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在非洲拍攝了三個月,顧東陽快馬加鞭算是提前收工。

然後劇組回國拍了點軍艦上的鏡頭,終於正式殺青。

這個部份也是很珍貴的。

在此之前,現役軍艦應該沒有在大銀幕上亮過相,遑論在裡面拍攝。

吳晶抽空來客串了一把,飾演裡面的艦長。

看完他們拍回來的素材,既佩服又有點遺憾。

遺憾的自然是,沒能參與進去。

當片方曝出殺青特輯的時候,已經預先拉了一波期待。

俗話說男人四大鐵,“一起扛過槍”正是其中之一。

《紅海行動》裡面雖然不算是真正的戰友,但拍的這麼艱鉅一部戲,勉強夠得上。

殺青之後,主演眾人依依惜別,各自散去。

唯獨飾演男二號顧順的陳驍留了下來。

不僅因為他是東陽影視的自家人,而是他另外一部男二的戲即將上映了。

《我不是藥神》。

也是因此,剛剛結束《紅海行動》拍攝的顧東陽沒忙著去做後期。

魔都市第三監獄。

生鏽的鐵門開啟,略顯憔悴的雷大頭向工作人員點頭致意,邁出了那座牢籠。

他身上的衣服鬆鬆垮垮,背一行李包,還都是當年被捕時的東西。

略顯茫然的張望一圈,適應了高牆外的光線。

不遠處,一輛高大的硬派越野車停在面前,皮衣價格加牛仔褲造型的陳驍隨意的靠在車窗上。

一綹未梳攏的劉海隨風飛舞,帥氣而瀟灑。

雷大頭沒跟他客氣,拉開車門上了副駕,身邊遞來一盒開口的紅雙喜。

“戒了。”

他表情輕鬆,陳驍無所謂的收起,自己抽了一口。

“咱倆找地喝點兒?”

“行。”

三年前,他也曾經收到過這樣一個邀請,但他當時滿心都是等藥的患者。

所以錯過了,可能是落網之前最後的提醒。

這次,他毫無負擔且痛快的答應下來,兩個曾有過齟齬而如今彼此欽佩的男人有一種意料之中的默契。

“將來怎麼打算?”

“沒想好呢。”

“假藥別碰了啊,沒人買那玩意兒了。”

“怎麼了?”

“正版藥進醫保了,沒人吃印度藥了。”

“哦,那挺好。”

“你還是接著賣你的壯陽藥吧,也適合你。”

越野車漸行漸遠,猶如那段已經釋懷的過去。

“咔!”

“好,過了啊。”

“我宣佈,《我不是藥神》第二次殺青!”

顧東陽拿著擴音器,像是有幾分興奮。

顯然,這是去年拍完的《我不是藥神》的一場補拍戲。

從劇作結構來說,沒有什麼價值,純粹是為了鋪墊一下後面那些字幕。

但是沒關係,給補拍的機會已經是好訊息了。

最怕的是沒有迴音。

全劇組響起熱烈的掌聲,當然總共沒有幾個人。

車上的雷大頭和陳驍兩人聽到指示也下車走回來,顧東陽指了指前者的肚子。

“瘦了啊。”

“嘿嘿,我總不能一直挺著個啤酒肚吧?拍完就減了,不過沒關係,程勇在監獄裡住了三年,連煙都戒了,瘦下來不是很正常嗎?”

雷大頭嘻嘻哈哈心情也不錯。

因為補拍這一段,意味著《我不是藥神》終於可以上映了。

他對這部電影可是寄予厚望的。

顧東陽也不是挑刺,稍微招呼了一下就轉過頭。

“三爺,多虧了你啊。”

“如果沒有你的話,《我不是藥神》這部片子恐怕沒那麼快拿到龍標。”

“現在能夠上映,遠遠超出我的預期。”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不是藥神》在題材上是比較敏感的,對於可能遭遇的困難顧東陽早有準備。

