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荊州
三國:曹家浪子,龍佑華夏 參天小白菜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荊州漢中防線告破的軍報,如同一顆裹挾著毀滅氣息的驚雷,以摧枯拉朽之勢,在蜀漢都城成都掀起了一場劇烈的恐慌風暴。
皇宮大殿之內,凝重的氛圍猶如鉛雲,沉甸甸地壓下來,幾乎要將人碾碎。
鎏金燭臺上的火苗在穿堂風的肆虐下,劇烈搖曳,昏黃的光影忽明忽暗,映照著滿朝文武大臣們驚慌失措的面龐。
他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恐懼如同致命的瘟疫,在人群中瘋狂蔓延。
有大臣甚至聲音顫抖,哀嘆著蜀漢的命運,彷彿世界末日已然降臨。
就在這風雨飄搖、人心惶惶的危急關頭,遠在荊州的姜維,宛如一盞在狂風暴雨中倔強挺立的孤燈,絲毫沒有因漢中的噩耗而動搖繼續北進的戰略決心。
此時的姜維,正佇立在寬敞的營帳之中。
營帳內,牛油蠟燭散發著柔和卻又略顯昏黃的光芒,將他挺拔的身影拉得修長。
他身著一襲素色的長衫,身姿如松,腰間佩劍微微晃動,發出清脆的聲響。
他目光如炬,緊緊凝視著懸掛在營帳中央的巨大軍事地圖。
這地圖上,用硃砂和墨線細緻地標記著各處關隘、山川與城池,在燭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幅神秘而複雜的棋局。
姜維手中的羽扇輕輕一揮,空氣中似乎泛起了一陣無形的漣漪,一場足以改變荊州格局的軍事行動,就在這看似平靜的夜晚,悄然拉開了帷幕。
為了籌備此次出征,姜維可謂殫精竭慮,煞費苦心。
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親自從各營挑選出三萬蜀軍精銳。
這些士兵,個個歷經沙場磨礪,身經百戰,作戰經驗極為豐富。
出發前,在空曠的校場上,姜維登上高臺,進行了一場慷慨激昂的戰前動員。
校場周圍旗幟飄揚,士兵們排列整齊,目光如炬地注視著主帥。
姜維的聲音雄渾有力,如洪鐘般響徹整個校場:“將士們!漢中雖失,但我蜀漢的熱血未曾冷卻!
我們要讓敵人知道,蜀漢的兒郎們,有勇氣、有決心奪回失去的土地!此番出征,我們定要拿下江陵,為蜀漢開闢新的天地!
讓我們的旗幟,再次飄揚在勝利的巔峰!”
士兵們聽著主帥的激昂話語,熱血沸騰,士氣高漲,歡呼聲、吶喊聲如洶湧的浪潮,久久迴盪。
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蜀軍如同一條迅猛的游龍,又似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迅速插入東吳荊州之地。
一路上,蜀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所到之處,百姓們紛紛簞食壺漿,夾道相迎。
在攻克公安城後,姜維不顧連日征戰的疲憊,親自帶領幾名親兵,深入城中街巷,安撫百姓。
城中的街道還殘留著戰火的痕跡,百姓們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迷茫。
姜維語氣溫和地對百姓們說道:“大家無需驚慌,我蜀漢之軍,乃是仁義之師,定不會驚擾大家的生活。如今北伐,只為還天下一個太平,讓百姓們能安居樂業。”
百姓們聽了,無不感激涕零,主動為蜀軍提供糧草和情報。
隨後,蜀軍又一鼓作氣,順利拿下孱陵。
每攻克一城,姜維都會迅速頒佈安民告示,張貼在城中的各個角落,同時嚴明軍紀,嚴禁士兵騷擾百姓。
隨著節節勝利,蜀軍計程車氣愈發高昂,兵鋒直指江陵。
姜維心中清楚,若能拿下江陵,便可復刻關羽當年威震華夏的壯舉,為蜀漢開闢新的戰略空間,從而扭轉當前不利的戰局。
他時常在營帳中對著地圖沉思,謀劃著下一步的行動,期望能找到破敵的關鍵。
與此同時,曹魏陣營也得到了蜀軍進犯荊州的訊息。
曹囧得知後,臉色驟變,手中的茶盞“啪”地一聲摔在地上。
他深知荊州的戰略地位至關重要,一旦落入蜀軍之手,必將對曹魏的局勢產生巨大的影響。
於是,他立即下令,派大將王凌與袁買率部南下馳援江陵。
