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林中。

長生盤膝而坐,回想著早間大戰的場景。

一幀一幀,如同電影畫面回放。

細看之下,大蛇,以腹部肌肉交替收縮,產生極強爆發力。

山狸,則是透過頭、頸、脊椎,甚至每個關節,協同發力,實現“憑空翻身”。

這些野物的本能,不是任何武技所能比擬的。

不知過了多久,長生倏然而動。

時而蜷伏似蛇,時而靈動若貓。

騰、挪、翻、躍.......

隨著不斷演練體悟,動作越發純熟,銜接也圓潤自如。

“妙極!”

老黃不知何時已走到旁邊,欣喜之下,不禁撫掌大讚。

“老師?”

長生收身行禮。

“靈蛇身法,是為師與靈蛇派高手切磋學來。你方才所練身法,出自靈蛇,卻已高出不止一籌,頗有道法自然的意韻。不若就叫《蛇行狸翻》?”

切磋?

這靈蛇派高手,怕不是早成你掌下亡魂,這會兒都投胎輪迴了。

長生心知肚明,不過本著看破不說破的原則,恭敬道:“謹遵師命!”

林間觀戰之後,長生固然有所領悟,卻也越發感覺自己戰力太渣。

此時正好請教老黃。

《易筋煅骨章》,主旨是煅煉筋骨。

入門功法倒不復雜,卻是個水磨功夫,不在一朝一息。

《飛絮勁》,是巧勁,核心要義是借力卸力,對悟性要求極高。

以他現今修為,倒是合用,缺點是攻擊性不強。

《蛇行狸翻》也是同樣的問題,避敵為主,攻擊不夠。

老黃沉思片刻,緩緩道出一門功法,《手揮五絃》。

專攻敵人穴位、關節,拼的就是一個眼力和手力。

這一次,老黃可謂用心良苦。

長生知道老黃手上,絕對不缺威力大的武技。

但一來,自己年紀尚幼,無論如何天賦異稟,氣力、耐力,始終無法與成人相比。

二來,他習武時間尚短,更應從基礎入手。

無論《易筋煅骨章》,還是《飛絮勁》,或者《手揮五絃》,均是從武學根本入手。

比如《易筋煅骨章》重在鍛鍊筋骨,不斷提升身體素質,挖掘身體潛能。

後者,則重在勁力運用。

好的運勁、發力方法,能讓五分勁,發揮出十分勁的效用。

否則,你空有一身蠻力,若不懂發力訣竅,十分勁力也只能使出三分。

《手揮五絃》則是在《飛絮勁》基礎之上,更進一層。

練到高明處,五指輕輕拂過,便可悄無聲息地閉人穴竅,斷人經脈,殺敵於無形。

長生練此功法,正好彌補氣力不足之憾。

暮色四合,百鳥歸巢。

老黃長身而起,望著天邊一抹晚霞,輕輕吟道:“息徒蘭圃,秣馬華山。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突然,他走到一棵腕口粗的松樹前。

“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遊心太玄......”

唸到“手揮五絃”時,右手衣袖輕輕一揮,只聽嗤嗤輕響,松樹上,赫然出現一排整齊的手印。

由大到小,由深到淺。

這一揮,看似隨意,輕描淡寫,實則蘊含極巧妙的勁力,頗有“無為而無不為”的意境。

長生早不是一年前的菜鳥。

他很清楚,難的不是留印,而是留印後,樹卻紋絲不動。

倘若是江湖搏殺,這種潤物無聲的手段,豈不是太過可怕?

老黃又道:“《黃帝內經》有云,角謂木音,調而直也。徵謂火音,和而美也。宮謂土音,大而和也。商謂金音,輕而勁也。羽謂水音,沉而深也。是以,五絃對五音,五音對五行,五行對五臟......”

長生雖然常念道經,這會兒也聽得雲山霧罩。

近來老黃授課,特別喜歡旁徵博引,講起來滔滔不絕,就像要剖開長生的腦袋,硬塞進去一般。

直到天色大黑,才講完《手揮五絃》的五種勁力。

理論講完,能否真正掌握並運用,就要看長生自己的悟性和練習。

長生剛要離開,卻被老黃喊住。

“壯骨丹的材料備好沒有?”

“.......”

“你根骨尚佳,唯先天略有不足。若是一般學武之人便也罷了,可你身懷大機緣,前途不可限量。為師幫不了太多,只能幫你把根基打牢一點。”

老黃說的“先天不足”,長生也清楚,無非是他在孃胎時,有些營養不良。

可老黃提出的解決辦法,卻有些不靠譜。

早年間,老黃奉命校印道藏時,曾收集不少煉丹方子交給皇帝。

一次偶然機會,他得到一本煉丹秘冊,據說是由大名鼎鼎的方士葛洪所作。

真偽已不可考,但秘冊上的丹方,卻被老黃悄悄收藏下來。

這次,老黃就是將一篇壯骨易筋、固本培元的方子,抄給了老道。

長生心中感激,也有幾分無奈。

想不到自己年紀輕輕,就要開始吃補藥了。

事關性命大事,還是要掙扎一下。

“老師,古書雖多,未必盡善。”

“無妨。壯骨丹的配料,為師已作了修改。此丹配合《易筋煅骨章》的修煉,當有奇效。”

呵呵!

長生暗暗打定主意,這丹,打死也不吃。

回到道觀,一股清草香味撲鼻而來。

老道做了個木架,將各類藥草分門別類放好。

長生明白了,這段日子老道為何總是晚歸,揹簍裡也總是裝滿各種藥草。

“晚飯做好了,你先去吃,阿花還在等你哩。”

“師父,您吃了沒有?”

“這幾株藥草太過嬌貴,要連夜處理好。耽誤久了,怕會影響藥性。再說了,師父現在也不餓。”

昏暗的燭光下,老道身形越發消瘦。鬢角更平添幾縷白髮。

倒是一旁搖頭晃腦的阿花,今年足足胖了一圈。

長生怒道:“明日開始,每天捉兩隻野雞,三隻兔子。不完成任務,吃草!”

阿花迅速跑到老道身邊,親暱的轉起圈來。

長生驚了,這貨居然知道搬救兵。

老道搖搖頭,笑道:“咱家阿花可不是獵犬。”

阿花搖搖尾巴,神情頗為得意。

長生狠狠白了一眼。

“師父,您準備煉丹?”

“你知道了?說起來,師父還是二十年前,見過你太師父煉丹。”

長生心中一緊。

一個不靠譜的方子,再加一個不靠譜的煉丹師。

這丹能吃?

“師父,您聽過晉哀帝嗎?

“略有耳聞。”

“唐太宗呢?”

“不世英主。”

“還有太宗朝的薛相公?”

“可稱賢相。”

“嗯,這三個人,都是吃丹藥吃死的。”

“......”

沉默過後,老道率先開口:“太師父曾說,黃施主學究天人,他看中的方子,斷不會有假。”

師父如此篤定,長生知道此事已經無解。

不過,強烈的求生欲,還是激起他最後一絲希望。

“萬一呢?”

“沒有萬一,黃師說過,丹藥煉好後,他會先找人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