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滿樓中,氣氛劍拔弩張。
樸義看著林弘毅道:“剛才林公子還沒來的時候我已經分析過了,分析的自然是這秦亦的詩詞為何是抄襲的,而且分析的有理有據,在場眾位兄臺也都贊成了我的分析,並且一致認為秦亦的詩詞確實是抄襲的,說明我的分析毫無問題,要不我現在再跟林公子講一下我是如何分析的?”
說完不忘冷笑一聲:“也好讓林公子知道,那個把林公子嚇到閉門不出的秦亦,其實就是一個只會抄襲的冒牌貨罷了!我這麼分析,其實林公子還應該感謝我呢,因為我分析完了,林公子以後也不用閉門不出了,因為那秦亦不過是個花架子罷了,何至於讓林公子嚇成這樣?哈哈哈…”
“……”
說完之後,樸義一陣大笑,而且他笑聲裡蘊含的意思太過明顯了,充滿了對林弘毅的不屑,只要是個正常人,就能非常清楚的聽出來。
此話一出,江陵書生們先坐不住了。
“姓樸的,你怎麼說話呢?”
“對啊,誰說林公子被嚇到了?”
“你會說就說,不會說就閉嘴!”
“……”
剛才林弘毅不在,這些江陵書生或多或少還是忌憚樸義的,現在林弘毅來了,他們彷彿有了主心骨和靠山,自然不會慣著他。
而那些遂州書生自然也要維護樸義,直接就跟江陵書生們對峙起來。
林弘毅擺了擺手,示意江陵書生退下,隨後皮笑肉不笑道:“樸公子就不用跟我分析了,因為我根本不信!當初秦公子從江陵返回之日,在下就曾見過秦公子了,對於秦公子的氣質和談吐,在下也是親眼所見。”
“在下從三歲開始便跟著家父學習認字,讀的也都是聖賢書,對於看人,在下一向很準,秦公子到底是不是有真才實學,在下一看便知,所以不需要聽任何人的分析,在下都能確定,《水調歌頭》就是秦公子本人所寫!”
“倒是有些人號稱是第一才子,我只看了一眼就覺得名不符實,還有人質疑秦公子的才能,在我看來也只是無能狂吠罷了!因為他比不過秦公子,所以才會故意出言詆譭秦公子,實際上,這也只是一種無能的表現罷了!”
“……”
雖然林弘毅說的是“有些人”,可是在場眾人都非常清楚,林弘毅說的就是樸義,就差指著樸義的鼻子開罵了!
而樸義作為一個文人,還是遂州第一才子,他的嘴上功夫同樣了得,都被林弘毅就差指著鼻子開罵了,他怎麼能忍?
於是他冷笑一聲,回道:“在下倒是覺得,有些人能被抄襲的詩詞嚇到,說明這人自己也沒有什麼真本事,枉為讀書人!”
“你在說我?”
樸義這麼說,說明是準備撕破臉硬剛了,林弘毅自然不會慣他毛病,直接問道。
樸義也不噓他,畢竟樸義從踏足江陵的那一刻起就是奔著林弘毅來的,現在正好藉著這個機會跟林弘毅好好掰扯掰扯。
“林公子好耳力!”
樸義拱了拱手,不忘挖苦一句。
林弘毅本來冰冷的臉,竟然直接笑了,他是被氣笑的:“這麼說,樸公子看不上在下,覺得在下連你都不如?”
“到底比不比得上我,那要比過才知道。”
樸義迎上林弘毅的目光,沉聲道:“但是隻憑林弘毅懼怕秦亦抄襲的詩詞這方面來看,林公子確實不如在下!在下起碼敢於揭露此事,而林公子則只會閉門不出!”
林弘毅擺了擺手,說道:“現在是你我二人之間的事情,莫要再牽扯秦公子!你就算想詆譭秦公子也要先贏過我,否則你根本沒有資格說林公子!”
“好,那就比一場!”
“好,那就比一場!”
“……”
兩人針鋒相對,誰也不怕誰,春滿樓的氣氛瞬間被推向了高潮,而人群最後面,秦亦、薛可凝和辛夷三人端坐在桌子旁看戲。
看到林弘毅跟樸義叫板,薛可凝好奇道:“你跟這位林公子認識?”
