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鬼哉?人哉?
家師菩提,你說我在誌異世界? 半隻發財兔.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老廟當中。
篝火滋滋燃燒,偶爾迸濺點點火花。
趙狀元一行人終末還是沒敢上前共享烤雀,只是各自蜷縮在角落,焦灼等待著天明,偶爾用帶著三分恐懼七分敬畏的眼神看向許硯。
以妖鬼為薪,又以妖鬼為食…
這般高人,他們平素裡見也未曾見過!
許硯吃的滿嘴流油,對於這些山民的反應也頗有些不解。
不就一尋常山間鳥雀嗎?這樣的鳥雀,他在山上時常吃的。
廟內氣氛詭異的可怕。
唯獨篝火燃燒發出的吱吱聲並著許硯吞食食物時候發出的喉頭聳動聲不住迴盪。
直到看到許硯將那霧鷲吃的只剩骨頭架子,抹了抹嘴站起來後,趙壯實才抱拳恭敬道:
“多謝小道長出手相助了…如若不是您,俺們這些人怕是凶多吉少。”
許硯擺擺手:“不打緊不打緊。”
他也只是隨手施為。
又是良久沉默後,趙狀元才斟酌著開口詢問:“小道長您,從何處而來啊?”
“打山上下來的。”
許硯解決畢口腹之慾,心情大好,也就多說了兩句:“在山上待了幾年,本事學的差不多了,便想著下山來找找新門路…”
山上?
這一下子,趙狀元等人面面相覷,俱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難以言喻的震驚之色。
這裡可是邙山。
山內盡皆是些可怖妖鬼…聽聞曾經也有不少得道高人想入山降妖除魔,可結局卻都不甚美好。
這小道長,竟能在山上待幾年時間?
還未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又聽許硯接著詢問:
“敢問大叔,這附近可有什麼強大妖王?小道本事不濟…還是繞著走得好。”
妖王?
趙狀元微微愣神。
恍惚間瞥了眼老廟中快被燒盡的妖鬼木精同那霧鷲骨架…
這周圍,最大的妖鬼聚集地不就是您腳下這地界嗎?
裡面的妖鬼…咳咳,這不已經被您啃成了骨頭…
不過他還是斟酌回答:
“咱都是些鄉下泥腿子,哪知這周遭地理,平素裡關心的至多不過是田裡能結多少莊稼,今年稅收可漲了沒漲…
在咱這些泥腿子眼裡,眼下這邙山,便已是極恐怖之地了…”
“不過以小道長您的本事,料想也沒甚麼妖鬼能威脅到您…”
點點頭,許硯不再多言。
看來還是得等出山以後,尋一人多的地方再打問打問。
他可不認為這周遭沒有強大妖王…
開什麼玩笑?此地可是洪荒世界,隨便一修行過百年的大妖,只怕都能將他這練習時長兩年半的半吊子道士按著打…
眼見許硯沉默了下來。
趙狀元等人也識趣地沒再出言,聚在一起,背靠著老廟冰冷的牆壁,望著廟外黑漆漆的天…焦灼等待,想著捱到天明時候就能回家去…
許硯看了眼這些村民,眼中流露出些許難言之色。
最終搖搖頭,盤坐在篝火旁打起坐來。
神歸四海,氣沉丹田。
眼前立時浮現出一古樸卷軸,色澤青黑,方方正正。
上書四顆金蚪篆字,其名曰:《菩提心經》
彼時的許硯剛剛穿越,就成了邙山之上菩提觀內一小道。
偌大的蒼山當中唯獨只有他一人,倒是的確讓許硯心慌了段時間。
不過很快,當晚在夢中,就有菩提祖師託夢於他,留下了《菩提心經》,賜下道號忘機,並留下這麼一段謁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諸法蒙塵中,戲走紅塵路。”
《心經》第一卷名為《濟世》,其中記載的大多是些濟世妙法,諸如“縮地成寸”,“吐炁化物”,“五雷正法”,“純陽罡身”一類…如今都被許硯所掌握。
沒多在第一卷停留太久,許硯接著朝後面翻去。
只見第二卷的扉頁上書著另兩個大字:《神通》
神通…許硯是讀過西遊的:
諸如大聖的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巨靈神的法天象地,哪吒的三頭六臂,諸天神佛的撒豆成兵等,都是神通一類。
在洪荒世界中,擁有了一門神通才算是勉強有了登堂入室的資格,這也難怪許硯對《菩提心經》第二卷如此期待。
只是可惜,無論許硯如何努力,卻遲遲翻不開扉頁之後的內容。
在“神通”二字旁邊,還有一類似於菩提幼苗般的金色印記。
許硯明白,
他需要以功德對這幼苗印記進行灌注,培植菩提樹…
等到何時菩提樹亭亭如蓋,枝繁葉茂,將整張扉頁覆蓋,這《菩提心經》第二卷方才能開啟修行。
剛才救下趙狀元幾人後得到的功德,不過一根頭髮絲粗細,灌注到菩提印記上時,甚至難見那幼苗有分毫細微變化。
“唉…”一聲輕嘆。
許硯緩緩睜開眼睛。
道阻且長吶…
此時已到深夜,許是廟中有許硯這麼一高人護著,又許是在驚慌中耗盡了精力…疲憊的山民們大多靠在廟牆旁沉沉睡了去。
細微的打鼾聲此起彼伏。
唯獨那趙狀元孤身坐在廟門前,望著黑漆漆的夜和蜿蜒如鬼爪的樹影,不知在想些什麼。
“大叔,想什麼呢?”許硯站起身坐到趙狀元旁邊。
“害!”
