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朱祁鎮:混全雙打的酸爽誰懂啊?
皇帝錦標賽,贏政開局一個碗! 飛天小趴菜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被老朱和朱棣同時踹在胸口,直接將自己給踹飛出去。
然後就無縫銜接上了混合雙打,而且還是邊打邊罵的那種,朱祁鎮整個人都懵了。
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早已經變成了豬頭,甚至因為牙掉了幾顆,說話都變得有點兒漏風。
“兩......兩位朱(祖)宗,要(饒).......要(饒)命啊!
慫(孫)兒再也不管(敢)了啊!”
對於朱祁鎮的求饒,倆人是一個字都沒聽見,羚羊落下的速度還是跟雨點兒一樣。
一直打了快一柱香,朱棣已經累的香汗淋漓了,不得已只好先停下來休息一會兒。
結果,他還沒喘口氣兒,就聽到旁邊老朱一邊打一邊說道:
“這就不行了?”
聽到這話,剛想歇一會兒的朱棣忍不了了。
男人怎麼能被說不行?
呃,對,自己現在是女人了。
那也不能不行!
想到這裡,朱棣提著自己的細胳膊細腿兒就又加入了混合雙打之中。
一個到了小半個時辰之後,朱祁鎮已經連話都快說不出來了,眼看再打下去人都要沒了,倆人材慢慢的停手。
“哼,這一次就先放過你!
下次不要讓咱再見到你,見你一次咱就打你一次!”
“沒錯,還有瞻基那小子,朕的好聖孫啊,沒想到竟然生出來你這麼個不孝兒子,下次朕見了連他一起打。”
朱祁鎮此時真是死的心都有了。
朕特麼不就親征一次了嘛,你們誰親征的次數比我少了?
從一見面就打到現在,以後還要見一次打一次,你們至於嗎?
但這話他也就只敢在心裡想想,打死他也不敢說出來。
要是說出來的話,估計他就會成為第一個被打死的參賽隊員。
那特麼比那乾隆還慘,乾隆至少還是死於意外。
當然了,這個意外到底是怎麼回事,大家懂的都懂。
但至少面子上能過去不是?
他要真被當眾直接打死了,那可是裡子面子都沒了。
因此,雖然心裡萬分的委屈,他還是強撐著說道:
“孫兒謝二位老祖!”
而倆人卻是壓根兒沒功夫去搭理他,更沒興趣去管他怎麼想,因為嬴政、李世民、劉徹三人此時也已經進到了虛擬空間裡面。
聊天群估計不會想到,他開放的這個虛擬空間,竟然成了群成員第一次大聚會的平臺。
雖然大家在各自所在的世界都是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但這麼多皇帝們聚在了一起了之後,所有人還是第一時間共同的向著嬴政見禮。
沒辦法,這可是祖龍。
正是因為他開創了華夏大一統的時代,所有後世想要問鼎天下的人,都有了一個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那就是統一天下。
如果你沒有這個志向的話,對不起,天下將註定與你無緣。
想想吧,你特麼都起兵了,竟然只想著割據一方,而不想著統一天下?
如此胸無大志,望之就不似人君啊,誰特麼還願意投奔你?
大宋為什麼一直被稱為挫宋?
不就是因為終宋一朝都沒有收回燕雲十六州,沒有實現華夏的統一嘛。
而老朱的地位為什麼那麼高?
因為他在燕雲十六州丟失了六百餘年之後,重新讓他回到了華夏的懷抱,重新讓華夏實現了統一。
哪怕他有無數的缺點,但僅憑這一項功績,他千古一帝的評價就沒有任何人能夠動搖。
而這一切早從兩千多年前嬴政統一六國的那一刻,其實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有這個伏筆在,就算沒有老朱,也會有別人把燕雲十六州給收回來。
毫不誇張的說,從嬴政統一六國的那一天開始,整個華夏就已經像石榴仔兒一樣緊緊的抱在了一起,不論分開多久,最終都會重新緊緊的擁抱在一起。
因此,這個大禮,嬴政受得起。
看著整整站了一排向自己作揖的眾位皇帝們,嬴政坦然受了這一禮。
“統一六國的那一刻,朕心裡是自豪的,朕沒有辜負大秦歷代先王的期盼,親手結束了持續幾百年的戰爭,使我諸夏百姓再不用受那戰爭之苦。
朕的功績遠超三皇五帝,因此朕才敢自稱皇帝。
直到今天,朕也認為自己配的上這個稱號。
但是,進了這個聊天群之後,朕才知道對我諸夏有功績的不止朕一個。
你們或為我諸夏開疆拓土,或收復我諸夏失地護我諸夏完整。
朕,代我諸夏百姓謝過你們!”