在薛可凝看來,林弘毅肯定認識秦亦,而且跟秦亦的關係想必很好——如若不然的話,林弘毅犯得著為秦亦出頭嗎?
誰知秦亦卻搖了搖頭,苦笑一聲道:“其實我也算不上認識林公子,最多隻是當初從南楚回江陵的時候,跟他有過一面之緣罷了。”
“一面之緣?”
薛可凝有點不可置通道。
“確實如此。”
秦亦點了點頭。
“那這林公子…”
薛可凝沉默片刻,才開口道:“很好。”
“是啊,沒想到林公子如此仗義。”
秦亦附和道:“等會我要好好跟他喝一杯!”
“……”
說實話,秦亦自從穿越來之後,大大小小的讀書人也見了不少,但是這些讀書人裡,卻沒有一個能入秦亦眼的。
古話說文人相輕,這句話用在秦亦之前見過的那些讀書人身上,恰如其分,惟獨這個林弘毅有些特殊,他在聽到秦亦的詞後,沒有生出半分不敬或者懷疑之心,相反全是敬畏。
這種心態,也怪不得他是江陵第一才子,所以薛可凝評價林弘毅“很好”,他是完全認可的。
……
在秦亦和薛可凝說悄悄話間隙,春滿樓大廳裡已經為林弘毅和樸義讓出了地方。
既然說比試,自然是要比詩詞了。
畢竟,這兩人都是讀書人,而且一個是江陵第一才子,一個號稱遂州第一才子,這表面看似是兩個人的比試,實際上是江陵和遂州的比試,所以現場的江陵書生和遂州書生都非常亢奮。
他們自然希望自己支援的人獲勝,所以趕緊拉了一張長桌出來,林弘毅和樸義分別站在兩側,而他們身前的桌子上早已鋪好了宣紙,身旁的書生們也幫他們研好了墨,擺好筆,只等他們奮筆疾書。
而林弘毅和樸義兩人相對而立,皆是拿起了桌上的毛筆,彷彿隨時都會奮筆疾書。
一旁圍觀的書生們也在為他們所支援的人加油打氣,江陵書生自然希望林弘毅贏,而遂州書生也不希望看到樸義輸。
倒是後面圓桌旁看戲的三人比較愜意,按理說他們單純是在吃瓜,所以誰輸誰贏都無所謂的,不過現在薛可凝卻有了支援的人選,而一旁的辛夷也開口問道:“你覺得誰會贏?”
等她問完,薛可凝也好奇的看了過來,她心裡自然是支援林弘毅的——雖然她不認識林弘毅,但主要還是樸義太討厭了,畢竟他一直在詆譭秦亦,這是薛可凝最看不慣的。
不過薛可凝說到底是個習武之人,她平時最多隻是聽聽詩詞,自己卻沒有研究,所以她更不清楚林弘毅和樸義誰更厲害一些。
秦亦說道:“大梁有句古話,那就是‘欲尋錦繡文章,必到江陵訪學;想覓經世之才,須向江陵求賢’,此非虛言,實乃江陵百年文脈使然。”
“因為自大梁開科取士以來,江陵一府所出進士,竟佔天下十之三四,甚至超過江南其餘幾座城市之和。江陵城中書院林立,書肆比鄰,便是販夫走卒,亦能誦得幾句詩文。每逢文會,江畔樓臺盡是揮毫潑墨之士,街頭巷尾時聞吟詩作對之聲,足以見得江陵的文風有多麼鼎盛。”
“放眼大梁,就只有京都的才子才有跟江陵才子相比的實力,當然了,大部分時候,江陵才子的才能是要超過京都的,這也是為何江陵才子一向自視甚高的原因。”
“而林公子作為江陵第一才子,更是有傲視群雄的超然實力——”
聽到這裡,薛可凝喜道:“按你所說,那這樸義自然不是林公子的對手了!”
“……”
大梁文風,江陵最盛,京都次之。
而樸義來自名不見經傳的遂州,比之京都才子都不如,又怎麼能比得上江陵第一才子林弘毅?