瞧見是許硯,趙狀元靦腆笑了笑:“道長見笑了。”
“長夜漫漫,還能想啥子嘞?”
“自然是想婆娘,想家嘞!”
村裡漢子說話樸實,帶著些鄉間俚音:
“俺家就俺一個男丁,除此外是八十老母,懵懂幼女,還有個整日絮絮叨叨,這也怕那也怕的鄉野媳婦…俺若是沒了,她們娘弎可咋個活嘞?”
“這幾個兄弟也一個樣兒,幾乎都是家裡獨苗…”
說到這兒,趙狀元轉頭又想衝許硯行禮:
“所以吶,道長,您可不光是救了俺們幾個泥腿子…您救的,是好幾個家嘞!”
可他這禮還沒行罷,就被許硯伸手攔住了。
沉沉夜色下,許硯沒頭沒尾問了一句:“大叔可還記得,你們進這林子,得有多久了?”
多久了?
趙狀元恍惚了下。
好似是半日?又好似…是兩日?三日?
林中俱是遮天巨樹,瞧不見日頭東昇西落,自然辨不清光陰穿梭。
“道長這是何意?”他忙不迭開口。
可許硯卻已經返回了篝火旁,閉目養神,未曾再出言說上一句。
.
.
翌日,天剛一大亮。
早已醒轉的山民們便都坐不住了。
在擔驚受怕中過了一夜,他們此刻心中所想的,俱是抓緊時間回村去,老婆孩子熱炕頭…
“狀元哥,是不是該走了?”有人問道。
趙狀元點點頭,帶著大家夥兒來到許硯面前:
“小道長,這天已經亮了…俺們該抓緊時間上路了,不知您,可要一同離開吶?”
除了謝過許硯之外,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此時雖然天已大亮,但山中難免不會再出現什麼妖鬼害人,若是能同這位小道長一併下山,也能安全不少…
可許硯只是背靠在牆邊,閉目養神,遲遲不發一言。
眾人等了許久,生怕天色再次暗淡下去,無奈也只能先行準備離開。
在許硯面前行過禮,算是謝了救命之恩,接著便邁步朝廟外走去。
可這前腳方甫邁出廟門,身子剛一接觸到日頭,渾身就像是被火灼燒似地燒疼,甚至還能看到身上不住朝上飄起的白煙。
“!!!”
“狀元哥!你的腳!”旁邊有村民大喊。
趙狀元低頭一看:
只見自己下半張身子不知何時變成了半透明狀。
再惶然朝四周去看,其餘山民竟也同他一樣,都是腳不沾地,身下無影…
“這…”
“怎麼回事?!”
恐慌情緒如跗骨之蛆般爬上心尖。
趙狀元想起昨夜同許硯的對話,臉色瞬間變得青紫。
“人死之後,三魂七魄便失了寄託,只得四處遊蕩,又因魂魄天生屬陰,故此會不自覺朝陰氣重的地方遊蕩。”
“而於凡人而言,這山中的陰氣,便已算濃郁…”
“又因魂魄屬陰,故此一遇日頭就會顯出原型,灼熱難忍…”
身後,許硯邁步從廟中走出,一字一頓:
“而今可曾想起了什麼?”
“各位當真,還是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