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二十年?
秦時:朕不是天下共主 冬瓜戰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秦國,咸陽。
王宮深處。
甲士林立。
已經初步有了劍聖風姿的蓋聶。
眼神平靜的望著前方兩個人影。
“作為一個君王,你是不合格的!”
秦王政看著眼前把咸陽宮當成大明宮的天,語氣毫不客氣,非常直接的指出了天的毛病,那就是天實在太不把自己當成一個君王了。
雖然如今的他,確實沒有對天下手的想法,但世事難預料,秦國總有一天會和大漢對立,天作為君王應該非常小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沒事,有危險,我不會來。”
天知道秦王政什麼意思,但他確實不怎麼需要擔心自己的安全,除了基本的大輕功之外,他還有不知不覺,覺險而避的特殊能力。
鴻門宴也好,刀斧手也罷,只要對他產生了惡意,亦或者有可能遇到生命危險,天都能提前預知,從而讓陰謀詭計徹底化為泡影。
這種能力。
哪怕是天的老師,那名神秘的百越大祭司,對此也很好奇。
因為縱使她見證了無數生離死別,但也沒有見過這種能力。
正常來說。
一個人對於神秘莫測的事物,最應該的是警惕,哪怕這個人是他的老師。
但天感受到她沒有惡意之後,隔三差五襲擊她,實在讓她有些煩不勝煩。
不得已。
她只能暫時從花城搬了出去。
免得天總想一睹她真實容貌。
雖然她心裡面也不討厭天這個人。
但她不希望天成為騎師滅祖之徒。
“看來你能提前預知危險的能力並非空穴來風。”
秦王政語氣有些羨慕,這種能力,非常強大,極大的保障了生存能力。
因為作為一個君王,必要的生存能力很重要,死了就真的什麼都沒了。
“也看情況,如果今朝六國已滅,獨留秦國,無論如何,我都不會踏入咸陽宮半步了。”
或許其他人很羨慕自己不知不覺,覺險而避的能力,但天卻從不迷信自己的特殊能力。
對他來說。
能力是能力。
判斷是判斷。
當今秦國需要天這個盟友。
也需要大漢這個兄弟之國。
所以。
天才會那麼放心的進入咸陽宮。
乃至坐下來和秦王政相談甚歡。
如果。
有一天中原被大一統了。
大秦又對大漢虎視眈眈。
天就算沒有預感到任何危險。
他也不會踏入咸陽宮半步了。
一個人最大的缺點。
就是太過於自傲了。
而且過於相信自己的能力。
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偏執。
故此。
比起自己不知不覺,覺險而避的能力,天更相信自己理智的判斷,以及雙方利益的好壞。
只要雙方利益融洽,那麼基本可以放心,可一旦利益上互相沖突,那麼就一定要小心了。
“所以,你認為,秦國能大一統中原嗎?”
秦王政原本有些冷冰冰的臉色。
因為天這句話露出了幾分笑容。
在這個世界上。
沒有比來自天的認可。
讓秦王政感覺滿足了。
“五國這一次敗了,就是永遠的敗了,世人可能還在期待第六次合縱連橫,可我卻看到了六國冢中之枯骨,註定被秦國吞噬的命運。”
天雖然很不想承認,但也不得不承認,當下的諸侯國秦國,可能比後世大一統王朝大秦帝國還要恐怖三分,軍事力量還要強上三分。
可能有人不認同。
區區一個諸侯國。
怎麼可能比大一統王朝的還要強大?
就像是小國怎麼可能比得大國富裕?
正常情況下確實不可能。
但大秦卻是惟一的例外。
秦國為了一統天下,從而掀起的統一之戰,消滅了中原三分之二的人口,這絕不是沒有代價的。
秦國的命根子,商鞅變法之後,跟著秦國一路走來的老秦人也死傷慘重,幾乎沒多少老秦人了。
說白了。
秦國太急,秦王政也急,一切都太急了。
乃至大秦帝國二世而亡,也有很大關聯。
曾經的天,為什麼一直拖著立國之事?
難不成真的單純因為人口不足的問題?
是。
但不全是,這些年,天一直在培養工人階級,扶持依附於皇權的軍工複合體。
或許其他人很在意名正言順的問題,然而天更在乎自身根基是否牢固的問題。
後世的滿清,教會了所有人一個道理。
那就是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拳頭才是硬道理。
其他都是虛偽的。
江南世家大族不願給大明繳納的賦稅。
最終都被滿清用刀子一點點收了回來。
達官貴族自以為高貴的脊樑。
最終是一個個被刀子打斷了。
淪為家奴。
貶為奴才。
當然。
天可不是在認同滿清的做法,收稅用刀子他不反對,但為了保障滿清八旗奴役統治的大屠殺,他不能接受,也無法接受。
天是從這個歷史學到了教訓,那就是一切的禮儀道德,在刀子面前,什麼都不是,有骨氣的人,總是少數,大多軟骨頭。
所以天不想成名太早。
更加不希望立國太早。
如果天立國太早,大漢成名太早,天很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第五次合縱連橫不一定能成,甚至就連試探也不是百萬流民南下那麼簡單。
可現在這個時機,是一個難得的時機,距離秦國正式開啟滅六國,大一統之戰,還有足足十年時間,其次距離秦國真正大一統又有十年。
十年又十年。
就是二十年。
就算秦國是鯨吞天下的虎狼。
屆時大漢也真正成長了起來。
“六國皆是冢中枯骨,那麼你統御的大漢呢?”
秦王政很滿意當下的一切,還未親政,卻初步掌控王權的他,已經體會到了權力的滋味,所以他很不理解天這種隨意跑到他國王宮的行為。
雖然現在的他不可能對天出手,反而希望天平平安安,否則大漢一旦出事,最終得利者就是楚國,從而讓產生一個真正能威脅秦國的強國。
大漢的三白一茶。
中原七國都眼饞。
但三白一茶只有掌握在大漢手裡,才符合中原七國大多數人的利益。
因為一旦三白一茶的掌控權易主,彼此之間一定會毫不顧忌的針對。
三白一茶。
關乎國力。
哪怕是秦王政也不得不承認。
三白一茶足以改變這個世界。
鹽,糖,茶,紙。
看似與毫不相干。
實際上息息相關。
“二十年後,到時再看!”
天暫時沒有回答秦王政這個問題。
因為他也沒有預知二十年的能力。
“二十年?”
秦王政不太理解天嘴裡面的二十年,到底來自什麼地方,但現在的秦國,雖然成功抵禦了第五次合縱連橫,但自身也需要休養生息。
但這個時間,最多十年,就足夠了。
那麼接下來的十年。
難不成是天在暗指,二十年後,秦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