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幾聲悅耳的鳥鳴,劃破了山村的沉寂。雲霧山下,桃花店地,十八個自然村分佈在大山的角角落落。有的臨水而居,有的處在山腳,有的坐落於高山之巔。桃花山莊是這十八個山村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它坐山面水,正前方一百米開外就是有名的桃花溪。溪水潺潺,綿綿不絕。左側是通往古褒河的小道,右側是通往鐸水縣(即現勉縣)的大道。相傳漢高祖劉邦曾在此讀書避暑,韓信領導的眀修棧道也曾在此伐過木材。

桃花山莊背後緊靠雲霧山九十九嶺之龍蛇嶺。背後還有小道直通匯龍灘、昏人坪,經火燒店,可直達留壩、太白。山莊東側地勢開闊,有大片稻田;西側三百米開外與麥積河相接。桃花溪和麥積河是從雲霧山中流下來的方向不同的兩大溪流,一年四季兩河潺潺流水從不斷流。離桃花山莊八百米開外,麥積河匯入桃花溪,兩河歸一。好像兩個分離的人兒又緊緊團聚擁抱在一起了一樣。

桃花山莊周圍地勢奇特,數千桃樹、梨樹、蘋果數等環繞山莊四周,綠樹掩映。還有一大片竹林生長在山莊圍牆外的東側。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世外桃源之地吧!

從《周易》,古代風水學等來研究,桃花山莊地處龍脈寶地,人氣活絡,財氣盛旺。

這一日,桃花山莊內外戒備森嚴。與張遠山關係緊密的十大莊莊主都齊聚桃花山莊。他們分別是:黃家壩莊主黃飛海,小河壩莊主胡人發,楊家灣莊主楊海,董家店莊主董校,張家壩莊主張德貴,陳家山莊主陳秀林,白家壩莊主白坪,石門口莊主吳開軍,飛渡口莊主高義,回龍埡莊主王不是。來的還有劍士楊光達,朝陽洞道士馬一一真人。其他沒有來的七大村莊主,要麼和張遠山有過節,要麼官府中有人財大氣粗,要麼心懷鬼胎。大家知道桃花山莊惹上了麻煩,俠義的自然願意相約前來助陣,尿不到一個壺裡的想躲的遠遠的看熱鬧。

但總有頭腦明白的鄉親們,他們清楚小小的桃花店地一家有難,大家都不能倖免,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大家原來都是一家人,相互幫助才能走的遠過得長。

張遠山一再感謝眾鄉親們前來相助,並忙著組織大家裝備弓箭武器等,要做最壞的打算。

一直等到太陽西下,大家也不見龍騎軍的到來。楊光達隨對眾人說:“不如派小弟前去打探,看有何動靜,再回來報各位哥哥。”眾人回覆說:“也好,不過楊兄弟要小心前往,注意安全。”楊光達點頭告辭,騎馬飛馳而去。

五月份的白天很長。太陽落山了,也不見楊光達回來。眾人開始煩燥不安。有人建議:“與其坐而待斃,不如奮起反擊,主動出擊去找龍騎軍決鬥。”但馬上有人反駁:“我們的妻兒老小都在這裡。如若我們出去,龍騎軍乘虛殺進村來,那時怎麼應付?‘大家越發主意不定。

快掌燈時分,楊光達飛馳而回,眾人紛紛湧出大廳接應。楊光達說:“龍騎軍今天來不了了。在團山街,桃花幫正在和龍騎軍激戰。他們打得難分難解。”眾人一聽桃花幫,馬上就安靜下來。

原來在雲霧山下,一百里開外,有一座秦嶺地區較大的街鎮叫團山街。那裡人口眾多,商號林立,往來客商雲集。就在兩年前,當地官府常常縱兵前來團山街搶劫眾商戶和百姓。為了尋求自保,團山街武林世家蔣世詳聯絡眾弟子和眾商家成立了桃花幫。桃花幫成立近兩年來,有力的打擊了官府和官兵的驕橫和騷擾,保護了團山街鎮的安寧。據聽說桃花幫發展很快,現在有幫眾已達三千多人。但桃花幫也逐漸演變成了蔣家的私人幫派。對反對蔣家和不滿他們獨斷專行的百姓和商戶,他們就常常欺壓驅趕。許多百姓和商戶被他們趕離故土,流落外地,有家不敢回,對他們恨得咬牙切齒。故桃花幫曾多次派人來桃花店聯絡發展會員,都被張遠山等人拒絕驅離。張遠山本人更是對桃花幫近而遠之,嗤之以鼻。