王凌、袁買接到命令後,不敢有絲毫懈怠,率領大軍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向江陵趕去。
一路上,塵土飛揚,馬蹄聲如雷,大軍所過之處,揚起一片遮天蔽日的塵煙。
士兵們雖然疲憊不堪,但軍令如山,他們咬著牙,繼續前行。
當王凌和袁買趕到江陵時,他們登上高大的城牆,極目遠眺,望著城外那連綿數里的蜀軍大營,心中不禁暗暗吃驚。
江陵城上,寒風呼嘯而過,吹動著他們的衣袍。
王凌身披厚重的鎧甲,負手而立,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身旁的袁買,手輕輕敲打著腰間佩刀,聲音低沉而凝重:“蜀軍士氣正盛,姜維又善用奇謀,我們切不可掉以輕心。”
王凌冷哼一聲,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屑的神情:“哼!當年關羽何等威風,水淹七軍,威震天下,可最終還不是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姜維雖有些本事,但如今蜀漢內憂外患,他不過是強弩之末罷了。傳令下去,四門緊閉,按兵不動,待我破其銳氣。”
三日後,蜀軍開始攻城。
破曉時分,天邊剛剛泛起一絲魚肚白,淡淡的曙光灑在大地上,給整個戰場披上了一層朦朧的金色。
姜維身著熠熠生輝的銀甲,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站在攻城大軍的最前方。
他的眼神堅定而銳利,掃視著眼前的江陵城。
隨著他一聲令下,戰鼓擂動,鼓聲如雷,震得大地都為之顫抖。
鼓聲中,還夾雜著士兵們的吶喊聲,彷彿要衝破雲霄。
蜀軍如潮水般湧向江陵城。
前排的盾牌手們高舉著厚重的大盾,這些盾牌都是用堅硬的木材和金屬製成,表面光滑如鏡,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
他們緊密地排列在一起,組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緩緩地向城門逼近。
每一面盾牌上,都繪著蜀漢的軍旗,那鮮豔的紅色在風中獵獵作響,彷彿在訴說著蜀漢的榮耀與尊嚴。
後排的弓箭手們張弓搭箭,他們的手臂肌肉緊繃,眼神專注地盯著城牆上的魏軍。
隨著一聲令下,萬箭齊發,箭雨如流星般劃過天空,帶著尖銳的呼嘯聲,向城牆上傾瀉而去。
一時間,喊殺聲、箭雨聲交織在一起,震得人耳膜生疼,整個戰場彷彿變成了一個人間煉獄。
城牆上,魏軍早已嚴陣以待。
王凌一聲令下,魏軍弓箭手紛紛放箭,密集的箭雨如同飛蝗一般,向蜀軍射去。
箭矢在空中交織成一片死亡的陰影,蜀軍的盾牌手們雖然奮力抵擋,但仍有不少士兵中箭倒地。
中箭計程車兵們痛苦地慘叫著,有的捂著傷口在地上翻滾,有的則當場氣絕身亡。
與此同時,魏軍的投石車也開始發威。
巨大的投石車被士兵們用力拉動,巨大的石塊被高高地拋起,帶著呼嘯的風聲,向蜀軍陣營砸去。
石塊落地之處,頓時血肉橫飛,一片狼藉。
有計程車兵被石塊直接砸中,身體瞬間被砸成肉泥;有的則被飛濺的碎石擊中,渾身鮮血淋漓,痛苦地哀嚎著。
姜維見狀,眉頭緊皺,他知道這樣的正面強攻並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於是,他迅速調整戰術,命令蜀軍推出攻城車。
攻城車由數頭牛拉著,巨大的撞木外包著厚厚的鐵皮,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牛兒們在士兵的驅趕下,奮力向前,每一次撞擊,都震得城門嗡嗡作響,揚起一片塵土。
城門在攻城車的撞擊下,出現了一道道裂痕,彷彿隨時都可能倒塌。
王凌見勢不妙,立即下令放下懸石。
巨大的懸石如同一顆顆隕石,從天而降,帶著巨大的衝擊力,砸向攻城車。
不少攻城車被砸得粉碎,牛也被砸倒在地,發出悲慘的叫聲。
蜀軍士兵們面對從天而降的懸石,躲避不及,傷亡慘重。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際,袁買率領兩千騎兵從側翼殺出。
他們如同一條迅猛的火蛇,直插蜀軍的後背。
袁買一馬當先,手中長槍舞動,寒光閃爍,所到之處,蜀軍紛紛倒地。
