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法令所引起的連鎖反應並未因士子的暫時退卻而停下。
皇帝將鄭歡和李顯穆的奏章留中不發的態度,讓一眾在文廟之爭中一敗塗地的朝臣,猶如禿鷲嗅到了屍體的味道。
皇帝不支援李顯穆!
這是李顯穆和鄭歡的個人行為,縱然懾服於李顯穆的赫赫威名,可朝臣畢竟不是沒有功名計程車子。
李顯穆也不是劉瑾、魏忠賢那樣兇名赫赫的奸宦。
他們對李顯穆有敬畏,卻不至於畏之如虎。
很快一封封反對的奏章就呈遞了上去,甚至不僅文官,還有極多武將也上書反對。
……
“顯穆,你這次是真的太沖動了。”
英國公府。
英國公張輔坐在上首,面容嚴肅,眼角帶著些無奈冷然,“你不該主動提出這件事,很多人都對你頗有微詞。
你這是在消耗你好不容易才得來的政治威望。
這麼下去,你註定將會成為孤家寡人!”
這世上從來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作為大明如今次頂級的世家貴族,李顯穆這麼做,被人所詬病太正常了,沒有群起而攻之,已經是英國公和他聯合起來的政治威望足夠高。
須知,歷史上張居正幾乎“攝政”的情況下,朝野之中依舊有大量的反對黨存在,更何況李顯穆並沒有張居正那樣的權勢。
英國公的聲音中帶著深重的嘆息,“我知道你有崇高的理想,可你要知道,如果你被下屬拋棄的話,你就會失去權力,你有再多的理想都只能空埋黃土。”
李顯穆拱手鄭重回道:“岳父大人。
當初您問我為什麼在擔任山東巡撫的時候,一定要置山東上下官吏於死地。
為什麼不把他們收下當狗,壯大自己的勢力。
兵法上說兵貴在精,而不在多,我認為政治勢力也是如此。
我手下最精銳的人,都是在這十年仕途中,從各部以及科舉中挑選出來認同我計程車子。
在這些精銳之外,有諸如鄭歡等後來招募投靠的官員,到了這一步,我就停下了擴張的腳步,因為再多,就不僅無法保證戰鬥力,反而會被贅餘所拖累。
山東那些官員,讓他們加入我的政治勢力中,只能順風搖旗吶喊,可一旦稍有挫折,就會變節,甚至跳反。
岳父您說我會成為孤家寡人,如果我花費了十年時間所挑選的這些人,連這件事都不能支援我,讓我成為孤家寡人,那我做任何事,都註定將會失敗!”
英國公府的正堂中迴盪著李顯穆鏗鏘有力的言語,英國公也從凝重中漸漸緩和,李顯穆正色道:“我這一生不想做一個普通的膏粱子弟,我挑選計程車子也都將同我一道!”
英國公卻搖頭道:“你未免太過於自信了,他們當初出身貧寒,自然能謹守初心,可人總是會變的。
家境貧寒時覺得世家豪門阻礙了自己的上升道路,等到一朝翻身,立刻就開始阻礙後來寒門子弟的進階通道,這種人我見得太多。
你麾下那些人,也不會例外。”
屠龍者終成惡龍,這是人性的詛咒,張輔是過來人,一顆心早就硬如堅石。
“顯穆,你一向聰慧,但你出身豪貴,有些事卻不清楚,你知道為什麼每一個人在歷經艱辛爬上來後,最後都走向了反面嗎?”
李顯穆平靜望著英國公,他知道,但他想聽聽英國公怎麼說。
英國公冷然道:“因為底層太可怕,生死操持在胥吏、鄉紳手中,稍有不慎就會悽慘死去,甚至死的時候都不知道是為什麼而死。
先帝時期被殺的官員數不勝數,可即便如此,當官還是比當百姓好,當官的都死了,百姓難道還能活著嗎?
從底層拼盡全力殺出來、考出來的人,決不允許自己以及家族後代再回到那個無力的境地之中!
可官位就只有這麼多,總有人要被統治,那麼關閉底層通道就是唯一的辦法,這就是現實,你改變不了的現實!”
張輔說罷,卻見李顯穆依舊是平靜從容之態,神情沒有絲毫的變化,不!
李顯穆的神情中帶著一絲,不以為意!
“你覺得我說的不對?”張輔一挑眉,奇聲問道。
李顯穆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
張輔坐直了身子,沒有被反駁的憤怒,“那我願聞其詳,錯在何處。”
李顯穆略一沉吟,“岳父大人所說的,是古往今來普遍的現實,但只說了過程,卻沒有結果。”
“小婿舉幾個例子,看看岳父大人可否能夠給予小婿回答。
夏商周三代時期,王的兒子做王,公侯的兒子做公侯,卿大夫的子嗣是卿大夫,奴隸世世代代都是奴隸,王侯將相,是天生的貴種。
後來諸國變法,世卿世祿制度被廢除了,這難道是王侯將相自己放棄了高高在上的特權嗎?
漢末有袁楊陳荀高門貴族,晉有王謝,南北朝有崔盧李鄭高門士族,隋唐有七姓十家,真可謂是累世高門,視百姓如牛馬,視黔首為卑賤,壟斷了官位,可現在又在哪裡呢?
難道是他們自己放棄了高門之位嗎?”
“不是的,是他們堵塞上升通道的行為失敗了,不僅失敗,還將整個家族都賠了進去,所謂王謝門閥,最後的結果不過是謝道韞人到中年,親眼看著丈夫兒子在眼前被殺,甚至就連她自己都是因為被憐憫才苟活於世!”
“從三代、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宋明,身居高位的官員之中,寒門子弟的比例越來越多!
唐朝時魏徵貴為宰相,卻因為出身寒微而被恥笑的荒謬之事,再也沒有了!
岳父大人方才說,關閉底層通道就是唯一的辦法,是現實,小婿承認這一點。
可關閉底層通道從未成功,這也是現實!”
李顯穆望著英國公張輔鄭重道:“封閉上層通道的上層必然會逐漸腐朽,正如只會清談的王謝二世祖們,沒了先祖王導、謝安的能耐,如何守得住晉朝?
晉朝沒了,依附於其上的王謝,也只能轟然倒塌。
岳父大人覺得如今勳貴二代、三代,能有幾個人可以為大明效力?
若真將他們放在高位上,岳父大人覺得大明還能應對來自蒙古的威脅嗎?”
。