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猛人
武道長生,從修煉九陰真經開始 劍心通冥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紹興三十一年八月。
就在在宋金兩國大戰前夕,金國腹地,卻發生了兩件大事。
其一,中都城皇宮突發大火。
幸好,大火在燒燬天牢和大安殿後,便被宮中侍衛救下。
據說,金主完顏亮聽聞訊息後,大發雷霆。
有大臣趁機進言,認為此事為“伐宋不祥”之兆,建議退兵。
完顏亮將之斬首示眾,以為祭旗。
其二,在金軍進逼淮水之際,有宋人竟搶先渡過淮河,反手攻下海州城(連雲港)。
這位絕世猛人,姓魏名勝,字彥威,江蘇宿遷人。
此人曾為韓世忠軍下弓箭手。
紹興和議後,韓世忠被奪兵權,魏勝隱居楚州。
早在數月前,他便渡過淮河,在海州、漣水一帶偵查到,金人正在聚集糧草、大造器械,準備南侵。
魏勝將此發現上報楚州知州,建議宋軍先發制人,攻其不備,奪取海州。
此時宋金尚未開戰,知州自然不允。
魏勝便招募三百義軍,夜渡淮河,奇襲漣水城。
又用計活捉海州守臣高文富,佔領海州城。
山東諸縣義士,紛紛來投。
短短時間,竟聚攏數千人馬。
南侵之戰尚未打響,自己倒先丟了一座戰略重鎮。
還被宋人在後方插下一枚釘子。
完顏亮勃然大怒。
當即令大將蒙恬鎮國,率數萬大軍圍攻海州城。
此時,在前往海州的官道上,便有一名宋人青年,正在縱馬疾馳。
此人正是一把火差點燒了金國皇宮的長生。
耶律重樓臨死之前交待,完顏亮在妖道蠱惑下,已將大量“噬神”和“墜魔”運往前線。
可據長生所知,這兩種藥物,雖然效果非凡,卻限於材料,根本無法量產。
要不然,宋錦城當初早就將“墜魔”灑滿臨安城。
可耶律重樓卻說,無靈子不知找了何處高人,竟對兩張配方進行改良,從而將產量提升了數倍。
如今,大量成品,已從海、陸兩條路線,運往宋金邊界。
長生將情報緊急送往丐幫據點後,便隻身趕往海州。
因為金人戰船南下,必到海州城補給。
沒想到,才入山東地界,便聽到海州城被圍之事。
“半斤好酒,兩斤熟牛肉。”
長生連日趕路,早就飢腸轆轆,便在路邊尋了家小店,隨便叫了點酒菜。
“小兄弟是外地人吧?”
店家笑呵呵道。
“何以見得?”
“咱山東的江湖好漢,到我這裡喝酒,就沒有少於兩斤的。”
呵呵。
眼看長生不接茬,店家勸道:“不是老漢自誇,俺家的酒,不敢說獨步天下,但放眼山東路,也絕對算得上是獨一份......”
長生只是不語。
旁邊一桌客人,卻看不過眼,大聲呵斥道:“你這店家好生煩人,不將好酒好菜端上來,卻在這裡聒噪。”
長生抬頭一看,原來是三名大漢,身上各自繫著兵刃。
說話的漢子,三十來歲年紀,身形高大魁梧。
漢子親切問道:“兄臺可是要趕往海州?”
長生心中一驚,口中卻平靜應道:“不是。”
漢子頓時哈哈大笑。
笑過之後,忽然挪到長生旁邊。
這廝壓低音量道:“實話告訴你,我們兄弟三人都是去海州的。”
“哦,你們去海州作甚?”
“投奔忠義軍啊!”
長生仍是搖頭,表示不知。
“楚州魏勝,你可知道?那是咱大宋一等一的好漢,有萬夫不擋之勇.......”
“既然是宋人,怎麼又跑到海州來了?”
“海州本就是我大宋領土,後被金人佔領。紹興十年時,韓將軍令手下大將收復海州......不想秦檜這個奸賊,為了與金人議和,竟將韓將軍調往鎮江。而後,張俊這奸賊,下令將海州百姓盡數遷移,最後一把火,將海州城給燒了個乾淨。”
這段典故,長生卻不知道,頓時聽得津津有味。
那漢子又道:“你道這魏勝是何人?他原是韓將軍麾下猛將。當年便和韓將軍、嶽將軍一般,投軍只為抗金。如今,金主背信棄義,意欲南下侵宋,魏將軍繼承前輩遺志,以一已之力奪下海州,如今更是創下忠義軍的名頭,方圓百里的江湖好漢,哪個不去投奔......”
說到此處,漢子猛地瞪大雙眼,音量也極升了幾分。
“我問你,如今金國大軍就要圍攻海州,你我作為大宋好男兒,是不是該去助魏將軍一臂之力?”
長生點了點頭。
漢子馬上恢復笑臉,拍著長生肩膀道:“這就對了,咱們雖在金人治下,但祖輩都是宋人血脈。”
說完,這漢子便將長生拉到旁邊桌上。
“我叫牛廷義,你可以叫我牛大哥。”
長生乖乖喊道:“牛大哥好。”
“這兩位分別是趙二哥,李三哥。咱們三兄弟,江湖人稱齊魯三俠。”
“久仰久仰.....”
“我看小兄弟神采照人、英武不凡,不如加入我們,一齊投奔魏將軍?”
長生想了想,和這三人結伴,倒省了不少事情,當即點頭應下。
齊魯三俠大喜,當即舉杯歡迎長生加入。
隨後,牛廷義大聲宣佈,自今日起,齊魯三俠改稱齊魯四俠。
作為投名狀,長生為三位哥哥,買了一桌酒菜的單,倒也不算過份。
吃飽喝足,四人繼續上路。
不過,三人見著長生的駿馬,頓時六隻眼睛齊齊放光。
“四弟,你這駿馬,著實威武,能否......”
這馬是從葛王府牽出來的,當然威武。
長生打斷道:“這馬認生,哥哥只要腰力好,弟弟倒是無所畏.......”
“兄弟這是說的甚話?大哥只是問問。”
四人一路前行,走了半個時辰,眼看天色將黑,迎面走來一隊金國騎兵。
長生凝神一看,這隊騎兵約莫十來人,看鎧甲裝扮和控馬水平,顯然是騎兵中的精銳。
牛廷義三人卻神色大變。
“四弟,金兵人多......”
不等他說完,長生接過話頭:“此去海州助戰,三位哥哥卻是騎著騾子,實在太過低調。”
“四弟欲待如何?”
“依小弟之見,咱們不如劫了這隊金兵,搶了馬匹,去往海州,也算是交個投名狀。”
“這......”
齊魯四俠剛剛成立,便有了意見分歧。
三俠主張暫避鋒芒,以退為進,新入夥的老四,卻要蠻幹。
牛大俠看著這個毛頭小夥,很是頭疼。
當即苦心勸道:“四弟,行走江湖,穩字當前。聽哥一句勸,小心駛得萬年船......”
話音未落,長生已經提劍上前。
這隊金兵,果然是精銳。
人未近前,對方已經搭弓射箭。
可惜仍是晚了。
一道身影倏地閃到騎兵中間。
一陣青光閃爍後,騎士紛紛墜落馬下。
齊魯三俠瞪大雙眼,似乎見著神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