騎兵們緊隨其後,馬蹄聲如雷,刀光劍影,將蜀軍的陣營攪得一片混亂。
蜀軍士兵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他們四處逃竄,相互碰撞,原本整齊的陣型瞬間土崩瓦解。
姜維見勢不妙,急忙鳴金收兵。
這一戰,蜀軍傷亡慘重,卻未能前進一步。
戰鬥結束後,姜維回到營帳內,他坐在椅子上,臉色陰沉。
他深知,此次攻城受挫,給蜀軍計程車氣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但他並沒有灰心喪氣,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戰術,思考著如何突破魏軍的防線。
他召集將領們,在營帳中展開激烈的討論,分析戰鬥中的得失,試圖找到新的突破口。
此後,雙方又僵持了半月之久。
在這半個月裡,姜維絞盡腦汁,多次發動進攻,嘗試了各種戰術。
他曾試圖用火攻燒燬魏軍的防禦工事。
在一個颳著大風的夜晚,蜀軍準備了大量的易燃物,趁著夜色向魏軍的防禦工事靠近。
然而,魏軍早有防備,他們在城牆上佈置了大量的水罐,當蜀軍點火時,魏軍迅速將水罐扔下,將火勢撲滅。
火光中,蜀軍士兵們無奈地看著自己的計劃失敗,心中充滿了不甘。
姜維又採用聲東擊西的策略,他先派一支小部隊在江陵城的東門發動佯攻,製造出要攻城的假象。
魏軍果然中計,將大量的兵力調往東門。
而姜維則親自率領主力部隊,繞道西門,試圖趁虛而入。
但王凌識破了他的計謀,在西門早已佈置好了重兵,蜀軍再次無功而返。
當蜀軍趕到西門時,迎接他們的是魏軍如雨點般的箭矢和石塊,士兵們紛紛倒下,姜維只得無奈下令撤退。
姜維還嘗試過暗度陳倉,派遣小股部隊從偏僻的小路繞過魏軍的防線,準備偷襲魏軍的後方。
但魏軍的巡邏隊十分警覺,很快就發現了蜀軍的行動,將這股小部隊一舉殲滅。
訊息傳來,姜維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他意識到魏軍的防守十分嚴密,想要突破並非易事。
而王凌和袁買則趁蜀軍疲憊之際,開始反擊。
他們先是派小股部隊騷擾蜀軍的後方,切斷了蜀軍的補給線。
這些小股部隊行動迅速,如鬼魅般出沒,讓蜀軍防不勝防。
蜀軍的糧草運輸隊多次遭到襲擊,物資損失慘重。
運輸隊計程車兵們在敵人的襲擊下,死傷大半,糧草被燒燬或搶走。
夜晚的運輸途中,時常傳來喊殺聲和火光,讓蜀軍士兵們人心惶惶。
然後,王凌和袁買又在夜間發動突襲,燒燬蜀軍的糧草。
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
魏軍悄悄地靠近蜀軍大營,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了蜀軍的崗哨,然後突然發動襲擊。
頓時,蜀軍大營內火光沖天,喊殺聲四起。
蜀軍士兵們從睡夢中驚醒,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
一時間,大營內混亂不堪,火勢迅速蔓延。
士兵們四處奔逃,相互踐踏,許多人在混亂中被燒死或砍殺。
姜維望著熊熊燃燒的糧草,心中充滿了無奈和絕望。
他知道,沒有了糧草,蜀軍將無法繼續戰鬥。
於是,他無奈地下令,率軍撤離荊州。訊息傳回成都,皇宮內一片譁然。
劉禪癱坐在龍椅上,臉色蒼白如紙,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
他望著殿外陰沉的天空,喃喃自語道:“荊州已失,蜀漢危矣……”
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伏地,不敢言語。
整個成都城,彷彿被一層陰霾所籠罩,瀰漫著絕望的氣息。
荊州的失利,讓蜀漢失去了重要的戰略要地,也讓蜀漢的未來變得更加黯淡無光。
姜維雖然失敗了,但他的勇氣和決心卻讓人敬佩。
他知道,只要蜀漢還在,他就不會放棄,他將繼續為了蜀漢的復興而努力奮鬥,哪怕前方的道路充滿了荊棘和坎坷。
他在心中默默發誓,總有一天,他會再次率領蜀軍,奪回失去的土地,重振蜀漢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