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閻解成結婚 劉光齊跑路
四合院大善人的悠閒生活 性兼盡物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到馬乾事的話後,院裡的眾人逐漸安靜下來,有個別還在和人說小話的也迅速被拍了一下,算是提醒。
場面很快安靜下來。
馬乾事臉上依舊帶著和顏悅色的笑容。
“這個,情況是這樣的同志們……之前的報紙想必你們也看過了,今年我們再一次遭遇……前一段時間,甚至有鄉下的同志進城……好在經過多方努力終於……”
馬乾事又七扯八扯的說了一大堆話,把大夥兒都給整的有些雲裡霧裡。
不過底下這些人聽不懂,但不代表三個大爺聽不懂。
這幾個人也算是老江湖了,就算有些聽不懂馬乾事的話,但是聽話聽音兒,馬乾事這麼一通東拉西扯,他們也能明白事情肯定不是像大夥兒想的那個方向進行的。
要不然馬乾事不至於在這繞圈子。
三人迅速交換了一下眼神,但誰也沒開口說話。
直到馬乾事把這一通說完後,掀開缸子喝了口茶。
“所以,今年咱們依舊非常困難,所以我們現在的糧食定量還得下調!”
此言一出,臺下瞬間安靜了片刻,隨後好似突如其來的大雨一般,“唰”的一聲,臺下瞬間亂了。
“不是吧,還減?”
“啊?”
“這這這,這怎麼回事兒啊?”
“我沒聽錯吧?”
“安靜,安靜!”
馬乾事變了臉色,狠狠的拍了拍桌子。
見狀大夥兒也慢慢平息了下來。
“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現在是偉大的工人,必須為了我們……建設做出貢獻,現在從……到地方上,全都非常非常難,今年上半年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要不然也不會提出讓大家種紅薯,就連……都在自己房前屋後種了菜,還專門搞了好幾種野菜,咱們報紙上不都說了嘛……吃掃帚菜……”
說到最後,馬乾事臉色非常嚴肅。
“我是代表咱們街道,代表……來宣佈這件事的,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所有人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
不過我相信,大家作為優秀的工人…
一定會理解這件事的,我們的覺悟必須要高,否則是不行的,我們的口號是……要領導一切,如果連這點兒覺悟都沒有,怎麼領導一切?”
得,連這話都說了,那就絕對不允許置喙了,鼓掌吧。
啪啪啪啪啪~
一陣掌聲過後,場面已經冷了下來。
所有人老老實實的都坐在那裡,也沒人敢交頭接耳說小話了。
見此情形,馬乾事點了點頭,拿出筆記本來唸道:
“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這次定量減少的具體實施細則。”
“從高到低依次為:特殊重體力勞動人員,糧食定量每月50到60斤,變動為每月40斤到45斤。
重體力勞動人員,糧食定量由每月40斤到49斤,變動為每月30斤到35斤。
輕體力勞動人員,每月定量由29斤到39斤,變動為每月20斤到26斤。
所有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團體工作人員和公司營業職員、店員和其他類別腦力勞動人員,每月定量由27斤到32斤,現在一併變動為每月22斤。
所有初中以上在校學生,每月定量由29斤到36斤,變動為每月22斤到28斤。
為城市戶口但沒有工作的人員和十歲以上的兒童,由原來的每月18斤到23斤,一併變動為每月15斤。
六歲以上十歲以下兒童,一併變動為每月11斤。
三歲以上六歲以下的兒童,每月9斤,三歲以下者每月7斤。
話一說完,馬乾事當即放下記事本,眼神往下方掃視過來。
本來想說說了句話的人察覺到他的目光之後,也就沒人再繼續說話了。
見大夥兒都繼續坐在那,也沒人交頭接耳亂說話,也沒人起鬨,馬乾事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就開始給大家分花生。