真誠的說完這番話之後,他便認真的向面前的幾位回禮。
互相認真的行過了大禮之後,氣氛一下子就放鬆了下來。
大家在群裡認識這麼久了,今天才算是第一次正式的會面。
之前那一次副本大家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坐著,並沒有交流的機會。
因此,接下來大家便開始了互相寒暄。
只不過,這麼一來,尷尬就出現了。
其中最尷尬的就屬劉徹和崇禎。
你把朕的冠軍侯送了過來,朕心裡很高興。
但是,你特麼睡了朕的皇后,讓朕很不爽啊。
而且,你特麼一個亡國之君穿越到了朕的身上。
你不會把朕如日中天的大漢也給玩沒了吧?
因此,兩人大眼兒瞪小眼兒了半天,愣是沒想起來應該交談點兒什麼。
看到這個情況,老朱覺得自己應該幫幫自己這個子孫。
“漢武大帝啊,來,朕給你引見一下,這是朕的子孫朱由儉。
這孩子怎麼說呢,算不上明君,但本心還是不錯的。
處自以為已經算是夠勤政了,結果這小子一點兒也不比朕差,幾乎是天天泡在御書房裡。
雖然咱的大明最終是亡在了他的手裡,但也不能全部怪他,畢竟那種級別的天災人禍,就算是咱穿越到他那個時候,處理起來也是極為麻煩的。
所以啊,你也不用太擔心,他畢竟有過一世的經驗了,只要吸取了教訓,大漢在他手裡肯定也差不到哪裡去。”
有了自家老祖給自己站臺之後,崇禎的自信一下子就起來了。
“沒錯,漢武大帝你放心吧,朕現在已經知道前世為什麼會失敗了,現在大漢的國庫已經擴建過三次了,錢還是沒地方放。
現在的大漢是有錢有糧有兵,朕把天下兵馬全都交給了衛青,他想怎麼管就怎麼管,朕從來不插手,朕現在只管一件事,就是搞錢,然後給衛青花錢。”
劉徹對於崇禎原本是不屑一顧的,但聽他說完了這番話之後,整個人都震驚了。
而且不止是他,因為心情激動,他這話說的聲音可一點兒都不小,所以聽見他這話的人全都傻眼兒了。
國庫擴建三次?
這特麼是個什麼概念?
國庫裡面能跑馬的事兒他們聽說的多了,大部分皇帝也都親自經歷過。
但是,連續三次擴建國庫是個什麼鬼?
“你是怎麼做到的?“
看著一眾皇帝震驚的樣子,崇禎心裡興奮的都快要飛起來了。
這特麼絕對的人生第一高光時刻啊。
但是,還沒等他驕傲一會兒,自己的脖子就突然被掐住了。
“我跟你說過什麼?
上次的教訓你都忘完了嗎?
怎麼穿越了一次,你還敢如此的壓榨百姓?“
老朱這一次可真是下了死手,不一會兒的功夫,崇禎已經感覺上不來氣了。
“太......太祖,您......您聽孫兒解釋啊。”
“哼,咱就聽聽你還能怎麼狡辯,如果你還是不改壓榨百姓的性子的話,咱絕對饒不了你。”
“太祖您真的誤會了,這一次孫兒絕對沒有壓榨百姓啊。”
眼看老朱臉色不善,他趕緊簡潔明瞭的將自己開科舉、建學校,然後把學校和房子捆綁起來賣房的那一套操作給說了一遍。
當他終於說完了之後,所有人都感覺像是在聽天書一樣。
“你......你就是靠著這種手段在短短時間裡將國庫擴建了三倍?”
“對啊,你們是不知道啊,將房子和學校捆綁在一起之後,一套房子至少有十倍的利潤。
如果百姓們要是一次性出不起這麼多錢從朕的錢莊裡面貸款的話,那就不止有十倍的利潤,還有三十年的利錢。
這利錢差不多也有十倍成本的十倍左右。
這麼算下來,如果有錢人家買一套房子的話,朕能掙十倍利,要是沒錢人家買一套房子的話,差不多就有二十倍的利潤。
而且除了房子之外,商鋪的利潤也一點兒不比這個少。
就是靠著這個,朕一分錢沒花,重建了一座大十倍的洛陽城之外,還將國庫擴建了三倍。
現在國庫裡的錢如果全部用來供應衛青打仗的話,他就算打一百年也花不完。
而且,朕現在正在雲夢澤和應天兩個地方搞屯田,等這兩個地方屯田成功了之後肯定還要築城,到時候朕就還按照這個方法來辦。
朕大概計算過了,整個長江以來全部開發完的話,僅僅是賣房子的錢,大漢三百年也花不完。”
崇禎這邊是越說越興奮,但劉徹卻馬上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不對,你說的不對!”
