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魔都,霓虹養眼,萬花如海……”

電視螢幕上流光溢彩,《繁花》的故事從胡鴿的聲音裡娓娓道來。

顧衛國和宋冬梅全神貫注,看得目不轉睛。

“成片你們又不是沒看過,盯這麼仔細,也只能貢獻一點收視率。”

“這是我們倆的養老錢,你當然不心疼!”

“別說得我這麼沒有孝心,我是胸有成竹好不好?”

顧東陽插科打諢,轉移了一下他們的注意力。

1月22日,《繁花》如期播出,今天是出收視資料的時間。

宋冬梅看了一段,來了靈感。

“這一開頭就是胡鴿被車撞的劇情,倒是能跟他本人的經歷對應上。”

“我們要不要拿這個做點文章,再造造勢?”

顧東陽表示大可不必:“我們造的勢夠多了,《繁花》現在是不缺熱度的。”

這話一點不假。

經過這段時間的醞釀,《繁花》開播之前已經有不小的聲量。

無論是顧東陽跟唐煙的緋聞,故意跟於徵對噴引發的關注。

還是埋伏許久的孫麗與郝磊的恩怨,以及風頭正盛的胡鴿帶來的流量。

可以說,能用的手段全部用上了。

就連魔都衛視那邊也沒有含糊,動用最大的誠意做了提前預告。

就前期的預熱效果而言,它已經隱隱露出一絲爆劇的意味。

現在,就看觀眾買不買賬了。

“碰!”

顧東陽一邊聊天,一邊眼疾手快摸進一張麻將。

他們沒有幹看電視,還湊了一桌麻將,為此把雷大頭找來填補三缺一。

雷大頭是公司簽約藝人,可以算自己人。

魏總在劇裡面是男三,他當然也非常關心《繁花》的成敗。

為了第一時間掌握播出情況,興匆匆地跑來當牌搭子。

這小子眼色不錯,打牌很小心,不敢贏老闆一家子的錢,不過放水也沒有放得太明顯。

再加上二老心不在焉,顧東陽今晚獨贏。

“算了算了,不打了。”

好不容易捱到了電視裡頭兩集結束,宋冬梅推倒了面前的牌堆。

“行啊,那就算賬吧。”

顧東陽賭品講究,作為贏家並未喊打喊殺。

見他心態如此放鬆,這下宋冬梅都對兒子刮目相看了。

“你倒是很有大將風度嘛。”

不是兩位老江湖沉不住氣,而是這部劇對他們家,對東陽影視太重要了。

顧東陽理所當然道:“我拍的戲,我自己最清楚。”

“其實每一部戲在拍攝的時候,導演自己是有感覺的。”

“他不一定要等到播出或者上映,才明白自己的失敗。”

“很可能在中途的某個瞬間,他已經意識到這部戲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爛片。”

“只是為了完成商業合約,所以才不得不咬牙繼續。”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意識不到,明明是部爛片,他還沾沾自喜。”

“這種要麼是自戀,要麼是嘴硬。”

“但是《繁花》不一樣。”

“包括我在內所有的主創,在拍攝的過程中都有越來越強烈的感覺。”

“那就是,這部戲成了。”

“提前看過成片的人,莫不稱讚《繁花》的製作水準,說明不是我孤芳自賞。”

“所以,你們要相信觀眾的鑑賞能力。”

“普通觀眾未必會專門思考,什麼樣的作品叫作好作品。”

“不過當好作品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立馬會認出來。”

“這就是光影的魅力。”

雷大頭跟著湊趣:“沒錯沒錯,我可以證明。”

“在《繁花》之前我也拍過別的影視劇,但是體驗跟這次完全不同。”

“看完之後更是隻有兩個字,驚豔!”

“我對導演是五體投地,敬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他的馬屁讓在場三人都笑了起來。

牌局結束不久,預料之中的電話終於打了進來。

鈴聲響起的那一刻,屋子裡瞬間安靜下來,只剩那聲音繼續迴盪。

宋冬梅定了定神,當場接起。

“喂,我是。”

“好的,我明白了。”

“同喜,明天我去電視臺,見面詳談吧。”

通話時間不長,從三言兩語當中,幾人已經感受到《繁花》應該是成功了。

顧衛國著急問道:“怎麼樣?”

“好,很好,非常好!”

剛剛結束通話電話的宋冬梅神情振奮,“《繁花》前三天平均收視率破10,魔都地區同時段份額第一!”

“而且隨著劇集的播出,收視率仍然在逐日上升。”

“按照熱播電視劇的規律,預計會在大結局附近達到收視巔峰,而《繁花》才播到三分之一。”

“剛才對方告訴我,這部劇很可能會破臺裡的收視記錄!”

這回才算徹底放下擔憂,眾人均是大喜。

雷大頭嘿嘿直笑:“我就說嘛,《繁花》以一己之力提高了國產劇的製作水準!”

不怪他喜形於色。

要知道這小子跟東陽影視簽了經紀約,跟公司是捆綁的。

更何況顧東陽還答應他一個男主角呢。

現在《繁花》熱播,公司一炮而紅,自己未來可期啊!

這條大腿必須狠狠抱住!

顧衛國也很激動,俗話說得隴望蜀,忐忑一去他立馬有了更高的期待。

“這麼說,這部劇有機會達到《神話》的熱度?”

“小了。”

“什麼小了?”

“格局小了!”

顧東陽恨鐵不成鋼,“《繁花》的藝術成就,遠遠在它之上好不好!”

“《神話》說白了就是偶像劇,男帥女美就完了,拿頭來跟《繁花》比?”

顧衛國還是很冷靜的:“《神話》更值錢,它有五十集。”

在商言商,他最關注的當然是錢。

《繁花》是大製作,當初立項的時候,他就對顧東陽只拍三十集表示過異議。

國產劇是按集賣錢的,所以很多劇為了分攤成本,又臭又長。

除非《武林外傳》那樣的單元劇,才能從四十集加到八十集。

顧東陽有後世的經驗,對注水劇深惡痛絕。

合適的體量確保故事的完整性和節奏感,是劇集品質的一部分,更具有長期價值。

說到這裡,宋冬梅正好告知。

“臺里約我明天去談《繁花》的一輪上星播放權。”

魔都衛視的意思肯定是要獨播,這是意料之中,現在大受歡迎更不會放手。

果然,第二天的談判非常順利。

宋冬梅以100萬每集的價格,把《繁花》的首輪賣給番茄臺,同時打包了滬語版在魔都地區的重播權。

《繁花》是時裝劇,方便植入廣告。

在此之前,宋冬梅已經透過這種方式回收了兩千萬的投資。

也就是說,《繁花》現在已經回本了!

後面的二三輪,以及網播版權,都是純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