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城大內。

朝堂之上,氣氛一片凝重。

完顏亮四路大軍南下。

西路軍,五萬金軍攻入大散關。

老將吳璘帶命出征,依託多年經營構築的強大防線,不僅成功擋住金軍進攻,甚至在反攻中相繼收復秦州、隴州、洮州等地。

中路方面,金人原本就只作戰略牽制,只派了兩萬大軍進攻。

為加強中路防守,朝廷特意將吳玠之子吳拱,調任襄陽知府,後升任鄂州駐札御前諸軍都統制,坐鎮中路防線。再加上老將成閔守武昌。

中路防線,暫時無憂。

東路軍防守,卻出了問題。

東路大軍由完顏亮親自統率。也是金軍進攻重點區域。

宋朝派去主持江淮防線的,是老將劉錡。

劉錡年老多病,將令副帥王權由建康進駐壽春,鎮守淮西,而自己則由鎮江進揚州,鎮守淮東。

劉錡抱病上陣,率軍北上,加強佈置淮東防務。

可王權這廝卻畏敵如虎,遲遲不肯進軍。

金軍畏懼劉錡之威,先佯攻淮東,隨後卻直撲淮西。

可此時的淮西防務還未構建。

金軍勢如破竹,一路衝到淮河北岸。

“也就是說,完顏亮的二十萬大軍,馬上就要渡過淮河?”

聽完宰相陳康伯的講述,官家趙眘只覺渾身發涼。

他想不到,宋軍在早已獲得準確情報,並由滿朝文武商討後,作出妥當安排的情況下,前方戰報仍是一塌糊塗。

這倒不怪趙眘心寒。

事實上,宋軍早在兩淮區域,集結了近二十萬大軍,總兵力與金國東路軍兵力相當。

只不過,宋軍分散佈置在江淮沿線,而金軍是集中一點進攻。

可只要王權按照計劃進駐壽春,提前佈置好防線,金軍萬萬不可能如此輕易就攻到淮河邊上。

就在這時,幾道身影闖入大殿中。

為首之人,正是剛剛退位的太上皇趙構。

身旁還有一人,卻是主和派大臣湯思退。

一見趙構到來,眾人紛紛行禮請安。

趙構面色焦急,大聲呼道:“金軍即將渡江,諸位可有禦敵之策?”

陳康伯回道:“前軍將士按照陛下調派,竭力抗敵,萬不會讓金人渡過長江。”

湯思退冷笑道:“金人自發兵到飲馬淮河,用了不到半月時間,攻陷臨安,又要多久?”

陳康伯怒道:“兩軍交戰,互有勝負,也是平常之事,還不能以此斷定結局。”

趙構見兒子不出聲,當即沉聲勸道:“金人此番南下,氣勢如宏,我軍倉促迎敵,怕是勝負難料。不如建造御船,萬一事有不逮,可以避敵海上......”

眼見趙眘面現猶豫之色,陳康伯大聲呼道:“今日之事,有進無退!聖意堅決,則三軍將士鬥志自倍。”

這時,張浚和一眾主戰派大臣也齊聲相勸。

殿內氣氛頓時僵住。

趙構已經認定宋軍必敗,一心想要浮海避敵。

朝中主戰派大臣,自然不允。

趙眘有心抗敵,卻信心不足。

湯思退忽然道:“聽說金軍還有一路水師,自海路南下,請問諸位準備如何應對?”

這話一出,倒將眾人問住。

李寶率水師北上迎敵,已有些時日,可暫時還沒有捷報傳來。

湯思退掃了一眼眾人神情,冷笑幾聲,道:“聽說海上風大浪大,只怕李寶這點人馬,早就被海浪捲到海底也未可知。”

陳康伯瞪了一眼湯思退,卻沒有出聲反駁。

李寶孤軍北上,不僅要面對數倍金軍,還要面對變幻莫測的海洋天氣,確實有些生死難料。

說到底,這本就是一場豪賭。

便在此時,一直站在趙眘身旁,充當背景板的諸葛元芳,忽然上前幾步。

“陛下,臣有一事稟報。”

趙眘心念一轉,猛地想到一個可能,當即大聲喊道:“卿有何事,快快稟來。”

諸葛元芳照例道:“這是長生遣人送來的加急密報。只因情報尚未核實,我便沒有上報樞密院。”

陳康伯急道:“別賣關子了,快說......”

“海州大捷!”

諸葛元芳先說了四個字,這才將情報內容緩緩道出。

“魏勝聯合各路抗金義軍,剿滅金軍主力十萬人。”

“李寶水師已至海州,與魏勝大軍匯合。”

“我軍已發現金軍水師停泊之地,不日就將發起進攻。”

張浚、陳康伯是行家,一聽這三條喜訊,當即不顧兩任官家在前,仰天大笑起來。

第一條,說的是海州第二次大捷。

可反應的背後問題,對當前情勢卻極為有利。

首先,這次金軍抽調的十萬大軍,應是強弩之末。

此戰之勝,可保海州無憂。

海州無憂,則相當於在金軍後方插入一枚鋼釘。

南侵金軍,再也不能毫無顧忌地作戰,他們必須隨時防備後方有人偷襲。

其次,金國腹地義軍四地,可金軍卻任由義軍肆虐,而無力鎮壓,這就充分說明金人實力,到了此時,也是外強中乾。

只要宋軍竭力守住前線陣地,就算不能勝,至少不會敗了。

第二條和第三條情報,則是給眾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李寶水師不僅戰勝了茫茫大洋,而且按照預定計劃抵達海州。

有了海州這個據點,無論是主動北上迎敵,還是據城而守,至少金軍水師南下之路,就被阻斷。

如今他們竟還想以少對多,主動去攻擊金人水師?

這倒符合李寶性格。

還有那個長生,這其中肯定少不了他的參和。

但無論如何,如今金國四路大軍,有三路暫時無憂,唯剩東路。

陳康伯抬首一看,諸葛元芳欲言又止,心中頓時明白過來。

趙眘疑道:“不對吧,這次沒要官職?”

諸葛元芳露出一臉苦笑:“有倒是有......”

趙眘意氣風發地看了一眼太上皇,心中只覺信心爆棚。

當即大手一揮,全部準了。

上次過後,朝廷已令魏勝為海州知州兼山東路忠義軍都統。

這次直接升為山東路忠義軍都統制,兼鎮江府駐紮御前前軍統制,仍知海州。

餘下王九郎、辛棄疾,以及忠義軍諸將,皆有封賞,在此不提。

諸葛元芳下朝之後,直奔樞密院而去。

張浚、陳康伯早已等候多時。

諸葛元芳沒有廢話,直接將先前在大殿上沒有說完的情報,緩緩唸了出來:“十月,屠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