“哪裡不對了?“
“你說的這個方法聽起來確實是無懈可擊。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核心的問題,我大漢根本就沒有那麼多人口啊。
你這個方法在洛陽能夠施行是因為洛陽人口本就夠多,而且離關中也近。
但是,雲夢澤那地方除了土人之外,哪還有人?
你就算是築了城,也頂多是做為軍事堡壘使用而已,哪有人會去買那裡的房子?”
“嘿嘿嘿,您說的這個問題朕早就想過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朕想了兩個辦法。”
“哦?
什麼辦法?”
“第一個辦法是朕給衛青下了命令,讓他在對外戰爭的時候,儘量多抓俘虜,用來填充到長江以南地區。
當然了,這個辦法也只能治標而已。
真正治本的是朕的第二個辦法。”
“哦?第二個辦法是什麼?”
“朕下了聖旨,凡是我大漢百姓,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朝廷賞一兩銀子,兩個孩子四兩,三個孩子八兩,四個孩子十六兩,以此類推,不論男女,生的越多朝廷獎的越多。
只要是三個孩子以上的,朝廷不僅免費給學位可以上學,而且對於經濟困難的,朝廷還可以出錢幫你養孩子。
而且朕還改了命婦的賞賜規則,不再是婦憑夫貴,而是生的孩子越多越尊貴。
按照新的規則,只要生三個孩子的就可以見官不拜,如果是生八個孩子以上的,就算是朝廷一品大員從其門前經過也要文官下轎,武官下馬。
反正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你們就只管生,生的越多朝廷給的錢就越多。
而且也不用怕養不起的問題,只要你生出來了,養不起自有朝廷出手。“
聽完了崇禎的方案之後,眾人才算是真的傻眼兒了。
“你......你這樣真的可以嗎?”
“為什麼不可以?
僅僅是去年一年,大漢新生的嬰兒就比前年增長了十倍不止。“
“可是,你這樣重賞的話,朝廷的負擔豈不是很重?”
“那肯定是很重的,但跟賣房子的利潤比起來也只不過是小兒科而已。”
“可是就算是這樣,你這個辦法也持續不下去啊,房子總有蓋滿的那一天,到了那個時候你怎麼辦?”
“那好辦啊,朕不是有衛青的嘛。
等大漢的房子蓋滿的那一天,衛青自然會為朕帶來新的地盤。
到時候在新地方蓋不就成了?
反正只要衛青的腳步不停,朕蓋房子的腳步就不用停。
就算有一天整個天下都被朕蓋滿了房子.......那.......那就再說唄。
只要朕手裡的兵馬夠強壯,還能找不到地方蓋房子不成?”
好嘛,崇禎這理論眾人一時間竟然找不到反駁的辦法。
而且,出現在這虛擬空間裡的皇帝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他們很快就評估出來了自己照抄這個辦法的可行性。
想要照抄這個辦法其實有兩個前提,一個是自己手裡要有一支強力的軍隊,第二個就是國內不能有太大的利益集團。
崇禎可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這個辦法之所以能實施的這麼順利,其實完全是因為衛青。
正是因為有衛青替他壓制了一切不服,他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要不然的話,你想在流行察舉制的大漢搞科舉?
恐怕第二天就得被來個意外落水。
而這幾位皇帝裡面除了朱祁鎮,其實都具備了這兩個條件。
以老朱的性子能忍著這麼長時間還不對六國下手,並不是沒有把握,而是因為他的目標並不在六國。
生在大明的他跟當初的嬴政可不一樣,他清楚的知道這個天下有多大。
統一六國對於他來說完全就是個開胃菜而已,他之所以一直不動手,只是因為現在他手裡積攢的武器裝備暫時還做不到畢其功於一役。
等他將來動手的時候,必將是一場摧枯拉朽的碾壓局,然後他就會將目光投向華夏之外的地方。
而要走出去的話,讓他頭疼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財力不足。
現在好了,等他滅國之後,就在六國的地盤上開始搞科舉蓋房子,這樣既給了六國百姓出路,又解決了錢的問題,簡直是一舉兩得。
其他幾人也幾乎是同時就想到了這個辦法。
尤其是朱棣和劉禪,他們現在共同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佔領區的控制問題。
現在看來,崇禎這個辦法倒是可以借鑑。
而最頭大的就是朱祁鎮。
意識到蓋房子竟然如此掙錢之後,他羨慕的兩眼放光。
可是認真分析一番之後,他發現自己竟然搞不了。
沒辦法,雖然他現在是皇帝,但那個狗屁的八王議政,讓他說了根本就不算。
尤其是這種大事兒上面,就算他能說服了朝廷按著這個辦法來,到時候錢也進不了他自己的口袋。
按他的估計,將來掙了十兩銀子,那些八旗子弟能給他留一兩就已經不錯了。
看來,朕有必要找一找李定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