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她又像是想起了什麼,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有些遲疑地說道:“說起來……我們徐家,在京都那邊,似乎也有一支失聯多年的遠親……只是,不知如今是何光景了。”

季家徹底倒臺之後,陽城表面上迅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徐家在明陽的暗中相助以及市首錢正明的刻意關照之下,事業如同雨後春筍般蒸蒸日上,發展勢頭極為迅猛。

明陽一邊處理著徐家日益增多的各項事務,一邊也並未放鬆對自身實力的提升以及未來佈局的準備。

他利用從季家覆滅後散落出來的大量資源和人脈,再透過市首錢正明這條線,悄無聲息地在陽城乃至周邊省市,開始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情報網路和勢力雛形。

他知道,未來的京都之行,必將是龍潭虎穴,九死一生。

現在最重要的是,必須在踏足那片漩渦之前,儘可能地積蓄力量,做好萬全的準備。

就在這時。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悄然發生了。

這日,徐家莊園裡,收到了一封來自遙遠京都的正式信函。

與之前龍家那封暗藏殺機的“邀請函”不同,這封信函悄無聲息,平靜淡然。

可落款,確實嚇人!

赫然是一個自稱為“京都徐氏宗族”的家族。

信中的言辭極為懇切,先是盛讚了陽城徐家這一脈,百餘年來在陽城艱苦經營,恪守祖訓,堅守不易。

隨後,筆鋒一轉,竟是丟擲了一個石破天驚的訊息!

信中稱,由於京都徐氏本家嫡系一脈,近年來人丁凋零,少主不幸遭遇意外,導致後繼無人。

經過京都徐氏宗族全體族老的鄭重商議與一致決定,他們查訪得知陽城徐家尚有血脈延續,且大小姐徐清池品貌出眾,聰慧賢淑。

故此,宗族決定,正式迎回陽城徐家大小姐徐清池,將其列為京都徐氏宗族未來的核心繼承人之一,進行重點培養。

並且,宗族還承諾,一旦徐清池迴歸本家,將會立刻獲得難以想象的豐厚資源與鼎力支援,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這封信對日漸沒落,剛剛才在陽城勉強站穩腳跟的徐家而言,不啻於一個從天而降的天大驚喜。

簡直就像是窮秀才突然被告知自己是流落民間的皇子一般,充滿了夢幻與不可思議。

這,可是一步登天,光宗耀祖的絕佳機會。

訊息一出,整個徐家莊園都沸騰了!

尤其是以王翠蘭為首的二房等旁系族人,更是聞之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彷彿已經看到了徐家飛黃騰達,雞犬升天的美好未來。

就連徐清池本人,在得知這個訊息後,也是有些意外和茫然,一時間不知所措。

去京都?成為宗族繼承人?

這一切來得太過突然,也太過匪夷所思。

然而,與徐家眾人的興奮激動不同。

明陽在看到這封看似充滿了無上善意與天大機遇的信函之後,眉頭卻是不由自主地緊緊皺了起來。

他那深邃的眸子之中,閃爍著一絲審視與懷疑。

尤其是,在他剛剛收到那封來自京都龍家,帶有濃濃威脅與試探意味的“邀請函”之後不久。

這封來自所謂“京都徐氏宗族”的“認親信”,便恰到好處地送上門來。

這兩件事情,一前一後,幾乎同時發生,真的只是巧合那麼簡單嗎?

明陽的心中,隱隱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陰謀味道。

大家族,誰都不傻,也不可能情報不通。

既然已經知道龍家送了邀請函,為什麼還要再送來認親信?

此時,徐老太太捧著那封來自京都徐氏宗族的信,那雙蒼老的眼眸之中,也閃爍種種複雜到了極點的光芒。

她渾濁的目光,在徐清池那張帶著幾分無措的俏臉上,以及明陽那張平靜卻顯得有些高深莫測的臉龐上,來回逡巡。

最終,她聲音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顫抖,緩緩開口問道:

“清池……明陽……”

“這……這突如其來的機遇,對我們徐家而言,究竟……是福,還是禍啊?”

整個徐家大廳,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聚焦在了明陽的身上。

京都徐氏宗族,那可是傳說中屹立於華夏國權力頂峰的古老世家之一!

如今,這樣的龐然大物,竟然主動向陽城徐家這支早已落魄的旁系,丟擲瞭如此誘人的橄欖枝——邀請徐清池迴歸宗族,並將其列為未來的核心繼承人之一進行培養。

這訊息,對絕大多數徐家人而言,不啻於一步登天,鯉魚躍龍門的曠世奇緣。

“天佑我徐家!天佑我徐家啊!”

二嬸王翠蘭最先反應過來,她那張原本因畏懼明陽而收斂了不少的刻薄臉龐,此刻因為極度的興奮而漲得通紅,幾乎手舞足蹈起來。

“清池!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是你八輩子修來的福氣!一旦你成了京都徐氏宗族的繼承人,那我們整個陽城徐家,不就跟著一步登天,飛黃騰達了嗎?”

她兒子徐中博也是一臉的激動與狂熱,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錦衣玉食,作威作福的美好未來。

“是啊是啊!妹妹!這可是光宗耀祖,名垂青史的絕佳機會!我們徐家,終於要出一位真正的大人物了!”

以王翠蘭母子為首的二房眾人,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唾沫橫飛,極力鼓吹徐清池立刻接受京都宗族的邀請,彷彿生怕這到嘴的肥肉會飛走一般。

他們幻想著,一旦徐清池在京都站穩腳跟,他們這些“親戚”,自然也能跟著雞犬升天,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

就連徐家族中一些平日裡沉默寡言的老輩族人,此刻也是面露激動之色,紛紛點頭附和,認為這確實是徐家認祖歸宗,光耀門楣的天賜良機,不容錯過。

徐清池被這突如其來的“驚喜”砸得有些暈頭轉向,她對那個遠在京都,素未謀面的“本家宗族”,心中沒有絲毫的歸屬感。

有的,只是一絲對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對離開陽城,離開奶奶和明陽的深深不捨。

她下意識地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身旁那個始終神色平靜,彷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未來夫婿。

不知從何時起,她已經習慣,明陽的意見,已然成為了她心中最為重要的依仗。

徐老太太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之人,比起其他人的狂熱與激動,她可是要顯得冷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