也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反正領花生的時候他們的臉上都帶著笑。
三個大爺在一旁輔助著馬乾事給大家把花生分完。
其實每戶分到的也沒多少,每家用手分上一捧而已。
但是有總比沒有強……
分完花生後,馬乾事不顧大夥兒的熱情挽留,推著腳踏車就走了。
留下原地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誰也沒吭氣,大夥兒各回各家。
有人想要張嘴說話,也迅速被身邊人拍打了一下,頓時又閉上了嘴。
陳放搖搖頭,捧著自己分到的花生回了家。
……
時光匆匆而過,轉眼間又是一個月過去。
將近農曆十月時,天氣已經挺冷了,陳放每天上下班都穿著大衣。
這天,廠裡開了個會,內容就一項,昨天……發出了關於製造代食品……的指示。
要求各地抓緊秋收已經完畢的時機,大規模地動員人手採集和製造代食品,以克服困難。
根據專家的建議,推薦玉米根粉、小麥根粉、玉米杆麥粉、橡子麵粉、葉蛋白人造肉精、小球藻等若干代食品。
方法主要是發動大小食堂,土法為主,自己動手,自做自吃。
其實吧,這些玩意兒倒也不是剛剛才有的,早在這之前其實就已經有了。
什麼榆樹皮、苦楝樹樹皮、核桃樹皮之類的玩意兒,這些東西先去除水份,然後再搗碎,等祛除那些粗纖維之後,完事兒再磨成粉。
像榆面這種東西,不管是做成麵條還是沖泡一下都可以。
抓一把榆面,放進碗裡拿滾開的熱水一沏再放點鹽,有條件的話再搞點蔥花韭菜沫兒胡椒粉啥的,泡個窩頭吃。
這玩意兒吃進嘴裡滑滑溜溜的,口感挺不錯。
不少家晚飯就經常這麼吃。
這會兒細糧比例又變少了,原來是35%,中間降低過一回,現在是15%。
不過說是這麼說,但實際上很多時候連15%都沒有。
不是說不給你,而是沒了。
你去糧站上,不僅糧票要折,而且還經常沒有細糧。
現在連高粱面兒和紅薯面兒都成好東西了。
玉米麵和白麵更不用說,這兩樣有時候連半成都拿不到。
就在這種形勢之下,四合院又迎來了添丁進口的好日子。
前院兒三大爺閻埠貴家娶媳婦啦。
閻解成結婚了。
這場婚禮辦的特別低調,只有兩家人在一塊兒坐了一下,外人基本沒請幾個。
也沒像許大茂結婚時似的又是請人過去迎接,又是花轎的。
這次啥也沒有。
三大爺只是給一家派了兩顆喜糖,算是讓大家沾沾喜氣,順便通知大家不要忘了隨禮。
大夥兒紛紛在心裡怒罵閻埠貴的摳門兒。
但是罵歸罵,該隨禮還是要隨禮。
畢竟這個禮是互相的,以前閻埠貴也給別人隨禮了,現在人家有事,自然是要還回去。
這件事表面上看上去是三大爺閻埠貴小聰明小算計,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之前不是安排這些沒正式工作的年輕人下鄉來著嘛。
正好閻解成就在這麼個範圍裡面。
老閻因為這個事來找過陳放,但陳放已經打定主意不蹚這個渾水。
他其實不是不知道現在具體是什麼情況,這種事早已經不新鮮了。
私下裡買賣工作這種事,現在都已經玩的很溜了。
什麼崗位,什麼廠子這些,不能說是明碼標價吧,但也差不了太多。
已經屬於是公開的秘密了。
陳放不想搞這些倒不是說他怕事兒。
實際上現在這麼幹的人多了去了,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他不搞只是不想搞而已。
只能說他這個人太擰巴了。
一方面不認可什麼變法,但是又不願意去做些什麼,只是天天悠哉悠哉得過且過。
不過嘛,沒了陳屠夫,老閻家也不至於吃上帶毛豬。
陳放不做,有的是人肯做。
後面閻解成不知道是透過怎麼個關係,反正是沒有被納入下鄉人員名單裡面去。
但是最近這個活動又開始了,街道上一直在攆人。
閻埠貴可能是怕閻解成去了鄉下找物件,或者是想透過結婚這個事搞點兒什麼算盤。
反正現在閻解成要結婚了。
物件正是何雨水的同學於海棠的姐姐於莉。
結婚當天,三大爺擺了兩桌,請大家喝了杯水酒,稍坐了一下就散場了。
水酒是真水酒,就是水摻酒……
不過大家也能理解,畢竟現在誰家也不好過,吃個窩頭鹹菜都不容易了,更別說什麼喝酒吃肉了。
眼看許大茂結了婚,閻解成也結了婚。
院裡年青一代就剩下傻柱和劉光齊倆人了。
至於陳放?