雖然桃花幫和桃花店幾乎同名,但兩者並沒有任何關係。桃花幫所在沒有桃花地,桃花店地區也沒有桃花幫。

在百里之外的團山街,今天正發生著大事。

天剛麻麻亮,桃花幫幫主蔣世詳就像往常一樣親帥他的八百名弟子在團山街南門廣場操練。不多時,有幾十人的馬隊飛馳而來,他們都穿著紅色盔甲,背弓掛劍。當這些人到達團山街南門,只見南門廣場彩旗飄飄,旗上畫有八朵桃花和桃花幫三字。南門兩側立柱有一幅對聯“兄弟齊心共創桃花盛世,匡扶正義攜手日月清明。”

這幾十人的馬隊中帶頭的將軍忽兀兒一看到桃花幫演練的陣容後大怒,他對校尉李忽說:“我們正要找桃花山莊算賬,原來他們就躲在這裡,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命令將士們給我大幹一場,殺殺殺。”校尉李忽馬上傳令,幾十名龍騎軍將士就不問青紅皂白,直接騎馬衝進桃花幫正在操練的隊伍中,亂砍亂殺起來。

還沒等蔣世詳幫主反應過來,他的弟子中幾十人已被這些外鄉馬隊所殺。

蔣世詳憤怒的雙手揮起長槍,發出絕殺命令,命令弟子們去通知團山街其它力量,一起來全力剿殺這幫官兵。

一時間,鑼鼓齊鳴,號炮聲陣陣響,喊殺聲震天,桃花幫弟子們開始拿起武器強力還擊。得到傳令後的團山街其餘桃花幫弟子們和其他友好力量也從四面八方紛紛趕來支援。

桃花幫弟子人數眾多,漸漸佔據了優勢。雖然官軍馬隊個個武藝高強,又騎著高頭大馬,但在人數眾多的桃花幫弟子的圍剿下,傷亡也逐漸慘重。

蔣世詳尤其身先士卒,越戰越勇。忽兀兒雖然驍勇,但寡不抵眾。眼看幾十名馬隊將士被幾千桃花幫弟子團團圍住打敗,忽兀兒心裡開始發慌,自亂了陣腳。他想自己今天只帶了不多的人,寡不敵眾,再不逃跑有可能都被殺死或導致全軍覆沒。

忽兀兒伺機準備逃跑。校尉李忽已全身多處受傷,他看出忽兀兒想要逃跑。就對忽兀兒說:“將軍,我們快跑吧,再不跑就來不及了。”忽兀兒和李忽互想交換眼神後就沒命的突圍,終於血戰出了包圍圈。跑出一段路程後,他們剛想停下來,讓戰馬休息會,自己也喘口氣。但背後無數箭雨飛來,李忽死命護著忽兀兒還得拼命的逃跑。

忽兀兒成功脫險,李忽卻被亂箭射死。

這一仗直殺到日落黃昏,龍騎軍幾十人的馬隊,只剩下將軍忽兀兒和兩名侍衛兵僥倖生還。桃花幫也有二百多人傷亡。蔣世詳感覺到:今天遇到的敵人,太頑強了,與普通的元軍更本就不一樣。

在打掃戰場期間,蔣世詳親自審問五名被俘的元軍,他終於明白了,今天和他們決戰的不是普通的官府軍隊,而正是大元帝國皇帝御用的龍騎軍。聽俘虜們說,龍騎軍本來是要奉命剿滅桃花店地區百姓的,卻不想被忽兀兒將軍錯誤的命令殺這裡團山街的桃花幫,才導致人數劣勢落得今日慘敗。

蔣世詳知道惹上了大麻煩,但秦嶺山中長大的人天生就不懼怕什麼。他思考既然惹出麻煩,就要不怕麻煩。

他開始認真的對待這件事,和弟子們商量要做出周密的部署。研究後,他們就行動起來開始封鎖四周道路,迅速在各處險要之地增加防守力量和武器,動員更多的力量防止龍騎軍前來複仇。

訊息第二天很快就傳到了桃花山莊。張遠山和眾人都鬆了口氣,但也為桃花幫二百多名弟子的死傷感到惋惜。張遠山對眾莊主們說:“看來近期龍騎軍還顧不上我們了,今眾兄弟都在,前天莊上被龍騎軍偷襲死去的十三位兄弟今天正要下葬,請大家都幫幫忙。”眾莊主齊答道:“都是鄉里鄉親的,不容說自當出力。”

張遠山開始和眾鄉親們忙著籌備葬禮事宜。

響午時分,忽聽前門守衛家丁來報,鐸水縣縣尉王大人馬上就到。張遠山已猜出其大致來意,隨又召集眾莊主們一起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