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劉英又靜極思動
大明從資助朱元璋開始 樹上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朱元璋屬於,做最狠的表情,說最軟的話!
直接讓一旁的藍玉與朱文忠兩人,看的目瞪口呆!
這是他們印象中那位威儀不可直視的大明陛下?
劉英也是看的嘴角直抽搐,滿臉無奈。
“陛下若難受,微臣懇請陛下莫要御駕親征!區區劉福通與察罕帖木兒、張士誠、張明鑑等四方勢力。
只要鄂國公與懷遠侯兩人,率大軍一路攻殺過去,他們要麼逃,要麼降!”
“什麼事,都可等他們投降後,再由陛下解決!”
“你……”
朱元璋眉頭直接擰巴在一塊。
“劉雍泰,你冥頑不靈!”
“陛下,現我大明兵強馬壯,猛將如雲,陛下為我大明皇帝陛下,怎能以身犯嫌?”
“區區張士誠與察罕帖木兒等人,豈能對咱構成威脅?”
朱元璋一臉不屑。
劉英頓時一愣,面色古怪道:“那陛下是去建功立業?”
“建功……”
朱元璋反應過來後,臉色一黑。
“劉雍泰,咱是大明皇帝,咱何須建功……不對,你這廝心怎的這般黑?”
劉英則是滿臉恭謹笑容。
“陛下明鑑,陛下前去御駕親征,可提高我大明北征大軍士氣,也可讓張明鑑、張士誠他們,更是膽怯。
或許,還可招降他們!”
“哼!”
朱元璋還是滿臉不悅,“咱就想去活動活動身子骨,你這廝竟然這般心黑!”
“實在是大明離不開陛下啊!”
劉英無奈說道。
“行了,行了,咱去了,就老實在淮安待著!”
“陛下聖明!”
……
出了王宮。
朱文忠與藍玉兩人,還是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方才在大殿內,好像是陛下勝了軍師。
但又好像,是軍師勝了陛下!
“軍師,陛下他真要去御駕親征?”
“誰能攔得住陛下?”
劉英無奈。
藍玉問道:“可若陛下了淮安,無人可勸得住,要是帶兵去前線?”
“咱一會給徐達、常遇春兩人各寫一封信,你倆去淮安時,帶去!”
“喏!”
應完,藍玉便是有些好奇。
“不知軍師如何讓鄂國公與我姐夫勸陛下?”
“自是建功立業之名!”
“建功立業?”
藍玉更是疑惑。
“你好好琢磨去吧……”
劉英輕笑一聲,沒去理會,自顧回家。
藍玉又看向一旁的朱文忠。
“文忠,你是不是也明白了?”
“嗯!”
朱文忠微微點頭,神色怪異。
“軍師此計真的高啊!”
“是什麼?”
藍玉急忙問道。
“不可言,不可言!”
朱文忠搖了搖頭,也朝著家中走去。
“不可言……”
藍玉大怒,朝著朱文忠追了上去。
“朱文忠,你小子不就比咱會猜一些謎語,裝什麼啊?快告訴咱……”
……
當日。
朱元璋便將東閣一眾輔臣,還有六部、都察院一眾重臣召進宮。
宣佈兩件大事!
正式立應天為大明國都,改稱京師!
另,他要御駕親征!
李善長與秦從龍、阮弘道等人,頓時大驚。
但,這事上,老朱鐵了心要前去淮安。
李善長等人,也都勸不住。
兩日後。
朱元璋帶著朱文忠、藍玉、姚廣孝,還有吏部、戶部、刑部、工部、兵部、都察院一眾官員。
乘坐龍船,後面跟著上百艘戰船、運船,浩浩蕩蕩,順著運河一路北上,前往淮安。
應天,也就是京師,剩下劉英,還有李善長等人。
不過。
東閣有李善長、秦從龍等人在。
六部尚書,也都還在京師。
劉英只是名義上的坐鎮,小事,還是六部尚書與李善長、秦從龍這些輔臣處理。
若是大事,直接將政務送去淮安,由朱元璋處理便可。
沒了朱元璋在京師。
劉英反而不用每日入宮去了。
如此一來。
他反而更加輕鬆了。
想著,劉英不由心情愉悅。
只是,在清閒了幾日後。
劉英就感覺有些無聊。
“果然,人不能閒下來!”
有些感慨一聲,劉英起身。
“谷大!”
“老爺!”
谷大連忙走了過來,滿面紅光。
有了媳婦,還有了娃後,谷大這些富國公府親衛的精神氣貌,頓時大變樣。
“帶幾個人,隨咱出去轉轉!”
“喏!”
很快。
劉英便揹著手,帶著幾個老卒,在京師城內,四處轉悠。
“軍師!”
“公爺!”
“軍師,您來了!”
“軍師,您嘗一嘗小人店裡的零嘴!”
“軍師……”
轉了一圈,劉英有些無奈。
貌似。
給老朱操辦了下登基大典,哪怕是這些鋪肆掌櫃,都認識了他劉英。
隨便逛一個鋪肆,都能被認出來。
至於身後谷大等人身上,早已經全部掛滿一串串零嘴。
每一個腿殘手殘的老卒,昂首挺胸,腰板直的快要當旗杆。
他們殘成這樣,走哪都還能受這麼大的尊重,等他們死後,下去給他們父母祖先說,肯定能羨慕死他們。
有了上次刺殺例子,谷大等人都很謹慎,只接受零嘴,但卻是一個也沒敢吃,更是沒有多拿。
一連逛了一條街。
劉英終於給自己找到了要做的事。
“谷大,去工部!”
“喏!”
……
仍是工部侍郎的李貞,看著在翻看各種書籍,還一直詢問王國用、王祐,劉敬、章溢等人的劉英,滿是疑惑。
“軍師,您想發明一些菜餚?”
“對!”
劉英直接點頭同意。
劉敬、章溢等人,聽到這話,也是一臉無奈。
他們就說,這位軍師突然召集他們,怎麼盡是詢問一些醃菜、保鮮的法子。
甚至,還問一些食譜類的書籍。
沒想到,竟是為了滿足食慾。
只是,一個大明富國公,工部尚書,為了一口吃食,就這麼召集他們這些工部侍郎、郎中,這般正式談論,是不是有些太荒謬?
這話,礙於劉英這些年,在工部的戰績。
章溢與王祐等人都沒說出來,但一個個眼珠子變幻一下,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不過。
李貞卻是可以發問,也算是側面提醒。
“軍師,不知何種吃食,竟要讓您這位大明富國公、工部尚書,親自召集我等這些工部侍郎、郎中來談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