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林家村飄著炸魚鱗的焦香。
往年這時候,少年團早該像撒歡的驢群滿村躥了——踹張家門板討糖瓜,扒李家牆頭偷凍梨,氣得七太公舉著柺杖罵街。
可今年,全村安靜得詭異。
“邪門了!糞球那小子居然沒來順我家臘肉!“村東頭王屠戶撓著油光光的腦門,菜刀剁在案板上“噹噹“響。
曬穀場納鞋底的婆子們更慌:“二丫應承給我繡的鞋面花樣,別是讓黃皮子叼走了吧?“
好像往日鬧騰的少年團,在祠堂拜完祖先後,就集體失蹤了!
這讓村民有點不習慣,要知道,少年團絕對是林家村1912年最大的流量明星,村民在一起聊八卦時,誰不能講出少年團的一些內部訊息,是會被人鄙視的。
有些好奇心比較大的村民到處追問,這才知道,原來這些小娃們躲在祠堂的東廂房,門外有六歲的狗剩和七歲的春妮扛著竹竿在當衛兵,不讓人靠近。
等所有人出來後,每個人又開始神神秘秘的到處亂竄。
-----------------
二丫帶著一幫女娃子,各家各戶去借了七架舊的紡車,然後送到趙卵子的木坊進行改裝。
虎子回家不偷了,跟父親正式商談借生鏽犁頭當鑼。
栓子像土撥鼠似的在自家炕洞掏摸已鏽成青銅柿餅的日俄戰爭銅哨。
糞球和鐵蛋各自回家找娘做一件表演服。
林硯回家找爺爺商量,初三那天讓上次捕魚的30名青壯再次啟程前往捕魚。
爺爺代表全村村民問他準備幹什麼時,林硯笑眯眯說:“少年團準備初五那天給全村表演節目”
是的,林硯又準備整活了。
前世過年時有央視聯歡晚會,來這裡過的第一個年,靜悄悄的,啥都沒有。
在林硯看來,你沒有那就我來整。
-----------------
初一祠堂拜完祖先後,林硯就召集少年團的所有成員到祠堂東廂房開會討論。
聽了林硯的想法,少年們只有一個念頭,“辦,必須辦”,這太好玩了。
“辦個什麼形式的晚會?”這是第一個問題。
林硯當然可以直接定下來,但這樣沒有參與感,就不能讓少年團的成員得到鍛鍊。
“篝火晚會”
“贊成”
“贊成”
“……“全員透過。
“現在討論節目”
“唱歌”
“誰上?”
“我帶女娃們上”二丫興奮地喊。
“贊成”
全員透過。
“我們全體唱《少年自強歌》”
“贊成”
全員透過。
“我爸會打鐵花,讓他上”虎子叫
“贊成”
全員透過
最後定了一個節目單,大家都沒意見後,連分工準備物資的事都被人認領了。
這時林硯提出一個建議:“要不要組織一次全村聚餐?我們出主要物資,找族裡配合。”
“怎麼出?”
“再去漳河捕一次魚”林硯回答。
“贊成”
全員透過
-----------------
按分工,林硯首先來到虎子家。
掀開棉門簾時,林老三正叼著旱菸袋歪在炕頭,新棉襖的盤扣鬆了兩顆,露出裡頭漿洗得發白的汗衫。
“林叔,大家整年都在忙活,我們少年團想在初五晚上,組織一場篝火晚會,讓全體村民樂呵樂呵。所以想請你老露手打鐵花的絕活咋樣?“
林老三煙鍋在炕沿敲出個黑印:“大過年的折騰我這把老骨頭...“本想拒絕,突然想起虎子,還是改口同意。
“我也多年沒做這個事了,手藝有點生。這樣,到時我安排8個人做一場我們拿手絕合。”
“還是林叔大氣,我代表少年團先感謝你對我們的支援。”
“沒的事,這邊我會安排,你先忙去”
-----------------
接著林硯來到林大虎家。
踩著積雪推開林大虎家的籬笆門時,這漢子正蹲在屋簷下磨冰鎬,新棉褲膝蓋處還沾著祭祖時的香灰。
“虎子叔,再幹票大的!初三帶兄弟們走一遭漳河,我們再抓一次魚,初五晚還得吼幾嗓子夯歌。“
林大虎往掌心啐了口唾沫,冰鎬刃在磨石上刮出火星:“冰窟窿好說,可打夯...,我們不會啊!會不會讓人笑話。”
“肯定不會”
“到時您領人把夯錘纏上紅綢,砸一步喊句吉祥話——'一夯金滿鬥,二夯糧破倉'!“
“有氣勢吧?”
林大虎突然掄起冰鎬劈開凍柴垛:“成!你來安排,我配合。”
-----------------
二丫把女娃們關進祠堂偏殿,突擊學習兒歌《讀書郎》。
是的,林硯的惡趣味發作了,直接白嫖別人一首歌。
“小嘛小兒郎,揹著那書包上學堂~“二丫捏著嗓子起調,活像被掐住脖子的鵪鶉。
春妮瞪圓了眼:“二丫姐,咱村只有私塾,書包是啥?”
“問硯哥兒去!“二丫把凍梨砸向偷笑的糞球,“他就說照著唱”。
女娃們面面相覷,栓子妹妹突然舉手:“俺家裝糠的布口袋能當書包不?”
最絕的是那句“不怕太陽曬,不怕風雨狂。”
林硯憋笑,看二丫抓狂地比畫:“不是真讓你們曬日頭!要唱出...唱出那個精氣神!“
當“沒有學問無顏見爹孃“的調子飄出窗欞時,老頭嚇得假牙掉進捧著的暖手爐:“造反啦!女娃娃要當花木蘭?“
夜幕降臨時,偏殿傳出二十個女娃跺著凍麻的腳,把“只怕先生罵我懶“唱得像衝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