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朔朝。

華州別駕褚遂良、長史唐河上聯名上書,華州團結兵與功曹、民曹不辭辛勞,反覆確認太華山、少華山道僧及山農戶籍。

其中,因貞觀二年及前後的天災逃遁租庸調的人數計一百二十五人,犯事隱匿的十六人,私度出家十一人。

“逃戶重新納入州縣戶籍、免之前所欠租庸調,私度出家者勒令還俗,並杖本人與剃度人、觀寺主及三綱各一百。”

吏部尚書楊師道表示,有被冒犯到,謝謝。

私度的事,華陰縣楊氏免不了有那麼一兩個人涉及,被杖責倒沒什麼了不起,華州毫不留情的態度最重要。

看在華州刺史是程處默的份上,我忍!

“犯事十六人交司法參軍審理,重罪重罰,一名滅門案人犯,判斬立決。”

程處默撇嘴,這殺氣騰騰的手段,必然是褚遂良的手筆。

好在死的也是該死之人,褚遂良的狠辣倒用對了地方,程處默懶得發表意見。

程處默打定了懶主意,一個月去華州一次,處理一下僚屬沒能力解決的問題,順便彰顯一州之主的威信。

“合力擒拿兇頑時,團結兵傷三人,州衙請醫學博士為他們治療,期間的醫療費用及補貼由州衙負擔。”

這一段是唐河上的手筆,褚遂良施威,唐河上施恩。

就是在平地捉拿兇犯都難免有損傷,何況是以險聞名的太華山、少華山。

別說是團結兵,就是府兵出手也不敢保證毫髮無傷。

程處默點頭:“穆阿沙帶兵還是有一套的。”

當年匡道鷹揚府出來的人,個個是人材。

可惜,彭杏林這浪蕩貨已經與世長辭了。

尚書右僕射高士廉一聲長嘆:“要是諸州都能像華州一樣該多好!”

想法是富有四海,現實是褡褳空空。

雍州、華州、同州、蒲州供養的團結兵數量,如果不是有朝廷承擔部分錢糧,華州能窮到無法動彈。

諸州能夠養得起的團結兵數量不會超過一千,再多,庶人的日子就要受到嚴重影響了。

問題在於,地方上普遍擁有兵力了,會不會重演隋末四分五裂的景象。

就算諸州的團結兵都組建起來了,又有多少刺史願意調動團結兵清理藏匿於山林水澤的人口,幹這種沒多大效率的事呢?

事實上,袞袞諸公都心知肚明,大唐的險峻山林中,多少藏匿了些兇頑,只不過規模有限。

響馬這個行當,會減少、會削弱、會更名,卻絕對不會消失。

地方官府和朝廷再粉飾太平,也不能無視這事實。

要不然,這年頭的讀書人遊歷,為什麼總喜歡佩劍?

真以為是把劍當成飾品麼?

吏部郎中李義府眼裡流露出一絲狡黠:“見賢思齊,諸州也該動一動了。”

尚書右丞許敬宗微笑:“要達成華州這成就,不太容易哦。”

哈哈,華州的功勞裡,有小兒許杲的一份哦。

就是不知道從小沒吃過啥苦的許杲,在太華山、少華山上下奔波,會不會太累?

“六百里加急!洋州刺史趙節,親率黃金折衝府,入子午谷剿滅山賊,共計殺敵一百一十四人!”

“府兵輕傷十五人,重傷一人,無陣亡。”

趙節的動靜也不小。

洋州兩個折衝府,他也就能指揮一下黃金折衝府,洋源折衝府根本不理睬他。

殺敵人數不多,是因為子午谷根本養不了多少山賊。

廝殺的府兵都是輕傷,唯一重傷的府兵是腳滑滾坡了。

楊師道的身板挺得筆直。

看看,這就是本官的繼子!

不敢說蓋過程處默的風頭,至少也頭角崢嶸。

送加急的驛卒嚥了口唾液,鼓起勇氣開口:“使君左臂也中了一刀。”

趙節帶府兵清剿子午谷的山賊,受益最多的是他們這些驛卒,進出都安心得多。

所以,趙節刻意省略的訊息,驛卒覺得自己需要說出來。

李承乾的聲音略帶顫抖:“傷勢如何?醫人上藥、縫合了沒?”

驛卒應聲:“使君這一刀,隱約見骨,幸好沒傷及筋絡,醫人已經上了最好的金槍藥。”

“據山賊首領說,有貴人與他們勾連,意圖……”

最後這半拉話,卻是趙節教他說的了。

真相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趙節需要山賊與貴人勾結。

趙節這一番血性,與這殺氣騰騰的話語,真實目的只有一個:護住同母異父的阿弟楊豫之。

哪怕阿弟有再多不是,自有他趙節教訓,輪不到外人插手。

程處默點頭,最後這句話要是趙節自己想出來的,那就證明他成熟了。

朝堂上一陣沉默。

本來還有人想指責趙節擅自調動折衝府的,可聽了這段話,老實縮了回去。

開玩笑,萬一這個“貴人”成了自己呢?

最怕的,就是這種沒定調的事,誰知道趙節拎著個麻袋打算套誰?

-----------------

崇教殿內,只餘君臣二人,連太子內坊丞高一元都暫時屏退了。

“他……可好?”李承乾聲音顫抖。

這世上,他真正虧欠的,大約就那麼一個人了。

“司功參軍許杲密信,秦靈子道長一年前羽化登仙。”

“羽化前,秦靈子道長向西望長安,一言不發。”

程處默一聲嘆息。

秦靈子這種出身、這種體魄、這種經歷,即便是道家講究調養之功,他也難活長久。

先天不足,後天難補。

李承乾的眼圈紅了。

他原以為,等自己熬到登基之後,可以與秦靈子重溫抱背之歡,想不到已經天人永隔。

程處默理解不了這種異常的感情,只能表示尊重。

“斯人已辭,殿下且請向前看。”

“殿下總不希望,自家子孫流落到‘風黑馬跪驢瘦嶺’的地方去吧?”

“漢王、梁州都督繪《鷹擊長空》圖進獻殿下,就是希望殿下大展宏圖,不要拘於一時得失。”

李元昌改封漢王,授梁州都督,督梁州、洋州、集州、壁州,治所南鄭。

理論上,趙節使喚不動的洋源折衝府,也歸李元昌管轄。

李元昌的位置、與東宮的關係,對東宮都很重要。

最重要的是,李元昌的漢王妃絕美,他很怕步李元景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