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釣魚執法
大秦,開局被殉葬,被迫稱漢王! 臺閣體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繚無為了巴結趙高,趁著驪山陵開始了殉葬,直接闖進驪山官寺抓人。
試圖讓英布、吳廣、趙亥三人跟著殉葬。
一直到現在,秦越人依舊是歷歷在目,早就想著找機會報復繚無了。
“驪山提前了殉葬。”
秦越人踩著遊徼的腦袋,冷著臉說道:“數十萬刑徒最終是殉葬了進入過始皇陵的刑徒和匠人,將近十萬人。”
“我和兄弟們的身份不再是普通戍卒了,最低也有四級不更的爵位,又在驪山邑擔任了文法吏,只要繚無願意幫忙掩蓋,可以把身份劃到沒有進入過始皇陵的名冊。”
埋在殉葬坑的人,基本都是曾經進入過始皇陵的人。
秦越人已經是官了。
不是民。
殉葬的人數又將近十萬人,少了三五個人不會被發現。
咸陽的中都官(京官),又不會跑到驪山一個個對照查驗名冊,秦越人的幾個兄弟有沒有進入過始皇陵。
只是繚無一句話的事。
當官的說進去了。
就進了。
當官的說沒進去。
就是沒進。
秦越人最恨繚無的一點,這人為了針對他,專門跑到驪山官寺抓捕英布、吳廣、趙亥三人送去殉葬。
“這......”
遊徼害怕了,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不應該提起繚無的名字。
繚無和秦越人明顯是有死仇。
故意把秦越人的兄弟們抓去殉葬。
仇恨大了!
遊徼不敢囂張了,免得激怒秦越人,惹來他的折磨。
只要繚無率領驪山的秦軍趕過來,就能抓住秦越人,也能避免戶計簿被發現。
遊徼趕忙朝著巷子口看去,瞧見鄉佐拼命往外跑的身影。
“哪裡走!”
夏侯嬰扯掉臉上的布巾,手持短戟,大喝一聲正要追出去。
“你個誣告好人的賊人,今天定要把你全家送進牢獄。”
“且慢!”
項莊突然出手,攔住了夏侯嬰,不讓他追捕跑去報信的鄉佐。
正是因為項莊的阻攔,鄉佐騎著一匹馬,衝出了鄉治所的大門。
鄉佐跑去驪山報信了。
“快些放開我。”
夏侯嬰滿臉急色:“鄉佐明顯是跑到驪山陵,通知二百五主繚無,帶領手底下的兵馬過來抓人,只要繚無帶領一屯的秦軍過來,我們都會被繚無抓住。”
遊徼的神色一喜,瞧見鄉佐成功的離開了鄉治所,忍不住得意洋洋的說道:“趕緊放開我,不然,等到兄長繚無帶領驪山的秦軍過來,你們就會成為階下囚!”
“正是要繚無帶兵過來。”
項莊瞥了一眼遊徼,看向他的眼神似乎是在看著一個蠢貨:“秦越人想要在兩年內連升四級,需要不少大案進行加勞,大案又不是經常發生。”
“不過嘛......可以間接促成大案,就拿今天的戶計案來說,最後找到了戶計簿,只是一樁盜公器的案子。”
盜公器是貪汙案。
罪名不小,卻構不成大案。
“如果繚無擅自帶兵過來......”
項莊自己都沒發現,已經逐漸認可了秦越人,開始主動幫著出謀劃策,還是站在上層貴族的視野幫著秦越人謀劃。
“貴族喜歡勾心鬥角,引誘一姓貴族犯下大罪,最好的辦法就是引誘對方擅自調兵,六國舊貴族過去擁有一定的私兵權,擅自調兵都是大罪,何況是秦國。”
秦法規定,軍隊調動權高度集中於皇帝。
五十人以上的軍事行動,必須持有皇帝授予的虎符作為憑證。
擅自調兵的刑罰非常嚴酷。
主犯處極刑,也就是腰斬、車裂(五馬分屍)等酷刑。
“大案嘛。”
項莊顯露出了一個貴族做派,指了指咸陽的方向:“鬧的越大越好,盜公器不會傳到咸陽,擅自調兵就不同了。”
這句話說完,眾人瞬間有種脊背發寒的感覺。
項莊說的平淡,只不過是上層貴族爭鬥,經常發生的平常一幕。
英布、夏侯嬰等人卻是如墜冰窖,感受到這句話的血淋淋。
底層黔首發生了矛盾,最多是相互謾罵,或者是打一架。
上層貴族發生了矛盾,卻想要了對方的命,甚至是要了對方全族的命。
“你......你......”
遊徼感到一種徹骨的陰寒,驚懼的望著項莊,渾身發顫,說不出一句話。
遊徼再也沒有了得意。
只有後悔。
遊徼反而成為最不想看見繚無過來的人。
“釣魚執法嘛。”
秦越人很快理解了項莊的意圖,滿意的點了點頭,根據學習過的秦律來看。
繚無擅自調兵就是驚動咸陽的大案。
更讓秦越人滿意的是,項莊不再是像個旁觀者一樣站在旁邊,一句話不說。
項莊終於開始融入秦越人的班底了。
“善!”
秦越人期待的說道:“繚無膽敢得罪我,今天就要利使用者計案,判處繚無一個腰斬或者車裂的酷刑!”
——————————
注1:根據考古發現,驪山的始皇陵已發現186座刑徒墓群,集中分佈於陵園東側趙背戶村、姚池頭村等地,埋葬大量勞工遺骸。
目前,考古僅揭露區域性區域,推測陵區實際埋葬的刑徒遺骸可能達數萬人。
另外,《史記》記載參與封閉地宮的工匠被活埋,但考古尚未發現集中埋葬工匠的坑墓,推測遺體可能位於未發掘的地宮區域。
刑徒死亡的資料存在爭議:由於始皇陵太大了,加上技術不成熟,無法發掘地宮,目前的考古發現的遺骸僅為冰山一角,根據考古研究,推測實際死亡人數可能介於數萬至十萬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