其實,顧東陽先後拍了《湄公河行動》跟《紅海行動》,應該是上面掛了號的。

不過那主要是狐假虎威,一事一議嘛,不代表能給《我不是藥神》網開一面。

最壞的打算,顧東陽是計劃跟寧昊一樣打持久戰的。

這個時候,韓三坪站了出來。

儘管座山雕已經退休,不過他在這個行業裡面的人脈還是沒有人會懷疑的。

顧東陽這感謝,堪稱情真意切。

韓三坪笑的很矜持,畢竟身份不比以前。

但多少流露出幾分寶刀未老的得意。

人年紀大了之後,要是什麼都不幹,反而容易迅速的衰老下去。

有點兒事情做,可以保持精力和必要的社交。

《我不是藥神》能夠這麼快過關,他肯定是出了大力的,不過在顧東陽面前一點困難都沒提。

“顧導,你拍了一部好電影啊,但凡看過片子沒有不誇的。”

“我這也是惜才,不希望這樣一部非常優秀的華語電影明珠蒙塵遭到埋沒。”

“好在這麼想的不止我一個,各方努力之下這部電影得以守得雲開見月明。”

“我相信,它一定能夠大放異彩的。”

“顧導如果說謝,那就寒磣我了,畢竟我在電影行業幹了一輩子,對電影還是有感情的。”

“希望你能夠不斷拍出新作,創造華語電影新的高峰。”

老頭調門起的賊高。

其實這麼賣力,當然還是因為這部戲的編劇。

顧東陽當時看中這個題材,決定親自指導,韓三坪認為是給自己的面子。

那麼投桃報李,也是理所應當。

別管是公心還是私心,座山雕搞定這檔子事確實大功一件。

顧東陽還是很上道的。

“多虧師妹發現了這麼好的題材,我只是撿現成的而已。”

“要不人家怎麼說,家學淵源呢。”

“如果師妹要是不嫌棄,可以到我這邊來幹,我可是求賢若渴啊,對於每一位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都抱有最大的誠意。”

“當然,如果不願意受束縛只想自己單幹,那也沒問題。”

“以後再有本子,只管拿過來,直接找我。”

韓三坪感到很是滿意。

相比於顧東陽給出了什麼安排,他更加得意於自己的眼光。

嘿嘿,當年這小子還在拍電視劇的時候,我就知道他是塊材料。

要這麼論的話,自己還是他的伯樂呢。

現在顧東陽做大做強,愈發的不得了,成為華語電影界公認的新巨頭,也不枉自己留下的香火情。

韓佳女倒不覺得有什麼慶幸。

畢竟有老爹在上,她從來也沒擔心過自己的前途啊。

還是《我不是藥神》這部傾注了大量心血的電影得以上映,這件事本身更加心潮澎湃。

這可是她的處女作啊!

