,軍隊只能排成單列前進,行軍速度極為緩慢。
在穿越一片原始森林時,左軍遭遇了巨大的困難。
森林中古木參天,遮天蔽日,地面上厚厚的落葉腐爛發臭,瀰漫著令人作嘔的氣味。
更糟糕的是,森林中蚊蟲肆虐,士兵們被叮咬得渾身是包,苦不堪言。
不少士兵因水土不服,染上了疾病,行軍速度受到了嚴重影響。
諸葛恪心急如焚,他深知時間緊迫,必須儘快趕到陰平關。
於是,他一面派人尋找草藥為士兵們治病,一面鼓舞士氣:“將士們!我們離陰平關已經不遠了。”
“只要拿下陰平關,我們就是大魏的功臣。為了早日回家與親人團聚,大家一定要堅持住!”
在諸葛恪的激勵下,左軍將士們咬緊牙關,繼續前行。
當他們行至一處峽谷時,突然聽到前方傳來陣陣馬蹄聲。
諸葛恪心中一驚,立即命令士兵們隱蔽。
片刻後,只見一隊蜀軍巡邏兵從峽谷中經過。
諸葛恪暗自慶幸,若不是及時隱蔽,必定會與蜀軍遭遇,暴露行蹤。
然而,禍不單行。沒過多久,左軍突然遭遇了山體滑坡。
巨大的石塊和泥土從山上滾落下來,瞬間就將道路掩埋。
士兵們被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嚇得驚慌失措,諸葛恪卻鎮定自若。
他迅速組織士兵們進行救援,一邊用工具清理道路上的石塊和泥土,一邊尋找其他的出路。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成功地清理出了一條狹窄的通道,繼續前進。
但在穿越一片沼澤地時,又有不少士兵陷入泥潭,難以自拔。
泥潭中的淤泥散發著刺鼻的氣味,士兵們越掙扎陷得越深。
諸葛恪親自帶領士兵們鋪設木板,艱難地透過了沼澤地。
在山中行軍時,左軍還一度迷失了方向。
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看不到一絲陽光。
士兵們開始變得焦慮不安,士氣低落。
諸葛恪見狀,立刻派出了幾名偵察兵,讓他們去尋找出路。
同時,他還鼓舞著士兵們計程車氣,告訴他們不要害怕,只要團結一致,就一定能夠走出困境。
經過十二天的艱難跋涉,諸葛恪的左軍終於神不知鬼不覺地抵達陰平關附近。
諸葛恪觀察到陰平關地勢險要,城門緊閉,蜀軍防守嚴密。
城牆上巡邏計程車兵來回走動,戒備森嚴。
他決定趁著夜色發動突襲。
深夜,左軍士兵們悄悄地靠近陰平關,一部分士兵負責攀爬城牆,他們身背繩索,手持短刀,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一部分士兵則在城下接應。
當攀爬城牆計程車兵成功開啟城門後,左軍如潮水般湧入陰平關,與蜀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在巷戰中,諸葛恪揮舞著長槍,奮勇殺敵。
他的長槍如同游龍一般,所到之處,蜀軍紛紛倒地。
在他的帶領下,左軍最終成功佔領陰平關。
甄溫率領的右軍,目標是奪取陽平關。
右軍人數雖不及中軍多,但裝備精良,戰鬥力不容小覷。
甄溫年過半百,經驗豐富,他身著青銅鎖子甲,鎖子甲緊密相連,猶如一層堅固的鎧甲護盾。
手持大刀,刀身寬闊,寒光閃閃。
騎著一匹黑色戰馬,沉穩而威嚴。
右軍行軍路線最為艱難,需要穿越一條名為“落魂澗”的天險。
落魂澗兩側懸崖峭壁,中間一條狹窄的通道,湍急的河流從澗中奔騰而過。
澗中水流湍急,漩渦密佈,河水撞擊著岩石,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想要渡河談何容易。甄溫望著眼前的落魂澗,眉頭緊皺。他思索良久,決定打造木筏渡河。
於是,右軍士兵們砍伐樹木,製作木筏。
經過幾天的努力,數十隻木筏終於打造完成。渡河行動開始了。
士兵們小心翼翼地登上木筏,划向對岸。
然而,河水太過湍急,不少木筏被衝翻,士兵們落水後被湍急的水流沖走,生死不明。
甄溫心急如焚,他親自指揮士兵們渡河,並組織會游泳計程車兵下水救援。
在甄溫的指揮下,右軍經過多次嘗試,終於成功渡過落魂澗。
然而,還沒等他們喘口氣,前方又傳來訊息,蜀軍在前方的要道上設下了重兵把守。
甄溫深知,正面強攻只會造成巨大的傷亡,於是他決定智取。
他派出一支小分隊,繞道蜀軍後方,製造出大軍來襲的假象。
小分隊點燃篝火蜀軍果然中計,紛紛調兵回援。
甄溫趁機率領大軍發動攻擊,一舉突破了蜀軍的防線。
在穿越一片山谷時,甄溫的大軍遭遇了蜀軍的埋伏。
蜀軍萬箭齊發,箭矢如雨點般射向魏軍。
甄溫臨危不亂,他迅速指揮士兵們組成防禦陣型,用盾牌抵擋箭矢。
隨後,他親率精銳騎兵,向蜀軍發起衝鋒。
在甄溫的帶領下,士兵們奮勇殺敵,終於成功地擊退了蜀軍。
經過十日的艱苦行軍,甄溫的右軍終於抵達陽平關城下。
陽平關城牆高大堅固,蜀軍在城牆上佈置了大量的防禦器械,如投石車、床弩等。
甄溫多次組織攻城,但都被蜀軍擊退,損失慘重。
甄溫並未氣餒,他仔細觀察陽平關的地形和蜀軍的防禦部署,發現陽平關的側翼防守相對薄弱。
於是,他調整作戰策略,集中兵力攻打陽平關的側翼。
他命令士兵們推著攻城車,靠近城牆,用撞木撞擊城門;同時,弓箭手在後方掩護,向城牆上的蜀軍射擊。
在激烈的戰鬥中,甄溫身先士卒,揮舞著大刀,衝在最前面。
在他的帶領下,右軍終於突破了陽平關的防線,成功佔領陽平關。
三路大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成功會師。
曹囧在漢中設立中軍大帳,與諸葛恪、甄溫商議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曹囧看著眼前的三位將領,心中充滿了信心。
他再次掃視著身旁的將領們和士兵們,大聲說道:“將士們,我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蜀地。”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場光榮而艱鉅的戰鬥。我們要為了大魏的榮耀,為了天下的太平,奮勇殺敵!”
“讓蜀軍見識一下我們大魏大軍的厲害!”
“殺!殺!殺!”士兵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雲霄。
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絕,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