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京都渾水
風水神醫:我京城大少,未婚妻瘋狂倒貼 愛吃魚的喵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此人頓了頓,隨後極為冰冷的說道:“剩下的……處理乾淨些,不要留下任何手尾。當年的事情,我不希望再有任何意外發生。”
“是!主上!”黑衣手下恭聲領命,身影一閃,便如鬼魅般悄然退出了密室。
不久之後,陽城,徐家。
一位身著得體黑色中山裝,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年約五旬,面帶和煦微笑,但眼神深處卻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審視與上位者氣息的中年男子,在徐家管家的引領下,來到了明陽的面前。
“明先生,幸會幸會。”中年男子微微躬身,態度顯得極為恭敬客氣,“老朽秦萬山,奉我家主人之命,特來拜會先生。”
他自稱秦管家,言談舉止之間,滴水不漏,讓人如沐春風,卻又暗藏鋒芒。
“你家主人是?”明陽神色平靜,淡淡問道。
秦管家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封製作精美的燙金信函,雙手奉上:“明先生一看便知。我家主人說了,先生乃當世人傑,特備薄禮,想與先生化解一些歷史遺留的小問題,澄清一些或許存在的誤會。”
“還望先生不吝賞光,能抽空前往京都一敘。”
那信函的封口處,用的是一種特殊的火漆,上面烙印著一個造型奇古的徽記。
明陽接過那封來自京都的信函,目光在觸及那火漆徽記的剎那,瞳孔便猛地一縮!
他不動聲色地開啟信封,抽出裡面的信紙。
信紙上的字跡蒼勁有力,措辭看似客氣有加,禮賢下士,但字裡行間,卻又透著一股不容拒絕的隱晦壓力與高高在上的俯視之感。
信中隱晦地提及,明家被抄家滅門的往事!
寫信的人希望,解釋一番某些所謂的“誤會”,或許可以透過“友好協商”來解決。
明陽的目光,在信紙的末尾處,驟然定格。
在那裡,赫然用一種特殊的暗金色墨水,描繪著一個他雖然只在年幼時驚鴻一瞥,卻永生永世也無法忘懷的隱秘徽記!
雲,龍。
那個徽記,獨屬於二十多年前,參與覆滅他明家的諸多仇敵家族之中,最為神秘,也最為強大的那個——京都龍家!
一股冰冷徹骨的殺意,如同實質化的寒流,瞬間從明陽的眼底深處噴薄而出!
秦管家彷彿沒有察覺到明陽身上那驟然爆發的恐怖殺氣,依舊保持著那副招牌式的和煦微笑,在一旁不緊不慢地補充道:
“明先生,我家主人對您可是久仰大名,誠意拳拳。不知先生何時有空,可否賞光,前往京都一行?”
“車馬僕從,一切用度,我家主人都已為先生妥善安排。”
明陽緩緩合上信函,他那張平時不苟言笑的臉,此刻更是寒霜密佈。
抬起頭,深邃的眸子迸發出殺意,直刺秦管家的雙眼。
秦管家看著和煦,但在明陽眼中,他的微笑卻比最兇惡的豺狼還要危險。
所謂的“邀請”,所謂的“化解歷史遺留的小問題”,不過是包藏禍心的託詞罷了。
這分明就是一場針對他的鴻門宴!
明陽心中冷笑連連,面上卻是不動聲色,甚至還露出了一絲恰到好處的“受寵若驚”之色。
他對著秦管家客氣地拱了拱手:“原來是京都龍家的盛情,明某銘感五內。”
“只是明某近日俗事纏身,恐怕一時難以抽身前往京都。待我處理完手頭之事,定當親自登門拜訪龍家主,聆聽教誨。”
他既沒有當場答應,也沒有直接拒絕,而是用了一個拖字訣。
秦管家似乎也料到了這個結果,臉上的笑容依舊不變,只是眼神深處的那一絲審視與高傲,卻愈發明顯。
“呵呵,無妨。我家主人說了,明先生乃是人中龍鳳,事務繁忙也是常理。我家主人耐心很好,會一直等著先生的。”
“這封信,還請先生好生保管。他日先生若是有暇,可隨時憑此信聯絡我等。”
秦管家留下這句意味深長的話後,便再次躬身一禮,帶著他那些氣息沉凝的隨從,從容告辭離去。
彷彿他今日前來,真的只是為了送一封宴請的邀請函一般。
待秦管家一行人走後,明陽臉上的那絲“客氣”笑容瞬間斂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京都龍家!
果然是他們。
當年覆滅他明家的諸多仇敵之一!
沒想到,自己才剛剛在陽城展露頭角,便這麼快就被他們盯上了。
看來,自己之前在招商會上為了震懾宵小而展露的實力,也一併傳入了這個京都大鱷的耳中。
明陽心中清楚,以自己目前在陽城和省城這點微末的根基,想要與京都龍家這等傳承數百年,勢力盤根錯節的龐然大物正面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
此事,必須從長計議,步步為營,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他必須開始趕緊調查,暗中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加緊調查當年明家滅門慘案的更多線索。
徐老太太在秦管家走後,便從內堂走了出來。
她顯然也察覺到了秦管家一行人那不同尋常的氣勢,以及明陽的情緒,變得十分陰鬱。
當明陽將那封來自京都龍家的“邀請函”以及自己的猜測,簡略地向老太太透露之後。
徐老太太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瞬間變成深深的憂慮。
她捧著那封信函,手指都有些微微顫抖,沉默了良久,才用一種帶著幾分沙啞與疲憊的聲音說道:
“孩子,你……你招惹上大麻煩了。”
“京都的水,遠比你想象的要深得多,那裡的勢力,更是錯綜複雜,如同一張遮天蔽日的巨網,稍有不慎,便會被吞噬得屍骨無存。”
“明家當年的事情……唉,牽扯太廣太深了,遠非一個小小的季家可以比擬。當年多少英雄豪傑,多少名門望族,都因此煙消雲散……”
老太太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往事的追憶與深深的忌憚。
她似乎知道一些關於京都那些頂級家族之間不為人知的秘辛。
她語重心長地叮囑明陽:“孩子,聽奶奶一句勸,此事萬萬不可輕舉妄動,必須慎之又慎。在沒有絕對的把握之前,切不可輕易踏足京都那片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