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朱由菘,今年剛剛繼承老福王的王位,他的父親,老福王朱常洵是萬曆皇帝最喜愛的兒子,當年萬曆皇帝受鄭貴妃的蠱惑,再加上素來不喜歡太子,曾萌發過廢長立幼是想法,引得朝野動盪,多少官員辭官抗爭。
當年為了立他為太子所引發的國本之爭讓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崇禎十四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陽,福王朱常洵從城上以繩索垂至平地逃出城外,藏匿於迎恩寺,後被農民軍搜出。
朱由崧縋城逃脫,前往懷慶避難。
朱慈烺對朱由菘可謂是厭惡至極:“大兄,朱由菘這廝是該死,可是如今要是奪他身家,本宮怕天下人說父皇不講人親之倫,要是其他藩王心生恐意,局勢本就不易,要是有什麼不忍言之事怕是局勢更加敗壞了。
此事,要和父皇好好商議,用個萬全之法。”
司恩已是不敢言語,他不知道福王做了什麼太子如此不喜,甚至,陛下也是,他們不在乎福王生死,只是想找到一個理由而已,這還是以前的陛下和太子嗎?
要知道,自此之前,不知道多少封疆大吏因為失陷藩王被殺,楊嗣昌就是一個典型。連他一個太子身邊的伴伴都知道楊大人深受皇爺信任,失陷藩王之罪,就把這個位極人臣的寵臣嚇得自殺身忘。
最最讓司恩震撼的,是劉宏明提出對福王開刀,太子並未反對,甚至是皇爺,也是和太子一樣,他一個外姓之人要對藩王下手,插手皇家事情,竟然如此堂而皇之。
突然之間,劉宏明在司恩眼裡,不亞於洪水猛獸,他告訴自己,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能和此人發生衝突啊。
宮外,一個訊息一下子傳遍京師大小官員府邸,文官武將,還有勳貴在宮中的眼線傳來了一個驚悚的訊息:大內,變天了。司禮監掌印王德化,御馬監掌印王之心一夜之間接連下獄。
王承恩升任司禮監掌印兼東廠提督,方正化為御馬監掌印,王德化,王之心二人一脈全數一網打盡,王承恩成為當之無愧的內相。
乾清宮內,侍候在崇禎皇帝身邊的王承恩餘光瞥見閣外的小太監,悄無聲息的出了閣,不一會,回來稟告崇禎皇帝:“陛下,剛剛來報,宮內又三十二人與宮外又聯絡,其中文武官員,勳貴皆在其中,”
正在批奏章的崇禎皇帝停下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外面的人,已經把手伸到了這裡,朕這皇宮,怕是破洞百出啊。
想起大皇兄的前車之鑑,不再猶豫:“大伴,三日後,與王德化,王之心餘黨一起杖斃,王德化,王之心,杜勳,杜之秩,菜市口凌遲處死,內閣六部務必到場,你親自看著。至於王德化等人的賬款,得快一些了。”
王承恩心中一緊,王德化,王之心都是宮中屈指可數的大太監,按常理說,就算處死也會給個體面,凌遲處死,皇爺當真是恨之入骨啊。
王承恩不敢猶豫:“是。”
這時,一個小黃門跑進乾清宮內,跪到在地:“陛下,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率錦衣衛諸堂官請求入宮覲見。”
崇禎皇帝聽罷,冷冷一句:“宣。”
很快,駱養性在前,錦衣衛諸堂官在後,進了乾清宮,跪到在地:“臣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叩見聖下。
臣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吳孟明叩見聖上。
臣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李若璉叩見聖上。
臣錦衣衛僉事黃涪叩見聖上。”
眾人跪在地上,遲遲沒有聽到崇禎皇帝的話語,駱養性大惑不解,他本在天津視察軍備,半夜時突然有欽差自京師快馬加鞭前來,說聖上有要事召見他,讓他即刻趕回京師,率錦衣衛諸堂官入宮。
他到沒有多想什麼,匆匆趕回帶著眾人就進宮了,倒也不知大內之變。
眾人惶惶不安,崇禎皇帝的聲音冷冷飄了下來:“來人,除李若璉,黃涪兩人外,其餘人等,扒去官服,捆綁起來。”
話音剛落,四護衛將眾人打翻在地,扒去官服,捆綁起來,等眾人反應過來,駱養性叫到:“聖上為何如此,臣做出什麼,聖上,臣忠心耿耿啊,還請聖上明鑑啊。”
崇禎皇帝冷冷笑道:“好一個忠心耿耿啊,駱養性,朕當初將你提拔為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上,就是看中了你父駱思恭為國盡忠,望你你學你父忠心,可你駱養性又做了什麼。
錦衣衛的線報,諸位閣臣比朕這個皇帝知道的還要早,你駱養性,是皇家的狗,還是閣臣的狗?回答朕。”
駱養性如遭雷轟,自從陛下限制錦衣衛權力一來,他便對文官閣臣,勳貴大臣都是和和善善,生怕再出禍端。
可萬萬沒有想到,皇帝會對他心生不滿,他想起了亡父的話,錦衣衛和百官勳貴是不一樣的。
勳貴是與國同休,百官是士紳的代表,這兩種人,陛下念及情分顧慮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去動。
可他們錦衣衛世家,一切榮辱都取決於皇帝,陛下要是惡了,那就是滅頂之災啊。
駱養性跪到在地不住磕頭:“聖下,臣知錯了,錦衣衛是聖上的錦衣衛,臣知罪了。”
堂下其餘眾人瑟瑟發抖,崇禎皇帝卻突然笑了:“李若璉,黃涪先起來,駱大指揮使,朕還要用你在做一件事啊。”
李若璉二人起身之後依舊不敢說話,當崇禎皇帝笑著說完後,眾人心中滲出寒意,駱養性更是如死屍一般癱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