儘管本子到了顧東陽手裡,前前後後改過好幾版,連名字都給改掉了。

再加上過審做的妥協,變動還是很大的。

但誰也不能否認,她拿出的第一版在這部電影上的意義。

總之,縱有波折《我不是藥神》還是順利過關,得到了登上大銀幕的機會。

為免夜長夢多,顧東陽選了最近的檔期。

暑期檔。

隨著這幾年華語電影的迅速發展屢創新高,好萊塢電影在讓出票房冠軍之後好像走上了下坡路。

今年的春節檔,幾部賣座的美國大片都在暑期檔前半段上映,幾乎壟斷了6月的影市。

其中最為成功要屬傳奇影業在6月8日帶來的《魔獸》。

沒錯,就是拍《長城》那家公司。

《魔獸爭霸》本身是暴雪旗下最知名的遊戲IP之一,在中國也享有巨大的知名度。

再加上被萬達收購的傳奇影業,與中國電影圈關係密切。

它的出品方當中還有中影、華藝。

所以這部讓阿祖成為了古爾丹的改編電影在中國拿到了非常好的成績,票房高達14.68億。

這是一部少見的男性觀眾比例顯著高於女性觀眾的電影。

同時也意味著,除了曾經的遊戲玩家之外,《魔獸》並未很好的吸引到路人觀眾。

儘管在中國收割2億美元,是當年進口片第二,僅次於迪士尼的《瘋狂動物城》。

但是,電影版《魔獸》全球票房總共就4.4億美元。

特別在它的美國老家遇冷,註定只能是個賠錢的倒黴專案,所以也未能見到續集。

除此之外,就是6月3日上映的《X戰警:天啟》,6月24日上映的《驚天魔盜團2》和《獨立日:捲土重來》。

應該說好萊塢還是很努力的,《驚天魔盜團2》裡面甚至請周董去打了個醬油。

不過這幾部片子都沒能過10億,只能算馬馬虎虎。

到了7月,就沒有進口片什麼事了。

顧東陽掃了一眼,已經定檔的國產片當中主要是兩部。

7月8日上映的《寒戰2》,前作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港片佳作,又叫好又叫座。

7月21日有一部《絕地逃亡》,就是程龍大哥邀請了楊蜜參演的那部。

其實7月8日還有一部《大魚海棠》。

自從去年暑期檔《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爆賣18個億之後,動畫電影迎來一輪投資熱潮。

《大魚海棠》正是受益於此,成為廣受關注的種子選手。

且電影上映之前,就已經在各大電影節拿下過不少獎項,更令觀眾期待。

當然,《大魚海棠》不是在《大聖歸來》之後才跟風上馬的。

早在2013年,它透過眾籌的方式得到158萬元的啟動資金,也算是非常時髦。

顧東陽並沒有太當回事,因為他知道這部片子難堪重任。

美則美矣,形式大於內容。

公允的說,儘管顧東陽強調國產電影在技術上離好萊塢還有巨大的差距,但不代表有好技術就能拍出好電影。

實際上,有賴於巨大的市場和高額的投資,華語電影在奇觀的塑造能力已經有長足的進步。

或許從《大魚海棠》開始,觀眾不斷反省我們到底要看什麼樣的電影。

顧東陽折中選擇了一個7月15日,週五上映。

檔期已定,整個劇組又被召集起來,各自安排了宣傳的行程。

“可算來了,我還以為你這部片子被卡住了呢。”

“要是那樣的話,我這麼精彩的表演豈不是白費了嗎?”

“哈哈,可喜可賀!”

辛辛苦苦拍的電影能夠上映,諸位主演都是心潮澎湃,其中就屬胡鴿最激動。

老胡這兩年春風得意著呢。

去年《偽裝者》和《琅琊榜》先後霸屏,迎來了他事業上的第三春。

特別《琅琊榜》,這部電視劇首播的時候其實收視一般,活生生憑著口碑逆襲的。

那個從梅嶺險死環生撿回一條命的少年將軍林殊,那個麒麟才子梅長蘇,簡直是為他量身定製的人生角色。

老胡憑此斬獲白玉蘭獎和金鷹獎。

要論國民度,劇組裡沒有任何一個演員比得上他。

男主角雷大頭早就是電影咖,被他壓番不算委屈,只是電視劇上還沒什麼代表作,特別是主流獎項的認可。

陳驍的話,人氣是夠夠的,但走流量路線,多是女粉。

年代不一樣了,不像老胡那個時候大傢伙還能代入一下李逍遙。

現在的流量小生,不太可能吸到男粉。

陳驍目前還都是偶像劇,按說資歷還不如他呢,不過老胡慷慨的不計較這些了。

只要能上映就行!

他對自己在《我不是藥神》當中的表演還是很滿意的。

而且他也相信,《我不是藥神》上映之後一定能夠引起轟動。

這不光是對自己,或者自己的眼光,更是出於對顧東陽的信任啊。

這樣的話,就算是個配角也是有效出演。

甚至樂觀的展望一下,三大電視獎他已經拿了倆,如果《我不是藥神》能捧回個最佳男配角之類的,以後誰還敢不認他“實力派演員”?

胡鴿在那兒白日做夢,顧東陽卻根本沒管他。

“你怎麼來了?”

顧東陽驚訝的看著眼前的大美圓,後者正捂嘴偷笑。

“我不也是這部電影的演員嗎?”

高媛媛是演了,還是顧東陽把她弄來客串了一場。

就是男主角程勇的前妻,要帶孩子出國的那個,最開始想騙老劉的來著。

顧東陽當然不至於失憶。

只是她作為客串演員,一開始並沒想請她一起跑宣傳。

“我的意思是,你倆怎麼一起來了?”

