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得益於九黎狼騎極高的機動性。

再加上大喇叭一直穩定秩序的呼喊。

當下百萬流民。

整體還是平穩。

然而實際上。

天手裡面還有一個更殘忍的訊息,一個世人不知道,王公貴族不在乎的訊息,那就是眼前這百萬流民,原本總人數應該有兩百萬人。

可長途跋涉,已經有一半的人餓死在了半路上,眼前這一百萬人,至少一大半參與過人飢相食,這才在缺糧的情況下堅持到了這裡。

因為這些流民裡面,年幼的,年老的,天幾乎都看不見,都是一些被餓紅了眼的青壯,一個不慎,隨時都有可能引發暴亂。

天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有組織的,還是被人蠱惑而來的,但還是動用工程巨獸,一夜之間,在楚漢邊境設立了上千個救濟站。

與此同時。

大漢這個國家機器也高速的運轉了起來。

從全國各地臨時調動了大量的糧草過來。

再加上九黎狼騎,蚩尤鐵騎,幾萬邊境鐵血甲士的無形震懾,這才震懾住了即將失控的百萬流民【暴民】。

其實天也發現了,這百萬流民,或許就是一種試探,來自於七國高層的試探,想要看看大漢真正的底細。

如果大漢連百萬流民都震不住!

那麼又如何能抵抗百萬大軍呢?

好在。

大漢雖然還未正式建國,但國家體制已經非常成熟,當國家機器徹底運轉起來的時候,絲毫不遜色當今被譽為天下第一強國的秦國。

要知道,秦國最可怕的,不是秦軍本身,而是當整個國家運轉起來的時候,所爆發的恐怖力量,是真正的可以舉全國之力與之一戰。

說句不好聽的。

哪怕是後世大一統的王朝,正常情況下,也沒辦法隨隨便便拉出幾十,甚至上百萬人的大軍。

然而一個諸侯國卻做到了,甚至這還不是濫竽充數的散兵遊勇,而是真正能作戰的虎狼之軍。

七國把秦國內部這些人稱之為老秦人。

也是秦國真正立足於戰國時代的根基。

.........

一處寧靜之地。

四周花草盛開。

來自陰陽家的東君焱妃,她手裡面捧著一本書籍,看的津津有味,渾然無視了身後的來人。

就在她準備翻開下一頁的時候,身後之人,緊緊抱住了她的腰間,整個人貼到了她的身上。

“緋煙,這門學說,對你有用嗎?”

這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天本人。

“很有用,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

東君焱妃很自然的靠在了天懷裡,目光卻沒有一直沒有移開手裡面的書籍,因為上面的文字,字字珠璣,對修行了占星律的她來說有著想象不到的好處。

“那我們對外發表這門學說如何?”

天這個時候已經解決了百萬流民有可能帶來的衝擊,一切都已經走上了正軌。

現在只需要等到百萬流民完成身份登記,但這種事情,不是天該關心的事情。

如果天事事關心,怕是一刻都不得閒。

這不是天想要的,也不是皇帝該做的。

作為帝王。

大漢皇帝。

小事要多給下面人表現的機會。

大事要記得實時把控最終方向。

“我們?”

東君焱妃愣了一下,別人不清楚,可她很明白手裡面這本學說的含金量,足以再造一門諸子百家,而且不輸給當世現學的儒家,墨家,道家.......等等諸子百家。

如今天邀請她一起對外發布這門學說,就好比後世有人證明了冷核聚變的可能性,然後邀請一無所知的你,一起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成為史書上的重要人物。

“當然,你我一體,有何不可?”

天從來都不是那種光看不吃的人,早在拿下公孫麗之前,他就已經偷吃了東君焱妃,在這個究極戀愛腦心裡面種下了屬於自己的影子。

說句稍微有些大逆不道的話,如今的天,哪怕是對陰陽家當代東皇太一不滿,東君焱妃都有可能一個六魂恐咒直接砸在東皇太一頭上。

東君焱妃。

東皇太一。

拋開神話之中的設定,東君焱妃的身份,很明顯就是東皇太一的繼承人,也是陰陽家的繼承人。

所以哪怕在那個已經消失的未來,東君焱妃做下了諸多錯事後,對她的處理,也只是關押而已。

但凡換個人。

怕是墳頭草都幾米高了。

根本不可能一直被關押。

就像陰陽家獨屬於少司命的殘忍繼承製度。

就是需要下一任少司命殺死上一任少司命。

陰陽家其他人,雖然用不到殺死上一任才能繼承身份和地位,但月神永遠是月神,做不了東君,也沒機會繼承陰陽家東皇太一的身份。

東君是惟一的,也是獨有的,哪怕上一任東君因為男人廢了,迎來的也不是死亡,而是被關押,然後再繼續培養她的血脈和新的東君。

“可是.....”

東君焱妃對於天的你我一體沒有異議,因為她能感受到,自己已經有了他的血脈,明年的今日,屬於他們的子嗣就會誕生。

只是這門名為渾天說的學說意義重大,她只是有幸得見,絲毫不敢將其據為己有,可另一方面,她又不想去違背天的意志。

天的意志,就是她的意志。

夫唱婦隨,也是她的信念。

“沒有什麼可是,緋煙,如果我一個人發表這門學說,固然可以得到最大的威望,但陰陽家........乃至諸子百家,也永遠不可能承認我。”

“雖然我也不在乎諸子百家是否承認,但只有你我一起發表這門學說,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成功把諸子百家快速拉攏到我們這邊來。”

天不方便說前世學術界的事情,但吃獨食的人,真的很難走遠,哪怕天賦異稟,也總有小人作祟。

就好比天一個人發表渾天說這門學說,可能引起天下震動,但不可能根本上改變諸子百家的想法。

但有了東君焱妃就不同了。

她是陰陽家真正的第二人。

假以時日。

便是東皇。

而陰陽家和道家,又有說不清,割不斷的關係。

有了陰陽家和道家的支援,再加上原本的法家。

儒家,墨家,兵家.......等等諸子百家。

可能都將因為這件事情。

對天的態度發生大逆轉。

沒人比天更懂學說共鳴的重要性。

學說爭鋒也從來都不是打打殺殺。

“如果這樣做能幫到你,那妾身沒有任何異議!”

東君焱妃感受到了天語氣裡面的堅決,她便不再勸說了,雖然感覺上有些受之有愧,但就像是天說的一樣,他們夫妻本就是一體。

如今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