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大秦內史郡芷陽縣,驪山下起了一場大雪,落在傳舍的板瓦屋頂上,黑瓦一片素白。

驪山陵一里外的傳舍內,皂衣小吏廚嗇夫,也就是負責傳舍的飲食和物資管理,端著一隻陶碗,碗裡是肉羹,正要送給一名大夫,門口出現了一人。

“下著大雪,不在自家的屋舍待著,來到驪山傳舍作甚。”

廚嗇夫心中暗惱,卻不能不接待來人,只能黑著臉迎了過去,開啟了院門。

“謝過上吏。”

冬月裡,秦越人穿著一件麻布單襦,腳上一雙草鞋,腦袋上用麻繩固定成偏髻,相貌端正,看起來十六七歲,臉上沒有黥字,不像是群盜。

秦越人只穿著一件單薄的襦袴,凍的渾身發抖,作揖道:“我是徵發到驪山的戍卒,天寒地凍,想要在傳舍借宿一晚,明天再去驪山,不知上吏能不能行個方便。”

“可有爵位?”

廚嗇夫瞧見他臉上沒有黥字,暗自鬆了一口氣,看來不是刑徒群盜。

廚嗇夫聽到他想要借宿,這名皂衣小吏的態度謹慎了幾分。

按照《傳食律》的規定,爵位不同,傳舍提供的飯食不同。

爵位是第四級不更、第三級簪嫋,每餐供應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草料和秸稈各半石。

爵位是第二級上造,以及無爵的佐、史等低階官吏,每餐供應糙米一斗,菜羹,鹽二十二分之二升。

廚嗇夫是個斗食小吏,不敢得罪有軍爵的武吏,謹慎詢問了秦越人的爵位情況。

“無爵。”

秦越人苦笑一聲:“我是泗水郡、蘄縣、大澤鄉的一名戍卒,這是驗傳,上吏可以叫我秦越人。”

“是否婚配?”

廚嗇夫聽到他是一名普通的戍卒,心裡一鬆,傳舍就怕接待爵位高的官吏,提供各種飯食比較多不說,稍有怠慢,就會招來喝罵。

只是一個無爵的戍卒,廚嗇夫的態度輕慢了很多。

秦越人無奈,見人下菜碟屬於是優良傳統了,沒辦法,誰讓他穿越成了一個普通的戍卒。

他原來是一名事業單位的法醫,出外勤偵辦一件案子的時候,不小心撞了大運,被一輛大運車撞死。

等到秦越人清醒過來,已經變成了大澤鄉一個叫做秦越人的庶民,也就是貧民,還是一個需要服兵役的少年。

秦朝是全民服兵役的制度,到了年紀就要服兵役,變成一名戍邊計程車卒,逃役是重罪,所有適齡人都要服兵役。

秦越人所在裡聚也就是村子的適齡青年,已經跟著亭長前去服兵役。

秦越人被馬車撞死了,眼看就要埋了,又甦醒了過來。

失期當斬!

秦越人無奈,只能趕緊上路,前往驪山服兵役。

“不曾。”

秦越人兩世為人,都是單身狗一枚,說出了自身的婚姻狀況,接受了廚嗇夫的盤問。

“你去馬蹄灶旁邊坐著。”

廚嗇夫盤問清楚了,不耐煩的擺了擺手,示意秦越人與幾名庶民擠在一起,烤火取暖,免得凍死在傳舍內。

他叫來一名傳舍卒,按照《傳食律》給秦越人提供一份飯食。

秦越人無爵,又沒有婚配,每日供應糙米一斗,菜羹,鹽二十二分之二升。

這是極低的飲食標準,僅能維持生存所需,且無葷腥。

秦越人卻沒有嫌棄,接過來糙米、菜羹、鹽直接攪在一起,大口吞嚥,像是餓死鬼託生一樣,狼吞虎嚥的吃下了堪比豬食的飯菜。

他太窮了,大冬天只能穿著一件單薄的襦袴,家裡準備的乾糧,早就在兩天前吃完。

今天是他兩天來吃的第一頓飯。

馬蹄灶的周圍坐著幾名偏髻單襦的戍卒,看見秦越人大口吃飯,不由的嚥了咽口水。

“嗝~”

秦越人打了個飽嗝,第一次感覺吃飽飯是這麼幸福的一件事。

當他想到自己是在驪山服兵役,還是負責修建秦始皇陵,又是一臉的苦澀。

秦越人回想起了關於驪山陵的記錄:“按照書中的記載,秦始皇的陵墓修建完成以後,所有負責修建陵墓的刑徒、戍卒,全部被殺,一起殉葬了。”