其實陳放嚴格來算要和劉光天閻解放他們放在一起也行。
畢竟他的年齡在那擺著呢。
只不過他不跟這幾個比他小兩歲的一起玩罷了。
其他像什麼閻解成、劉光齊、許大茂、傻柱這些人,都比陳放要大兩三歲呢。
尤其是傻柱,他的年齡是這幫年輕人裡面最大的。
他今年二十四了,眼看過了年就二十五的人了。
所以傻柱比誰都著急。
可是著急也沒用,他現在可不敢跟閻解成似的領個媳婦回家來。
畢竟他可不是什麼有家底的主兒。
他這個人平時大手大腳慣了,不能說是一分錢沒存下來,但真說存款他可能還不如賈家多。
這一點傻柱倒是和後世那種月光族差不多。
雖然他平時不愁吃喝,但現在是什麼年景兒,他不可能再從廠裡帶什麼東西了,最近他連上班都不拎著那個網兜飯盒了。
再者說吧,傻柱的眼光挺高的。
他自己雖然長得醜,但卻一心要找個漂亮的,所以再怎麼找也找不到合適的。
相比於傻柱而言,二大爺劉海中家裡就務實多了。
和三大爺一樣,二大爺劉海中也來找過陳放。
他想讓陳放把劉光齊安排進軋鋼廠。
但陳放同樣沒答應。
劉海中覺得自己的面子受到了挑釁,背後沒少嚼舌頭根子。
不過陳放還是不為所動,反正誰找他也不理,東西也堅決不收。
最後劉海中不得已之下,把兒子安排進了一個機械廠。
然後火速給兒子說了一門親事,正好就是那個機械廠的一個小領導家的女兒。
老劉兩口子覺得挺合適,就答應了這門親事,安排在十一月十六這天結婚。
雖然日子挺不好過,但老劉排場安排的比三大爺閻埠貴家大多了。
結婚那天賓客來了不少,他之前那些徒弟啥的基本都到了,給老劉帶來了不少面子。
但是誰知道,他那個寶貝兒子早有異志。
進了機械廠後不久,那個小領導就來找過劉海中一趟。
說是可以讓劉光齊轉幹。
老劉一聽這話當時就大喜過望,硬生生花十幾塊錢買了只雞來招待親家。
酒席宴前,親家就說了,現在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讓劉光齊轉幹,但是條件是劉光齊必須調動出去幾年。
當然了,這只是暫時的,遲早有一天劉光齊還能調動回來,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遠。
老劉一聽當時就拍板決定了,不就是調出去幾年嘛,這都不叫事兒。
去!
必須去!
又聽親家說去的地方不遠,就在某莊那邊。
老劉就更沒意見了。
不就是某莊嘛,離咱們這兒也就500裡地,坐火車幾個鐘頭就到了。
這不算什麼。
去,必須去!
機會太難得了。
老劉一輩子夢想走仕途,自己眼看是要走不成了,那就讓兒子去唄,到時候自己有有個是幹部的兒子了,那臉上該有多光彩。
想象著劉光齊穿著四個兜,帶著媳婦孩子提著大包小包回來看自己的場景,老劉當時吃點兒樂出聲來。
又想到陳放之前拒絕自己的那一幕。
老劉不禁有些咬牙切齒。
‘哼哼,幸虧你沒答應,要不然光齊還不見得能有這個造化呢。’
此刻,老劉又想到了將來自己寶貝大兒子衣錦還鄉,陳放站在旁邊迎接,對自己客客氣氣的模樣。
老劉心頭的火頓時燒的更旺了。
“家裡的拿酒,今天我要好好和親家喝兩杯。”
這頓酒喝的老劉極其滿意,可以說是他這幾年最痛快的一次。
臨近年前,劉光齊的調動也辦好了手續,快出發了。
此刻的劉海中還沉浸在兒子衣錦還鄉的美夢中難以自拔。
殊不知他的寶貝大兒子早就對他心懷怨念了,此一去山高路遠,父子再見面時估計就得是20年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