所以薛可凝這麼想倒也沒有毛病。
秦亦聞言,卻笑著搖了搖頭:“我剛才說的不過是最基本情況罷了。可是咱們知道的事情,樸義自然也清楚,倘若他明知自己不如林弘毅,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故意丟人現眼?”
“你的意思是,他比林公子更強?”
薛可凝皺著眉頭問道。
秦亦聞言則又搖了搖頭。
辛夷見狀倒是忍不住道:“你這又是點頭又是搖頭的,他們兩個到底誰更強啊?”
秦亦笑了笑,這才開口道:“按理來說,肯定是江陵第一才子林弘毅更強才對,可是樸義作為遂州第一才子,自然也不能小覷!而且——”
“而且什麼?”
辛夷和薛可凝聽到這裡,都非常好奇的問道。
“而且林弘毅作為江陵第一才子,早就名聲在外了,尤其是周邊幾個城市的書生,肯定都聽過他的大名和作品,對於他的實力,自然非常清楚。”
秦亦頓了一下,然後繼續道:“而樸義同樣應該很瞭解林弘毅,而他卻又如此堅決的挑戰,說明他並不怕林弘毅,起碼他覺得,他併不併林弘毅弱。”
“……”
聽到這話,薛可凝和辛夷都沉默下來。
作為習武之人,這種情況就像是別人明知她們是三重之境的高手,卻依然向她們發起挑戰一樣。
只能說明,對方來者不善,實力很強!
所以到底是林弘毅贏還是樸義贏,最終花落誰家,鹿死誰手,這都不好說。
接下來她們能做的,唯有拭目以待。
於是乎,三個人誰都不再說話了,而是把目光和全部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人群中間的長桌上。
……
此時,林弘毅和樸義都已經手握毛筆。
林弘毅率先開口,問道:“樸公子,今日你遠來是客,以何為題作詩,你說了算!”
樸義卻搖了搖頭,笑道:“非也非也!林公子作為東道主,出題這種事,在下怎敢越俎代庖?”
“……”
吃瓜群眾們聞言,不禁多看了樸義兩眼。
這廝…實在太自信了!
其實出題這種事,本不應該參加比試的人自己出才對,畢竟無論誰出題,都存在作弊可能,出題的人出一個自己擅長的,別人怎麼玩?
哪怕沒有作弊,可是當出題的人贏了,對方也可以說你是因為自己出題贏的,反正是無論輸贏都不是那麼光彩。
所以做好的方法就是,把出題的任務交給其他第三方來做才好。
不過林弘毅顯然是恃才傲物,上來就把出題的任務交給了樸義,說明林弘毅並不覺得會輸,而再看樸義呢?他不僅沒要,反而還把出題的任務拱手讓出,只能說他太自信了!
而林弘毅也不是虛與委蛇之人,聽到樸義讓他出題,他也沒有再繼續謙讓,而是開口道:“恰逢明日就是上元佳節,而且剛才進門之前,其實我就聽說樸公子今日在春滿樓中,已經寫過一首質量上乘的上元詩了!對了,聽說今日春滿樓還設了彩頭?”
“……”
此話一出,一位身穿青衫的中年男人走了出來,朝著樸義和林弘毅拱了拱手,說道:“林公子,今日凡是進入春滿樓之人,都需要交三兩銀子作為入場費,老夫也聽到春滿樓外有許多未能進樓的書生才子,對我們春滿樓怨聲載道了。”
“不過老夫要說一句,那就是這些收來的銀子,我們春滿樓並非要據為己有,而是要作為今日的彩頭,全部送給奪得頭魁之人!”
春滿樓掌櫃頓了一下,然後朝著一旁的小二揮了揮手,那小二便捧著一個賬本跑了上來,把賬本交給了掌櫃。
掌櫃的接過賬本,翻看兩眼,隨即道:“老夫看了一下,今日春滿樓一共收了八百九十一兩銀子的入場費,這樣,老夫再添一些,正好湊夠一千兩銀子作為今日的彩頭,不知各位覺得如何?”
“好,好,好!”
“掌櫃大氣啊!”
“……”
掌櫃話音剛落,人群中便傳來叫好聲,尤其是剛才還有些雖然進了樓,但是心裡不痛快的人,現在看到掌櫃的格局,也都釋然了,跟著叫起好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