“我記得驪山陵修建完成的時間,正好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那年,不知道今年是哪一年。”

秦越人很焦慮。

按照秦律的規定,每名男性達到十七歲就要開始服兵役,期限是兩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秦越人還要在驪山陵待上兩年的時間。

如果距離秦朝統一六國還有三年時間,秦越人可以在驪山陵修建完成以前回家,避免殉葬的下場。

如果剛好卡在了兩年的時間。

秦越人只有一個被殺的下場了。

“今年是哪一年......”

秦越人是個戍卒,接觸的圈層也是沒有見識的戍卒,一路上詢問了不少人,都是不知道今年是秦王政哪一年。

他環顧四周,看向一名正在誇誇其談的戍卒,出於法醫的職業習慣,敏銳的覺察到,這名叫做趙亥的戍卒,應該是識字的。

趙亥雖然也穿著一件泛黃的麻布單襦,袖口卻有一點黑乎乎的痕跡,似乎墨跡。

他的手腕發白,手心沒有老繭。

秦越人根據法醫的經驗,判斷出趙亥過去是不事生產的。

說明趙亥過去是有軍爵在身,後來觸犯了秦律,被剝奪了軍爵。

“諸位。”

馬蹄灶旁邊,趙亥是個喜歡炫耀的張揚性子:“你等可知,大秦今年發生了一件大事。”

秦越人不習慣秦代的跪坐,盤腿坐在靠近趙亥的位置,側耳傾聽趙亥所說的大事。

多半是與滅亡六國有關。

只是不知,秦國已經滅亡了多少個國家,按照韓、趙、魏、楚、燕、齊的順序,只要不是攻破了燕國、齊國,就還有緩和的餘地。

“呵呵。”

趙亥看見周圍幾名戍卒,一起看了過來,頗有幾分眾人以他為中心的意味,白淨臉容出現了一絲自得,喜滋滋的說出了那件大事。

“大將王賁從燕地南下,直搗臨淄,齊王建不戰而降,齊國滅亡。”

“大秦一統六國了!”

——————————

注1:傳舍作為官方設立的招待機構,相當於現代的招待所,最早可追溯至戰國後期。

根據《睡虎地秦簡》的記載,傳舍有著關於交通管理的記錄,傳舍職能就是古代的招待所。

另外,關於傳舍的具體執行情況,相關制度在尹灣漢簡(如《元延二年日記》)和懸泉漢簡中有詳細記載。例如:

尹灣漢簡記錄了東海郡官員使用傳舍的頻率、地點及公務活動,如師饒在元延二年一年內住宿傳舍達38天,涉及楚國和東海郡的多個傳舍。

注2:《傳食律》是研究秦代公務接待制度和社會等級結構的重要實證,主要記錄了各級爵位和官員的飲食標準,也就是傳舍接待時的具體餐標。

詳細記錄見於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分別對應竹簡編號180、181、182號。

注3:關於秦朝的服兵役,是全民兵役,男子滿17歲需到鄉級機構登記(稱“傅籍”),登記內容包括姓名、年齡、健康狀況等,作為徵發兵役和徭役的依據。

遇重大戰事(如長平之戰),可徵發15歲以上所有男子,甚至婦女編入臨時軍隊。

秦朝的生活很有意思。

出生以後,父母就要給你辦戶口,否則就是黑戶。7歲的時候,父母開始給你交人頭稅(口賦),一直繳納到十四歲,居住的村莊,一種用圍牆圍起來的閭里,進出村莊都需要跟門衛打招呼。

家裡的房屋一般是‘一堂兩內’,相當於現代的小戶型房子,是一個單層平房,中間是客廳,兩邊是臥室。

到了十七歲開始服兩年的兵役,如果立功獲得爵位,國家根據爵位發房子、田地,以及隸臣妾,也就是奴隸,服兵役對於貧民來說是個重要的上升渠道。

關於秦代的生活還有許許多多的細節,比如一些奇葩法律規定,非常的有趣。

總的來說,這本小說屬於是文心雕龍吧。

作者細緻的一點點雕刻出秦代畫卷,展現一個詳實的大秦,讓諸君彷彿真的置身於秦代生活,一起做一回真正的秦人!體會波瀾壯闊的大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