高媛媛剛才是跟胡鴿從一輛車上下來的,印象裡這倆人好像沒有合作過啊。

她還沒來得及解釋,老胡先搶答了。

“媛媛姐現在是我的老闆。”

大美圓鼓著臉對這個稱呼不太滿意。

知道你著急撇清,知道我比你略長一點,但是沒必要叫姐,真的!

用不著對我這麼尊敬!

“你的老闆?”

“沒錯,媛媛姐現在是我們糖人的股東。”

胡鴿不知道高媛媛的年齡包袱,還在雷點上蹦迪,後者都快要翻白眼了。

他麻溜解釋了幾句,顧東陽算是聽明白了。

影視行業的火熱,不光是東陽影視在忙活著上市圈錢啊。

糖人已經上了。

不過上的是新三板,所以動靜沒那麼大。

而上市之前,高媛媛在裡面參了一手,算是搭上了這艘船。

當然,老闆云云肯定是瞎扯淡。

因為胡鴿本人也在糖人的股東名冊當中,所以頂多算是合夥人吧。

老胡甚至還在私底下多吐露了幾句實情。

“師師不是要走了嗎?”

“所以K姐想著,糖人不能沒有一位扛旗的女演員呀。”

“她就想方設法,搭上了高媛媛的線,然後引入她作為股東。”

“有這段關係,也算是半個自己人了。”

“這事兒歸根結底,還是你把我們一姐給拐跑了。”

他眼神還有點兒揶揄,大概是想說,拐跑了一個,請來的另一個照樣跟顧東陽不清不楚。

嘖嘖。

顧東陽想的是,高媛媛很省心啊。

她從來沒跟自己要過什麼資源,工作上的事情也得是自己安排。

他沉吟不語,老胡走開之後大美圓還會錯意了。

“吃醋了?”

“你把我的好朋友都勾搭走了,我什麼也不說。”

“我不過跟別人同路坐了一輛車而已,就反應這麼大?”

“真是個小氣鬼!”

話是這麼說,高媛媛還挺開心的,她是個有情調的人。

顧東陽見她誤會也沒解釋。

既來之則安之,那就一塊兒吧。

他大手一揮,因為這幫主演都還沒看過成片,所以先給他們放一遍。

《我不是藥神》的前半部分有點像一本爽文。

男主倒黴了。

男主開始走私了。

男主的團隊組建起來了。

男主的藥賣出去了。

男主賺到錢了,生活好起來了,去夜店揮金如土了。

這一段大體上是比較輕鬆的,甚至還穿插著幾個搞笑鏡頭,比如程勇跟夾帶走私的阿三船員雞同鴨講。

情緒的上升一直到他們跟張長林打了那一架,達到頂峰。

程勇心虛,偷偷摸摸問了句賣假藥怎麼判,從此心事重重。

之後張長林找上門,更是給了他退出的絕佳機會。

團隊散夥了,程勇的生活反而走上正軌了。

直到一年以後,呂受益的妻子找來,程勇得知了自己曾經的小兄弟如今的慘狀。

同時,面臨那些曾經受過他幫助的患者,他有些無言以對。

到了後面,情緒漸漸壓抑,程勇的神性隨著覺醒,而死亡連續發生。

看著看著,旁邊竟然傳來啜泣聲。

那個一轉頭,果不其然大美圓眼角飆淚已然梨花帶雨。

見顧東陽看了過去,她表情不太好意思。

“太好哭了,你這部電影拍的好感人。”

顧東陽微微一笑。

其實高媛媛也算參與了電影的拍攝,儘管只是個客串,但她呆在劇組那段時間,關於主要劇情也是明白的。

現在看了片子,照樣哭的一塌糊塗,這就是光影的魅力。

她本來就是個多愁善感的女文青啊。

別看她現在走的是熟女路線,早年還演過王曉帥《十七歲的單車》和《青紅》,也是文藝女神那一掛。

顧東陽將她摟在懷裡,柔聲安慰著。

“你這麼一哭,我更有信心了。”

???

高媛媛懷疑這傢伙在取笑自己,在他身上扭了一下,顧東陽給她一把按住。

“別激動啊,我說真的。”

“既然你會被這部電影感動,說明其他觀眾也是一樣。”

“能夠感染人,正是《我不是藥神》的成功。”

這麼說高媛媛就接受了,靜靜的靠在他肩上。

“我覺得思慧好可憐。”

“她一個媽媽,孩子得了這樣的病,能夠堅持不放棄,實在是太不容易。”

“這麼多年,都不知道經歷過什麼。”

顧東陽嘴角一抽。

倒不是說他覺得思慧不可憐,只是在電影主要人物當中,肯定還是掛掉的那兩個看起來更慘。

而思慧,主要是劇情沒有對她進行過分渲染。

有限的鏡頭當中,已經對她做了足夠的交代,其實高媛媛能夠共情也不奇怪。

“呂受益、黃毛不是更可憐嗎?他們都死了。”

“可憐是不能比較的。”

高媛媛冒出一句很有哲理的話。

“他們生了這個病,早就無數次做好了心理準備。”

“相比他們過世這件事,我總覺得留下來的人會更加難熬。”

“黃毛最讓我嘆息的是,那張回家的火車票終究是沒有用上。”

“他的家人不會再知道他曾經歷過這些,他曾擁有過希望,只以為他早就死在了不知名的角落。”

“這是多大的遺憾吶。”

“而呂受益,他死了一了百了。”

“我不敢想想,他的妻子將如何面對今後的生活。”

“而由於孩子的存在,無論他們有多麼相愛,妻子甚至沒有權力隨他而去。”

“生老病死,果然是人間至痛。”

高媛媛一時感慨萬千。

於是顧東陽在放映結束之後,把飾演思慧的餘南給叫了過來。

“導演。”

“高媛媛認識吧?她看了電影覺得特別感動,而且特別喜歡你演的思慧這個角色,所以找你交流一下。”

好傢伙,這是要我幫你哄女朋友嗎?

好吧,起碼他沒有為了強捧高媛媛而把我換掉。

這麼看,顧東陽還算有節操的。

餘南也算場面人,沒有嫌棄,跟高媛媛相談甚歡。

後者還不太好意思,她本來沒想過這一出,顧東陽自作主張。

不過聊著聊著,發現還是有收穫的。

餘南給她介紹了自己為這個角色做的準備,人物小傳。

儘管劇情裡並未呈現,她設定思慧原本是個跳芭蕾舞的。

因為女兒得了慢粒白血病遭遇人生劇變,老公跑了,自己為了賺錢成了鋼管舞女郎。

程勇不賣藥了之後她怎麼樣呢?

當然是繼續辛苦賺錢,為女兒續命了。

就算很不容易,她也不會像呂受益的老婆那樣去找程勇。

這是她更堅韌的地方。

高媛媛聽了直誇感人肺腑,潸然淚下。

看完《我不是藥神》被感動到的當然不止高媛媛一個,幾乎所有人都給出了好評。

“導演,謝謝你給了這個機會,讓我能夠參演這部電影。”

“這些年演過不少戲,說實話大部分是在謀生。”

“但《我不是藥神》,是為數不多拍完之後能為自己感到驕傲的。”

一行人都很激動,這片子成了!

到底成沒成呢?

按照顧東陽的計劃,《我不是藥神》在7月15日正式上映。

前期點映的時候,口碑已經小規模發酵。

排在前一週上映的《寒戰2》,因為評價不及預期,已經沒機會超越前作,後繼乏力。

憑藉顧東陽的號召力,《我不是藥神》得到了50%的排片。

首日票房出爐,含零點場輕輕鬆鬆超過兩億!

後面兩天週末,單日票房均超過3億元,首週三天的累計票房是九億。

票房成功,對於顧東陽的電影來說只能算是正常。

如果失敗了,才不正常。

更難能可貴的是,《我不是藥神》得到了幾乎零差評的超高待遇。

某瓣評分達到9.0。

這是自2000年姜紋的《鬼子來了》之後,時隔十六年的又一部華語電影九分片。

鑑於某瓣這個社群是在05年成立的,在此之前都是“老片”。

也相當於,是有電影評分機制以來,上映的第一部九分電影。

當然也是顧東陽的生涯新高。

無論觀眾、影評人,還是同行,無不給出了高度評價。

儘管少不了個別標新立異的,但無傷大雅。

這或許是中國電影市場上,極少數能夠統一這麼多人觀點的作品。

觀眾當然是好看,感動。

影評人更加關注這部電影在題材上的突破,自然不會忽略其背後團隊在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同行沒有相輕,而是為這部電影的影響歡欣鼓舞。

《我不是藥神》上映之後,藥品管理制度受到空前的關注,主管部門不得不出來面對輿情,並對此做出回覆。

他們宣佈,我國將考慮把進口抗癌藥的關稅削減為0。

哦吼!

這是什麼呢?

這是電影界夢寐以求的,用電影來推動社會議程,最好是進一步訴諸為法律。

他們津津樂道的,韓國電影《熔爐》及其出臺的“熔爐法”正是其榜樣。

也就是所謂“改變國家的電影”。

這種強烈的衝動,或許來源於影視圈對自身價值的追求。

首先要確認,這個行業的從業者,特別是其中出名的那一部分,在社會結構中屬於上層。

他們是精英。

但是出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並未像傳統的政治、商業和文化精英那樣受到社會的尊重。

有一些侮辱性的說法,比如什麼戲子、下九流之類的。

簡而言之,就是社會不認可他們的價值。

你們有啥貢獻啊?

你們憑什麼獲得這些財富、地位和關注?

你們配得上嗎?

影視圈又叫娛樂圈,在我們的語境下,“娛樂”好像不是什麼能夠登上大雅之堂的東西。

所以在經濟上已然優越的情況下,他們渴望為自己爭奪話語權,營造影響力是理所當然的。

所謂精英,就是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意願塑造社會。

他們追求的“改變國家”,就是對自我價值的展現和自我身份的確認,即:

我是文化精英。

我有能力推動社會的進步。

你們應該尊重我!

儘管《我不是藥神》也是在規則允許下得以上映的,但它帶來的一絲曙光已經足夠激動萬分。

顧東陽本來在行業內,人緣只能算一般。

他不是愛結交的人,更別說以前還跟不少老傢伙有過節。

就算現在成了業內大佬,在井水不犯河水的情況下,也懶得專門去認識誰。

這回不管認識不認識的,對於《我不是藥神》可謂交口稱讚。

當然,影視圈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對他不滿的大有人在。

與其說是什麼陰謀詭計,不如當做一種集體無意識。

無論如何,顧東陽是切切實實得到了好處的。

而且他拍這部電影,很大程度上也是為自己身為導演的美譽度考慮。

在此之前,就算拍的電影再賣座,還是有人只把他當作庸俗的商業片導演。

而《我不是藥神》之後,總算有人稱他為“電影大師”了。

要知道,就連陸釧部分得到這個稱謂的時間都比他要早。

究其原因,無非陸釧早期的《可可西里》就展現出人文關懷並斬獲諸多國內外大獎。

後來的《南京!南京!》儘管褒貶不一,至少這宏大的題材證明了他在藝術道路上面的野心。

電影畢竟是一種文化商品。

文化,有的時候還是需要務虛的。

從顧東陽最近的遭遇上或許可見一斑。

《我不是藥神》路演期間,顧東陽每到一處,受到了熱烈的追捧。

接觸的觀眾無不對他讚譽有加,絕對是他拍戲以來形象最正面的時刻。

甚至有女粉在人群中大喊“顧東陽,你是我的神!”。

顧東陽覺著,自己搞不好也能像某些文藝片導演似的去騙炮女文青了。

這感覺,還成。

當然,顧東陽從來不是要名不要利的人。

《我不是藥神》的絕佳評價自然進一步助推了電影的票房。

首週末過後,延續了兩天票房單日過兩億的強勁勢頭,要知道那可是工作日啊。

再往後,一整週的時間票房都在1億以上,所以第二週票房也達到了驚人的12億。

此時,累計票房已經超過21億。

至電影下映之時,最終的票房超過30億。

力壓星爺的《美人魚》,成為華語影史票房第二,第一正是顧東陽在春節檔拿出的《三體1》。

儘管《我不是藥神》在票房上稍遜,但對顧東陽的意義非同小可。

沒有白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